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巧把塵勞爲佛事——對施食的一些探討▪P2

  ..續本文上一頁做佛事一日,中午供佛,晚上放蒙山。供品也要像你們一樣,所有來參加的必須帶供品,但是供的東西不燒,聚集以後送給社會的養老院,孤兒院或者工地上。

   師父:你試試看嘛!這可以實踐的。

   出家師父:我就是跟法師來探討,因爲你們經常在做施食。

   師父:如果讓我發表意見,我覺得你自己大概會承擔一些因果的。你明明講供給它的,已經不屬于你了,你再去布施給誰,有可能那些衆生要找你算賬。

   出家師父:不是已經供過了嗎?

   師父:供是供過了,你試試看。上供下施,我們在做水陸法會的時候,供下堂的人能不能拿來吃?

   出家師父:有吃的。

   師父:那吃久了試試看,這個實踐當中可以出來的。老和尚都跟我們說供上堂的可以吃,下堂的不能吃的,那都變味道的。同樣的供品,上堂供過,下堂供過,上堂的水果好幾天還很好,下堂的馬上就爛掉了,吃沒有味道的。你說那個東西我們不負責任,再給居士吃,吃到他生病,到底是誰劃算?

   出家師父:這個生病按照我們因果來講,也應該屬于他的因果。

   師父:按規矩來講,到廟裏來供過都沒有資格再帶回去了,你是供養給叁寶。一樣道理,你供養給叁惡道衆生了,就可以再拿回去啊?叁寶到不要緊啊,佛菩薩不會和你計較的。那餓鬼餓得口水直滴,你供給它了,然後拿回去自己吃去了,看它找不找你算賬!我們這樣講講,實踐歸實踐,隨便你吃好了,吃了苦再回頭。

   明明布施給叁惡道,主人是餓鬼,不是我們,我們出家人只不過在依教奉行做這個事情而已。不是說佛教我們這樣做,然後我覺得不行,我要按照人間的這麼一個來,人間的不是真理。佛經典裏明明教給我們供養給叁惡道衆生,這個很清楚的,我們這個時候就沒有權利在來做這個主,把餓鬼的食物分給人去吃,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我是沒膽子做這個事情。

   出家師父:施食以後的供品,按照你們的方式最後是火供嗎?

   師父:燒是一種方式,丟到外面都可以的,不僅僅是燒,不燒也可以的。總的來說,我沒資格再拿去分給別人吃,那是不行的。

   出家師父:如果丟到外面去,那別人撿回去,那這個因果是我們來背?還是撿回去人來背?

   師父:這就是說我們爲什麼要燒,燒的現場我們大家都看到了,對不對?水也可以的,叫水供。反正我們要處理好,要善巧的把這個問題處理好。

   出家師父:比如說做火供的話,你剛才說智慧火,智慧火跟我們說的明火是有根本區別的。用明火燒的話,從現在社會的角度來講,明火它還是稍微有一點點汙染,相對而言。

   師父:不會汙染,這不是一回事。我們控製不能吃的東西不能燒,比如說燒塑料紙跟芝麻油,肯定不是一個概念,塑料紙是汙染的,芝麻油一燒,空氣裏都是香的,燒檀香和燒瀝青不是一個概念。我們燒的都是可食的,本身就是香的。燒的東西要嚴格控製好,空氣噴香的,空氣都有營養的,遍虛空的衆生都能得到飽滿。

   這不是我們發明的,這是祖師傳下來的東西。佛法本身就是這樣的,經典裏面就有。我們水陸法會爲什麼燒?水陸法會最後的燒和這是一樣的,燒紙船也好,燒衣服也好,燒那個碟也好,都是通過燒的方法觀想給他們。

   《救拔焰口經》裏面就有的,取這些東西投在火裏,咒幾遍投一下,經典裏明明寫的很清楚。《救拔焰口經》、《甘露王經》這些經裏面,佛都講得很清楚。最常用的就是香,香就是一種供養,香供養本身就是這種。

   出家師父:因爲佛在他曆經苦行當中,碰到了火施外道,就是以火爲供。

   師父:不能夠簡單的去相提並論,我們出家人吃飯跟世俗人一模一樣,我們出家人燒就變成火施外道了?不是這樣的,巧把塵勞爲佛事,不能把佛事變成塵勞,不是說我們做佛事就變成塵勞,在做世間的東西,不是這樣的。

   首先我們不是標新立異,我前面也說明了,一個是時間上比較短,我們在任何場地都可以做。另外一個我覺得這樣子的話,我們有個比較。就是說你做焰口的感覺是怎樣的感覺,你做蒙山的感覺又是怎樣的感覺,那大蒙山和小蒙山比起來,肯定大蒙山力量大。蒙山你一個人坐臺,我們是講在如法的前提下,同樣的有這樣證量的上師,有五個或者七個做焰口,那肯定是焰口的力量大。如果水陸法會七天的焰口下來,那肯定比一天的焰口力量大。而且通過比較下來,我們也是爲了短、平、快,又能見到好的效果。

   出家師父:人天福報,做一些供養,對叁惡道衆生生起一個慈悲心。

   師父:這也是一種比較,因爲現在大衆學佛要有一種參與感,這也能讓大家有一種參與感。而且這樣把省下來的時間,可以更多的用在對基的開示上,是這樣綜合性一種方便法。

   首先它要有來源,佛法裏面有廣的儀軌,有簡的儀軌,但是簡不能讓它效果減少掉。所以我們又考慮這個,效果要達到,時間又能夠省出來,對信衆做對基的開示,不是僅僅只度亡者的。雖然我告訴大家,今天主要的主人翁還是叁惡道衆生:我們的祖先、曆代宗親,但是既然大家有緣見面了,也要分享一些佛,也給大家講講法,我們大家更進一步,活人學佛上也更進一步。

