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找到正確的思維模式▪P3

  ..續本文上一頁沒那福報。

  ※※:師父說的意思我明白。

  釋寬見:各有因緣,你要抓住自己的因緣。雖然沒有姚明那麼高,可是我比他靈活。聽懂沒有,你要立足自己的本位。結果就跟那個邯鄲學步一樣,看邯鄲人走步特漂亮,我也去學,好,邯鄲步沒學會,自己的步也忘記了,爬回來。什麼原因,錯在哪裏?貪婪。打個比方,如果一個男人想去學女人走路,會是什麼結果?

  ※※:就是女人相呗。

  釋寬見:什麼女人相,是不可能學會。不但女人步學不會,連男人步也學不像,就爬回來了。看那個女人走路,婀娜多姿,我也想學一學,跟你講,沒人誇你,都看你成怪物。

  用我們常用的詞就叫“功利”,就叫“貪”,或用一個比較現代的詞就是“沒有定位好自己,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再用個類似的詞是“只要結果,不要過程”。我要的就是結果,怎麼也得完成,我要求你明天上火星,你給我想辦法吧。

  一定不要老回到自己的思維模式當中,你看看師父給你講的這種思維模式,你用過嗎?要這樣去思維,要找到正確的思維模式。

  不要老回去,又一團亂麻,想要這個結果,然後中間怎麼怎麼。比如,我先定個目標,想上月球,上月球要有飛船,現在只有神舟六號,得上神舟六號。

  怎麼上神舟六號?第一,我得趕緊找宇航局,現在開始鍛煉身體,宇航局估計對身體的要求挺高。我趕緊鍛煉身體,但是他接不接受我?走關系,打聽他領導是誰,他的電話是多少,你看沒有,這就是普通人的思維模式,結果是什麼?一定痛苦,一定是走冤枉路。

  努力一輩子,怎麼樣?一無所成。

  

修行就是轉念

  找到正確的思維模式(六)

  (2011-11-03)

  地點:天開寺

  ※※:就像剛才您說的,有很多事其實很簡單,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看成簡單,繞來繞去,把原本的東西完全遮蔽了。

  釋寬見:大多數聰明人都看不見最簡單的東西,因爲太聰明了,簡單的就是最高的,當然,這個話說起來有點太簡單了。

  不僅僅如此,我們用世間的語言可以這麼講。比如,現在有個非常大的迷宮,走不出去,馬上有急事要辦,你說該怎麼做。或者說,開車,北京有很多路,第一次來北京的人,開車會繞暈,繞到西幾環下不來,怎麼辦,你說吧。

  ※※:是想下來嗎?得找出口啊。

  釋寬見:嗯,找出口,怎麼找?

  ※※:就是找一個路標,看見口先出來呗。

  釋寬見:說的是繞不下來,本來很難的事。比如,你是個新司機,從天開寺到北大,沒有GPS,才進北京城,出了杜家坎收費站沒多久,就在幾環上迷失了,怎麼辦?

  ※※:這種情況,停下來可以問問道,然後,該回頭的回頭。反正道要走錯了,肯定不能繼續往前。

  釋寬見:很好,或者剛剛我講在高架橋上下不來,看到那個路牌都把你繞暈了,怎麼辦,你說要找出口,怎麼找?

  ※※:開著車往前看,原地不動是找不到出口的,而且,找的出口不一定認識,但目的是下去,先走一步看看。

  釋寬見:像我,我就是完全的路盲。那你猜,如果我開車,會怎麼辦?我也能把車開動。

  ※※:不知道。

  釋寬見:我馬上打電話給**。

  ※※:找人幫忙?

  釋寬見:對啊,你看那一次,就是我們去參加什麼演講會,不是迷路了嗎?找**呐。對不對,瞎摸什麼呀,多輕松,都不用思考,**就把我帶去了。

  你要跟我講路標,得現學。趕緊訂購,要按照你的思維方式,網購,就算在汽車上,可以上網,訂購一個路標,怎麼識別,叁個月我也下不來。不用思考,打電話給**,解決了。不用考慮,而且目標已經達到。

  到現在爲止,我還是路盲,但去哪兒基本上也都能到。什麼原因?一個,簡單一點就行,把面子放下,“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人很輕松。

  是不是我很懶?也不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比如,跟著**,我就能學到東西,他會開車,哎,這樣子開,先踩離合,再踩油門,看了,自己琢磨,玩著就學會。

