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恨敵人。
44、身似人形瘡 輕觸苦不堪 貪盲我若執 遭損當瞋誰
這個身體就像個熟透了的人形膿瘡,其體性是稍微碰觸寒熱、饑渴就痛苦得難以忍受的痛苦者,極貪愛妙欲並且是個瞎了取舍眼的瞎子。我若執持著它,它遭受傷害是它的特性,我要去瞋恨誰呢?這意思就是說不應該瞋恨。
45、凡夫不欲苦 卻戀痛苦因 因己過傷害 豈能憎他人
凡夫們的想法根本就不想讓自己的身體遭受痛苦,可是卻又極爲貪愛造作産生痛苦的因 ─ 造殺生等的惡業,像這樣其結果就是身心得到痛苦。自己因想法和作法相反的過錯而受到傷害,又有什麼理由懷恨他人呢?
46、譬如地獄卒 及劍葉林等 皆由己業生 應該瞋恨誰
譬如造了極大的惡業,由于業的幻現,來世將生到地獄。地獄中有熱鐵地基、燃燒的鐵房子等,有各種動物頭形的地獄守護卒,他們手中拿著刀等各種武器;其它還有劍葉林、刀鋒原、無灘熱河和鐵刺樹林山等,這些都是自己所造的惡業顯現出來的幻相。就像這樣,由于自己過去世所造惡業的緣,使得這一世敵人對我的身心發動這樣的傷害,那麼該瞋恨誰呢?是不該瞋恨敵人的。
47、己業之驅使 出現害我者 因此若墮獄 豈非我毀他
由于自己所造惡業的驅使,現在這一世出現了傷害我的敵人們,由于傷害我的這個業緣,又將使敵人來世墮到地獄等處遭受痛苦。這樣,事實上是我傷害了敵人,難道不是毀掉他們嗎?這就是毀了他們。
48、依彼修忍辱 淨我許多罪 彼等依著我 長受地獄苦
自己要是依著現在傷害我的這些敵人修忍辱,這修忍辱的善根將清淨、去除我心續中的許多罪業。然而依著傷害我,這些傷害我的敵人們,來世將墮到地獄,長期受寒熱的痛苦。
49、乃我傷害彼 彼等饒益我 則汝粗暴心 何故反起瞋
因爲上述這個原因,再想想實際的情形,我才是傷害敵人的,敵人們事實上是利益我的,如此,惡毒的心,你爲什麼顛倒反而瞋恨他們呢?這是不應該的。
50、若我有思德 則不墮地獄 若吾自守護 彼等怎得此
假若認爲,那麼自己也將墮到地獄啰?!不會的,如果我能對行傷害的敵人毫不介意地修忍辱,則有此毫不介意的思惟功德,自己也就不會墮到地獄。又假若認爲,那麼敵人也將會嘗受到這個果啰?! 他是不會嘗受到這個果的。如果我能守護著自己不瞋恨而修忍辱,敵人們這時又能得到什麼忍辱果呢?
51、若以怨回報 彼等不守護 吾行將退失 因而毀苦行
但是,如果不修忍辱,瞋恨敵人並以傷害回報,而且傷害我的敵人也只有傷害我的想法,不會修忍辱守護心,那麼,我的菩薩行將退失,忍辱的苦行也因而毀壞了,瞋恚的過患非常大。
B、對侮辱欺淩修忍辱
52、心意無形體 誰亦不能毀 若心執此身 身將遭苦害
想一想,自己是因他人的侮辱等,傷害到何處而生瞋恨?是心?還是身體?心識不具形體,所以誰也無法以武器、棍子等于任何地方毀滅它。但是,心若執持著這個身體爲我的,那麼心將會有因身體被他人捶打等的痛苦傷害,若是不執著爲我的,心就是無被傷害的自性。
53、輕蔑言惡語 不雅言詞等 于身若無害 心汝何故瞋
他人侮辱、說傷人的惡語和暗中說難聽的言詞,這些並不會給身體帶來疼痛等的傷害,而惡毒的心,你爲什麼聽到侮辱等的言詞,就會大怒呢?你不該生氣的。
54、謂他不喜我 此于今後世 不能毀損我 何故不欲彼
心若如此想:「別人若是聽到敵人說了侮辱我的言詞,會不喜歡我的。」他人不喜歡我,這件事在今生或是來生,對我都不會有任何傷害,爲什麼我不要他人不喜歡我?
55、障礙利養故 若此我不欲 吾舍利于此 然諸罪穩住
若是這麼想:「假若有人說了我難聽的話,雖然不會傷害我,可是會障礙我獲得利養,所以,我不要他人不喜歡我、或是不相信我。」。但是,今生不管我得到多少財富,多少受用利養,都將在這一生耗盡,死亡時全部舍下,然而我卻爲了它,與人競爭、嫉妒他人等,所造的惡業則是穩固的住在我心續中,所以不能貪利養。
56、吾甯今即死 不宜邪命活 似我雖久住 終究遭死苦
若是想:「若得不到利養,生計就會衰退」,果真如此,我甯可今天就死,因爲若以邪命讓自己活得很長,是十分不宜的。佛陀允許阿羅漢和菩薩們,清淨地受用信徒供養的財物(又稱信財)。有學者(未證阿羅漢、辟支佛或是佛果之前的行者)及具戒的沙彌、比丘等,若行諷誦聞思、斷惡修禅定以及如法講聞者,佛陀也允許他們受用信財。除此外,若是任何聞思、斷惡修禅定、爲他人講學等事都不做的人,受用信財就是邪命,佛說這是受用債務,若我受用邪命,不管活得多長壽,最後死亡時的痛苦還是要嘗受,並不是不用嘗受。
57、夢嘗百年樂 醒來是如何 另嘗須臾樂 醒來複如何
譬如人在睡夢中,享受了長達百年的廣大妙欲之樂,醒來是怎樣?另外一人,僅僅享受須臾間短暫的妙欲快樂,醒來又是怎樣?
