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東西嗎?就沒有好東西了。做奶粉,奶粉是毒的;做藥的,藥是假的;做大米,大米是毒的;做油,油是毒的……這個社會還有好東西嗎?你做毒奶粉的,你不吃藥,你不吃大米嗎?可是大家就不明白這些道理,也不想這些道理了。
所以,古人講的話,我們現在都看到了,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看不到更遠的。這就是我們從小沒有這方面的引導。特別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因爲中國人受了太長時間的壓迫,最後把這個苦難都歸罪于中國文化,歸罪孔孟之道,儒家文化統治中國幾千年,從漢代以後確立獨尊儒術,可以說儒家文化一直統治了中國二千多年。把中國的落後、中國的受壓迫都歸咎到儒家文化,所以從“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徹底的學外國的東西,外國的什麼都好,自己本土的東西什麼都不好。
在鴉片戰爭以後,戊戌變法,本來是要變法圖強,那個時候它的宗旨是中學爲體,西學爲用,還沒有把自己的東西丟掉。只把西方工業化的東西,現代化的東西,把它當作我們所用的一些方法,但根本的教育體系還沒有變,“中學爲體,西學爲用”。
可是,戊戌變法失敗以後,傳統的這些人物,逐漸逐漸走出曆史的舞臺,這些從西方來的和留學回來的人,步入曆史,就徹底的西化了。從這個時候開始,逐漸逐漸中國儒家的這些教導,就幾乎越來越少了。到文化大革命就徹底把儒家,包括道家、佛家……儒釋道,中國傳統文化的叁個根,就全部沒有了,徹底粉碎。
現在想再回來難啊!我們想,人走下坡路容易,走上坡路難啊!你放開它容易,收回來難啊。有一句話“心如平原走馬,易放難收”,平平坦坦的一個平原,把馬放開容易,你要把它收回來就難了。“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要往好了學、逆水行舟很困難。
所以說,現在再讓他們學傳統文化,很多人不能接受。因爲他已經自己習慣了,你要約束他,怎麼樣做人、怎麼樣對父母,他已經不容易接受了。雖然他自己知道他將來也會老……可是他還是沒有勇氣,沒有毅力,來回頭去走這個正確的路。甚至我們學佛的人,能夠認識到這一方面,可是在做的時候,又是困難重重,有時候又把握不住自己。
首先是認識上。如果觀念上我們認識到了,接下來就是怎樣推動自己能夠不後退。所以,認識是第一步的。我們修學佛法也是“信、解、行、證”。首先你相信這是對的,相信以後你去了解它,深入的了解,了解它的理論,了解它的方法,然後去實踐修行。
我們現在實際上還是有希望的。因爲畢竟是本土文化,你再怎麼變,有很多東西你是想抛都抛不掉的。所以,我們再回過頭,再複興的話,還是有機會,還是有可能的。但是,難度非常之大。
不像過去,大家都養成習慣了,幾千年的習慣,大家都是這樣去做的,沒有疑義。現在,我們要重新把它複興起來,難度就非常之大了。讓這些人重新去認識傳統文化,這是很難的。但是,還是有機會,只要我們肯努力。
我們看現在淨空老和尚提倡叁條根: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儒家的就是《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這都是基礎的基礎。
今年二O O八年,是淨空老法師弘法五十周年。我們大家會想,五十多年,都是講大經大論,怎麼到了五十年後,開始講基礎的東西了?《弟子規》小孩子學的東西?我們可以看到,老法師弘法五十周年,講經說法五十多年了。最後,看到我們基礎沒有打好。基礎沒有打好,你想要往上蓋樓房,肯定不行。要不蓋不上去,要不蓋上去也要倒掉。
所以,現在讓我們補課,把基礎紮穩,你才能修得上去。我們看《弟子規》,首先是孝。如果我們在家都不孝父母,你學佛?你學什麼佛啊!古大德說了:“學佛先要學做人。”你連人都沒做好,你想做佛,哪有這個可能。所以說,這些基礎必須要打的紮實。我們看淨業叁福。首先是人天福,人天福一開始也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也是孝悌爲基礎的啊!我們看現在這個社會,確實是存在這樣的問題,可能我們學佛人自己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需要我們去反省。
我在國外看到過,我們國內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看古時候的父母到了晚年,他就在家裏,安享晚年,不用幹活,活他想幹就幹,不想幹就不幹,都有晚輩們在做。在過去都是這樣一代代傳下來的,一旦娶了媳婦,家裏面父親也好,母親也好,就熬出來。到外面掙錢也好,家裏事務也好,都是交給下一代。所以,老年人是很舒服的,很清閑的……
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我在國外看到,有的子女在國外留學,畢業了以後在國外找到工作,也定居在國外,把父母接過去以後,說是孝順父母,其實呢是一個免費的傭人。他除了早上去上班,什麼都不用幹,家裏掃地、拖地板、擦桌子、做飯都是父母的事情。然後,下班了,他回來衣服一脫,沙發一坐,電視一開,看上了。父母忙著在那裏做飯,他也不懂去幫一下。像這樣我們看看,是在孝順父母嗎?父母去了以後,有時不但不感恩,還有脾氣,經常對父母不恭敬,這樣就更麻煩了。
