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量。問題就在這裏,我們很大的錯誤是什麼
我們具恩的師長非常的謙卑,其貌不揚,而且一副卑劣相,雖然平常就是他給我們教化、口訣、教授經典、爲我們傳灌頂乃至于傳戒給我們。我們卻不認爲他很重要,因爲他與我們生活在一起,就認爲他沒有什麼了不起。倒是那種平常不見面,名氣很大的仁波切,或是法座坐得很高,很受擁護的仁波切,向他們求灌頂,這是很大的錯誤。所以說,不應該像狗碰到肉包子一樣,沖過去,不要這樣依止師長。受完戒,也灌過頂了,還在問是不是你的上師,太晚了吧! 很多外國人也這樣子,已經受了戒,灌過頂了,還問說,去哪裏找根本上師。
只有聽聞教法,並不一定要安立他爲你的根本上師。先好好的觀察。聽完要馬上依止,《廣論》沒這麼講,是要經過兩叁年的觀察期。不觀察就依止,出了問題,也是你自己找的。《廣論》講的很清楚,要先觀察,觀察完,依止之後,即使他是一只狗,也要把它頂在頭上。
問:這樣弟子會有很大的缺失!
答:有怎樣的缺失
問:如果已經依止完之後,觀師如佛,且把師長所作的一切都觀爲十全十美,缺失可大了
答:有什麼缺失
問:一旦把他所作的都看爲十全十美,那上師就可爲所欲爲。讓上師有借口放縱,爲所欲爲。既然弟子把我所作的看爲十全十美,那麼我就什麼都可以做了。如果變成這種情況,對嗎
答:不是說過要觀察嗎
一旦依止了就沒得說了。你覺得他做錯了,那是你的的覺受變了,是你自己的業的問題,不是上師的問題。
問:上師可不可能拿它當借口
其他法師答:具相上師不可能這樣做。
問:如果不是具相上師該要如何呢
答:經過觀察一定是具相的,這問題我不能回答,你去請問具德的仁波切好了。
問:來灌頂根本不知道灌頂的意義,而且上師傳完灌頂不久就回去了,上師什麼模樣也不知道,這樣灌完頂後就成爲我們的上師,這樣很容易看到上師的缺失,那該怎麼辦
答:這是你的缺失,不是上師的缺失。我叫你觀察,爲什麼不觀察
爲什麼馬上去灌頂
這是你的問題,不是師長的問題。灌頂之後就是要好好依止。不過,有時候有人邀你一起去求上師灌頂,根本沒有機會讓你先觀察那位上師的行誼。而且那位師長一傳完灌頂,就回去很遠的地方,反而不會讓你産生邪信,萬一不幸地,師長長住下來,倒使你産生邪信。
我講這麼多,就是讓你開始的時候不要像只狗,看到肉包子,就沖過去吃了。不要這樣子,這是自己的問題。狗不會看包子裏面包什麼,我們是人,不是狗!
問:聽說灌頂分很多種,其中有一種叫做結緣式的灌頂,剛才格西拉所講的是否也包括這種
答:種習氣及種種子的結緣灌頂,你所得到的種子是腐爛的嗎
你想要腐爛的種子嗎
既然已經種下了種子,結緣灌頂當然也算灌頂。總之他已經爲你安立了種子,他就是你的師長,除非你得到的是腐爛或燒焦的,不會生長的種子,沒什麼所謂的結緣灌頂,灌頂就是灌頂。
問:中心沒有一位長住的師長,我們很難有機會去長期親近觀察,怎麼辦呢
答:這樣也很好嘛!像我灌完頂不久就走了,就不會産生太多的問題。如果一直住在一起,難免會讓你們看到很多缺點吧!
問:今生能依止哪一位師長修學,是否與我們自己的業力有關
答:是業力的牽引沒錯。這個問題請你自己去問傳你灌頂皈依的上師,不要問我。你們未來的道路及命運,可不要全部放在我身上。從前有位大德,他依止很多位師長修道次第,但修了很久之後仍沒有一點證量生起。後來有人告訴他說,你在觀想資糧田的時候,應該要從教你藏文字母的師長算起,一起觀入才對。那位大德才恍然了解,原來他一直沒有把教他字母的尼師當成師長,納入資糧田中。我看你們也是師長太多的緣故吧! 也許你們從我這裏聽到的和你們的了解,不太一樣吧! 所以好好地去別的師長處請益一下。
【專有詞彙】
注一:古印度稱龍樹、聖天、無著、世親、陳那、法稱,此六位佛學家爲世界六莊嚴。古印度嚴持戒律的大師:功德光和釋迦光,被譽爲贍洲二勝。
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開山祖師,著《中觀理聚六論》及《本續集論》等闡明如來教義之書甚多。
聖天菩薩爲龍樹菩薩的弟子,著有《中觀四百論》等書,闡揚龍樹意旨。
無著菩薩是佛教廣行派開宗大師,著有注釋《慈氏五論》密意之《瑜伽師地論》、《阿毗達磨集論》和《攝大乘論》等論著甚多。
世親是無著菩薩的弟弟,著有《俱舍論本注》和《八品論》等,著述頗多。
陳那是世親菩薩的弟子,也是新因明的開派祖師,著有《集量論及注釋》、《觀所緣緣論釋》、《觀叁時》等衆多因明學著作。
法稱是陳那的弟子,著有解釋量學本旨之《釋量論》等七論。
釋迦光是古印度釋律大師,著有《沙彌迦日迦叁百頌》等論著;功德光是古印度一戒律論師,拜世親菩薩爲師,精通叁藏經典。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 第八講 念死無常》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