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以及諸天嗎?如果是外道修行各種苦行的,多數人都是希望能當帝釋的。”
這時又有一個仙天子對帝釋說偈言
天主憍屍迦 不應生此慮
外道修苦行 何必求帝處
“天主憍屍迦,不必擔心。在外道中修苦行也不一定就是求做帝釋。”
之後又說:“憍屍迦。世間有大士,爲了衆生而不貪愛自己的身體。爲了利益衆生而修種種無量苦行。這樣的人見到生死中的各種過咎,就算見到珍寶滿地,遍山遍海,也不會貪著,反而會如看到鼻涕唾沫一樣。如此大士棄舍財寶以及所愛妻子,頭目髓腦手足支節,房屋象馬車乘奴婢僮仆。也不願求生于天上。只求要讓一切衆生能夠快樂。照我看來,此大士清淨無染,衆結永盡。只求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釋提桓因說:“如你所所。此人是爲攝取一切世間所有衆生。大仙。如果此世間有佛樹則能除卻一切諸天世人及阿修羅的煩惱。若衆生住在佛樹的陰涼中,煩惱諸毒全部消滅。大仙。是人如果未來世中能作善逝,我們都能悉消滅無量煩惱。這樣的實情實在難信。爲什麼呢?無量百千諸衆生發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見到微弱的姻緣就會退轉。如同水中月,水動月也動。猶如畫像難畫卻容易損壞。菩提之心也是如此難發易壞。大仙。如同有很多人武裝起來打算討賊,臨陣卻感覺恐怖而退散。無量衆生也是如此,發菩提心莊嚴自心,見到生死過患,心生恐怖就立刻退散。大仙。我見過無量衆生發心之後都會動轉。所以我現在雖然見此人修苦行、無惱、無熱、住于險道。但是也不相信他的修行真的清淨。我現在要親自試試他,看看他能否堪任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重擔。大仙。猶如車有二輪才能載物,鳥有二翼才能飛行。此苦行者也是如此。我雖然見到他堅持禁戒,卻不知此人有沒有深邃的智慧。如果有智慧才能堪任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重擔。大仙。比如母魚有很多胎子,可是能長大的卻很少。如同庵羅樹,花多果少。衆生發心的有無量之多,可是成就的卻少不足言。大仙。我跟你一起去考驗他。大仙。比如真金要經過叁種試驗才知到是否真金,所謂:燒、打、磨。試驗那苦行者也是如此。
這時釋提桓因變身成恐怖的羅刹,來到雪山,在行者不遠處停下。這羅刹心中無畏,勇健難比,辯才次第,聲音清雅。宣說過去佛所說的半偈: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說此半偈後便來到行者面前,形貌非常怖畏,察看四周。此苦行者,聽聞此半偈後非常歡喜。猶如旅客在險難處夜行遺失了同伴,于是非常恐怖的四處尋找,忽然找到心生非常歡喜一樣。又如久病未遇良醫看病,忽然得到好藥。如同人淹在海中忽然遇到船舫。如人渴急忽遇清水。如人被人追殺忽然逃脫。如人久被關押忽然釋放。又如農夫在幹旱時遇到下雨,又如行人終于回家,家人見後生大歡喜。善男子。我在那時聽聞此半偈,心中的歡喜也是一樣。就從座起,撩起頭發(應該是獨居不能理發,而頭發很長)四處觀望顧而說:“剛才的偈子是誰說的?”這時看不見其余的人,只見到羅刹。于是我又說:“是誰開啓如是解脫之門。誰能發出雷震諸佛的音聲。誰在衆人生死睡眠之中而獨自醒來說出這樣的話。誰能在此爲生死饑馑的衆生開示無上道味。無量衆生沈沒在生死之海,誰能作大船師?衆生常被煩惱重病所纏,誰能作爲良醫?說此半偈啓悟我心,猶如半月和逐漸開放的蓮花。”
善男子。我在當時只看到羅刹,心想難道是羅刹說的偈子嗎?心中懷疑不是他說的。因爲此人形貌可怕。如果能夠聽聞此句一切恐怖醜陋都會消除,形貌如此恐怖的人怎麼能此偈呢?如同火中不能生出蓮花,日光中不能生出冷水一樣。善男子。我在那時又想,我現在沒有智慧,而此羅刹也許見到過去諸佛,從佛而聞此半偈。我應該問問。于是上前問那羅刹:善哉大士。你在何處得到此過去離怖畏的人所說的半偈呢?大士。又在何處得到如此半如意珠。大士。此半偈的道理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的正道。一切世間無量衆生常被諸見的羅網所覆蓋,終身在此外道法中。不曾聽聞如此出世十力世雄所說的空義。
善男子。我問後對方就回答:大婆羅門。你不應問我這些。爲什麼呢?我很久沒吃飯了,到處都找不到,因爲饑渴苦惱,而隨口亂說。不是我本心所知。假使我現能飛行虛空到至郁單越去,乃至天上到處求食也得不到,所以我才說這句話。
善男子。我這時又對羅刹說:“大士。如果能爲我說完此偈,我就終身作你的弟子。大士。你所說的字不終、義不盡。爲何因緣不繼續說呢?財布施者會有窮盡,法布施不會窮盡。雖然不會窮盡卻能利益別人。我現在聞此半偈,心中驚疑。你現在可以爲我除斷此疑惑,爲我說完此偈,我會終身作爲你的弟子。”
羅刹回答:“汝的智慧太過擔心你自己了。看不見現在我被饑苦所逼嘛?實在不能說。”
我就問:“你都吃什麼呢?”
