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象的真的感恩的心,或者按佛法說的那種感恩的心,沒有發起真正的感恩的心,好象都是浮在表面上的東西。
釋寬見:我們大多數人往往這樣,當別人稍稍地委屈我一丁點,我會把它放大很多,我會記他很長時間。比如十年前有些人曾經對我不好,我現在印象還很深刻。可是昨天有人對我很好,我簡直就快忘記了。所以說大多數人往往都是這樣,因爲自我的緣故。我們最在意的是自我,比如我們在意自我是不是受傷害,但不在意別人是不是受傷害。我們很在意我是否被別人傷害,但我不太在意別人是否被我傷害。我們很在意我是否幫助了別人,但不太在意別人是否幫助了我。我幫助了你,如果你不記得我,見了我不笑的話,我會很介意的。你下次見了如果我沒有表現出“感恩的心”,我會很介意的。
居士:從世俗的“禮尚往來”來說呢,我也做到了。但是現在既然知道了佛法,知道了真的東西、好的東西是什麼了,對照一下,就越來越發現自己其實不是那麼回事。
釋寬見:這個事情也是個過程,你想象的也未必准確。這裏面從幾個方面來講。感恩,爲什麼要感恩?“練心二十四字”裏面,“要感恩”,它有很多的益處。首先,每天你多思維思維,哪些人對我有恩?你的煩惱會少很多。你對別人什麼穿小鞋啊亂七八糟的會少很多。我曾經說過,“你要揀寶貝不要揀垃圾”。人生,多想想我們擁有多少,不要老想我們還沒有什麼。聰明的人總想,自己擁有什麼,他就會開心。比如在沙漠當中有一杯水,積極的人想:“哎呀,我還有一杯水呢。”悲觀的人就想:“唉,只剩一杯水了。”
居士:我就是那個後者。
釋寬見:聰明的人總看自己擁有什麼,愚癡的人老看自己還沒有什麼。要感恩,感恩有很多益處。我先從現實來講,它能幫助你快樂很多。要揀寶貝不要揀垃圾。比如說有人到別人家去參觀,他不看別人家大廳富麗堂皇,裝修得很漂亮,他一到人家,直接奔抽水馬桶去了,看一看,聞一聞,再舀起來嘗嘗:“哎呦,不咋的嘛!”
而有些人即使到垃圾堆,他能發現寶貝。比如,像印光大師說的“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惟我一人實是凡夫”修行的方法,要揀寶貝不要揀垃圾。感恩,真的是有很多作用,不但可以讓你快樂,作用太多了。四恩:父母恩,國家恩,衆生恩,叁寶恩。今天我能吃上米飯,多虧有農民伯伯給我們種的米,有市場上專門給我們買,別覺得自己付了錢,如果付了錢可是沒有米,付錢有啥用?別以爲你掙那麼多錢,沒有農民伯伯,你得餓著。
每一個人對我們都是有恩的,(甚至)呼吸的空氣,(我們)還有空氣可以呼吸,樹木、氧氣,每一個人都在成就我。你慢慢思維吧,你會看見每個人,你都會散發出柔和的目光。慢慢這樣思維,真的會改變你,讓你成爲一個菩薩。我坐在這裏,感恩這個桌子。一切都是啊。你看你現在擁有很多別人沒有擁有的東西。比如那些六根不全的人、沒有父母的人、失去親人的人、汶川地震的人,他知道你現在這樣子居然感到不開心,他們會怎麼樣?
居士:抽我啊。
釋寬見:對了。他說你沒有資格煩惱,你有什麼資格煩惱,你有什麼資格喊苦啊?爲什麼不把你的愛心分一點給別人?很多人比你苦得多,但你看不見,你就看見你苦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就你這本經最難念。真的嗎?當你的眼睛放到衆生身上,你會發覺衆生的經要比你的難念得多。你是得了富貴綜合症,以及身在福中不知福症,泡在糖水當中不知道什麼叫甜。
居士:師父,世界上20%的人擁有80%的財富,世間的人就會想我要成爲那20%的人……
釋寬見: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有些人問爲什麼我不能有那80%的財富?那是他的錯誤,那是他的問題。世間大部分人習慣的思維都是錯誤的啊。比方說,我看見有人今天出門,包裏一萬現金被人搶了。我爲什麼不能成爲搶包的呢?這個思維道理是一樣的。這種思維有什麼可以借鑒的呢?世間人的思維,都是只顧自己嘛。不會想我會成爲被搶包的人,而是想警察到現在也沒破案,爲什麼我不可以成爲那個搶包的人?我很需要一萬現金啊。這種思維有什麼可以借鑒的?你應該對那80%的窮人生起憐憫心,對20%的富人也生起憐憫心。
居士:爲什麼?
