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天人相應,天人合一,完成了一個生命最大的任務。你生個兒子,你兒子沒有完成這個,將是你父輩最大的憂心。他如果作爲人投到人間來,他沒完成這個過程,他永遠的迷失在生命現象裏,他沈淪在苦海裏,你說你痛心不痛心。古人的這個目標是很明確的,所以中華民族是道統。
反過來我研究各個民族,人爲什麼在地球上一下突變出來,就是因爲這個生命跟道接上了軌。就像我個體生命,我遇到了《叁字經》;遇到了《周易》;遇到了《道德經》;遇到了佛教的禅,我生命發生了改變。我們人類整個也是這樣,人類你看,不管是五千年文明還是一萬年文明,總的來說人類文明是一個突變的。整個在這個自然史上,人類這個物種能夠一下子這樣出來,這是很突然的一個事情。所以用達爾文的那個《生物進化論》,這個過程不是說在幾千年,幾萬年裏可以完成的,這要很久的,一個物種的變化。所以從這個現象上來說,他達爾文的《進化論》的假設就是錯誤的,不對的,是不科學的。
那我們人,特別現在我們這個時代,整個我們現在人類的這個文化都是,就像這兩天過聖誕節一樣的,不管有沒有耶稣信仰,是不是基督教徒都會去過。因爲什麼,它已經成爲一種文化,西方的這種文化普遍的,就是說已經籠罩著整個地球。這個價值觀念,西方文藝複興之後的價值觀念是有問題的,就是現在我們所講的唯物,它是物化的,這樣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快,人也越來越極端,人類的整個的前途也越來越暗淡。
那怎麼辦,這個外面的共業我們真的很難改變,沒有辦法,我們首先我們自己得自救,要回歸心靈,回歸到佛性,完成自救。但是爲什麼我們要外面奔波,這就是一個不忍,不忍心衆生迷惑,不明白真相。遊離在真相之外,遊離在佛性之外,沈溺于物欲,沈溺在外在的現象裏而不能夠心靈回歸。
佛陀也是看得很清楚,要有戒,戒就是扭轉,從惡的裏面抽身出來,向著正確的。然後用定,定讓我們的心甯靜下來,甯靜乃致遠,甯靜致遠,甯靜以致遠,這才能開發出心靈的空間,智慧的,這個才撥亂反正,生命是一個智慧的動物。你現在的身體,那是過去的業的一個繼續嘛,那你未來的業是什麼,將以我們的心靈空間,我們正確的人生道路,塑造我們的未來。這不僅在中國,西方也是一樣需要的。
實踐佛法 受用佛法
雖然很多宗教是講心靈方面的,但講心靈的深淺又不同,層次不同,深淺不一樣。在所有這裏面佛教講得最透徹,最具有實踐性,而且立竿見影。這次我回來,整個這一路弘法,我看著雖然東南亞,華人基本上都有一些信仰,但是他們所謂的佛教信仰不是很純粹的。他們的信仰就是我有一個信仰,他填表格的時候都會填我是佛教,但是他的佛教觀念不正統,因爲溫飽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然後也沒有宗教的這種思想的束縛,就是說一個人很安逸了之後,反而不追求解脫的,一個人沒有苦,他不會想著離苦,苦什麼,這生活不是很好嘛,對不對。
所以當我面對這些群體的時候我覺得,人類你看,物質上富足時的時候,他也不會看到背後潛伏了那麼多的危機,不管是地震海嘯,哪邊地震,哪邊海嘯,哪邊熱帶風暴了,死了多少人,很多人看著電視,這成爲他生活當中的一部分。我每天都要看電視,我每天都要看新聞聯播,我希望在新聞聯播裏看到很多新聞來刺激感官,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這個跟我生命之間有什麼聯系,我們已經越來越麻木,心靈越來越麻木。
所以爲什麼我們叫佛教,智慧教,覺悟教,人類最缺的就是覺悟嘛,對不對。他也沒有說黃金教,也不叫石油教,不是的,人不是缺的那些東西。所有的生命,四生六道,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缺的都是覺悟。一個豬生下來你不需要教它怎麼走路,怎麼吃東西的,對不對,不需要教的。每一個生命都不需要你去教的,你不需要給它開一座學校,不需要的,它缺的都是覺悟。一個豬覺悟了,它都不會愚癡了,開始要改變自己命運了,也會修的,各種生命它缺的就是覺悟。
所以我們佛教的內容不僅僅對人類,還要面對胎、卵、濕、化,四生六道,十法界,法界衆生。我總覺的雖然大家對這個2012很擔心,但是撇開這個問題來說的話,我們人類社會所造的不善業確實一天比一天積累得多,這不是一個好現象,所以說我覺得真的是要去喚醒大家,這樣去呼籲。但是另一方面覺得大家,覺得社會大衆,他沒有這個需求,對不對。就好像你爸爸媽媽,他說孩子,你要吃飯啊,吃飯啊。但是小孩子不管的,不吃。你追著他吃力得不得了,要追著他跑,喂他飯,你累得不得了,自己飯倒沒吃到。小孩子自己要吃飯了,你只要給他,他“嘩嘩嘩”吃著,臉上沾滿了飯粒子,他會吃得很香的,他自己不想吃,不能追著他喂也沒用。