   如果平時一般性放大蒙山或者大焰口的,這個方式也會很好。傳統的非常好的,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前面對于火供我剛才解釋了,但是這也是在一個特定的背景下形成的。

   特別是跟海濤法師去國外做,那些地方衆生業障比國內還要重。像中國不管怎麼樣,這麼多佛教機構,這麼多寺院都在,早晚功課都可以消掉很多的業障。國外沒有這些,明顯的就不一樣。明顯的就覺得空氣裏面的叁惡道含量密度要高很多。

   像海濤法師他以前去印尼,到那邊就生病。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在上海浦東機場上了印尼的飛機,空姐拿來的水,我剛喝一口,馬上嗓子就幹了。他們說你結上緣了嘛,一滴水的緣結上了,這就開始要負責了。

   我們在那邊超度,這樣做比較有力量,可以解決問題。像有的力量差一點,就解決不掉。今天來這麼多衆生,你力量小了就沒辦法,所以我們要把所有的力量都要加在一起。

   出家師父:這個我也比較有感觸,有時我們舉行水陸法會之前確實是狂風暴雨。平時沒風的,每次打水陸,風都很大的。

   師父:我們這裏也是這樣,只要一開始,烏雲密布,風啊、雨啊就來了。而且很奇怪,只要我們講佛法開示,就會風平浪靜,什麼都是靜止的。開示一停,大家一騷動,風就來了,這說明衆生很多很多的。佛在經典裏說叫間無空隙,所有的空間都擠得滿滿的,沒有空隙的。

   所以我們也是本著各種各樣的考驗,比如說我們今天來個五方焰口、七方焰口,金剛上師都是具德的金剛上師,那當然很好。有時間大家做五六個小時,都很好。不是說大餐不好,大餐也好,有時候沒辦法,那只有吃壓縮餅幹。壓縮餅幹看上去很小,泡到碗裏很大。

   出家師父:我碰到很多老和尚,他們一般都是早上拜忏,晚上放蒙山,他們每天功課就是這樣子的。

   師父:有時候我們有一種責任感,就是今天的衆生來,不論是陽間的還是陰間的,都要讓他們得利益。陽間讓他們聽聞到佛法,滿心歡喜的回去。陰間的能夠因緣成熟的,讓他們離苦得樂。乘到蓮花上最好,實在不行的,像蒙山裏最後回向的時候說:“揚眉抑目而來,鼓腹讴歌而去”,吃的飽飽的,開開心心的走!

   我是爲追求人生意義而學佛的,以前從來不信這些,從小就不信,慢慢地、慢慢地,經曆了才知道。但是還是《金剛經》裏說的,我們超度它的話,還是以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來勸他:你現在雖然是這樣的,但是你真正的不一定是這樣,不要以爲自己就是這樣。首先要忏悔自己的業障,這是一個業障的現相,並不是說你一定就是鬼。還是要這樣跟它開示,讓它明白。

   像這次地震一樣的,很多人壓在下面,它們對死亡沒有經驗,它壓在那裏,苦的不得了!我們有時候還要觀想到地下去跟它講:現在你的肉體被壓住,肉體已經腐爛掉了,你的神識是自由的,可以走掉的。有的是因爲求生的欲望,就沖出來了。有很多不知道啊!就壓在下面等著,死掉、臭掉,苦的不得了啊!我痛啊!痛啊!我們一直超度,它們都感應得到。還有很多壓在下面喊苦,其實它們可以沖出來的,山也堵不住的,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山河大地都阻礙不了的,但是它們不知道,所以人爲什麼在生的時候要學佛。

   給他開示,將信將疑的,有一段時間來的很多亡者都是小學生。有一個他一定要畫一幅畫給我看,然後就借助別人的手,那個人眼睛閉起來,那小孩子就借他的手畫。最後我就叫它們要好好地求佛菩薩,往生極樂世界。然後他們就看到了,一開始看到蓮花,馬上就畫一幅蓮花,再畫一顆心放在蓮花裏面。再下來看到觀音菩薩,它就又畫出來給我看,就是觀音菩薩,白衣觀音一樣的。有的小孩跟我說:“師父,你能不能把我畫的東西拿給大家看?”我說可以。我承諾了就要做,在網站裏登出來了。

   它們能過來了,有一些被壓著,我們也要做一些工作。像我去煤礦,煤礦的煤窯倒塌了,那些壓死在裏面的,暗無天日,在裏面很苦的。像這種情況是很普遍的,很多在隧道裏死了,它就成千上萬年都在裏面,不知道出來。

   有時候我們要觀想自己好像進去一樣,跟它們對話:我們現在可以沒有障礙了,走!跟著我一起走。那個時候就是阿彌陀佛無障礙的光,觀想無障礙的光,乘著無障礙的光,有些時候還是需要這樣。

   比如說我在慧日寺,除了常常觀想整個地球之外,有時候還是要身臨其境的去。像我們去全國各地,不同地方的衆生,自然死…

《巧把塵勞爲佛事——對施食的一些探討》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戒是無上菩提本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