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迷開悟見本性
2009、12、04
——傳喜法師于鹽水生命道場法會開示
心領神會真實義
讓大家久等,我們念《普門品》念了幾卷了?哦,早上念一卷啊,《普門品》其實念還蠻快哦,應該是可以念得很快。
我很想跟大家一起念《普門品》,《普門品》念起來之後就精神振奮,我們有沒有這個感覺?有啊!“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火坑都變蓮花池。“若爲人推墮,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慈意妙大雲”,“悲體戒雷震”。
觀音菩薩是我們娑婆世界救苦救難的大悲主,今天我們是修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叁摩地”,這是從因地裏一直到《法華經》的果。
我們讀經在于明義啊,隨著經的文字而起觀,觀修。但是畢竟佛法兩千多年下來需要師傳啊,否則那個“妙”字就無從談起。
“妙法蓮華”啊!“妙”于一切衆生份上本不增減,不垢不淨,非常微妙,但是不說大家不知道,所以要有法,規則。本來是妙然天成,但是要循規蹈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雖然一切衆生份上都有佛性,但是衆生不遵行,法得不到妙的受用的。所以又用蓮華來比喻啊,因中有果,能夠轉染成淨,有豐富之德。經是道路,我們衆生怎麼樣轉染成淨,怎麼樣轉煩惱爲菩提,這個道路、方法。
《妙法蓮華經》當中,尤其以觀世音菩薩來做一種大方便,說了很多觀音菩薩的威德。作爲因上來說呢,觀音菩薩的因地在《楞嚴經》裏講得很清楚,《法華經》重點在果地的威德上,因有,但是藏在裏面,我們不注意找不到。
怎麼修因證果,觀音菩薩爲什麼這麼大的威德力?我們今天讀了《普門品》了,“普”跟“妙”有一點像,“普”是周遍,有情無情都具足的意思,“門”是方便。“普”是智慧,“門”是方便,觀音菩薩普門示現神通力,觀音菩薩的威德神通力。普門示現神通力者,有人能聞到這個的話,當時的法會當中就有許多的菩薩發菩提心,證不退轉。
我們今天也誦了《普門品》,我們大多數人一般性都是按照我們讀書的這種常識,都是按著文字,意義不明。意義如果不明的話,六祖大師有說,他說“不悟法華轉,悟了轉法華”。如果不明白意思的話,讀《法華經》讀了一千卷,也是被法華所轉,我們的身心在文字相裏面出不來,所以平時親近善知識,重在破迷開悟。
我們信衆說了,到底《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意趣在哪裏?真實義在哪?這個真實義不僅文字相你要超越,甚至我們的語言,言語相也要超越。言語相要超越靠什麼?靠心靈神會。心靈神會不是簡單的,“師父,我問你到底什麼意思?”我講了你還是聽不懂,因爲要靠心靈神會。就是要有信心,要修加行,怎麼忏悔業障啊,怎麼積累資糧啊。
福德資糧到一定的程度,講什麼意思你就容易明了。否則的話,《法華經》裏佛陀有說衆生處處著。你講他著在什麼上面?因指當看月。本來這個手是一個指示牌,應該看月亮的,但是你怎麼樣子比劃,他總是執著在那個有相的上面。所以《楞嚴經》裏說因指當看月,若不見月,執指爲月。執指爲月的話,不僅看不到月亮,連指的功能都喪失掉。
開顯不生不滅之自性
所以法,妙法,尤其以《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來示現,普門示現。像我們現在坐在這裏,觀音菩薩在不在,在哪裏?觀世音菩薩現在能不能救苦?我們有清淨的信心之後,也要積累資糧。
極樂世界現在在不在?阿彌陀佛有沒有在接引衆生?我們往生極樂世界要不要積累資糧?我們學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也需要積累資糧。你長久的求,這就爲以後的因積累下了資糧。
哪怕我們現在可以當下就告訴大家什麼是觀世音菩薩,我們行住坐臥無論什麼時候觀世音菩薩都在,但是我們光認識到觀世音菩薩。我們自己跟觀世音菩薩甚至沒有毫厘的差別,沒有隔膜,沒有相隔,從外到內都遍布了觀世音菩薩的體性,甚至當下師父可以教大家明了,見到這種特質。
像我現在在講話,一會兒講,一會兒停。我現在如果停下來的話,你還能聽到什麼聲音?你聽聽看。大家聽到什麼聲音?外邊的汽車聲聽到嗎?電風扇聽到嗎?
我彈了幾次,聲音也聽到了吧。我彈了叁次也好,四次也好,這是我彈的,你的耳朵呢?你的耳朵有開關沒有開關?有沒有我一彈,你耳朵打開開關了?哦,聽到一次。我彈第二次,耳朵又打開開關,又聽到一次。耳朵有沒有裝開關?耳朵沒有裝開關。
就像電燈,那電燈我開,亮了。關,就黑暗了。再開,又亮了,再關,又黑暗了。是電燈自己在開關?還是你的眼睛在開關?要不要演示一下?大家看著,現在不亮了,對不對?再開,是燈在開關?還是我們的眼睛在開關?(燈在開關)就是,我們老阿婆最清楚了,有智慧了,是燈啊,眼睛哪裏有開關?
