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破迷開悟見本性▪P2

  ..續本文上一頁《楞嚴經》當中,釋迦佛陀叫文殊菩薩來揀擇。“文殊啊,你的智慧第一,這二十五種修行法門之中,依你所見末法時代衆生最對根器的,最投機的,是哪一個法呢?”文殊菩薩說“我曾經就是因爲聽聞到這個法門而頓超八地,娑婆世界衆生乃至末法時代衆生,以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爲最對根器的。”

   我們每個在座的今天佛性有沒有帶來?(有)好!回答的堅定,再來一次,好不好,佛性有沒有帶來?(有)好!剛才我講的有沒有找到佛性,在哪裏呢?現在再試一遍。(師父彈指)這個是什麼法?(生滅法)那你聽到我這個生滅法的那個是什麼法?(不生不滅法)。加一百分,鼓掌,鼓掌!

   要觀世音自在,知道嘛?世間因都是生滅因,只有你能觀生滅的因的本身是不生不滅的,所以叫觀世音自在。你能知道這個了,那你也是菩薩了,你可以行菩薩道了,你可以廣度衆生了,因爲衆生都迷惑顛倒。

   我們以前是不是顛倒?我們眼睛往外看,五顔六色。鼻子就往外聞,是香還是臭?香臭跟你什麼相幹嘛,他是生滅的,你是佛弟子,你要求生滅還是求不生不滅,對不對?

   耳朵往外聽,這個好聽,這個難聽,這個是金屬聲,這個是鑼鼓聲,這個是贊歎我的聲音,我好高興,“張叁你好精進!”哦,很好很好。然後說“李四你這個人怎麼這麼差?你長得這麼醜啊?”聽到了不舒服。

   我們過去是修什麼法門的?我們無量劫來修什麼法門的?我們無量劫來是修生滅法門的,所以本事這麼大,造出一個娑婆世界來。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是不是我們造的?現在我們准備要造什麼?我們准備要解脫啊!

   佛陀告訴我們皆因顛倒妄想不能證得,我們現在還要不要顛倒妄想?要堅定一點,要不要顛倒妄想?(不要)這就好,要堅定哦,說不要就不要,自己說的不要了。我們要回光返照,苦海無邊,都是我們過去造的,今天怎麼樣?要回頭是岸啊!苦海是無邊的,回頭是岸啊!

   過去那個心就是想是是非非,想對啊,不對啊,好啊,不好啊,心就想這個,你的這個意識分別。你那個意識能分別的本體是什麼?它有沒有在分別?所以眼耳鼻舌。

   我們這個舌,我要吃那個海鮮啊山珍海味,就爲了舌頭。祖師告我們說“過了叁寸成何物?”就在嘴裏分辨分辨,這個是什麼魚肉,這個是什麼豬肉,這個是什麼牛肉,鮮,口感不錯,還有小牛肉,還有乳豬肉。過了叁寸成何物?如果再吐出來,還要不要吃?不管是小乳豬肉,還是什麼肉,吐出來還要不要吃?都不要了嘛,原來就是爲了這個東西,殺生害命造惡業。

   這是不是舌頭在分別?分別是不是個壞東西?分別製造了生死,製造了苦海,製造了五濁惡世。從哪裏製造的?眼耳鼻舌身意在製造,我們明白了,那我們眼睛于諸色不起分別。

  無盡意菩薩與持地菩薩

   我們平時念得最多的是什麼?觀世音菩薩的《心經》。《心經》裏有什麼?“無眼耳鼻舌身意。”爲什麼無眼耳鼻舌身意?那個眼耳鼻舌身意是個壞東西!知道嗎?分別。所以祖師告訴我們六根門頭有賊,眼耳鼻舌身意,有賊有小偷,自盜家財,想一想是不是?是不是自盜家財?

   生死從哪裏來的?就是從這裏來的。生老病死從哪裏來的?就從這裏來的。六根門頭原來有賊啊,自盜家珍,所以才有生老病死。人一生下來百日之內都是純陽之身,慢慢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是這樣的。

   本來我們都有佛性,在各道之中也有它的特點,有它的好處。你要學好,在豬狗身上都可以看到美德,都可以學到好的。但是從有漏的方面來說,造業的方面來說,只要六道裏輪回的,哪怕是玉皇大帝,天上的人也都有他的缺點,所以才構成了輪回。我們要杜絕輪回,要了生脫死那怎麼辦?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教我們“無眼耳鼻舌身意”,你不要跟著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壞蛋走。

   “無色聲香味觸法”,色裏面五花八門,這個色法裏面有得玩,古人有古人的花樣,現代人有現代人的花樣,年輕人有年輕人的花樣,二十一世紀,二十二世紀變化不窮的萬花筒。

   我們小時候看萬花筒,轉來一個花,轉去又一個花,我那個時候就迷在裏頭,到底有沒有重複的?萬花筒有沒有重複的?不會有的,怎麼可能有重複的花?天下的葉子還沒有一片是重複的呢!你不相信,沒玩過萬花筒,以後玩萬花筒試試看,天下的葉子都沒有一片是完全重複的。

   色法是無窮無盡的,你只能當它無,你要當它有,你研究研究,它的花樣無窮,你精力有限,對你沒有什麼建設性的意義?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分析了你才能了生脫死,你才能夠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現在講的,我在講是不是念阿彌陀佛?你們現在仔細地聽,是不是在念阿彌陀佛?(是)這就是開智慧了,不是說“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那才是念阿彌陀佛。意思也不懂,跟阿彌陀佛遠遠不相應。如果我現在講,你們知道什麼是生滅法了,什麼是不生不滅無量光無量壽法了,那就叫念阿彌陀佛啊!念經是不是念阿彌陀佛?聽經是不是念阿彌陀佛?思維法義是不是念阿彌陀佛?實踐是不是念阿彌陀佛?就是啊!

