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推动素食的意义与殊胜功德(法隆法师)▪P2

  ..续本文上一页达。过去你放生一个,他就少一个,现在不是了,你放得越多,他养得越多。你这里放生,根本误不着他那里吃,你能把所有包头市市场的动物全都买走吗?不可能啊。所以,劝人吃素,比放生更彻底。你把这个放了,他吃那个,总误不了他吃。我们能够彻底的解决这问题,就是把他的认识观念改变,我不吃肉了,我今天吃素。那么,今天的这些众生,就不必受到宰杀之苦了。或者他明白吃素,也许他一辈子都不吃肉了,那他一辈子就不再杀生。我们想想,你劝一个人吃素,能救多少生命。

   尤其像现在,有的一盘里面,就成千上万的生命。所以说,能够这样去宣传,这样去做,实在说,我们就是菩萨了。所以说,我们不要小看这个行业。佛法当中常常讲,佛法是心法,要看你的心怎么去想,你的出发点是什么。我们的出发点真的是利益众生,那你就是菩萨,你当下这一念就是菩萨。

   你能劝人吃素,你能做出很好的素菜出来,他觉得这素菜很好吃。即使他没有完全的吃素,他可能隔三差五的来吃素。他来吃素的时候,他也就不再杀生了,也就等于你救了这些众生了。所以说,大家这个行业,是功德无量的行业。

   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去认识,都能这样去宣传,我们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个风气就会形成。现在的人确实存在问题,可是他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很多人知道自己生病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生病。所以说,这就是我们宣传的力度不够。为什么人家西方人,人家不信佛的人,在他们的宗教里没有吃素这一教条,这样的国度里面他们都能提倡素食。更何况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多年,已经有很深的根底,要宣传,要人们接受,其实并不难。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学佛的人,我们从事素食行业的人去努力。刚才我也讲了,除了我们企业的利益,个人的利益之外,其实,我们更应该升华,不要停留在这个方面,为了我企业利益、个人利益去做,这个心量不够大。

   心量不够大,效果就不够大,我们心量越大,效果就越大。佛法就告诉我们,你有多大的心量,你就有多大的成就。所以,我们佛法处处讲发心。

   你首先有这个心,然后去实现你这个心愿,再付与行动。所以我们的心,是我们的推动力。发心也就像我们社会上说的立志,我发愿我要立志做什么事业。世间上讲“有志者事竟成”,这个志愿立下以后,我们就朝这个方向,这个目标去努力。我们学佛的佛弟子,要有这样的认识,要有这样的愿心。我们从事这个素食行业的同人们,也应该有这方面的认识。

   佛法当中,实在讲,不只是教我们怎样去修行,怎么去成佛。其实他也教你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事情。现在的人做事情比较实际,但是他疏忽了一个很重要的地方,那就是做人的根本。现在社会上的人,心态上跟过去人不一样了。

   我们看过去古人的教育,首先是要讲做人,“教书育人”。我们看孔老夫子教育,首先就是德行。我们读《弟子规》,大家刚才也看见了“有余力,则学文”。你把人做好了,你还有余力,你再去学这些文化,再去学这些技能。所以说,你来到这个世间,首先要学的是怎么样做人。“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这是做人的准则。

   我们看,这是弟子规啊,连过去的小孩子都能做得到,我们现在大人不见得能做得到。净空老法师讲到,学弟子规,不光是小孩子要学,要小孩跟父母一起学,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不然,小孩子懂了,你父母反而不懂,他一看,父母做的和弟子规说的不一样,甚至你不懂弟子规,孩子本来做得很好,你反而说他你做错了。这样不但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倒起反效果,他就怀疑了,到底谁的对呀?是书上老师说的对呢?还是父母对呢?所以,子女和父母都要学《弟子规》,并且给他做榜样。

   我们看过去的古人,无不是如此,都是一代传一代,一代教育一代,过去读书的人,实在讲不多。不像现在人人都可以读书,人人都可以上学,在古时候不是这样的,能够读起书的人家不多啊!不是家家户户的孩子都能学习,都能读书。虽然他们没有读过书,但他们知道怎么做人。

   特别是过去的女人,几乎是没有机会读书的。除了大户人家,她自己在家里学,因为过去的女孩子不能出门的,大部分在家里有老师教她。我们看过去的女人,都非常懂得怎么样做人,怎样做个贤妻良母,她懂得去教自己的孩子怎么做人。过去很有名的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是怎么样给自己的儿子选择环境。

   环境对人影响很大。尤其小孩子,他刚生下了,脑子一片空白,是一张白纸,他很需要外面的信息,来填充他很单纯的脑子。所以,你给他好的信息,他就接受好的信息;你给他接触不好的信息,他就学会了不好的东西。《三字经》里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中国古人讲究这个教育始于胎教,在母胎里的时候,就开始教育他了。

