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闻法的目的和学佛的方法”的开示
时间:2010年11月27日上午
地点:天开寺客堂
主讲人:宽见法师
听众:四众弟子
我们应当发这样一种心来听闻佛法,为了度化一切如母的有情众生,脱离六道轮回生死痛苦的大海,使他们现世得到安乐,将来命终之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解脱成佛。应当依止四想及其余威仪,避免三过六垢,以这样正确的闻法方式来闻法,如此才能真正得到法意。
两周以前呢,我们是刚刚把《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这部由殊胜的大成就者冈波巴大师所造的论典,和大家一起学习完毕。这一部论典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共已经讲了超过一年半的时间。虽然是讲完了,但是我们这的学习并没有结束,只是刚开始而已,我们来这里闻法,来这里学佛,大家应当知道是为了什么而来。我们来到道场,来到寺院,来这里听闻佛法,也参加法会、佛事活动,有的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住市里头,要花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我们来到这里,那么到底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一点一定要想清楚,我们到这里来,是不是因为这里是北京的郊区,空气不错,到这里来散散心的?
【答:不是。】
或者是听说这里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到这里来看一看啊,观赏观赏,是不是这样的动机呢?或者是我们在家里头烦得不得了,很多的烦心事,工作上有很多的不顺心,到这里来散散心,是这样的吗
【答:不是。】
也不是,所以诸位要明白我们到寺院的目的来是什么,包括我们来这里听闻佛法,是为了向别人,我们学习之后,可以告诉别人,“噢!我听过一部经典啊,我学习过。嗯,因此呢,我很了不起,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这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吗?
【答:不是。】
或者是我们听闻了佛法之后,因此有了向别人炫耀的资本,可以让别人看到我的闪光点,更加认同我,欣赏我,赞美我,是为了这样的动机和目的吗?
【答:不是。】
也不是,那我们来这里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首先大家应当认识到,我们来到寺院听闻佛法,在寺院里头行住坐卧,五堂功课,上殿、用斋、打扫卫生、晨钟暮鼓,来这里首先一个目的是熄灭我们的烦恼,熄灭我们的贪、嗔、痴。我们因为有贪、嗔、痴,所以不能够出离轮回,身陷种种痛苦当中,这是第一个目的。不要以为我们来这的目的是为了熄灭别人的贪、嗔、痴,或者说是来找别人的烦恼,首先第一个目的熄灭我们自己的贪、嗔、痴,也就是来找到自已的问题,我们要了解自已,然后解决自已的问题,而不是来寻找别人的问题,想要找别人的过失,看别人的不足。我们学了佛之后,有很多种情况:我们本来学佛应当是快乐和自在的,但是很奇怪啊,有的人学佛之后,回到家里头之后呢,他就感觉家里人或者是工作的同事,都成为他解脱的障碍,都成为他的魔头、他的对头,有没有这样一种情况啊?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学佛所以导致了我们跟生活发生了对立,是这样的吗?
【答:不是。】
不是,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没有学到真正的佛法。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学佛之后,就感觉自己想要马上度人,因为想要度化众生,然后就很主动、很热情地跟他周围的朋友、亲戚宣扬佛法,因为佛法这么好,他很希望家里的人和这些朋友也都来学习佛法,诸位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呢?希不希望?
【答:希望。】
然后我们就很热情地去跟他们讲,比如说我可以希望我们的儿女、朋友、同事也都来学习佛法,把我们所知道的一股脑地都告诉他,是吧?有没有这种情况?然后结果怎么样?是不是大家都非常乐于接受啊?结果往往不一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学习佛法呀,如果想让别人接受我们所学到的佛法,首先要做一个让别人容易接受的人,如果你是一个龇牙咧嘴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如果你是一个爱挑剔的人,如果你是一个爱强求的人,如果你是一个总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的人,诸位,认为你讲的东西即使是再好,再正确,周围的人会接受你吗?
【答:不会。】
不会,如果你是一个非常有亲和力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人,如果你是一个非常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什么叫尊重别人啊?指出他的问题,然后要他改正,是不是就尊重别人啊?不是的,尊重别人啊,表现在很多小的方面,打个比方来讲,当别人讲话的时候,你要不要打断他?在别人在讲话讲了一半的时候,你有没有给他堵住,把别人的话噎回去啊?你在跟别人讲话的时候,就是你呱呱呱,然后根本不给别人一句讲话的机会,有没有?如果你跟别人讲话的时候,满嘴的都是我,我,我:我认为,我想要,我觉得……那么诸位想一想,别人会容易接受你吗?事实上很多人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也确实有一些人学了佛之后,烦恼并没有减轻,甚至增加了。当然这绝对不是佛法所导致的,而是我们自己学习佛法发生了问题,学错了,学歪了,没有学到真正的佛法。所以说真正的佛法应当是对治自己的习气毛病,找自己的问题。如果说你不能找自己的问题,那么结局只有一个,痛苦!如果你学佛不能了苦,太可惜了,你是入宝山而空回啊!所以我们要观察自己,我们学佛自己的苦了了没有,你不要老观别人,解决他的问题没有。你要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如果你自己不能对治自己的问题,不能对治自己的习气、烦恼,你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别人,让别人去改正他的毛病呢?
