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推動素食的意義與殊勝功德(法隆法師)▪P2

  ..續本文上一頁達。過去你放生一個,他就少一個,現在不是了,你放得越多,他養得越多。你這裏放生,根本誤不著他那裏吃,你能把所有包頭市市場的動物全都買走嗎?不可能啊。所以,勸人吃素,比放生更徹底。你把這個放了,他吃那個,總誤不了他吃。我們能夠徹底的解決這問題,就是把他的認識觀念改變,我不吃肉了,我今天吃素。那麼,今天的這些衆生,就不必受到宰殺之苦了。或者他明白吃素,也許他一輩子都不吃肉了,那他一輩子就不再殺生。我們想想,你勸一個人吃素,能救多少生命。

   尤其像現在,有的一盤裏面,就成千上萬的生命。所以說,能夠這樣去宣傳,這樣去做,實在說,我們就是菩薩了。所以說,我們不要小看這個行業。佛法當中常常講,佛法是心法,要看你的心怎麼去想,你的出發點是什麼。我們的出發點真的是利益衆生,那你就是菩薩,你當下這一念就是菩薩。

   你能勸人吃素,你能做出很好的素菜出來,他覺得這素菜很好吃。即使他沒有完全的吃素,他可能隔叁差五的來吃素。他來吃素的時候,他也就不再殺生了,也就等于你救了這些衆生了。所以說,大家這個行業,是功德無量的行業。

   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去認識,都能這樣去宣傳,我們相信,用不了多久,這個風氣就會形成。現在的人確實存在問題,可是他找不到問題的根源。很多人知道自己生病了,可是不知道爲什麼生病。所以說,這就是我們宣傳的力度不夠。爲什麼人家西方人,人家不信佛的人,在他們的宗教裏沒有吃素這一教條,這樣的國度裏面他們都能提倡素食。更何況佛教文化傳入中國已經兩千多年,已經有很深的根底,要宣傳,要人們接受,其實並不難。

   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學佛的人,我們從事素食行業的人去努力。剛才我也講了,除了我們企業的利益,個人的利益之外,其實,我們更應該升華,不要停留在這個方面,爲了我企業利益、個人利益去做,這個心量不夠大。

   心量不夠大,效果就不夠大,我們心量越大,效果就越大。佛法就告訴我們,你有多大的心量,你就有多大的成就。所以,我們佛法處處講發心。

   你首先有這個心,然後去實現你這個心願,再付與行動。所以我們的心,是我們的推動力。發心也就像我們社會上說的立志,我發願我要立志做什麼事業。世間上講“有志者事竟成”,這個志願立下以後,我們就朝這個方向,這個目標去努力。我們學佛的佛弟子,要有這樣的認識,要有這樣的願心。我們從事這個素食行業的同人們,也應該有這方面的認識。

   佛法當中,實在講,不只是教我們怎樣去修行,怎麼去成佛。其實他也教你怎麼樣做人,怎麼樣做事情。現在的人做事情比較實際,但是他疏忽了一個很重要的地方,那就是做人的根本。現在社會上的人,心態上跟過去人不一樣了。

   我們看過去古人的教育,首先是要講做人,“教書育人”。我們看孔老夫子教育,首先就是德行。我們讀《弟子規》,大家剛才也看見了“有余力,則學文”。你把人做好了,你還有余力,你再去學這些文化,再去學這些技能。所以說,你來到這個世間,首先要學的是怎麼樣做人。“首孝弟,次謹信, 泛愛衆 而親仁”,這是做人的准則。

   我們看,這是弟子規啊,連過去的小孩子都能做得到,我們現在大人不見得能做得到。淨空老法師講到,學弟子規,不光是小孩子要學,要小孩跟父母一起學,這樣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不然,小孩子懂了,你父母反而不懂,他一看,父母做的和弟子規說的不一樣,甚至你不懂弟子規,孩子本來做得很好,你反而說他你做錯了。這樣不但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倒起反效果,他就懷疑了,到底誰的對呀?是書上老師說的對呢?還是父母對呢?所以,子女和父母都要學《弟子規》,並且給他做榜樣。

   我們看過去的古人,無不是如此,都是一代傳一代,一代教育一代,過去讀書的人,實在講不多。不像現在人人都可以讀書,人人都可以上學,在古時候不是這樣的,能夠讀起書的人家不多啊!不是家家戶戶的孩子都能學習,都能讀書。雖然他們沒有讀過書,但他們知道怎麼做人。

   特別是過去的女人,幾乎是沒有機會讀書的。除了大戶人家,她自己在家裏學,因爲過去的女孩子不能出門的,大部分在家裏有老師教她。我們看過去的女人,都非常懂得怎麼樣做人,怎樣做個賢妻良母,她懂得去教自己的孩子怎麼做人。過去很有名的孟母叁遷,孟子的母親是怎麼樣給自己的兒子選擇環境。

   環境對人影響很大。尤其小孩子,他剛生下了,腦子一片空白,是一張白紙,他很需要外面的信息,來填充他很單純的腦子。所以,你給他好的信息,他就接受好的信息;你給他接觸不好的信息,他就學會了不好的東西。《叁字經》裏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中國古人講究這個教育始于胎教,在母胎裏的時候,就開始教育他了。

