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靈探索▪P3

  ..續本文上一頁也好,從自然環境也好都進入病態狀態。你要修複它,這個時候你祈禱高維力量來恢複陰陽,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

   印光大師以前講過,念佛可以救世界,真的是這樣。一個人生病的時候,如果你念佛,念佛很好,跟佛一個感應好了,一刹那你覺得那個佛光照過來了,你身體一熱,病沒了,修複了。你到醫生那一查,糖尿病沒了,高血壓也沒了,心髒病也沒了。所以我們形容念佛叫阿伽陀藥,叫萬病總治,只要這個無量光一到,什麼病都好了,叫萬病總治。這也是我們這時代的人自救和救世界的一種方式。表面看它很消極,實際上它非常積極,非常具有先進的科學性。

  

   佛講阿彌陀經的時候,首先上來用我們理解的概念,他跟舍利弗說,舍利弗是我們人類裏面算最有智慧的人了,大智舍利弗,他幾歲的時候辯論,全印度就得第一名。舍利弗,七歲的小孩在玩,他們在搭臺,那臺搭的很高的。搭好了之後,這小孩子爬上去了,舍利弗爬上去了。人家說去去去,你小孩子怎麼上來了。他說你們這個幹嘛的。說辯論的。辯論的,那我也來辯論。說你小孩子辯什麼論啊。你讓我下去,那我辯輸了我下去嘛。

   結果一辯論,別人輸了,別人一個一個都下去了,就他一個坐在上面,七歲就全印度出名了。十幾歲的時候他就有一百個學生了。祂有一百個學生,目犍連有一百個學生。有一天看到佛陀一位弟子在路上走路,那位弟子叫馬勝比丘,走路的時候,六根啊,我們講五官,五官非常的祥和,行爲特別的灑脫,他走的時候。

   他的形象,他的神采把舍利弗給震住了,他覺得這個人怎麼修養這麼好啊!我們現在講起來有外交家的氣質,有學者的風度,他就是具他一身嘛。舍利佛說,你的老師是誰啊,你怎麼神采這麼好啊,這麼安詳啊!

   他就說我的老師是瞿檀,這個瞿檀是我們釋迦牟尼佛的姓,我們一般尊稱叫釋迦牟尼,是釋迦族的聖者的意思。還有意思呢,就是寂寞能仁的意思。但是當時因爲佛陀剛成道,在世間大家還不知道祂,所以基本上都稱祂名字。比如說很多人喊我名字傳喜法師,早期別人喊我淨慶法師,現在喊我傳喜法師,假如以後知名度大了,別人喊慧日法師,對不對,有的人就甯波法師,有的人喊上海法師,我上海人嘛,不一樣的。或許在國際上有知名度,喊中國法師。

   所以當時他喊瞿檀,我的師父瞿檀,我的老師是瞿檀。那你的老師教你什麼呢,是什麼學問教導你呢?他說我師父教導的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教導我們這個。現在從學術的角度上來看,這是非常偉大的,我們現在人都想不到這一點的。他有沒有講唯心第一性,有沒有講唯物第一性,有沒有天天糾結在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裏面,有沒有一直糾結在科學是什麼什麼,上帝是什麼什麼,有沒有糾結在這裏面?非常偉大的!

   舍利佛尊者祂是大智者,祂一聽這個話,恍然大悟啊,我以前思維的全部被這個智慧的光明照耀了嘛。太偉大了,他就沈醉在那邊。馬勝比丘已經走過去了,他還沈醉在這裏面,一直回去還是這種喜悅。然後回去跟他媽媽說,他說我特別高興。

   然後他就要來見佛陀,打聽到佛陀在哪裏就來見佛陀。聽到佛陀親自給他開示之後,恍然就破開了他所有的這種執著,知識的狹隘被打掉了,他生命進入前所未有的狀態,我們佛教叫入聖流,法眼淨。梵語叫什麼呢?斯陀含。斯陀含是印度梵語,中國的意思叫入聖流。他所進入的境界是什麼呢?叫法眼淨,法眼打開了。不是靠主觀的看問題,也不是靠片面的邏輯推理。

   因爲邏輯肯定有一個相對的嘛,你有參照物,你才能有邏輯嘛。對不對。看火車一樣的,發現火車開了,原來不是,是對過的火車開了。這是相對的嘛。你的邏輯,你認爲自己的火車開了,你是因爲看到對面的火車在移動,以爲是你自己在移動,當它開掉你才知道,原來你的沒動,那列火車在動。那你這邏輯不是錯的啊。所以你的邏輯也是建立在一種相對的比較當中,有參照物的。但是如果連參照物的這個點都是虛假的,那你整個判斷體系不就崩解掉了,崩盤了。

   就像我們現在這個經濟規律一樣,金融危機怎麼來的,就是因爲它GDP的支撐點是設在房地産上,房地産一崩了,整個金融體系就崩了。我們中國現在什麼打壓房價,房價壓不下去,就是因爲房地産是我們GDP增長的非常重要的支點。支柱性産業,對不對。我們的邏輯思維是建立在參照物上的,如果參照物就是虛幻的,那你的邏輯思維根本就是錯的嘛。

   這一點用科學有沒有證明?科學已經證明了,你的感官是虛僞的。你對所謂的客觀,你反應的客觀世界的客觀,不是你眼睛所看到的就是你了解到的客觀,不是的。這是很狹隘的,你的感官也是很狹隘的。你的主體的感官是很狹隘的,你的感官所反應出的客觀也因爲你感官的狹隘性,所以客觀也是狹隘的。