如果说你希望别人能够包容你的缺点,那么你首先就要去包容别人的缺点,所以这是我们学佛的第一个目的——要解决自己的烦恼和痛苦,认识自己,不管你学什么法门。有人说我是学净土的,万修万人去啊!捷径啊!有人说我是修禅宗的,见性成佛,我根器好。有人说我是密宗,我即生成佛,持咒观想。有些人说我认识最了不起名气最大的大师,你见都没见过,见了吓你一跳——没有用的!别人是别人,你是你!佛就是站在你的面前,你跟佛是亲戚,你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也是白搭!
就好像阿难尊者一样,阿难尊者是佛的堂弟,他伺候了佛二十五年,佛是三十二相,他有三十相,他跟佛长得很像很像,可是,其他的大弟子纷纷都证阿罗汉了,他没有,乃至在《楞严经》里头还被摩登伽女所摄,这还不算什么,结果当文殊菩萨持了佛的《楞严咒》将阿难救过来,然后和这个摩登伽女一起到佛的面前来的时候,结果摩登伽女比他还先证了阿罗汉。所以说明什么呢?你跟谁是亲戚,你跟谁认识,关系再好,你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能解决自己的习气烦恼,都是白搭!
所以不要把你的精力用在和别人攀比上,攀比你去过多少道场,见过多少高僧,请多少高僧吃过饭,你如果不能熄灭自己的烦恼,对治自己的习气,还是没有什么用!遇到境界,你的烦恼痛苦一时俱起,由于心胸狭窄,所以时时感到委屈,时时想要抱怨,想要发泄,哭、闹、上吊都没用,没有任何的用处。所以,首先一定是对治自己的习气!所以孔老夫子他最欣赏的弟子是谁啊?颜回。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了不起啊!七十二贤里头有贵族子弟,有的是非常聪明的,有的是武功非常好,孔子的弟子里面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人才都有。可是颜回不但其貌不扬吧,家庭出生还很差,按我们现在讲是贫下中农,是个穷苦出身,他住的房子啊,比别人都简陋,他吃的饭菜也比别人都简单。好像颜回甚至营养不良的这种状况,但是孔子为什么那么欣赏他这个弟子呢?孔子评价颜回就说了三个字,这三个字是什么?不二过。
这确实了不起,当别人指出他的习气和缺点,或者他自己发现自己的习气和缺点之后,他绝不再犯第二次,这确实是太了不起了!那我们不要说不二过,你要能不百过,也很了不起,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呢,一生当中啊,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在重复上演同样一出荒谬剧,不断重复同样一个习气,不断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爱发脾气的别碰他,别惹到他,稍微惹他一点他恨不得就把你吃了。爱多嘴多舌的,嘴一天到晚闲不下来,谁见到他都离他三丈以外,因为只要你对上他,你的耳膜就要受折磨了!当然,每个人的习气都不一样,有些人极爱抱怨,有些人极爱说是非,你跟他在一起啊,本来你今天还神清气爽,福星高照,见了他之后,带了一肚子的垃圾郁闷着就回去了。
所以,有时候我们有些学佛人讲,回向世界和平,国泰民安,全世界人民大解放,可实际上呢,我们唯一关心的是谁啊?就是自己而已! 我们不管是每天上殿,乃至说三皈依,乃至说回向词的时候,大多都像走过场,骗骗人而已,不要骗人,仔细真正对照一下自己啊。不要说世界和平,你不害人就不错了!大部分情况之下,我们往往都是害人精,你说我没有,我从来不害人啊,我一肚子好心肠啊。如果是你一肚子好心肠的话,那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烦恼?并且让别人见到你也生烦恼呢?
所以说我刚才讲啊,我们学佛的第一个目的一定要对照自己的习气毛病,你练什么功也没用,你不能对治自己的习气烦恼,你学什么法门也是为了对治自己的习气,你跟着哪个师父,有名气也罢没名气也罢,也要对治自己的习气,你不能对治自己的习气,就白学了,白花了功夫,当然了,种了些善根,这善根什么时候成熟呢?可能要猴年马月。所以说真正有智慧的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都是对治自己的习气。有人说我能吃苦啊,你看我下地干活,厨房做饭,什么都行,我什么苦都能吃,但是就是你自己的习气不能碰。所以这些苦啊,不算苦。你能对治自己的习气,这才是真能吃苦!大家看看,我们吃苦的能力怎么样啊?可以观察自己,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首先要行什么?逆我之行,逆着我的习气之行,习莫牵嘛!这才是难行啊,真正的难行是这个行!什么是苦啊?逆你的意,跟我们想的不…
《关于“闻法的目的和学佛的方法”的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