58、醒來此二人 彼樂皆不還 長短壽二者 死時唯如是
兩個人在醒來之後,夢中所享受的妙欲之樂,都一樣的回不來。能活長命百歲也好,或是短命只活十年也好,這兩人死亡的時候,生前享受的妙欲快樂,是再也不會回來,就像夢一樣。這就是說沒有必要以邪命活得很久。
59、雖得多利養 長時享安樂 猶如遭盜劫 赤裸空手去
雖然自己得到很多財富、受用利養,並且壽命很長,享受著利養、恭敬的快樂,但是最後死的時候,就像財物被盜匪掠奪似的,沒穿衣服、赤裸地兩手插在腋窩下,空空的去到下一個世間,無力帶走財富受用。
60、謂若得利活 則淨罪積福 然若爲利瞋 福盡罪豈無
若說:「假若這一生得到很多財富受用利養,自己也長壽,則用蓋廟建塔、印佛經、供養、供燈、下施貧窮等方法,來清淨過去的罪業,和累積未來廣大善根福德的條件就具足了。」然而,起先在營求利養的時候,自己爲了獲得財富受用利養,而瞋恨障礙者、嫉妒獲得利養的他人,由此心中生起瞋恚,如此就如前面所說『一瞋能摧毀 千劫所積施 供養善逝等 一切諸善行』般,廣大的福德難道不會耗盡且因而招致極大罪業嗎?會的,所以沒這個必要。
61、吾爲前因活 彼因若退損 唯行罪惡事 苟活有何益
爲了清淨罪業和累積福德資糧,我想要活得長壽,然而善根福德若被嫉妒他人、競爭等瞋恚的過患所退損,僅是造罪,活了很久有什麼用呢?根本沒有必要。
62、謂令有情墮 故瞋言惡者 如是何不瞋 于他言惡者
如果因爲敵人侮辱我、對我說惡語、背地裏說了難聽的話等,使他心續中造了惡業,讓有情他退轉,所以我瞋恨那對我和親友說難聽的話的敵人。那麼,那些對其他聖賢者說惡語的人,爲什麼我不瞋恨他,像瞋恨對我說惡語的人一樣呢?這意思就是說我也應該瞋恨他才是啊!
63、無信依憑他 故忍無信者 如是何不忍 依惑言惡者
如果說,有人對某人沒有信心而說難聽的話,是因爲依憑著某人沒有功德、有缺點,所以對他所沒信心的人,因沒有信心而說某人的惡語,惡毒的心,你就加以忍耐。那麼依于嫉妒、競爭、我慢、瞋恚等煩惱生起的諸緣而對我及我的親友說惡語、不好聽的話的人,爲什麼不能忍耐呢?應該忍耐才是。
C、對親友不想要的修忍
64、于像塔正法 縱使行破壞 吾亦不應瞋 佛等遠傷害
有些對佛法沒有信心、不知取舍的人,用言語毀謗、用身體行動破壞、摧毀自己所喜愛的佛像,諸如繪畫的、雕塑的、鑄造的,破壞佛陀心意所依的塔、佛語所依的經典。除了自己有能力去糾正他們以外,不應該生起瞋恨,若是生起瞋恨,將摧毀自己心續中的善根。再說,被毀謗、破壞的佛、法等的自性,是不會被傷害的,因爲佛是法身、是無爲的,至于佛像等,因爲是物質,雖遭破壞,但是佛等實際上是不會被傷害的。
65、諸害上師者 及害親友者 皆昔緣所生 知已應止瞋
若是有人傷害了自己的上師、親戚和友人,對他們也要用溫和的方法才能扭轉,不可以凶猛地生瞋恨。心裏想這些傷害都是由于各人業力的促使而産生的,是依著過去各人行傷害的業緣,才産生現在他人傷害的這種痛苦,知道後就要去除自己心續中的瞋恨。
66、情與無情二 俱害諸有情 何唯瞋有情 故我應忍害
假若人等有心識的有情們,以及無心的水、火、風、石、岩、山等,都會傷害諸有情,爲什麼我們特別把行傷害的有心者分開,單單懷恨他們呢?這是不對的,因此,不管是有心或是無心的任何一切傷害,都要忍耐接受。
67、或由愚犯過 或因愚生瞋 此中孰無過 孰爲有過者
有些人不知業果、不知善有益處、惡有過失,愚昧地造下殺生、偷盜、邪淫等惡業,和無間罪業的種種過錯,以及造了舍法等的罪業;有些人則因愚昧而異常瞋恨這些造了罪的人,因而自己也造罪行。這兩者誰做的是沒有過錯?在此沒有誰是做了沒有過錯的。誰是有過錯的呢?兩者都錯了,因爲兩者一樣。
68、因何昔造作 他人傷害業 一切既依業 何故我瞋彼
再想一想,這一切都是依于業,被別人傷害的無論是親、敵等任何一個人,過去世爲何要先犯下傷害別人的惡業呢?既然現在自己和其它人所遭受的苦、樂、不苦不樂等,這一切都是依于過去世的善惡業,那麼現在他人對我或我的親友辱罵、傷害…
《入菩薩行論 第六品 忍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