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靠緣分和信心得解脫
2009、04、14
——傳喜法師與朝聖信衆雲南大理座談開示摘錄
佛弟子是有功德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佛性的,我們天天讀的經都是講我們佛性的。我們有一點點佛性好了,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不得了!
這個地方首先是地理上的殊勝,洱海,我們以前一直夢寐以求的地方。我們現在就坐在蒼山之中,前面是洱海。這應該也有比較確切的高度,我們現在坐的地方大概還不止海拔一千八百米吧,一般性洱海邊上是一千八百米差不多,爬爬都是很舒服的。黃山的最高峰才一千九百米,對吧?九華山的最高峰沒有黃山最高峰的高,浙江的最高峰更不用提了,東天目只有一千二百多米,天臺山只有一千一百多米,那上面修行就是很舒服的。海拔高度真的是很有講究,人的那種感覺。
這個地方的缺點就是外面是一條路,如果沒有馬路這個地方不得了!反過來說,蒼山以前有一個小廟,在中國叫點蒼派。這不僅僅是金庸筆下的一個,這個地方確確實實有它的一種靈氣的,有非常悠久的佛教曆史。這個地方皇帝把它用在佛教,這個皇帝就有福,把它用做其他的,都糟蹋這個地方。全民信教,全民修行。
我們佛教裏說朝聖當中死去是最吉祥的!能不能理解這句話?現在如果在打坐入定當中死去,覺得怎麼樣?家裏還有老婆孩子。
這一次聖嚴法師春節沒幾天就往生了,他不要做其他的東西,就寫了佛陀的這四個字“寂滅爲樂”。現在體驗一下寂滅爲樂的感覺,有沒有感覺到寂滅爲樂是什麼意思啊?裏面還有一句:“生滅滅已,寂滅爲樂。”
我們大家苦的根就是因爲在生滅當中,在對立,對待當中佛性給割裂開了。中國傳統思想講太極,陰陽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乃至無量,對待的都是生滅的。
“生滅滅已,寂滅爲樂。”這個寂滅不是死亡,恰恰是我們講的大圓滿、大手印、大般若、大中觀!能夠追求這種的,都是屬于最高貴的生命,和天地可以並稱的,天、地、人叁才也!這才是永恒的快樂,生命究竟的目標,這樣的人住在地球上才配,才適合。地球在宇宙裏來說是很難得的,現在科學在浩瀚的宇宙當中,還沒有找到第二個地球,但生活在這裏就變得很狹隘,變成魔鬼世界一樣,那就糟蹋了地球。
生滅又稱爲漏,像我們的生命追求無漏的過程當中,阿羅漢證漏盡通。漏盡的時候,這個漏結束了就是生滅滅已,這時候的樂是超越世間一切之樂。
我們這個點蒼山,今天我們這就是點蒼山靈鹫宮,佛法的住處。這個地方確實可以成爲佛法的一個據點,真是好地方,溫度、濕度都很好。五臺山太偏北了,比較幹燥,植被也沒這麼好,這裏植被好。我們到這邊,雪才停住,再往裏面也不行。
像蒼山十九個峰,找一個最好的峰,小茅篷一搭,人真把心放下了,一心地皈依叁寶,成就是很快的。偷心不死,就不能契合于道。儒家最高的修養達到的就是人天合一,人就在天地之間,人就是大自然的産物,那爲什麼人和天相應不了?其實人天相應是很簡單的事,就是看不破,放不下,看破會自在,兩手相抵,法界定印。
大圓滿裏有一個特殊的,牧羊印這樣的。好像一個牧童在看著放的羊,羊在山坡上,就這樣盯著。羊在吃草又不用你管它,就這樣盯著。列繞朗巴大師他的塑像就是這樣,法王如意寶修大圓滿,一般性都喜歡這種。
弘揚佛法的呢,這手拿經書,這手拿花,成說法印。施無畏印是給衆生施無畏。予願印,施無畏印。還有一種觀想手這裏托著缽,比方說蓮花生大士他手裏捧的是一個顱器,頭蓋的這個顱器。觀想什麼?就是思想,這個思想裏面恰恰是不思維的,是報身的。
比如說這個器代表了法身的狀態,裏面的甘露水代表報身的狀態,甘露器上面有一個長壽寶瓶,這代表生命。就像蘇東坡所領會的翠竹黃花無非清淨法身,潺潺溪水無非佛的廣長舌相,他就已經悟到了法身和報身的關系。法身、報身裏面再産生出生命狀態,就是長壽寶瓶。
所以蓮花生大士證得了無死虹光身,他示現的一個,他本來就是佛陀。佛陀在這個世界示現,直接從蓮花裏現出來。然後直接告訴我們每一個生命,這個宇宙裏最珍貴的東西,你悟到那個,就可以穿梭于宇宙了。像這種大師隨時可以開取地水火風的伏藏,打開伏藏門,就是穿越時空,超越了這些時空,于地水火風得自在。這個生命把人天相應已經具體的落實在人與地水火風的這種合諧,然後所有的這一切都變成他的道場,所有的這一切都變成他自在所示現的地方。生命達到這種程度才活出一點味道出來,否則的話什麼世界名牌,那些東西,都是迷失相,很可憐很可憐啊!
