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關于“聞法的目的和學佛的方法”的開示▪P2

  ..續本文上一頁一樣,我們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偏偏發生,你能不能夠對治自己,能不能吃得了這個苦?這才是真吃苦。

  你也許能舉得起千斤的巨石,但是你卻聽不得一句逆耳之言,尤其是像我們現代人的中國人,因爲現在生在一個非常浮躁的社會裏頭,當然我們的經濟有很大的發展,物質有很大的發展,你看我們跟以前比比看,跟十年前,二十年前,叁十年前比比看,我們的物質是不是極大豐富了?可是你的快樂程度是不是也同樣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呢?不一定,我想起我小的時候,我在農村呢,在山裏頭,一天到晚跟著山裏的孩子們到處滿山跑,在田裏頭摔跤。

  現在的孩子呢,他們什麼,會玩遊戲機,玩計算機,但是我並沒有覺得他的快樂就比我們那時候更多。我們現在也是,吃的東西也多了,現在吃到什麼程度啊?見到滿桌子菜發愁,吃什麼呢?可記得我小時候,稀飯裏面放點醬油,香!真香!過生日的時候,媽媽買包方便面,行,這生日就不錯了!現在,聽說這小孩子壓歲錢、過生日都好幾千,是不是快樂就得到相應提高了呢?不一定,其實我們的物質文明雖然發展了,可是我們這種精神文明並沒有得到同步的提高,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缺失了,真的是缺失了!

  尤其是現在,有一個詞兒,說80後90後,現在00後,越來越難帶了,是不是?這很奇怪啊!過去的那些父母啊,帶七八個孩子,不也都輕輕松松的?可是你看看現在父母,好家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就帶一個孩子,一天到晚愁叁愁四,每天追著喂飯都不行。其實也不能完全怪這些80後、90後,要說怪還不如怪父母,不知道怎麼教育子女。也不能完全怪父母,因爲我們從來沒有受過培訓,就是傳統文化的教育。

  當然傳統文化包括儒釋道,這個我也沒有上過,現在我們都要補。過去學這童蒙讀物,什麼《叁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啊,而小的時候就背《大學》《論語》《孟子》啊,當然現在又興起了這種兒童讀經運動……因爲我們沒有受過這些教育,所以現在我們很多人就會變得很硌瑟(編者按:硌瑟,方言,跟別人不一樣、不合群的意思),很有個性,對吧?每個人都像一個刺猬,保持距離,別惹著我。正因爲這樣一種情況,因爲我們本來該受的教育沒有受,所以現在後面的這個問題就出現了,所以隨著年紀慢慢地增長,這種習氣的積累越多,真是冰凍叁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要吃的苦就更多了。

  諸位啊,你說你很有力氣,你說你很厲害,如果你說你很狠,那麼你對自己狠一點。我們也是一樣,你說你能吃苦,你說你多麼了不起,但是面對自己,你是那麼脆弱,那麼你就不要自誇了,真正能對治自己的習氣,對治自己的毛病,算是真本事、真功夫。我們現在遇到了佛法,要不要努力呀?大家都會隨緣吧?隨緣是隨什麼?隨自己習氣的緣,正是因爲隨自己習氣的緣,所以我們才會煩惱和痛苦,所以我們學習佛法首先要知道,要對治自己的習氣和毛病,把你的眼睛放在自己的身上,看看自己哪錯了;另外也不要去攀比,也不要去猜疑別人,那些小動作,什麼一哭二鬧叁上吊,不要搞這些小動作,沒用的!你越搞這些小動作,越讓人瞧不起,越說明你自己沒用,這第一點。

  你先不要講那麼大,普度衆生啊,你先對治自己的習氣,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什麼?要有一顆包容的心,要允許別人有他的缺點,包容別人的缺點,包容別人習氣和毛病。第二點這句話就是我在博客上寫的:允許任何人以任何錯誤方式對待我,不允許我以任何錯誤方式對待任何人。還有一句話:以苛人之心律己,以縱己之心容人。你要雞蛋裏挑骨頭的話呢,挑自己,你要縱容的話呢你就去縱容別人,允許別人有缺點和毛病,這是第二點。

  我們恰好反過來了,你看看我們,我們承不承認自己有缺點和毛病啊?我們找不找自己的岔啊?我雖然有缺點和毛病,但是我有理由啊!爲什麼呢?我是凡夫啊!對不對?我就是那麼一丁點的錯誤嘛!你都已經是受了菩薩戒了,你都學佛了,你應該有包容我啊!是不是?我今天心情不好嘛!我就發泄一下,你忍一忍就好了!但是如果說我們看到別人針尖大的那個汙點放不放得過啊?馬上感覺情何以堪啊!