我們看,學佛的人也有啊!雖然學佛了,可是沒做到,沒做好。所以,我們整個社會,都存在這樣的缺陷。國外有這樣的情況,我想國內也有。
前段時間,我在中央臺看到一個報道。好像是在湖南,有一位老先生八十多歲了,他有叁個兒子一個女兒。他只跟二兒子一起生活,二兒子家裏困難,要出去打工賺錢。找到老大,老大避而不見,老大是做生意的,住的別墅,也不照顧老人。老叁,也是不照顧。女兒就更不用說,女兒已經出嫁了,你不找兒子,找女兒。總之,就是沒人要收養他。我們看到這樣,真是太不像話了。
在我們小的時候,自己不能自立的時候,是父母把你一把屎一把尿撫養大的,你需要吃的,需要喝的,全都給你照顧好。到老了,父母沒有工作能力了,那肯定需要子女來撫養,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啊!我們看,很多動物都是如此啊!烏鴉反哺,烏鴉老了以後,小烏鴉喂它。動物都有這種孝心,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沒有。這都是做人的一種缺陷,我們古人講“百善孝爲先”,做人最根本的就是孝道。
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你想你還能去對誰好呢。生你養你的父母,你都對他不孝,對他不好,還能對誰好呢?你對上司,對領導好,那不是真好,那是要從中獲益的。
所以說,做人是整個社會的基礎,這個道理,古聖先賢都給我們講得太多太多了。儒家經典裏面,給我們講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已經給我們講出來了,天下太平怎麼來的呢?從每個人的修養開始,我們自己的德行修好了以後,你才能齊家,你能把你家裏的關系處理好,能把你的孩子教育好,能把夫妻之間的關系處理好。所以,修身才能齊家。修身是你個人問題,齊家是你一家的人,在過去,可能是大家族,一家人幾十口。修身、齊家、然後才是治國。那麼,一個家庭你能處理好,依此類推你能治好很多個家庭,你可以治國,然後天下就太平。每個家庭都能夠如此的話,那不是天下太平又是什麼呢!
人人都有道德,家家都有道德,那整個社會不就是天下太平了!這不就是和諧社會了!我們現在有創建和諧社會的口號,光有口號不行啊!要有方法,怎麼樣去達到和諧社會?古聖先賢的方法太多太多了。在我們佛門當中講“六和敬”。作爲一個和合的僧團,都要遵守六和。同樣的可以把這個運用到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公司。不管是上司,還是下面的員工,如果大家都能有這樣的理念,都能這樣去做的話。我們古人講“家和萬事興”,公司也一樣啊!上敬下和自然興旺發達。
古聖先賢的這些教誨,我們要怎麼樣去把它傳播出去,作爲一個公司,怎麼樣讓員工去了解他,去認識他,去依教奉行。這裏面我們做領導的要起帶頭作用。因爲,我們跟社會其他的地方不一樣,官大一級壓死人,我可以以我的地位來命令你。
尤其是學佛人,他不是靠權勢所能夠壓住的,他完全是一種信念,是完全靠自覺遵守的。我們應該讓大家都能夠認識到這些觀念,自覺地去遵守,不用別人去督促,這就非常的和諧了,如果還讓別人經常去督促,經常去講、去說,那就麻煩了。
首先,這些觀念我們都要認識到,要和的觀念,六和敬:身和同住:大家共同住在一起,能夠和合相處,不會起沖突,不會起爭端。身和同住,住在一起非常的和合;口和無诤:大家不會爭吵;意和同悅:大家有同樣一個心願,同樣一個目標,不會起分歧;戒和同修:在公司裏面,大家共同的遵守規章製度。任何地方都是不依規矩不成方圓啊。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它的規矩,大家都要遵守這個規矩。大家都遵守了,就不存在爭端的問題,什麼事情我們都按規矩來辦;見和同解:見解上,知見上大家形成共識;利和同均:利益大家要按照規定去分配,不要厚此薄彼,這樣容易産生問題。如果我們都能夠按照這些精神、按照這些方法去做事情的話,在家裏家和;在道場裏道場和;在公司裏面公司和。所以,上敬下和,擰成一股繩,自然就無事不辦。
作爲我們上面的領導層次,應該多去收集這方面的材料。然後,怎麼樣讓自己的員工去了解這些東西,讓大家很自覺地、很樂意的、很歡喜的去學習這些東西。因爲這些都是好東西,古聖先賢的教導,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好處。所以,他認識到了,自然就肯去做,如若他不去做的話,反而會給他造成障礙,會造成傷害。因此,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我們剛才講了,有道德上面的教育,當然還有方法上的教育。德行方面,我們要對大家進行培訓教導。因爲…
《推動素食的意義與殊勝功德(法隆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