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殊勝的共修法會——傳喜法師于蘇州聖堂寺開示

  2008、12、07 殊勝的共修法會

  ——傳喜法師于蘇州聖堂寺開示

   剛才我們聽了《鍾聲偈》,好聽不好聽啊?好聽。就像我們江南水鄉,魚米之鄉啊!我們的梵呗悠揚婉轉,我自己百聽不厭,千聽不厭。這已經是我們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真好聽啊!余音缭繞。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京劇,京劇就發源于我們昆山,昆劇。

   這個魚米之鄉,好像我們要吃魚一樣,我們剛好放過生,不說魚,我們說大米。好山好水,香噴噴的稻米,養育出來的人,自然有不一般的情調。

   過去古書裏面的“吳”,就是指我們這個地方。以前那些大文學家,像李白他是四川人,蘇東坡也是四川人,李白是綿陽。他們沿江而下,來到我們蘇州吳地的時候,在船上聽到搖船的兩夫妻講話,陶醉的不得了,詩詞都有寫下來,聽這個吳語像歌一樣。

  

  以天下爲家

   我們佛教的真理是照耀古今的,但是真理本身,我們現在說科學要以人爲本,要體現出人性化。佛教是無以複加的體現出人性化,佛教的話就叫“慈悲”。

   你看到我們出家人,我們出家人沒有自己的家?爲什麼沒有自己的家?以大家爲家,沒有自己的小家,以天下爲家。我們佛教裏有一句話,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把利益衆生作爲自己的事業,把弘揚聖教作爲自己的家務,你說這個家大不大?

   有時候我去東南亞,也去老人院,然後也去墳場,那裏都是我們中國人啊!那個時候爲了討生活,漂洋過海去割橡膠,去淘錫礦,然後就死在了國外。它那個墳場的名字叫義山,我走在這個墳場裏面的時候,我怎麼跟他們講話呢?我們這些炎黃子孫們,爲了生活,客死他鄉。

   這個時候我走在裏面的時候,我身上穿的是我們炎黃子孫的傳統服裝,我們穿的海青可不得了啊,追朔到兩千多年前,漢朝時期的那個服裝啊!我走到那邊,穿著我們老祖先的服裝,我想如果他們有眼睛看的見的話,看到我這個出家人,穿著老祖先的傳統服裝,我想他們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

   我們現在換位思考,如果我們現在這一生當中,活著的時候沒有注意過我們的傳統,老祖先的傳統。然後我們死的時候,再看這個世界新潮流一個一個的變,但是出家人還守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根本,弘揚著佛法,滿懷著慈悲,利益活人,也利益亡者。你會發現,看到出家人,比看到自己的兒子,孫子還親呀!是不是?你會覺得怎麼看怎麼舒服。兒子孫子學英國的,學美國的,學到後來也不知道學什麼東西了。但是我們這個和尚還是老祖先留下來的,我們和尚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啊!很寶貴,很寶貴。

  

  對人類未來的憂患之心

   我們去墳地的時候,看到一些墓碑是明朝的、清朝的,我想我們能溝通,我們有共同的語言。雖然對亡者,對過去的人有共同語言,我們對未來的人也是憐憫他們啊!未來人真是不堪其憂啊!

   我們有時候聊天聊起來,80後、90後的現狀,滿心的憂傷啊,他們就已經成這樣了,以後的人怎麼辦啊?現在的人物欲熏心,人都停留在物質的層面上。

   你說,你怪他們嗎?不能怪,因爲這是我們教育他的。你講唯物,這就是唯物,這世界只有物,感情是沒有的,死了也認爲是沒有了,死了一了百了。這都是我們教他的,你說小孩子學壞了,怪誰啊?打不能打他們屁股,打也要打我們的屁股。

   所以這個很大的問題,我們說要科學,科學都要以人爲本,要有道德的科學,要有可持續性發展的,具有人性化的科學啊!

  我們從小讀書,學的達爾文的進化論,達爾文後來自己忏悔,我這個進化論是這個生物圈裏的一種模式而已,並不是全部是這樣的。這個更不人性,更沒有道德。

   這個進化論在全世界傳得影響這麼深遠,所以後來達爾文老年時自己忏悔,達爾文自己也是吃素的,也是一個素食主義家。我們很多人講達爾文的進化論,它非人性、非道德的那一面已經給忽略掉了,這一點老年時候的達爾文有很多補充性的文字。

   我們現在學,學什麼?雖然鄧小平以前就講過,現在教育出了問題,問題出在哪?不知道。

   不講因果,這是最大的一個問題。叁世因果,六道輪回,生命的客觀現象視而不見,勢必會鼠目寸光,不長遠的。

   雖然我們現在口號還是講可持續性發展,長遠發展,但是現在許多現象恰恰不是這樣的。

   我們佛教徒對這個社會弊病,我們痛在心裏,我們不停地在轉化啊!衆生的共業有時候很難轉的。

   我們在座的佛教徒,要更加好的消化佛對我們的教導,開智慧,然後能夠在佛面前發誓發願,改變我們自己的習氣毛病。

  

  如是因入如是果

   甚至佛菩薩帶我們的業,讓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了,帶業往生,我們要發願帶衆生的業。也就是說佛菩薩要帶我的業,我要成爲這個時代的代表,這叫發菩提心,叫俗谛的菩提心。觀一切衆生,不管他覺悟不覺悟,都是我過去的父母。