   所以,作为母亲,怕影响自己的孩子而“目不视恶色”,不该看的不看,就是不好的东西不看不听。为什么?怕影响自己的孩子。

   如果大家对佛法有深入的了解会知道,当这个胎儿在母胎里慢慢长大,到六根具足的时候,他虽然没有出生,其实他已经有感觉了。他能听到外面的动静,能感觉到外面的东西。所以,他已经就接受外面的讯息了。始于胎教,从怀胎以后就开始保护他,给他好的东西,不好的东西就不让他接触。

   那么出生以后,给他好的教育。从小就教他“首孝悌”,对长辈怎么样去孝。我们看过去的人,最主要的是怎么做人。做人,德行是第一位的。所以在过去,不管你有没有文化,你走到外面,人家看你的行为。会不会受到敬重,不是看你有没有文化。

   可是现在的人,不重视德行方面的教育了。我们看学校,不管是老师也好,父母也好,都希望孩子考高分,这个成绩我考到第一,那个成绩考的很好,考的好学校……可是,对他人生的教育,德行的教育,并不重视,没有很重视的去教他。

   甚至,在孩子小小的心灵里面,已经开始有了大人的东西。比如说,我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一次,父亲开着车去送他的孩子到学校读书,是小学。结果,车还没开到校门口,他就说:“爸爸……就在这里停好了。”他就在这里下车。父亲问:“为什么?送到校门口不是更好。”他说:“你这个破车,让别人看见多没面子啊!”

   小孩子,父亲开的车不好,到学校门口让别人看到,你爸爸开个破车,人家瞧不起他。在小小的孩子心里面,都是什么样的概念呢?攀比的概念。这就是他德行的一方面体现,这也显示了现在社会的一种现象,德行的缺失。对这些表面的东西拼命去追求,对那些实在的,踏踏实实的东西他不懂得去学习,所以才出现很多的社会问题。

   我们想,这样一代一代下去,古人说了“一代不如一代”。并不是说这个社会科技多发达,科技发达了要是人的德行跟不上去,那就是社会的祸害。

   科学家发明的核子,这个核子可以利益社会,可以发电,可以作为人们生活的一种资源。可是,如果不好的利用它,就变成杀人的武器了。过去呢,一刀一枪只能杀一个人,现在呢,一放核武器就是几十万、上百万。想想科学发达是好还是不好呢?关键在人心啊!

   所以,佛法处处讲要把握住我们的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要并驾齐驱,这才可以。如果物质享受高于精神上的修养,就容易出现问题。这些都是人们观念上、认识上的问题,一旦形成这样不好的风气,好的人也会被带坏,甚至好的人他也必须这样去做。

   前段时间我听一个苏州的同修讲,他还是一个小官,但是,他说他的孩子送到托儿所去以后,没有给老师和学校送礼,结果他的孩子尿在裤子上了,老师都不管。后来他说:“唉!没有办法……还得送礼。”还得给老师送礼。

   我们看现在是从上到下都收礼,都受贿……这个社会成了什么?只看到钱,没责任心了。这个责任是什么?这个责任就是你的德行啊!你既然担当这个职务,你就应该好好照顾人家孩子。人家交过这个费用的,这是你的责任,你应该把他照顾好。可是她要额外的收入,你不给她,她就不好好照顾你。我们可以想见,这个社会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看《孟子》第一章《梁惠王》,一开始就讲,他去见梁惠王,梁惠王一开口就说:“你能给我的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孟子一下就否定掉了:“何必说利益呢!有义就够了”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义的话,这个利就是祸害。

   所以说这个社会,我们现在提倡和谐社会,和谐的社会从那开始?从心开始啊。从心开始,不是从别人的心开始,是从自己的心开始。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从我心开始”呢?因为我们一般的人,眼睛是长着看外面的,看不见里面;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自己做了很多不如法的事情看不到,别人有一点点不如法他就看见了。都是要求别人,放纵自己,这样社会能和谐吗!我们现代人为什么人人都很烦恼,都很痛苦,就是大家都走上了这个恶性循环的路,转不出来,都在受这个苦,受这个难,不知道怎么走出来,或者是自己不愿意走出来。

   像我们国家,前几年出现了毒奶粉、毒油、毒大米,还有假药等等。当然,现在也可能有。这都是为了利益啊!为了利把道德失去了,义也没有了,道义没有了。结果,生产奶粉的害别人,吃奶粉吃出很多大头娃娃,到最后,可能影响人家一辈子,有的被吃死。做假药的也会把人吃死。其实,他没有弄明白,你是做奶粉的,“行了!我做的奶粉我不吃!给别人吃……”可是,你吃不吃药?

   如果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是损人利己的话,这个社会还有好…

《推动素食的意义与殊胜功德(法隆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星云法师谈素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