  **,今天有沒有空?陪我去,教我開開車。不用叁天,我就會。特別要面子,找**多丟人,還是自己來吧,一加油,撞樹了,修車去。

  其實,就是思維模式的問題,有些人把自己整的很苦,不是他笨,而是太聰明。

  ※※:您說這個還確實有意思。好像是從中學時候,自己形成一個意識,狼是成群出動,只有獅子才是單獨行動的,我能想象出來。

  釋寬見:剛才我講高架橋上,也相當于腦筋急轉彎。東西很簡單,卻把它想複雜了。

  聽過腦筋急轉彎吧,樹上有叁只鳥,獵人用槍打下一只,請問樹上還有幾只?什麼答案都有,都是聰明人給出的答案。

  一個傻子說:“沒鳥啦,一打全跑光了。”

  聰明人答:“來了更多的鳥,因爲覺得鳥很可憐。”

  不知道想啥,當你在這兒繞啊繞,別人覺得很奇怪,爲啥?旁邊就是門,你怎麼不出去,一直在繞。

  還有,驢推磨,把驢的眼睛蒙住,驢肯定想離開這個地方,怎麼辦?使勁跑。

  我要是驢怎麼辦?我把這一揭開不就完了。路就在旁邊,對不對,使勁跑、使勁跑,還在原地轉,就是思維模式的問題。驢的思維模式就是這樣的,它就想不到那個。

  另外一種,據說是張果老騎在一頭驢上,怎麼樣讓驢跑得快?拿個吊杆,前面弄一坨草,驢想吃草,拼命走。

  我要是驢怎麼辦?一蹶子甩下來,就把草吃了。

  ※※:那頭驢還是想吃草,要是不想吃草也就不會上當。

  釋寬見:其實就是什麼?要的是結果,結果就在前面嘛。

  ※※:要和不要都是結果。

  釋寬見:我講的是思維模式的問題。

  這個驢的思維模式在人看來有問題。它可能想,哎?這草會飛啊,飛得還挺快,不信追趕不上你。

  怎麼樣?穿運動鞋,或者腳上加個滑車,想哪兒去了。可能那個驢也使勁在想,是思維模式的問題。

  修行就是轉念,化煩惱爲菩提。煩惱本來不是煩惱,但由于你自己起執著,它就成了煩惱。本來是菩提,你一覺悟,它就成了菩提。

  

世上本無事

  找到正確的思維模式(七)

  (2011-11-03)

  地點:天開寺

  釋寬見:就像有些人,真的很奇怪,坐在這兒,什麼事也沒發生,突然,想著想著就哭起來,或者,想著想著,又要自殺了。有沒有見過這種人,其實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林黛玉看著花落下來,完了,肺就不行了,這就是什麼?問題都是自己鬧出來的。煩惱都是自己整出來的。還有個最典型的思維模式,一個老太太,兩個女兒。講過吧?

  ※※:講過。兩個女婿。

  釋寬見:一個嫁給賣磚的,另一個嫁給賣傘的,老太太一天到晚哭。爲什麼?她就想:下雨的時候,賣磚的女婿生意沒法做了,磚要曬,得有陽光;晴天,賣傘的女婿生意沒法做了,好愁,每天坐那裏哭。這就是思維模式。

  來個禅師,說你哭什麼?哦,嗨,你爲什麼不這麼想?就教她轉念,改變思維模式。下雨的時候,賣傘的女婿生意好得很;天晴的時候,賣磚的女婿生意好得很。

  于是,老太太一天到晚都在樂。

  事情都一樣,思維模式不同,禅者總能有最佳的思維模式。這不是找到的,它本來就在那兒,被自我蒙蔽了。

  把自我一去掉,它現成就在那兒,不增不減,其實啥事也沒有發生。你看,兩只螞蟻爲了一粒米可能會生死搏鬥,呼喚蟻群,兩個蟻群幹起來。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本身什麼事都沒有。但,我認爲這個事沒有,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爲沒有。

  釋寬見:管別人幹什麼,你要覺悟啊。別人都在吃屎,是不是你也要吃屎?

