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样,我们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偏偏发生,你能不能够对治自己,能不能吃得了这个苦?这才是真吃苦。
你也许能举得起千斤的巨石,但是你却听不得一句逆耳之言,尤其是像我们现代人的中国人,因为现在生在一个非常浮躁的社会里头,当然我们的经济有很大的发展,物质有很大的发展,你看我们跟以前比比看,跟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比比看,我们的物质是不是极大丰富了?可是你的快乐程度是不是也同样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呢?不一定,我想起我小的时候,我在农村呢,在山里头,一天到晚跟着山里的孩子们到处满山跑,在田里头摔跤。
现在的孩子呢,他们什么,会玩游戏机,玩计算机,但是我并没有觉得他的快乐就比我们那时候更多。我们现在也是,吃的东西也多了,现在吃到什么程度啊?见到满桌子菜发愁,吃什么呢?可记得我小时候,稀饭里面放点酱油,香!真香!过生日的时候,妈妈买包方便面,行,这生日就不错了!现在,听说这小孩子压岁钱、过生日都好几千,是不是快乐就得到相应提高了呢?不一定,其实我们的物质文明虽然发展了,可是我们这种精神文明并没有得到同步的提高,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缺失了,真的是缺失了!
尤其是现在,有一个词儿,说80后90后,现在00后,越来越难带了,是不是?这很奇怪啊!过去的那些父母啊,带七八个孩子,不也都轻轻松松的?可是你看看现在父母,好家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就带一个孩子,一天到晚愁三愁四,每天追着喂饭都不行。其实也不能完全怪这些80后、90后,要说怪还不如怪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子女。也不能完全怪父母,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受过培训,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
当然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这个我也没有上过,现在我们都要补。过去学这童蒙读物,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啊,而小的时候就背《大学》《论语》《孟子》啊,当然现在又兴起了这种儿童读经运动……因为我们没有受过这些教育,所以现在我们很多人就会变得很硌瑟(编者按:硌瑟,方言,跟别人不一样、不合群的意思),很有个性,对吧?每个人都像一个刺猬,保持距离,别惹着我。正因为这样一种情况,因为我们本来该受的教育没有受,所以现在后面的这个问题就出现了,所以随着年纪慢慢地增长,这种习气的积累越多,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要吃的苦就更多了。
诸位啊,你说你很有力气,你说你很厉害,如果你说你很狠,那么你对自己狠一点。我们也是一样,你说你能吃苦,你说你多么了不起,但是面对自己,你是那么脆弱,那么你就不要自夸了,真正能对治自己的习气,对治自己的毛病,算是真本事、真功夫。我们现在遇到了佛法,要不要努力呀?大家都会随缘吧?随缘是随什么?随自己习气的缘,正是因为随自己习气的缘,所以我们才会烦恼和痛苦,所以我们学习佛法首先要知道,要对治自己的习气和毛病,把你的眼睛放在自己的身上,看看自己哪错了;另外也不要去攀比,也不要去猜疑别人,那些小动作,什么一哭二闹三上吊,不要搞这些小动作,没用的!你越搞这些小动作,越让人瞧不起,越说明你自己没用,这第一点。
你先不要讲那么大,普度众生啊,你先对治自己的习气,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什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要允许别人有他的缺点,包容别人的缺点,包容别人习气和毛病。第二点这句话就是我在博客上写的:允许任何人以任何错误方式对待我,不允许我以任何错误方式对待任何人。还有一句话:以苛人之心律己,以纵己之心容人。你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呢,挑自己,你要纵容的话呢你就去纵容别人,允许别人有缺点和毛病,这是第二点。
我们恰好反过来了,你看看我们,我们承不承认自己有缺点和毛病啊?我们找不找自己的岔啊?我虽然有缺点和毛病,但是我有理由啊!为什么呢?我是凡夫啊!对不对?我就是那么一丁点的错误嘛!你都已经是受了菩萨戒了,你都学佛了,你应该有包容我啊!是不是?我今天心情不好嘛!我就发泄一下,你忍一忍就好了!但是如果说我们看到别人针尖大的那个污点放不放得过啊?马上感觉情何以堪啊!