釋寬見:如果他已經開始把財富與大家分享,像比爾蓋茨那樣,那是一回事;他如果像葛郎臺那樣,那我更對他生起憐憫心,他將來的果報可想而知。同樣看一件事情,我們的思維是不一樣。你的思維一定有誤區。
居士:是啊,因爲世俗的世界……
釋寬見:我們現在就是要跳出這個世俗世界,跳出世俗的思維。比如說,按照狗的思維,我們是要吃屎的。我們現在要不要做狗啊?我們現在要做的是跳出世間普通人的思維,跳出狗的思維。
居士:還有一個問題,好象我們得到別人幫助了,應該感恩。但是這種感恩的心並不是真的那麼強烈或者那麼持久。比如來了一件事,別人幫助我了,也很感動,但是過去就過去了,並沒有那種我想象的真的感恩的心,或者按佛法說的那種感恩的心,沒有發起真正的感恩的心,好象都是浮在表面上的東西。
釋寬見:我們大多數人往往這樣,當別人稍稍地委屈我一丁點,我會把它放大很多,我會記他很長時間。比如十年前有些人曾經對我不好,我現在印象還很深刻。可是昨天有人對我很好,我簡直就快忘記了。
所以說大多數人往往都是這樣,因爲自我的緣故。我們最在意的是自我,比如我們在意自我是不是受傷害,但不在意別人是不是受傷害。我們很在意我是否被別人傷害,但我不太在意別人是否被我傷害。我們很在意我是否幫助了別人,但不太在意別人是否幫助了我。我幫助了你,如果你不記得我,見了我不笑的話,我會很介意的。你下次見了如果我沒有表現出“感恩的心”,我會很介意的。多不講理啊!
居士:從世俗的“禮尚往來”來說呢,我也做到了。但是現在既然知道了佛法,知道了真的東西、好的東西是什麼了,對照一下,就越來越發現自己其實不是那麼回事。
釋寬見:這個事情也是個過程,你想象的也未必准確。這裏面從幾個方面來講。感恩,爲什麼要感恩?“煉心二十四字”裏面,“要感恩”,它有很多的益處。首先,每天你多思維思維,哪些人對我有恩?你的煩惱會少很多。你對別人什麼穿小鞋啊亂七八糟的會少很多。
我曾經說過,“要揀寶貝不要揀垃圾”。人生,多想想我們擁有多少,不要老想我們還沒有什麼。聰明的人總想,自己已經擁有了什麼,他就會開心。比如在沙漠當中有一杯水,積極的人想:“哎呀,我還有一杯水呢。”悲觀的人就想:“唉,只剩一杯水了。”
居士:我就是那個後者。
釋寬見:聰明的人總看自己擁有什麼,愚癡的人老看自己還沒有什麼。要感恩,感恩有很多益處。我先從現實來講,它能幫助你快樂很多。要揀寶貝不要揀垃圾。比如說有人到別人家去參觀,他不看別人家大廳富麗堂皇,裝修得很漂亮,他一到人家,直接奔抽水馬桶去了,看一看,聞一聞,再舀起來嘗嘗:“哎呦,不咋的嘛!”有些人即使到垃圾堆,他能發現寶貝,比如像印光大師說的“只看好樣子,只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惟我一人實是凡夫”。修行的方法,就是“要揀寶貝不要揀垃圾”。
感恩,真的是有很多作用,不但可以讓你快樂,作用太多了。四恩:父母恩,國家恩,衆生恩,叁寶恩。今天我能吃上米飯,多虧有農民伯伯給我們種的米,有市場上專門給我們買,別覺得自己付了錢,如果付了錢可是沒有米,付錢有啥用?別以爲你掙那麼多錢,沒有農民伯伯,你得餓著。每一個人對我們都是有恩的,(甚至)呼吸的空氣,(我們)還有空氣可以呼吸,樹木、氧氣,每一個人都在成就我。
你如果學會這樣思維,你就會看見每個人,都會散發出柔和的目光。慢慢這樣思維,真的會改變你,讓你成爲一個菩薩。我坐在這裏,感恩這個桌子。感恩一切(精神的、物質的),一切都值得我們感恩啊。你看你現在擁有很多別人沒有擁有的東西。比如那些六根不全的人、沒有父母的人、失去親人的人、汶川地震的人,他知道你現在這樣子居然感到不開心,他們會怎麼樣?
居士:抽我啊。
釋寬見:對了。他說你沒有資格煩惱,你有什麼資格煩惱,你有什麼資格喊苦啊?爲什麼不把你的愛心分一點給別人?很多人比你苦得多,但你看不見,你就看見你苦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可你覺得)就你這本經最難念,真的嗎?當你的眼睛能夠放到衆生身上時,你就會發覺衆生的經要比你的難念得多。你是得了富貴綜合症,以及身在福中不知福症,泡在糖水當中不知道什麼叫甜。
居士:師父,世界上20%的人擁有80%的財富,世間的人就會想我要成爲那20%的人……
釋寬見: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有些人問爲什麼我不能有那80%的財富?那是他的錯誤,那是他的問題。世間大部分人習慣的思維都是錯誤的啊。比方說,我看見有人今天出門,包裏一萬元現金被人搶了,爲什麼那個被搶的是我(而搶包的不是我)呢?這個思維道理是一樣(錯誤)的。
這種思維是錯誤的,有什麼可以借鑒的呢?世間人的思維,都是只顧自己嘛。不會想我會成爲被搶包的人,而是想警察到現在也沒破案,爲什麼我不可以成爲那個搶包的人?我很需要一萬現金啊。這種思維有什麼可以借鑒的?你應該對那80%的窮人生起憐憫心,對20%的富人也生起憐憫心。
居士:爲什麼?
釋寬見:如果他已經開始把財富與大家分享,像比爾蓋茨那樣,那是一回事;他如果像葛朗臺那樣貪婪吝啬,那我更應對他生起憐憫心(因爲他將來的果報很可能墮落叁惡道受苦)。同樣看一件事情,我們的思維是不一樣。你的思維一定有誤區。
居士:是啊,因爲世俗的世界……
釋寬見:…
《去除猜疑 學習感恩——寬見法師答居士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