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問他,你每天吃藥嗎?他說吃,一天吃兩次。他一直是腦神經被麻痹的那種狀態,智商就會很低,眼睛倒是睜的大大的,大而無光。正好法會之前我還有點時間,這次法會當中我看到他來了,眼睛炯炯有神的看著我。我說不錯,心裏面蠻高興的,最多就是這樣而已。講話?講一句話的機會也沒有!
昨天法會結束了,有個弟子說,師父,請你給我一個小時的時間。我說一個小時的時間?一分鍾也沒有啊,不可能的,那麼多無量、無邊、無形的衆生,我還要繼續處理呢,我給你一個小時時間,你業障大了,那這些衆生都找你去了。慢慢自己去修,要知道,哦,師父擔子這麼重!努力地自己忏悔業障,好好地修就可以了。你還要來占用師父時間,那根本不合時宜。
我拼命地清理、清理!而且法會一結束,馬上還要快速轉型,要進入備課狀態。備課我還不能陷入課本的這個裏面去,被它圈去。那怎麼樣佛法跟現代社會結合,跟我們的人心結合。佛的法如藥一樣啊,藥不跟病症結合,這個說不是白說啊。這其實是有很高難度的。
這次我們講的五本經:《金剛經》、《心經》、《阿彌陀經》,《普門品》和《普賢行願品》。本本經都不好講,都不好講啊。在佛的一代弘法當中,都屬于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前面的阿含、方等,這不屬于阿含、方等,都是高難度的。你如果沒有領會到佛當時的那種境界、那種表義,不契合佛理,更對不上衆生機。講經要上契佛理,下對衆生機啊,下對衆生機才行啊!
你如果上不契佛理,那講不下去了。講了,不對衆生機,講經容易對機難,經不對機總是閑,那又不行,形成不了共鳴!所以,這個難度其實是很大。所以我也不是指望這兩天備課就行了,這兩天我是拼命祈禱啊,拼命祈禱諸佛菩薩加持啊,令我能在這個時空闡述出佛的真實義啊,能夠跟大家的心形成共鳴啊!
前幾天有一個人打電話跟我說,張藝謀現在拍了一部片子,叫《山楂樹之戀》。他跟我說,拍得真好啊,花錢不多,現在票房率很高!我說張藝謀現在的藝術境界真的越來越成熟了,找這麼一個小的題目,很平淡,卻能感動全天下人,這就是藝術家的那個,他成熟了。
我們學佛,我們弘揚佛法也是要這樣,抓住生命的一個點把佛法能灌進去,這就厲害了!法無高下,對機者良,對機很重要。所以我們大家在這裏好好的要把握這種精神,要跟著師父的這種精神,在這個廟裏你要學這些精華。你不要看,哦,這廟裏啊無政府主義,很散!那你糟糕了。很散是給你成長的空間。當然,我以後也可以很嚴。很嚴也是培養你,讓你怎麼樣子進步,都可以。
但是無論如何,讓你松也好、讓你緊也好,你都不要自己起輕慢,你不要好像,哦,慧日寺我了解了,是怎麼樣、怎麼樣。不要說慧日寺什麼,慧日寺一根草、一個花你都不了解,跟你說好了,不是我們個人現在的一些境界。好好地要在這樣一個道場用心去體驗,甚至還要加上感動。
身心要有感動
如果在這邊你不能被感動,這也是很失敗的。朱自清寫的父親的《背影》,我們讀了都那麼感動啊。你仔細觀察寺廟裏的師父是怎麼樣的,感動不到你啊。師父感動不了你,那些信徒好了,那些信徒生、老、病、死那麼多,昨天念的那些,爲什麼這次我把生年、卒年念出來?很多是1970年、1963年,一九多少年,超度的裏面年輕人占大多數啊, 1935年出生的只有一個,其他都是很年輕的。提醒大家,你看,叁十幾歲、四十幾歲、五十幾歲就死了,有一個無常的念頭,這些你感動不感動。
這次不丹去朝聖一樣的,我們同去的一個人,他前面好像都是很矜持的樣子,結果碰到一個苦修行的,從飛機場一直拜到普姆當蓮花生大士的廟,閉關處,一路拜過來。我們坐車都要十六個小時才到這邊啊,坐車都坐得暈頭轉向啊!他竟然是叁步一頭磕過來的、拜過來的。結果看著他,捧著他的手,就激動起來了,哭啊,哇哇的哭!邊上的居士還勸他,說你可以了、可以了,給我們大家一個機會吧!很可愛的。
我就想,你看,其它都沒感動他,一個苦修的感動他了,對不對。所以我們慧日寺也要出幾個苦修的,決定自己的行爲要苦修的。有的呢,是造惡業被打得很苦,被惡業反彈得很苦。生悲憫,對那些苦難的衆生,生悲憫。對那種有理智的,自己行持苦行的人,感動!這都很好。在慧日寺要找這種良性的東西,你心裏面常有悲憫心、常有慈悲心、常有感恩心、常有恭敬之心,感動著你的心裏,震顫著你的細胞,還是有好處啊!
大多數的時間有一種清淨,靜下來,一塵不染。靜下來就一塵不染!要這樣。一生,生起來就是要有好的這種狀態。這樣子你一段時間下來,那你生命就變成正面的了,進入良性循環!那這個生命形成的一種業力,這個業力可以自己享受啊,你自己打造了一艘船啊,你可以坐在裏面,還可以讓別人坐,自度度人。這些特別是我們想要出家的人,和已經出家的要好好的聽。
校對:慧修 編輯:德藏
《超越凡夫見 隨喜無分別》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