比如说诵经:你诵得怎么那么难听啊!应该要这样来诵啊!拜托啊!这可不是说你想做到就能做到的,喂!你长得怎么这么矮啊!你就不能长高一点啊?喂!你怎么穿这样的衣服啊?看得我眼睛好难受啊!喂,你说的话我怎么就听不懂啊!拜托,能不能说普通话啊!可是我们对于自己啊,天大的问题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看不见啊。所以第二个问题是不要包容自己,要包容别人,允许别人有缺点和毛病。
现在还没有讲什么普度众生啊!我说你要想普度众生你先不害人,你别硌着别人,我觉得也不错,很多人嘴里喊着普度众生,世界和平,可是连周围的人看见你都不痛快,那么这样的话呢,先别普度众生了,你先普度你周围的张三李四吧,先让他们别那么痛苦啊!先别害他们吧!所以说与其说利益有情啊,不如先不伤害有情,做一个无害的人,不要做一个害虫,做一个无害的人,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说我们这些出世间的功德,当然世出世间法是完全一致的,我之所以说这练心二十四字,虽然说用的是白话、普通的语言,但是事实上也是我对佛法的一个总结,当然也很平凡,跟大家分享而已。所以我们在一起学《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一年半,其实也都是为了这三个目的。对于我来讲啊,我学习它其实也这三个目的而已。当然做得也还很不够,差得很远。当然,其中涉及到很多很重要的概念,它的次第性。我们修行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次第来修行,不要好高骛远。有些人为什么一天到晚老对自己学佛的情况不满意呢?老是很着急要赶紧进步,对不对?可是他永远不知道下一步脚该迈在哪里。那下一只脚到底该往哪迈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得拿我自己做个比方,我小学的时候啊,其实也是挺调皮的,那个时候跟现在不一样,现在不爱动,那个时候很好动。小学的时候有立定跳远,我立定跳远挺厉害的,在小学五年级吧,我一米三九,然后立定跳远可以跳一米八一,一米八一那时候是满分啊,一百分,反正是全班跳得最远的,挺得意的啊。上了初中以后啊,结果看了一些什么老子《道德经》啊,看了一些道家的书啊,就不爱动了,每天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爱出来,就不活动,这样过了几年,大概到了初三的时候,我跟他们讲,我们来比一下立定跳远吧。我一跳,奇怪,就摔倒了,跳了三次都摔倒了,那当然就比不过别人啦。很奇怪,你说跳近一点也罢了,怎么一跳就摔倒了,什么原因呢?因为我眼睛盯得很远,然后我就想一下子跳到那个地方去,结果怎么样?身体就失去平衡了。
我们现在也是一样,很想成佛吧?脚下就想一下子跳过去,结果只有一个——摔倒。但后来我怎么也悟不出来,我说,今天真是见鬼了,很长时间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悟出来了,哦,原来我自己这种眼光跟自己的实际能力不相符啦。你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你说有没有可能啊?饭得一口一口地吃。你看见姚明长那么高,你想我一下子要拔那么高,可不可能啊?我们只能一点点地长,你看着别人胖,觉得自己瘦,一顿我吃它五斤行不行,吃五斤你就能长胖吗?不但长不胖,可能就吃了会消化不良,上吐下泻,还生一场病。所以,要活在当下,从脚下做起,好高骛远没有用,一天到晚羡慕人家姚明长那么高,羡慕人家刘翔跑那么快,羡慕人家刘德华长那么帅,有用吗?没用。有一句话叫各有因缘莫羡人,这是什么意思啊?比尔盖茨富不富?我就是有一千万,跟比尔盖茨一比也像叫花子。你说比尔盖茨也是人,我也是人,他一个脑袋俩鼻孔,我也是一样啊,那凭什么他就这么有钱,我就比他差那么远呢?羡慕啊,嫉妒啊,不平啊,老天爷真不公啊,下一世到时候我生个儿子,我让他上大学,也没上完大学,我就让他赶紧下海,能成为比尔盖茨吗?要不要羡慕比尔盖茨啊