   所以《普門品》最後“持地菩薩從座而起”,“持地菩薩”是誰,知道嗎?現在你們開悟了,知道了就叫持地菩薩了。前面爲什麼是無盡意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來問佛:“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遊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爲衆生說法。”爲什麼叫無盡意菩薩?什麼叫無盡意菩薩?前面沒有聽法,沒有覺悟的,你們在座的菩薩就叫無盡意菩薩,想來想去抓不住重點,那就叫無盡意菩薩。想學佛了,想求解脫了,也會念阿彌陀佛了,也想念阿彌陀佛,也想求了生脫死,也想皈依叁寶追隨佛陀的足迹,這也叫菩薩。也做義工,也幫助衆生,這也叫菩薩,但是抓不住重點,這就叫無盡意菩薩。

   現在聽了這個有一些明了了,那就叫持地菩薩。有沒有持地呢?還有疑惑,這是難信之法哦!聽了之後汗毛有沒有豎起來?有沒有?如果有,說明阿彌陀佛光已經照進去了,汗毛直豎,淚水橫流,你才知道輪回我已經有邊際了,極樂世界的蓮池我已經看到了,我決定要入九品蓮光之中,我要做如是行者,叫淨土行人,那才是修行人。到持地菩薩了才真正會懂得修了,否則的話還是叫無盡意啊!

  回頭如意

   有沒有菩薩來講一遍?持地菩薩站起來,把我講的跟大家講一講,這叫小座,師父講大座,你們講小座,複述一遍剛才所領會的,這叫聞思修入叁摩地。

   從聞法、思法進入修法,進入到正慧、正定、正戒。叁摩地叫正定,它本來是正定,能觀照正定的那就是正慧,能安住在正定不動的那就是正戒。斷一切惡,都從哪裏來?從聞法中來。聞法要靠誰?要靠依止善知識,善知識住世,阿彌陀佛就在,十方叁寶就住世。善知識沒有了,叁寶都沒有了,哪裏有阿彌陀佛啊!我們在座的都要發心,要做世間的明燈,把聽聞到的佛法轉向勸告。

   所以《法華經》的經叫“我法妙難思,不可以言宣”,不能用言語來表達。但是如來出現于世唯以一大事因緣,何爲大事因緣?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衆生佛之知見,示衆生佛之知見,令衆生悟佛之知見,令衆生悟入佛之知見。佛陀在世就是爲了做這個事情,叁寶住世正法久住,法 輪常轉就是爲了做這個事情。這個事情沒有了,佛法滅了,有的話叫形像,像法。如果連表的意都不知道,那叫末法。有人用這個賺錢,那不是佛法,那叫魔法,也可以拿叁寶的形像做魔的事情的。所以《楞嚴經》裏說“縱修善法,忘失菩提亦同魔業”,“因地不真,果遭迂曲”,這個很重要。

   佛法現在真的還在啊,但是這個世間很多的佛法已經被附佛的外道所應用。很多的佛法已經演變成什麼了?過去佛陀所授記的獅子之窟變成狐狸之窩,變狐狸窩了,外道蹲在佛教裏面變賣佛陀家産,佛陀頭目腦髓求來的法,百千萬億方便爲衆生所預備的法被變賣。

   特別我們現在時值末法時代,更是要追求正法,早得開悟,念念清淨,而且還要護持正法,這樣我們佛法就可以增盛,更多有緣的人得聞正法而能解脫。

   佛的本意是令一切衆生都能夠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令一切衆生都在這個過程當中離苦得樂。佛陀覺悟的時候就是感歎的那樣子說“奇哉,奇哉,一切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因顛倒妄想不能證得。”不僅僅不能證得,我們還變成苦海,把如來的覺性,每個人居住的覺性變成了苦海,每個人的清淨德相變成堪忍的娑婆,把我們自性裏面的德翻成五濁,五種濁,多可惜啊!

   反過來就是南無,南無就是回光,反過來啊!皈依,回過頭。我師父常常跟我們說“日日向東走,回頭便是西”,我們就是不知道回頭,衆生不懂回頭。所以文殊菩薩手裏拿著的那個法器叫回頭如意,回頭就如意了,不回頭往前追,往外面看不會如意的,往外追苦海無邊,所以叫浪子回頭金不換。一個苦海輪落的衆生如果知道回頭了,他比黃金還珍貴,功德無量。 我們輪回到現在,算不算浪子?我們學習佛法,懂得回頭了吧!

  依性而修到彼岸

   回頭往哪回?心佛及衆生是叁無差別,佛和衆生沒有差別。那奇怪了,佛和衆生沒有差別,爲什麼叫佛?爲什麼叫衆生呢?因爲佛就是覺悟的衆生,衆生就是迷惑的佛。迷悟在心,心既然在你身上的,做主就你自己做主。所以觀世音自在啊,那個心在你這裏,在佛不增,在生不減,在地獄份上他的心有沒有減少?

   接下來我們該做的是什麼?既然我們的心和佛一樣,佛在極樂世界,那…

《破迷開悟見本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