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要悟那個空,要恢複心的力量。
但是光讓這個心恢複力量,它變得更加貪嗔癡行不行?(衆答:不行)。所以,孫悟空頭上戴了個什麼啊?(衆答:緊箍咒)。我們要不要帶?(衆答:要帶)。我們也要帶的,我們不帶那還了得了,這個代表戒律。
豬八戒爲什麼它的法名叫悟能?它的貪心很重,貪吃、貪睡、貪色,一不那個他就說,我要回高老莊去了。我們修行路上有沒有?一碰,說學佛有什麼意思嘛!學佛有什麼好處!我不學了!他就要回高老莊去了,對不對,這個很多的,我們在學佛的整個過程當中都會有。
那你就發現我們學佛過程當中,自己既扮演了唐僧的角色又扮演了孫悟空的角色,一不小心又變成豬八戒的角色。其實這裏面都有意思的,其實沙悟淨、悟能、悟空這叁個人合在一起就是唐僧。唐僧他內在的境界展現出來,就是他們叁個,其實是這樣的。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那展現在物質的時候它也是這樣,一個物質它會放光,一個物質有自身的電磁場,有它內在的,就是不可靠的、空無自性的,從現在物理學上來說,物質也能分成這個。從佛來說,佛可以分出智慧的層面,然後佛還可以分出慈悲的層面,佛還可以分出能量的、力量的這些層面,佛的生命展現出來,對我們衆生來說就叫叁怙主。
我們在座的能回答出是哪叁怙主嗎?文殊菩薩是不是?(衆答:是)。祂代表什麼?諸佛菩薩的智慧,這是智慧怙主。觀音菩薩是不是?(衆答:是)。觀音菩薩代表諸佛的悲心,祂是慈悲的怙主。那金剛手也就是大勢至,大勢至菩薩是什麼?代表一切諸佛的力量。
佛是這樣,從生命的特征上可以這樣分出來。從一個物質能不能分出來?從物質上也能分出來,所以,我們佛教裏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情是我們有情嘛,無情是物質,物質能不能成佛?(衆答:不能)。
那極樂世界呢,極樂世界是什麼變出來的?是不是阿彌陀佛變出來的?(衆答:是)。那這個時候物質跟阿彌陀佛是什麼關系啊?是一還是二?(衆答:一)。所以在極樂世界是不是微風徐來,諸寶行樹,出微妙聲,皆聽到念佛、念法、念僧之音,都讓我們有正知正念,乃至一只鳥都是阿彌陀佛所變化出來的。
從鳥、到樹、到大地、到風、到一切音聲,是不是阿彌陀佛在說法?(衆答:是)。所以到極樂世界的時候,有情和無情之間有鴻溝嗎?沒鴻溝的。我們現在地球上有沒有鴻溝?(衆答:有)。我們現在因爲我們有業障我們覺得有,當你用智慧去觀察會發現也是沒有的,現在的科學已經證明。
現在最高級的科學理論叫什麼?“不可測”理論。也就是說物質最小的粒子,物理現在能分到最小的粒子,對這個最小粒子去觀察的時候,發現這個粒子的運動規律是不可測的。爲什麼不可測呢?因爲這個粒子的運動是受觀察者腦電波的影響,因爲每次大腦的電波不一樣,所以被測粒子的規律每一次也都不一樣。
從這個理論上說物質是隨著人心變的,我們現在從哲學上來講唯物、唯心。唯物主義是什麼意思啊?唯物主義物質是第一性。它是不是否認唯心啊?不是否認,只不過物質是第一性,心是第二性,是這樣的,就是說它是以物質爲主。
但是現在的科學家證明出來的是什麼?心是第一性的。心能夠影響這個最小粒子,最小粒子的運動規律是受我們心的影響的。我們在座的是不是也看過日本江本勝教授的《水知道》?(衆答:看過)。
你看水的結晶體是不是受著人的文化影響的?(衆答:是)。不管這個字是中國的還是哪個國家的字,不管這是一首哪個國家的歌,乃至一個音樂,乃至一個圖畫,它隨著你的這個信息,水的結晶是不是不一樣?美好的信息,水的結晶就很美;不好的,結晶就很醜,就證明了這個。從這個角度來說,現代科學證明的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衆答:心是第一的)。對啊,所以我們佛教說心造諸如來。
這個世界是不是心造出來的?(衆答:是)。我們蘭州的今天跟十年前一不一樣?(衆答:不一樣)。從哪造出來的?(衆答:心變現出來的)。對,是心。是不是要先畫個宏圖,工程師先要規劃。是先有大樓還是先有圖紙?是先有圖紙還是先有構思?(衆答:先有構思),這就是一點一點從心裏變出來的。連鋼筋水泥都是心裏面這樣先構思變出來的,更何況這些樹呢。
識得廬山真面目
我們中國幾十年前曾經亂砍亂伐,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這個時候到處樹木都砍了輸送出來。我記得以前不管是川藏線、青藏線還是什麼線,過去的這些線幹嗎的?都是往外拉木頭的,拉了幾十年的木頭。現在到處荒山,一下雨水土流失更加厲害,黃河越來越黃,含沙量越來越大。