羅刹回答:“你別問了。我如果說了會讓你害怕的。”
我又問:“此處沒有其他人,我不會畏懼,你爲何不說?”
羅刹回答:“我所吃的只有人的暖肉。所喝的只有人的熱血。因爲我薄福,只能吃這些。到處尋找都找不到。世間雖然有很多人,都有福德,被諸天守護。我都不能殺。
善男子。我又說:“你只要把後半偈說了。我聽到後就把以此身供養給你吃。大士。我如果命終,之身就沒有用處了,早晚被野獸吃掉,卻不能得到一毫之福。我現在爲了求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舍棄不堅固的身體來換取堅固的身。”
羅刹回答:“誰會相信你這些話。爲了八個字而舍棄性命。”
善男子。我就回答說:“你真是沒有智慧。比如有人布施凡器而得到七寶器。我也如此,舍棄不堅身得到金剛身。你說誰會相信,我今天有證明。大梵天王釋提桓因以及四天王都能證明此事。還有天眼諸菩薩等,爲了欲利益無量衆生,修行大乘具備六度的菩薩也能證明。還有十方諸佛世尊利衆生的,也能證明。我爲八字而舍棄性命。”
羅刹又說:“你既然能舍棄性命。那就仔細聽,我會爲你說其余半偈。”
善男子。我那時,非常歡喜。就解下身上穿的鹿皮,爲此羅刹布置法座。而說:“和上(老師)。請坐此座。”我就在他面前,叉手長跪,而說:“唯願和上爲我說其余半偈,令我得到具足的偈言。”
羅刹即說:“生滅滅已 寂滅爲樂。”
這時,羅刹說此偈後又說:“菩薩摩诃薩。你現在已經聽聞具足的偈義。你的願望都滿足了,如果要利益衆生,就該布施給我身體了。”
善男子。我那時深深的思維其中的道理。然後再周圍的石頭,牆壁,樹上,道路上書寫此偈。然後系緊衣裳,恐怕死後露出身體。之後上到高樹上。
這時樹神問我:“善哉仁者。要做何事?”
善男子。我回答言:“我要舍身,以報答偈價。”
樹神問:“這偈子有什麼利益?”
我回答:“此偈句乃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說開示的空法道。我爲此法棄舍身命。不爲利養、名聞、財寶、轉輪聖王、四大天王、釋提桓因、大梵天王、人天中的快樂,爲了利益一切衆生而舍此身。”
善男子。我舍身時又說:“願令一切吝啬的人,都來見我舍離此身。如果因爲有少施起貢高心者,也讓他們來見我爲一偈舍此身命,如同舍棄草木。”
我說完此句,就立刻跳下大樹,還沒有摔到地上時,虛空之中發出種種聲音,其聲到達阿迦尼吒(色究竟天)。這時羅刹變回帝釋身,在空中接住我,放到平地上。
這時釋提桓因以及諸天人,大梵天王。都稽首頂禮,在我足下。贊歎:“善哉善哉。真是菩薩。能大利益無量衆生。要在無明黑闇之中然燒大法炬。因爲我愛惜如來大法故意惱亂,希望聽我忏悔罪咎。你在未來必定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到時候希望來濟度我們。”
這時釋提桓因以及諸天衆,頂禮我足。然後辭去,忽然不現。善男子。我往昔爲半偈故而舍棄此身,因此因緣而超越足十二劫,在彌勒前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善男子。我得如是無量功德,皆因爲供養如來正法。善男子。你今天也發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所以超過無量無邊恒河沙等諸菩薩。善男子。這叫做菩薩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修于聖行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四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