  比如說誦經:你誦得怎麼那麼難聽啊!應該要這樣來誦啊!拜托啊!這可不是說你想做到就能做到的,喂!你長得怎麼這麼矮啊!你就不能長高一點啊?喂!你怎麼穿這樣的衣服啊?看得我眼睛好難受啊!喂,你說的話我怎麼就聽不懂啊!拜托,能不能說普通話啊!可是我們對于自己啊,天大的問題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看不見啊。所以第二個問題是不要包容自己,要包容別人,允許別人有缺點和毛病。

  現在還沒有講什麼普度衆生啊!我說你要想普度衆生你先不害人,你別硌著別人,我覺得也不錯,很多人嘴裏喊著普度衆生,世界和平,可是連周圍的人看見你都不痛快,那麼這樣的話呢,先別普度衆生了,你先普度你周圍的張叁李四吧,先讓他們別那麼痛苦啊!先別害他們吧!所以說與其說利益有情啊,不如先不傷害有情,做一個無害的人,不要做一個害蟲,做一個無害的人,已經是一個不小的進步,這是第二點。

  第叁點,說我們這些出世間的功德,當然世出世間法是完全一致的,我之所以說這練心二十四字,雖然說用的是白話、普通的語言,但是事實上也是我對佛法的一個總結,當然也很平凡,跟大家分享而已。所以我們在一起學《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一年半,其實也都是爲了這叁個目的。對于我來講啊,我學習它其實也這叁個目的而已。當然做得也還很不夠,差得很遠。當然,其中涉及到很多很重要的概念,它的次第性。我們修行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次第來修行,不要好高骛遠。有些人爲什麼一天到晚老對自己學佛的情況不滿意呢?老是很著急要趕緊進步,對不對?可是他永遠不知道下一步腳該邁在哪裏。那下一只腳到底該往哪邁呢?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我得拿我自己做個比方,我小學的時候啊,其實也是挺調皮的,那個時候跟現在不一樣,現在不愛動,那個時候很好動。小學的時候有立定跳遠,我立定跳遠挺厲害的,在小學五年級吧,我一米叁九,然後立定跳遠可以跳一米八一,一米八一那時候是滿分啊,一百分,反正是全班跳得最遠的,挺得意的啊。上了初中以後啊,結果看了一些什麼老子《道德經》啊,看了一些道家的書啊,就不愛動了,每天把自己關在房子裏,不愛出來,就不活動,這樣過了幾年,大概到了初叁的時候,我跟他們講,我們來比一下立定跳遠吧。我一跳,奇怪,就摔倒了,跳了叁次都摔倒了,那當然就比不過別人啦。很奇怪,你說跳近一點也罷了,怎麼一跳就摔倒了,什麼原因呢?因爲我眼睛盯得很遠,然後我就想一下子跳到那個地方去,結果怎麼樣?身體就失去平衡了。

  我們現在也是一樣,很想成佛吧?腳下就想一下子跳過去,結果只有一個——摔倒。但後來我怎麼也悟不出來,我說,今天真是見鬼了,很長時間我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後來悟出來了,哦,原來我自己這種眼光跟自己的實際能力不相符啦。你要想一口吃成個胖子,你說有沒有可能啊?飯得一口一口地吃。你看見姚明長那麼高,你想我一下子要拔那麼高,可不可能啊?我們只能一點點地長,你看著別人胖,覺得自己瘦,一頓我吃它五斤行不行,吃五斤你就能長胖嗎?不但長不胖,可能就吃了會消化不良,上吐下瀉,還生一場病。所以,要活在當下,從腳下做起,好高骛遠沒有用,一天到晚羨慕人家姚明長那麼高,羨慕人家劉翔跑那麼快,羨慕人家劉德華長那麼帥,有用嗎?沒用。有一句話叫各有因緣莫羨人,這是什麼意思啊?比爾蓋茨富不富?我就是有一千萬,跟比爾蓋茨一比也像叫花子。你說比爾蓋茨也是人,我也是人,他一個腦袋倆鼻孔,我也是一樣啊,那憑什麼他就這麼有錢,我就比他差那麼遠呢?羨慕啊,嫉妒啊,不平啊,老天爺真不公啊,下一世到時候我生個兒子,我讓他上大學,也沒上完大學,我就讓他趕緊下海,能成爲比爾蓋茨嗎?要不要羨慕比爾蓋茨啊