那我手這樣子彈指的話,我的手發出聲音,你的耳朵聽到一次、兩次……,你耳朵這裏有沒有開關?你聽到的是我手的聲音,那你耳朵有沒有開啊、關啊,有沒有?(都打開的)都打開的。
包括你睡覺的時候,你的耳朵有沒有睡覺?(沒有)對啊,如果你耳朵也睡覺,那鬧鍾怎麼把你鬧醒嘛。耳朵有沒有睡覺?不會的。聰明一點,最多加一個耳塞,對不對?耳塞塞住了,你聽的功能還有沒有,有沒有被它塞住?其實還是有的,對不對?
有一點快開悟了,原來開悟很簡單哦。你說回光返照照什麼?什麼叫回光返照?我現在就教大家回光返照。
你聽到我這彈指的聲音,這個聲音是不是生滅的?但是你耳朵有沒有生滅?我前面講耳朵有沒有開關?開關就叫生滅,一開一關就叫生滅,生滅—開關,開關、開關—生滅、生滅。換了一個名詞就不知道了,開悟真難啊!
耳朵沒有開也沒有關,那就沒有生也沒有滅嘛,對不對?那你耳朵是不是常住的?我這個不是常住吧,(師父彈指數次),你看,生滅。你們那個不生滅,耳朵是不生滅的,對不對?那你做人是跟著我這個生滅的走?還是跟著你那個不生不滅的走呢?
那就叫南無阿彌陀佛!爲什麼這個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呢?因爲你那個耳朵不生不滅的,那個就是觀世音菩薩,他頭頂上頂的就是無量光無量壽就是阿彌陀佛,不生不滅的,就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無形無相,怎麼接引我們呢?觀世音自在啊!聽到生滅的聲音,然後回光返照。我們每個人都有不生不滅的吧,回光返照懂得這個意思了嗎?你聽我的這個聲音(彈指聲)叫不叫回光?那不叫,這叫生滅之法。不聽我的聲音,回過頭去體認你那個光,叫回光。反過來照,那你就找到觀世音菩薩了。找到這樣觀世音菩薩之後,常常這樣子的話,淨念相繼,那才是幹淨的,這才叫修道,修行哦。
一天到晚背覺合塵,那叫不叫修行?那是凡夫之道,凡夫之法。背塵合覺,什麼叫背塵合覺?我這個是塵(彈指聲),不要理它,合你的不生不滅的覺,這叫背塵合覺,這個才是佛弟子啊!
覺就是佛,佛是印度話,中國話就叫覺。就不要去觀那些生滅,南無就是回光的意思,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覺,回過頭來合我們的無量光無量壽,這就是修行人。修行人就是以蓮花爲生命的,以蓮花爲父母的,是清淨的,以清淨爲因,極樂爲果。
緣于妙法而得度
有人要陷害你了,置你于死地,但是你回光返照,外在是沒有的,不要管他,你自己安住著。“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害不到你,你像空中的太陽一樣。
“若求金銀、珊瑚、珠寶入于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刹鬼國,若有乃至一人稱觀音菩薩名者,皆得解脫羅刹之難。”一念回光即爲家鄉。你本來迷失自性,爲求外在的金銀珊瑚珠寶,然後到外在去求。業海,大家都是這樣迷失的,娑婆就是個迷失的世界,五濁惡世更是羅刹的世界一樣。然後貪心的黑風把你吹到嗔心的羅刹國了,怎麼辦?你還能想得起來回光返照,馬上火焰化紅蓮,即得解脫羅刹之難。
觀音菩薩把方法教給你,佛把方法教給我們了,我們不用,不用的話有什麼用?口念彌陀心不相應,念破喉嚨也枉然。如果我們念《法華經普門品》,其意不懂,不懂意思,法華歸法華,你歸你啊!
《法華經》殊勝不殊勝,你念念就知道。那麼殊勝,我從法會道場出來,傳給第二個人說,“我在鹽水啊,我們生命道場念《法華經》。”然後第二個人再傳給第叁個人,說張叁李四今天在鹽水生命道場念《法華經》。然後再傳,一個一個傳,傳到第五十個人,第五十個人聽到這樣子消息的功德都是無量無邊呢!
爲什麼,知道嗎?這叫妙。爲什麼妙?他有緣,從第五十個傳到一百個,接力棒接到第一百個,這個人也跟佛結下因緣了,這個妙啊!大而無外,無有邊際,所有有緣者同入這個妙,同入佛光之中。佛度有緣人,第五十個、第一百個,他傳第一千個、一萬個,那個衆生都跟佛有緣,這就叫妙。第一百個、第一千個,因爲他耳朵裏聽到,他再傳,因此而得度。
佛光是遍照的,所以叫妙法如蓮花一般來長養衆生,接引衆生,救度衆生。現在我們坐在這裏,你想,想的起想不起都不要緊,只要與你有緣,曆代宗親,曆生父母,累劫冤親債主都得度了。爲什麼?因爲你跟《妙法蓮華經》結緣了。雖然你不懂,但是你和佛結緣了,佛懂。雖然你不認識佛,佛認識你。所以這個妙不妙?更何況我在講解你還能明白,那你不得了了。
耳根圓通覓佛性
我們中國大乘佛教裏做早功課就說“十地頓超無難事”。在觀世音菩薩的修法當中,因地裏面,…
《破迷開悟見本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