   諸佛菩薩帶衆生的業,他是果地的菩提心,我們以因地的菩提心,入諸佛菩薩果地的菩提心。因地的菩提心是無量光無量壽的,果地的菩提心也是無量光無量壽的,這就如是的因入如是的果,因亥果海。

   所以極樂世界有很多大阿羅漢,阿羅漢可以去。但是極樂世界更多的是菩薩,什麼叫菩薩?自未度者而度衆生,自己沒有度而度衆生者是菩薩發心,因地的菩薩。

   所以阿彌陀佛願意垂手來接引我們,來幫助我們。因爲我們行的是菩薩道,發的是菩提心。

   所以這個法,佛陀以前講的時候,小乘者是對舍利弗尊者講,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啊,他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代表。大乘是對彌勒佛講。所以《阿彌陀經》佛陀所講的對象是舍利佛,《無量壽經》佛陀所對的機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而且交待給他啊,娑婆世界交待給你啊,你要好好弘揚啊!

   要麼就是說修行有大智慧,要麼就是對衆生有普遍的大悲心。等覺菩薩彌勒佛,大慈彌勒。這兩種,一個是個人的智慧可以趨向極樂世界,還有一個以菩提心、以平等心。這樣子的一個菩提心,可以推廣,可以發揚光大的,往生的一個法門。

  

  具甚深內涵的《叁寶歌》

   我們先來唱《叁寶歌》,太虛大師是我們人間活的彌勒,《叁寶歌》是他作的詞。

   “盡形壽”,我們這個身體是一個工具,一直到我們這個工具作廢掉。我這個工具的主人信仰叁寶,受持叁寶的教導,而且奉行這樣子的真理。

   當中還有一個“獻生命”,這個更難了。我們佛教徒至少要有護法之心啊!我們作爲叁寶弟子,在家佛教徒聽話就行,聽話有護教的心。我們出家人呢,剔除煩惱,把自己的東西都放下,然後獻生命,把身心世界全部供養給叁寶,供養給佛法。

   《叁寶歌》前面部分就可以講幾堂課,這個叁寶歌的內容,佛寶、法寶、僧寶,講幾堂課能講清楚還算不容易的。

   那個法寶裏面,“二谛總持”這一句話可以講一堂課。二谛:真谛,俗谛。什麼是真谛?又可以講好幾堂課,真谛如果講幾堂課聽得懂,那還了得啊!講了幾堂課還聽不懂呢!俗谛講幾堂課還能聽得懂。

   俗谛,我們說推理觀想媽媽 的恩德,花一堂課觀想媽媽 的恩德,然後再花幾堂課研究,每一個衆生都做過自己的媽媽,這還容易懂啊!然後要像感恩媽媽 的恩德這樣,去感一切衆生的恩。這個才是俗谛最善的心生起來了,這有菩提心的味道了,這叫俗谛的菩提心。俗谛上除了菩提心之外,還有其他的法,俗谛的法。

   二谛融通叁昧印就叫總持。“總持”這兩個字解釋又不得了!因爲佛教除了理論之外,最主要還是一種生命的實踐。你怎麼樣實踐到真俗二谛完全融通的感覺,不僅僅是靠嘴講的。所以像我們的寺院,除了有講堂,有藏經閣之外,還有念佛堂,禅堂,念佛堂和禅堂就是實踐的地方。

   光實踐沒有理論指導也不行啊!叫一盲引衆盲,也不行啊!就是說有行無目也不行,光是腳走,眼睛不睜開,是很可怕的。不要說前面是陽澄湖了,就是在大殿裏走,閉著眼走也是蠻可怕的,前面有牆,當中有柱子,腳下還有臺階。

   智慧如目啊!所以二谛總持,叁學增上。哪叁學?戒,定,慧。哪一個拿出來講個十堂課、八堂課都講不完的。

   戒學,我們出家人要學五年呢,五年畢業不了,八年、十年學,一輩子都要學。學不懂,不准收徒弟啊,也是很厲害的。

   定,四禅八定屬于世間禅定,世間禅定學學也要很久了。因爲到色戒禅定的時候,就能發無量神通啊!你看看是世間的定啊,那不得了,四禅八定還屬于世間的禅定,但是裏面就出神通了,不要說出世間的禅定了。

   慧學也分世間慧、出世間慧。這裏面叁學主要是指我們佛教的戒,定,慧叁無漏學。

   下面說“恢恢法界身”,盡大地虛空都爲真理,這叫恢恢法界身。蘇東坡最後晚年悟道了,青山無非法界身,清淨身啊!山河大地都是清淨法身佛啊!那個溪水爲廣長舌啊!那流水的聲音是佛的廣長舌在講法啊!蘇東坡一輩子學佛,到了晚年才悟到恢恢法界身啊!你如果通達了佛法的智慧之後,盡山河大地、盡虛空都是佛的身體。

   下面一句“淨德既圓,染患斯寂”。如果你有了這樣的智慧,那你裏面有好的理論了,你也有這樣戒定慧的修持了,所有生命當中好的德行都會彰顯出來。反過來呢?錯誤的、黑暗的、染汙的,都要斷掉。“斯寂”,寂是寂滅的意思,都停止了。

   “蕩蕩涅槃城”,什麼意思啊?好莊嚴的極樂世界啊!“涅槃城”是極樂世界的意思,“蕩蕩”,好莊嚴啊!

   我略略講一下,這是講法寶的,下面佛寶我也沒有講,僧寶我也沒有講。法寶裏面挑出兩句來講都不得了,我只略略講一下。我不是說了嗎?哪一句,…

《殊勝的共修法會——傳喜法師于蘇州聖堂寺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