  【答:不要。】要不要嫉妒比爾蓋茨啊?【答:不要。】爲什麼?那人家有他的福報啊,人家自己過去世種了這個因啊。你羨慕別人,還不如自己趕緊種因去,你羨慕別人家裏倉庫裏有糧食,你不如自己老老實實種地去。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種紅薯也光榮,你既當不了官,還不肯種紅薯,你不只有一個下場,餓死呗!同樣,我們修行也是一樣,你看六祖慧能大師美不美啊,哇,學佛才多久啊,但還沒出家,就當祖師了,對不對,寫的《六祖壇經》,太帥了,是不是,那六祖也是人,他的學曆還沒我高,他沒學曆,他小學都沒上,鬥大的字兒估計也認不識不過幾個,我還小學畢業呢,比他還強些,他能當祖師,我估計至少也得是個祖師吧。可是再一看,除了我把自己當祖師,誰也沒把我當祖師啊。六祖大師寫的《六祖壇經》,我也寫幾個偈子,給誰一看,別人順手不知拿去幹什麼用了。那人和人差距咋這麼大呢?不平啊,著急啊,要不要羨慕六組啊?要不要嫉妒六組啊?【答:不要。】爲啥呢?人家過去世種的因啊,人家千生萬劫,無始以來,人家在累劫修行,我們在累劫幹嘛?累劫造業,累劫迷亂,累劫顛倒,怎麼跟人比啊?與其嫉妒他,不如好好修五戒十善去,好好打基礎,積累福慧資糧。你看我們現在修行倒沒有多少,可是著急倒有幾大簍子、幾大箱子、幾大車子。有人說,師父我著急啊,怎樣才能盡快進步?著急沒用,衆生畏果,菩薩畏因呐,衆生每天都在自己的果上計較:你的蘋果有多大?我的蘋果比你小唉!你看,我也想吃大蘋果。菩薩不一樣,菩薩只關心因,種因,小蘋果不要緊,那是我過去的因緣啊,我現在趕緊種因,將來要結果的嘛。因爲菩薩關心的是因,所以他會不會失落,會不會痛苦啊?那比爾蓋茨有五百億,我只有一萬塊錢,但是我替他高興啊,我隨喜他,人家修得好啊,福報大。這一世人家有裸捐,我隨喜他呀,我不嫉妒他呀。周圍的一個同修,人家學佛沒多久很快就上道了,講起佛法來一套一套的,我呢,在N多年前就已經是被稱爲佛弟子啦,可是還趕不上人家剛學佛的,現在我說話還語無倫次呢,著不著急,上不上火?不著急,不上火,隨喜呀,各有因緣呐,莫羨人呐。我隨喜他,你要是不隨喜你還嫉妒他,阿彌陀佛,那你走得更慢,跟蝸牛一樣了啊。修行也是如此。但是同樣你又莫要自卑,爲啥啊?莫要自卑,我們都有如來藏,我們都有佛性,我們這個佛性與佛是平等的,佛性具足無量的妙用,真空妙有啊!如果你能夠當下認知,如果你能“別不平,莫抱怨,會欣賞,勿強求,要感恩,習莫牽,爲意主,普賢行”,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你能依據祖師大德所教導的,“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你的修行一定穩步向前。

  兔子跟烏龜賽跑,最後贏的是誰啊?【答:烏龜。】不一定就是烏龜,但也不一定就是兔子。有一句話,笨鳥先飛。說句老實話,你們看看我們周圍的人啊,那個最拔尖的人,一定不是那個最聰明的。同樣,那個學習成績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聰明的,爲什麼?因爲他知道自己有不足,所以他就肯先飛,他就不敢驕傲,不敢懈怠,所以說,如果你有點兒優點,莫要驕傲,有不足,莫要自卑,在因果面前,人人平等。當然按照佛法的規矩去辦事,佛法是無所得,記住這一點,你看我們《心經》裏講,無智亦無得,我們不知道多少人都在這裏翻了個跟鬥,我們不知道多少人因此而煩惱,如果說你自己自認爲自己有所得,你有些什麼了不起,覺得比別人強一等,高一頭,棋高一招,你就已經與佛法相違背啦,你就已經偏離了佛法。不信你看,你煩惱起來的時候,跟你最看不起的那個人一樣,沒准比他還差。別看你現在貌似快樂無比,一旦煩惱起來的時候,恨不得跳牆啊。或者說別看我們現在這麼多煩惱,你一念覺醒,下一念快樂自在就現前,所以說我們學佛,包括我們現在有天開講堂,注重學習呀,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天開寺現在提供了很多學習的機會啊,每周我們講課,我們也請過很多的法師來到這裏講過課,《楞嚴經》《法華經》《小止觀》啊,都非常重要,還有《慈愛經》,都非常好的法師來這給我們講課。我講了《解脫莊嚴寶》,講了一年半,諸位聽過幾次,你還剩多少啊?那麼現在馬老師每周講叁次唯識,諸位你有沒有去聽呢?或者說你聽了又還剩多少啊?大家千萬不要以爲這些是很容易遭遇的,佛法難聞,你錯過了這一次,不見得再有下一次。你能來到這裏就說明有緣,要懂得珍惜,佛法不容易遇到啊,不容易遇到,或者說也不要用自己井底之蛙的眼光,你認識到的佛法遠遠不是整個佛法,你所認識到的佛法連大海裏的一滴水都還不夠,包括我也是一樣,所以一定要有個小學生的心態,你不肯當小學生你就會被淘汰,你就會繼續淪落,你想當大學生,哦,那你也會被淘汰,爲什麼?因爲大學生是不學東西的,大學生只是教東西的。

  

《關于“聞法的目的和學佛的方法”的開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