所以爲什麼大理這個地方以前皇帝要出家,就是執政,他也是依佛法。這一片地方是中國最特殊的一片地方,而且是屬于金剛乘的教法阿阇黎教。它是屬于金剛乘的,修的是報身法,主要以報身法爲主。
這個報身法在我們漢傳佛教裏,只有禅宗以心印心才會有。禅宗的正法眼藏也是報身的修法,但是這個是不傳的。只有像六祖慧能大師遇到五祖弘忍大師,他的悟性、根器,確實都已經顯示出來了,他的善根、品德都已經具足,然後以袈裟作爲傳報身的(見證)。
在禅宗裏面也有人看語錄、看佛經典,而悟得法身的見,但是他沒有報身的修法,就變成了叫“乾慧”,那個“乾”即讀qian,也讀gan。其實更大的意思是幹,幹燥的,沒有生命的。《法華經》裏面就說:“如掘井,去水尚遠。”如果掘、掘、掘,掘下去已經濕潤了,這就知道離水源已經很近了。有的光是一種法身的見,就是一種狂妄的見,它沒有真實的報身的法,報身的法這確實要傳的。
現在爲什麼是末法呢?縱使有這樣的善知識,他知道,他有法身的見,有報身的修法,他甚至也已經證悟了,聖者的相已經現出來了,但是他要想找徒弟是很難找的,這世間上很難找的,要有這樣的根器加品德。
修行爲什麼要穿棉、麻?棉、麻沒有聲音的,或者毛,像這種化學品“刺啦刺啦”響。現在衆生就是業障重,表面好看,實際上不好。你一點聲音好了,擾亂大家的定,叫“甯動千江水,莫動道人心。”果報很厲害、很厲害!人呐,發善願很厲害,你擾亂他,讓他生嗔心,那果報也很厲害。
到哪裏就喜歡寂靜,安靜的地方,沒煙味、酒味、蔥蒜味。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然後外在的塵刺激你的,擾亂你的都不好。所以出家人穿的衣服,一般性禅宗穿的衣服染的比較深色,它的顔色不刺眼,還有煙灰色、深色,對別人的眼根不刺激。
我們的鼻根也是,妙香的話,它很舒適,不刺激。耳也是,聲音不刺激,像剛才我敲的這個一樣的,多優美的聲音啊!我們老祖先不得了啊!很簡單,很樸素的一樣東西,一敲,多優美,勝過一個交響樂。它讓你很享受,很安定。
這就是中國藝術,中國所有藝術都表現這個,國畫也好,音樂也好,它很簡單,就幾筆,然後讓人能産生定,引發巨大的空間。敲一下,馬上把你靈性空間的門打開,你的心靈不是在凡俗的空間裏了,它引導你進入靈性空間。
所以像我們維那師父手裏拿的那種法器叫引罄。爲什麼叫引罄?引導你進入這種靈性的境界,所以叫法器。它出的聲音叫梵音,清淨的聲音。你說它表達什麼意思?它沒有表達什麼意思,就是最高貴的。
一個音樂者他可以製作一種音樂來充填別人,別人像一張白紙,他的音樂在裏面描寫東西,但是那個已經落在二,落在叁了。如果再聽那種很煩躁的音樂,沒有什麼思想的,只不過是爲了宣泄的,那已經是垃圾了。
像徐競給我們講故事也是,深山裏有一個老和尚給一個小和尚講故事,永遠的故事,這就是心靈的一個空間感。如果能領會,大家就按照這樣子去修就可以了,這就是即生享受生命,而且自己在創造生命。
改變了我們自己的命運,生命才能進化,這才是生命進化論。爲什麼我把達爾文的弱肉強食講成是生命退化論呢?只有佛教的理論才是生命進化論。悉達多太子在七歲的時候看到了這些,他所思維的那才是生命進化論。達爾文這個人本身他也很了不起的,他最後忏悔了他所謂的《進化論》,他也認識到了,達爾文老年的時候他忏悔了,他發現會對人類帶來負面的東西。
這些搞自然科學的沒有想的那麼複雜,他只不過很天真的,到哪兒取標本,分類,然後研究。但是他的這個書一旦出版了,他就控製不了。就像人講話一樣的,你講的話一旦進入網絡裏面,你想收,收不回來了。
今年就是達爾文的叁百周年,英國還紀念他呢,還歡迎什麼到網絡上評論,寫贊美詩一樣的,你們有機會可以把佛陀的進化論挂上去。他這個進化論就像這陣風一樣,吹到哪邊,哪邊就邪知邪見,被這個思想的魔影所覆蓋了。
達爾文本身是吃素的,這個人是很有善根的,所以他對這個世界有敏銳的觀察力,但是因爲沒學佛,沒有一個好結論。達爾文是一個素食主義者,但是那個時候佛教還沒有傳到西方。
在兩千年多年之後他看到那些衆生的現象,他認爲這是合理的,他總結出了一個生命的進化是這樣的。兩千多年前,七歲的悉達多太子看到這個現象的時候,他認爲這是不合理的。我要找出原因,看到衆生這樣子的食物鏈的關系,這是苦,怎麼樣能拯救他們,能脫離這種食物鏈的關系,佛陀最後找到了答案。但是作爲達爾文,他只看到了七歲悉達多所看到的現象,他也總結這是苦,他也想怎麼樣能擺脫它,那就要自己凶一點,他得出這麼一個結論“弱肉強食”。
…
《佛法靠緣分和信心得解脫——傳喜法師與朝聖信衆雲南大理座談開示摘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