【答:不要。】要不要嫉妒比尔盖茨啊?【答:不要。】为什么?那人家有他的福报啊,人家自己过去世种了这个因啊。你羡慕别人,还不如自己赶紧种因去,你羡慕别人家里仓库里有粮食,你不如自己老老实实种地去。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种红薯也光荣,你既当不了官,还不肯种红薯,你不只有一个下场,饿死呗!同样,我们修行也是一样,你看六祖慧能大师美不美啊,哇,学佛才多久啊,但还没出家,就当祖师了,对不对,写的《六祖坛经》,太帅了,是不是,那六祖也是人,他的学历还没我高,他没学历,他小学都没上,斗大的字儿估计也认不识不过几个,我还小学毕业呢,比他还强些,他能当祖师,我估计至少也得是个祖师吧。可是再一看,除了我把自己当祖师,谁也没把我当祖师啊。六祖大师写的《六祖坛经》,我也写几个偈子,给谁一看,别人顺手不知拿去干什么用了。那人和人差距咋这么大呢?不平啊,着急啊,要不要羡慕六组啊?要不要嫉妒六组啊?【答:不要。】为啥呢?人家过去世种的因啊,人家千生万劫,无始以来,人家在累劫修行,我们在累劫干嘛?累劫造业,累劫迷乱,累劫颠倒,怎么跟人比啊?与其嫉妒他,不如好好修五戒十善去,好好打基础,积累福慧资粮。你看我们现在修行倒没有多少,可是着急倒有几大篓子、几大箱子、几大车子。有人说,师父我着急啊,怎样才能尽快进步?着急没用,众生畏果,菩萨畏因呐,众生每天都在自己的果上计较:你的苹果有多大?我的苹果比你小唉!你看,我也想吃大苹果。菩萨不一样,菩萨只关心因,种因,小苹果不要紧,那是我过去的因缘啊,我现在赶紧种因,将来要结果的嘛。因为菩萨关心的是因,所以他会不会失落,会不会痛苦啊?那比尔盖茨有五百亿,我只有一万块钱,但是我替他高兴啊,我随喜他,人家修得好啊,福报大。这一世人家有裸捐,我随喜他呀,我不嫉妒他呀。周围的一个同修,人家学佛没多久很快就上道了,讲起佛法来一套一套的,我呢,在N多年前就已经是被称为佛弟子啦,可是还赶不上人家刚学佛的,现在我说话还语无伦次呢,着不着急,上不上火?不着急,不上火,随喜呀,各有因缘呐,莫羡人呐。我随喜他,你要是不随喜你还嫉妒他,阿弥陀佛,那你走得更慢,跟蜗牛一样了啊。修行也是如此。但是同样你又莫要自卑,为啥啊?莫要自卑,我们都有如来藏,我们都有佛性,我们这个佛性与佛是平等的,佛性具足无量的妙用,真空妙有啊!如果你能够当下认知,如果你能“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要感恩,习莫牵,为意主,普贤行”,能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你能依据祖师大德所教导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你的修行一定稳步向前。
兔子跟乌龟赛跑,最后赢的是谁啊?【答:乌龟。】不一定就是乌龟,但也不一定就是兔子。有一句话,笨鸟先飞。说句老实话,你们看看我们周围的人啊,那个最拔尖的人,一定不是那个最聪明的。同样,那个学习成绩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自己有不足,所以他就肯先飞,他就不敢骄傲,不敢懈怠,所以说,如果你有点儿优点,莫要骄傲,有不足,莫要自卑,在因果面前,人人平等。当然按照佛法的规矩去办事,佛法是无所得,记住这一点,你看我们《心经》里讲,无智亦无得,我们不知道多少人都在这里翻了个跟斗,我们不知道多少人因此而烦恼,如果说你自己自认为自己有所得,你有些什么了不起,觉得比别人强一等,高一头,棋高一招,你就已经与佛法相违背啦,你就已经偏离了佛法。不信你看,你烦恼起来的时候,跟你最看不起的那个人一样,没准比他还差。别看你现在貌似快乐无比,一旦烦恼起来的时候,恨不得跳墙啊。或者说别看我们现在这么多烦恼,你一念觉醒,下一念快乐自在就现前,所以说我们学佛,包括我们现在有天开讲堂,注重学习呀,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天开寺现在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啊,每周我们讲课,我们也请过很多的法师来到这里讲过课,《楞严经》《法华经》《小止观》啊,都非常重要,还有《慈爱经》,都非常好的法师来这给我们讲课。我讲了《解脱庄严宝》,讲了一年半,诸位听过几次,你还剩多少啊?那么现在马老师每周讲三次唯识,诸位你有没有去听呢?或者说你听了又还剩多少啊?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些是很容易遭遇的,佛法难闻,你错过了这一次,不见得再有下一次。你能来到这里就说明有缘,要懂得珍惜,佛法不容易遇到啊,不容易遇到,或者说也不要用自己井底之蛙的眼光,你认识到的佛法远远不是整个佛法,你所认识到的佛法连大海里的一滴水都还不够,包括我也是一样,所以一定要有个小学生的心态,你不肯当小学生你就会被淘汰,你就会继续沦落,你想当大学生,哦,那你也会被淘汰,为什么?因为大学生是不学东西的,大学生只是教东西的。
《关于“闻法的目的和学佛的方法”的开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