  ※※:那當然不是啦。可吃屎的那個人,他會沖著我吃,等于還是我心起現,但有條件的。

  釋寬見:什麼條件?世上本無事。

  ※※:庸人自擾之。對,師父說的是。

  釋寬見:學到再多的佛法,不能夠解決煩惱,說明全學歪、學偏了,遇見再大的法師也沒用,看過再多的書也沒用。

  看了再多的書,可能變成你那一團亂麻當中,又多了幾團麻。本來我的麻只有這麼多,學了更多就會有更多的麻。

  它們更多地攪在一起,叫什麼?讀書死,死讀書。先死讀書,然後,讀書死。

  有些學佛不會學的人也是,死學佛,最後學佛死。但是跟佛沒有關系,佛真冤枉啊。

  ※※:像剛才您說的似的,這是思路問題。

  釋寬見:這是打比方。一定要把自我的思維模式抛棄,不要老活在自我編造的世界裏,不要活在自我編造的這個思維模式的世界。

  

真正的聰明人

  找到正確的思維模式(八)

  (2011-11-03)

  地點:天開寺

  釋寬見:聽聽聖者在講什麼,佛陀在講什麼,法師在講什麼,師父在講什麼。看看那些快樂的人在想什麼,不要一根筋鑽進去,不行了。

  ※※:確實是這樣。

  釋寬見:當然這需要過程。因爲人的思維模式是多生多世積習而成,現在是時候改變了,是時候把自我抛棄了,不要等明天,甚至不要爲今天好像抛棄一點而沾沾自喜。

  我告訴你哦,自我的思維模式,有GPS定向,它很快就會找到你,所以要多聞、熏習。

  爲什麼要多聞?聞佛陀、善知識的思維模式,聞、熏呐。因爲你不熏這個,就會被自己熏。爲什麼環境重要,在那裏煩惱一輩子,有一天碰見高人才發覺,噢,我一輩子都幹了些什麼呀!盡在那瞎折騰。

  比如,一輩子老想:我要上月球,宇航局不理我。他們不理就上訪,簡直就是啥事啊,真是。

  當然,在學佛的過程當中,我們會有進步。確實你是改變了很多,沒錯。

  即使改變很多,現在得到一些東西,但不牢固,很可能仍然是自我的思維模式,只不過稍微挪下位而已,以爲不是其實還是,就像那句話“小樣,脫了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只是換身衣服。

  原來是想上月球,現在改了,想上火星,或想上美國,想進NBA,換湯沒換藥。

  真的要珍惜這些因緣,在天開寺學習,跟大家在一起相處的日子很難得。

  ※※:到今天爲止有這個感覺,我可以接受,但對一些事情的根本看法沒改過來。對一些事情我可以接受你,承認其存在,但真正從心裏容納……

  釋寬見:你現在又陷入自我思維,又陷進去了。知道陷在哪兒嗎?我再跟你講一句話:不要老是把精力放在剖析自己上。你把精力多放在剛才聽到了什麼,聽到師父講些什麼,把精力多放在這上面。

  你看,你這些話跟師父講的有什麼關系啊?不要老把精力放在剖析自己上。一張口說出來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思維模式,要做筆記,今天聽到了什麼,不管是聽**法師講的,還是佛經當中講到什麼,師父說些什麼,不要做評價。

  你的評價全是自我思維模式,不要評價這段話,也不要評價自己,要學會記錄,不要老記錄自己的思想,要記佛陀在講什麼,哪怕抄經。是不是,記一下聽師父講課,聽到了什麼。記錄一下**法師講課,你聽到些什麼,不要把自己的東西加進去。

  爲什麼“張口就錯”,如果我不及時打斷你,你又開始給自己編織麻袋了。不要那麼喜歡編麻袋,不要那麼勤快,這個可以沒有,那個應當有。這個真可以沒有。

  其實,你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就像那天開車,記性多好,哪個路口有啥,我都懵了,你知道。**開車我算很佩服,你比他還牛,牛多了。但這並不能阻止煩惱,明白沒有,不要做狗熊,掰苞谷,掰一個丟一個。聰明人、老實人聽到一句話就老老實實記下來,去實踐,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一般的聰明人,永遠聽不見別人在講什麼,因爲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一句話可以改變人的一生,往往我們聽到千千萬萬,沒有一句在自己身上起作用。

  佛陀爲了半句偈,可以在身上紮千釘,點千燈,所以他能覺悟。

  (終)

  

《找到正確的思維模式》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佛法的禁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