現在弘揚佛法也是這樣,很多不想,好玩。現在好在社會上,特別西方那些影視,好萊塢那麼多大片都有佛教的內容。我們中國去年的電影也開始有很多佛教的這種元素在裏面。很多人,現在社會上已經慢慢形成了一個好像時尚一樣,誰的手裏都套一個念佛珠,歌星啊,演員啊都套個念佛珠,不管真的假的,現在社會上都開始形成。
但是很多人都還是在觀望,像我們去國外,發現他們更是,就是說佛教和神教搞不清楚的,也就是說佛和神分不清楚,神和鬼分不清楚,他們到底是求鬼還是求神,還是在求佛,他們自己不知道的。反正我求就讓我平安、發財,讓我兒子好。但是他也不會來研究一下佛教到底是什麼,怎麼開發我們的心智,怎麼調整我們身心跟佛教相應,去實踐佛給我們的智慧,這個還是有距離。就像喂孩子的一個人一樣的,這個孩子他跟你不是一個心啊。
特別這次行程,我內心裏一直還是,雖然天天在弘法,但是我的心還是比較低落,我們出來,財力、物力、人力,這樣子的辛苦做,但是受方根本不知道,他不知道你們在幹嘛。你們法師來了就來了,不知道你多少辛苦,爲了什麼樣一個目的,帶著什麼樣一種訊息來,要讓他明白什麼,他不去思考那個的。他也麻木地在聽,他聽不出裏面的重點,他不知道我要喚醒他什麼,給他傳達什麼信息,這個訊息對他的生命有多重要,他不知道,我就感受到他的那種麻木。
甚至就是我師父生日的那天,11月11號,也是我們寺院開始念《無量壽經》的時候,那時候身心疲憊,然後那個賓館也是比較老的賓館。做法會嘛,倒是很多衆生,這衆生指什麼?無形衆生。結果那天賓館裏也是滿滿的,我睡的房間也是滿滿的,我已經累得很,那時候就想著師父,衆生又臭得不得了,就是衆生的臭味,那個床又小,我那個腿稍微搭下來一點,好像它們都能拉到腿一樣的那個感覺,衆生多得不得了,然後我就想師父啊。
所以這次師父也給予開示,一到新加坡之後,法心來了,馬上就說師父有些話告訴我,師父祂理解我,祂知道,因爲師父在上面,知道我們在做什麼,體勞心累之苦。所以這次也比較特殊,師父也是這樣鼓勵吧,以後就是可以利益到各道的衆生。現在我們有時候看看人,讓人很喪氣的。但是想想他們後面的衆生很多的,每個人帶多少冤親債主,曆代祖先啊,它們受了苦了,它們倒願意覺悟了,它們跟佛教,跟佛的光那是很直接的。
人還要聽,要看,看不到,佛來了他也不知道,對不對。但是那些衆生,有時候想想,算了吧,爲了那些衆生能解脫。還有你們這樣虔誠的弟子,也是作爲我的一個鞭策吧,作爲人那樣不覺悟,還不如無形衆生。我們是學佛的人,我們是懂得佛法的人,那我們要一心一意實踐佛法,我們不能夠再遊離在佛法之外了,要受用佛法,實踐佛法。這次在國外的話,主要我內心主題就是說厭離心,出離心,同時師父也是鼓勵我們。
我們大家有緣,我們不僅僅學佛,還幫助師父弘揚佛法,這個世界,精神世界一片黑暗的,空虛末落的,甚至精神裏面負面垃圾堆滿了的。我們講精神空間荒蕪不代表沒有,有時候荒蕪是更多的垃圾堆,你看這個世界上人,小孩子打著遊戲,正在往裏輸垃圾,這個社會現在這個問題很嚴重的。過去禅宗祖師馬祖就講過,馬祖道一講“心若迷失,物何以救。我們現在追求物質的、物質的,心迷掉了拿物能救得了嗎,心迷失了用溫飽能救得了它嗎?反過來說心是一個飽滿的,一個六神有主的人,雖臥地上猶是快樂。
佛在最後《遺教經》裏面,佛要離開了,最後就是《遺教經》,就講到這個,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是快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猶是憂惱。那現在這個主流的媒體,主流的導向都在說要那個要那個,然後大家一直忽略了社會苦難的根源,生命苦難的根源。一直避開這個病根不談,只在瘡上去敷藥,加劇它的痛。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宗教有補政治之偏,有彌補科學之弊。科學不是完美的,科學是有弊病的。政治它是人治嘛,法治,它還是有偏的,對不對。所以我們這個信仰,首先自救,我還是提倡首先希望你們大家自救,理解師父的這麼樣一個希望,當然叁寶同時是大家的福田。
作爲我來說,我聚集了大家對叁寶的這種信仰恭敬甚至供養,我怎麼樣把叁寶更好地發揚光大,救苦救難,利益社會、衆生。在這整個的過程中也是需要你們,不僅除了你們從金錢財富上,福報上對叁寶的供養,也需要你們身體力行。我們身體以前不知道,無明造了很多的惡業,現在用我們的身體來造一點善業,贖罪。把我們生命轉變成一個正面的,有意義的生命。生命都是短暫的,但是這個過程是有意義的,有正確的人生方向,我講的這個就是大乘的佛教思想。作爲小乘的佛教思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念處安住著。
佛國緬甸
我們這次在緬甸一樣,我一直都觀察,因爲緬甸的佛教,它沒有受到大的沖擊,沒有受到政治的迫害,這是緬甸人民一個很幸福的地方。因爲在佛教裏面,緬甸人是佛陀的第一個弟子,佛陀成…
《2011年12月上海義工迎春會開示與問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