但是從八十年代後國家開始重視了,退耕還草、退耕還林,近一二十年的努力,現在是不是又看到綠色了。光禿禿也是我們這個人心弄的,現在綠色遍野也是我們人。看我們這個森林公園好了,我估計幾十年前也是光禿禿的,看這些樹都不大,最多一二十年的樹齡。
這個就是人,你心要想成什麼都可以,所以志在堯舜就可以做堯舜,志在聖賢就可以成聖賢。但是,如果你沒有成聖賢之心,沒有惜聖惜賢之心,那一不小心跟壞朋友就滑下去了嘛。關監獄的、勞改的你問他有沒有一個願意的?沒有一個願意的。打娘胎裏你就想坐監獄嗎?沒有的。所以佛就是要推崇一種教育。
“佛”是印度的梵文,中國的意思叫“覺悟、智慧”。除了這個覺悟智慧,祂也是覺悟者、智慧者。除了這個人格化,祂還有智慧的行爲,佛陀是自覺覺他,而且是行爲圓滿,二利圓滿的。所以祂既具有真理的一面,也有真理的人格的一面,也有福慧兩足的一面,呈現成另外一種形式。
像我們地球,我們從人的計算來說,佛到現在兩千四百五十四年了,但是對佛所證悟的那個來說有沒有這種概念啊?沒有的。所以前面我們講到,我們這個生命四大它是不堅固的,它是有生有滅的。時間有沒有生滅啊?(衆答:有)。時間也有生滅。
2009年過去了,現在2010年又過去一半了,但是這個生滅是真的是假的?是假象!所以我們現在的生命爲什麼有救呢?就是說,如果你的智慧不高,你只是活在我們身體當中地水火風的這個層面,那地水火風生滅你也跟著生滅。
時間在生滅,一天一天過去了,你的智慧如果被這樣的“時”所束縛的話,那你也會感覺到,你隨著這個時間的生滅而在生滅。你拿起你的舊照片的時候,發現它發黃了,很惆怅,我的青春一去不來了,甚至全家福裏有一些已經不在了,就會黯然神傷。因爲你的生命只局限在時間的框架之中,局限在我們生命的低級狀態裏,地水火風的這個載體裏。
比如說,你今天開了一部轎車來,在開的時候,你有很娴熟的技術,就會有車子是你、你就是車子的感覺。但是你肯定知道的,到了地方了之後車門一開你就下來了,對不對。但是我們現在有沒有覺悟這個?爸爸媽媽給了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我們生命的什麼?是不是車子啊?(衆答:是)。就是一部車子。
但是我們活到現在這麼大,有沒有發現這是我們的一部車啊?(衆答:沒有)。我們很忘我地投入在裏面,認爲我就是男的,我就是女的,我就是姓什麼,我今年就幾歲了,我們完全把我們的生命就融爲這個,這是高級狀態,低級狀態?(衆答:低級)。這是在自我生命中的迷失。
認清外在物質之誘惑
那現在物質發達的世界,我們不單單迷失在自我生命的假象當中,我們還迷失在外在的世界當中,是不是這樣?(衆答:是)。所以,過去的人修行還好修一點,因爲過去外在不發達,不管印度、中國都是農業社會。農業社會它是很穩定的,受二十四節氣影響的,加上一些文化傳統,那我們的生活是很安定的,那種修行還好修,只是迷失在自我世界裏,外在還好,都沒手機都沒有車,住的房子也差不多,基本上都差不多。你到故宮去看好了,皇帝最豪華的辦公地方是金銮殿,不一樣。皇帝住的地方你看看,現在有的地方比起來還沒你家住的豪華呢,都小小的。
我到處都注意去看的,不管是中國也好還是西方也好,西方那些社會地位很高的,你真的到他房間看,也小小的,床也小小的,那個床出奇的小。中世紀歐洲那些社會地位很高的,他很奇怪,那床很小。導遊問爲什麼床這麼小知道嗎?誰能想起來,是不是這個人是武大郎啊,很矮?不是的。爲什麼你知道嗎,因爲這些人晚上不是睡覺的,西方這些有社會地位的人晚上睡覺是打坐的。
從這一點才知道,西方也有文明,我們出家人修到很好了才“夜不倒單”,像我有幾個師兄弟房間裏沒有床的,就是一個禅凳,晚上坐在禅凳上,就這樣過日子。越往古代這種修行的人越多,不僅東方是,連西方也是如此,否則他靠什麼在社會上有名譽、地位。在他身上煥發出一種氣質,一種能引領時代增上的這種東西,他有不同的東西。除了他有智慧、幽默、寬宏大度,種種的之外,東方西方都是有共同的這些。
我們古代的時候修行相對還好一點,所以佛陀就說末法時代,五蘊熾盛。這五蘊指的是什麼?就指外在物質非常的發達,讓我們眼睛都看不過來,五顔六色,我們在座你看穿衣服是不是五顔六色。你知道買一個衣服要花掉我們人生多少時間嗎?逛街逛來逛去,腿逛酸了衣服還沒看中呢,就買一個衣服好了。
其他呢?我們前面說關手機,我們如果把手機都拿出來,我想大家一百個手機基本上都不一樣的,款式各個不同。那你是不是拿到一個很新款的手機,你心就安了?好了,我從此之後不換手機了!會不會?不會的,你還照樣看那個廣告,哪一款新的出來了,然後去了解,這個是什麼參數,有哪些功能,有哪些比較吸眼球的。然後想了,我這手機怎麼辦呢,要淘汰。你看就一個手機好了,就把你引得心猿意馬。
現在修行跟古人是不是很不一樣啊?非常的不同,現在我們每一個人的鞋一…
《如何了生脫死》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