   所以,作爲母親,怕影響自己的孩子而“目不視惡色”,不該看的不看,就是不好的東西不看不聽。爲什麼?怕影響自己的孩子。

   如果大家對佛法有深入的了解會知道,當這個胎兒在母胎裏慢慢長大,到六根具足的時候,他雖然沒有出生,其實他已經有感覺了。他能聽到外面的動靜,能感覺到外面的東西。所以,他已經就接受外面的訊息了。始于胎教,從懷胎以後就開始保護他,給他好的東西,不好的東西就不讓他接觸。

   那麼出生以後,給他好的教育。從小就教他“首孝悌”,對長輩怎麼樣去孝。我們看過去的人,最主要的是怎麼做人。做人,德行是第一位的。所以在過去,不管你有沒有文化,你走到外面,人家看你的行爲。會不會受到敬重,不是看你有沒有文化。

   可是現在的人,不重視德行方面的教育了。我們看學校,不管是老師也好,父母也好,都希望孩子考高分,這個成績我考到第一,那個成績考的很好,考的好學校……可是,對他人生的教育,德行的教育,並不重視,沒有很重視的去教他。

   甚至,在孩子小小的心靈裏面,已經開始有了大人的東西。比如說,我曾經看過一個報道,說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有一次,父親開著車去送他的孩子到學校讀書,是小學。結果,車還沒開到校門口,他就說:“爸爸……就在這裏停好了。”他就在這裏下車。父親問:“爲什麼?送到校門口不是更好。”他說:“你這個破車,讓別人看見多沒面子啊!”

   小孩子,父親開的車不好,到學校門口讓別人看到,你爸爸開個破車,人家瞧不起他。在小小的孩子心裏面,都是什麼樣的概念呢?攀比的概念。這就是他德行的一方面體現,這也顯示了現在社會的一種現象,德行的缺失。對這些表面的東西拼命去追求,對那些實在的,踏踏實實的東西他不懂得去學習,所以才出現很多的社會問題。

   我們想,這樣一代一代下去,古人說了“一代不如一代”。並不是說這個社會科技多發達,科技發達了要是人的德行跟不上去,那就是社會的禍害。

   科學家發明的核子,這個核子可以利益社會,可以發電,可以作爲人們生活的一種資源。可是,如果不好的利用它,就變成殺人的武器了。過去呢,一刀一槍只能殺一個人,現在呢,一放核武器就是幾十萬、上百萬。想想科學發達是好還是不好呢?關鍵在人心啊!

   所以,佛法處處講要把握住我們的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須要並駕齊驅,這才可以。如果物質享受高于精神上的修養,就容易出現問題。這些都是人們觀念上、認識上的問題,一旦形成這樣不好的風氣,好的人也會被帶壞,甚至好的人他也必須這樣去做。

   前段時間我聽一個蘇州的同修講,他還是一個小官,但是,他說他的孩子送到托兒所去以後,沒有給老師和學校送禮,結果他的孩子尿在褲子上了,老師都不管。後來他說:“唉!沒有辦法……還得送禮。”還得給老師送禮。

   我們看現在是從上到下都收禮,都受賄……這個社會成了什麼?只看到錢,沒責任心了。這個責任是什麼?這個責任就是你的德行啊!你既然擔當這個職務,你就應該好好照顧人家孩子。人家交過這個費用的,這是你的責任,你應該把他照顧好。可是她要額外的收入,你不給她,她就不好好照顧你。我們可以想見,這個社會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看《孟子》第一章《梁惠王》,一開始就講,他去見梁惠王,梁惠王一開口就說:“你能給我的國家帶來什麼利益?”孟子一下就否定掉了:“何必說利益呢!有義就夠了”如果一個國家沒有義的話,這個利就是禍害。

   所以說這個社會,我們現在提倡和諧社會,和諧的社會從那開始?從心開始啊。從心開始,不是從別人的心開始,是從自己的心開始。爲什麼要特別強調“從我心開始”呢?因爲我們一般的人,眼睛是長著看外面的,看不見裏面;看到別人,看不到自己。自己做了很多不如法的事情看不到,別人有一點點不如法他就看見了。都是要求別人,放縱自己,這樣社會能和諧嗎!我們現代人爲什麼人人都很煩惱,都很痛苦,就是大家都走上了這個惡性循環的路,轉不出來,都在受這個苦,受這個難,不知道怎麼走出來,或者是自己不願意走出來。

   像我們國家,前幾年出現了毒奶粉、毒油、毒大米,還有假藥等等。當然,現在也可能有。這都是爲了利益啊!爲了利把道德失去了,義也沒有了,道義沒有了。結果,生産奶粉的害別人,吃奶粉吃出很多大頭娃娃,到最後,可能影響人家一輩子,有的被吃死。做假藥的也會把人吃死。其實,他沒有弄明白,你是做奶粉的,“行了!我做的奶粉我不吃!給別人吃……”可是,你吃不吃藥?

   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是損人利己的話,這個社會還有好…

《推動素食的意義與殊勝功德(法隆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星雲法師談素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