   所以佛一上來就打破了這一個,說諸法是因緣生,諸法是因緣滅。他也沒說諸法是對還是錯,沒有說。是因緣所生的,是因緣滅的,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這四句話,是舍利佛第一次聽到的佛的法。

   你想想看我們二十一世紀了,我們所有各個學科的知識分子們,他們在研究的。他們一邊在研究,一邊他的生命,他研究在這裏面,同時他也迷惑在這裏面,所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以我們佛教佛陀偉大不偉大,是大革命家,祂真正地把人類解放出來。佛陀才是我們生命的解放者,解放我們的。

   但是作爲我來說,我是佛弟子,我很慚愧啊,我佛經還沒讀好,還沒修好,革命尚未成功啊。所以我現在講也是很慚愧的。但是至少我知道這個方向是對的,這值得去探討,值得花一些生命的精力投資在裏面,不會被套牢。其他會套牢的,你錯誤的判定價值,你進去了會被套牢的。佛教這個不會被套牢的,佛教這個是解脫,解套。

   我們生命六道輪回現象,這本身不是正確的結果,這是生命生生世世錯誤結果的積累,顯現了我們人現在個體和社會的現象。你現在開始學佛解套,解脫出來。所以學佛修行是解脫嘛,求解脫,求了脫生死。生死是一種低級現象,低級的現象,我們要從低級現象裏突破出來,突圍出來,所以叫生死大矣!中國古人的這句話,生死是最大的事情。生命當中你的終極目標是什麼?解決這個生死大事。因爲這個牢籠是與生俱來的,沒有人叛你罪,但你卻成爲一個罪人一樣,在生死的牢獄之中,一生下來你就得了一個絕症。

   所以那個時候,舍利弗祂聽到佛陀在講,進入到法眼淨的時候,那就決定祂生命要追求這個了嘛。祂那時候才十六歲,祂就問佛陀,世尊,你能不能收我做弟子,我願意追隨你,我願意皈依佛,皈依您的方法,皈依您的智慧,我願意加入您的團體。這樣向佛來表態。

   佛陀說善來比丘,須發自落,袈裟著身,成爲一個佛教徒了。然後同行的,祂以前有一百個學生嘛,他們說老師,印度第一大智者都跟著佛陀去了,那他們全部都追隨老師跟著佛陀了。

   目犍連尊者聽到了,說我們兩個講好的,你遇到好老師要介紹給我的,你怎麼自己先跑來了。舍利弗說我實在等不及了,我聽聞到馬勝比丘的說法,身心一種極大的震撼啊,所以他等不及喊他朋友先來了。目犍連尊者想什麼樣的人值得你這麼崇拜啊。結果一見佛陀,幾句話一聽,他也得法眼淨,進入到那種智慧的狀態,打開了心靈的眼睛,法眼淨。

   我們現在有沒有法眼,現在你聽這些,你在思維,在接受,那都是在靠法眼嘛。但是法的眼睛還沒有擦亮嘛。豁然擦亮的時候,進入這個狀態的時候那就叫法眼淨。我們現在法眼還在濁的狀態,法眼還不亮。講淨那就有個濁嘛,像舍利弗尊者他的經曆能啓迪我們。

   所以現在我學佛也是,除了傳統的,比如說打坐啊,用無分別的狀態去體驗的時候,有時候我們解讀現代科學的時候就會發現,原來佛陀的那種思維方法,兩千多年前,像這次我去杭州講經,要講五部經,要准備五部。《彌陀經、《心經》、《金剛經》、《觀音菩薩普門品》、《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因爲這五部經都要准備嘛,給我們的演講時間只有十五分鍾,這十五分鍾怎麼把一部經給闡述完。

   這時候我想到《金剛經》的時候,豁然覺得“金剛經、金剛經”,“金剛”那兩個字就不得了啊!你想想看,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這個名字是佛陀親自起的,不是後人拿來比喻的。須菩提問,世尊啊,何以名此經啊,就是您講的這段話起個什麼主題呢。佛陀講,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爲名。

   金剛是什麼?金剛祂說堅固,自身很堅固。第二,很銳利,對別的來說它很銳利。第叁,它是光明的。來比喻什麼?比喻佛性。想想看,我們那個時候,兩千多年前那是青銅器時代,我們認爲那個時候人能有本事提出青銅,那已經是最高超的冶煉技術了嘛。但是這個經典叫金剛,我們現在還沒有幾個人知道金剛是什麼呢,對不對。你可以知道佛陀在那個時候,兩千五百年前,就能把“金剛”兩個字來比喻佛性,來比喻那個般若波羅蜜,你說多厲害。

   般若波羅蜜是什麼不知道,那佛拿了一個東西讓你比。就好像我們現在去阿育王寺一樣,那個佛頂舍利。佛頂舍利有多大價值不知道,但是進那個門,寫了一張小紙,說宋朝的一個瓷碗現在都是國寶了,佛陀舍利在這邊,還了得啊!佛陀真身舍利啊,你說佛多慈悲啊!佛陀兩千叁百多年前就已經蹲點蹲在這裏,等著我們了。我們天天吃喝拉撒啊,衣食住行啊,覺得不得了了。佛陀多慈悲啊!

   我們都自我主義嘛,世界圍著…

《心靈探索》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