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 第四品 不放逸▪P2

  ..續本文上一頁困難的。就如這個比喻一樣,要從惡道解脫,獲得人身是十分困難的。

  再稍加解說這個比喻的意義:大海比喻叁界六道的廣大;單孔牛轭比喻人天善道的生門極少;盲龜比喻有些衆生雖有得善道的業,但是卻沒有尋找善道生門的眼睛;被風吹得飄蕩不定的轭木比喻衆生雖有獲得善道身的業緣,但是障礙的因緣卻很多。因爲這些原因,所以佛陀說了這個與意義相符合的比喻。

  

  (2)、思惟惡道難離而不放逸

  

  21、縱使剎那惡 曆劫住無間 何況無始惡 定不趣善道

  

  縱使對殊勝的對象,例如菩薩,只是生起剎那的瞋恚,都將因此而生于無間地獄受苦一劫,那麼從無始以來所造的許多惡業,將使自己無法投生人天善道,就更不用說了。

  

  22、僅受彼業報 彼猶不得脫 因受此報時 複又造他惡

  

  一個在過去世和這一世造作許多惡業的人,雖然受到生地獄等惡道的果報,但這個人卻還無法從惡道、輪回中解脫。因爲,當正在受過去惡業果報的同時,又會造將來受苦的因。比如說殺生,由于過去業的異熟果報,在地獄中受苦一中劫後,轉生到其它道,又有受等流和作等流果報。由于過去造殺業的罪過,在往後的五百世,將遭受被他人殺害的受等流苦果。

  還有,因爲過去慣于殺生的等流,在其它世中,會一再地習慣于殺生,這就是作等流果,喜歡殺生是過去造殺業的等流果報,在受這個果報的同時,又造了將來受苦的因,也就是又造了像殺害他人等的惡業。

  

  (3)、暇滿已獲應精進行善

  

  23、得此暇滿已 若我不行善 無诳勝于此 亦無愚甚此

  

  得到現在這個八暇十圓滿的特殊人身後,自己若是不如實修行聞思修或菩薩叁戒等善,這是自己欺騙自己,再也沒有比這更大更嚴重的欺騙了;在這暇滿人身上,若不知如法行善,再也沒有比這更愚昧的了。

  

  24、自知此理已 猶愚昧懈怠 命盡臨終時 將生大憂苦

  

  如果自己在獲得暇滿人身,受了菩提心戒,明知應該依戒如實守護修學,否則將有很大的過失,卻仍然放逸散亂、愚昧不知行善,如此愚癡懶惰懈怠,那天壽盡命終時,心裏將産生極大的懊惱和悲痛。

  

  25、難忍地獄火 長期灼我身 悔火心中燒 無疑必苦惱

  

  下一世若生到熱地獄,地獄的火是很熱、難以忍受的,且長時期的灼燒自己墮到地獄道的身體。屆時不用懷疑,我們一定會後悔,自己在獲得南瞻部洲暇滿人身時,沒有如實依照所學的菩提心戒去做,自己的心將被這難忍的懊悔之火燒得異常痛苦。

  

  26、難得利益地 何幸獲得已 卻于明知中

  後再趣地獄 猶咒所迷惑 吾似無心般

  

  暇滿 有法人身,從因、比喻、數目上來看,都極難獲得,它正如自利利他的地基,是清淨戒律所依。獲得這樣的身體,是多麼幸運的事,有如得到佛陀加持般,關于善惡行爲自己也都了知,卻還被懈怠、散亂、放逸所左右而造惡業,往後又再被自己帶到地獄去,這就有如被他人用咒語給迷惑了,自己無法控製自己的思想,自己此生就像是沒有心的人。

  

  27、究爲何所惑 自心何所有

  

  使心迷惑的原因究竟是什麼?自己也不知道,在自己的內心中到底有什麼呢?若加以觀察自己內心,使心迷惑的是內心中的貪瞋等煩惱。

  

  

  3、思惟所舍煩惱而不放逸

  

  (1)、煩惱的過失

  

  28、瞋愛等諸敵 無手又無足 英勇亦全無 何役我如仆

  

  瞋、貪、嫉妒、我慢、愚癡等諸敵,全在我的心中,他們的本質是既沒有身體、手腳、眼耳等,也不是勇士且是懈怠的,並不聰慧,跟無明一樣,但是,爲何能將我役使得有如奴仆呢?貪等煩惱根本不具任何傷害我的條件,但是過去卻一直將我役使得像奴仆一般,這是極不應該的。

  

  29、安住我心中 任其肆意傷 不瞋猶忍耐 不當該斥責

  

  貪瞋等煩惱一直都住在我的心續中,而且任由他們隨時隨地肆無忌憚地傷害我,然而我對這些煩惱卻一點也不生氣,不但讓他們住著,還忍耐他們對我的傷害,因爲忍所不該忍,所以這是菩薩所斥責的 。

  

  30、縱天阿修羅 皆與我爲敵 彼亦無能力 引我入獄火

  

  再來說明煩惱的危害很大,即使帝釋天、梵天和阿修羅王等世間所有一切有權有勢者,領衆與我一人爲敵,他們也只能傷害我的身體、性命和財産。除此以外,他們並無能力帶引我的下一世進入無間地獄的烈火中。

  

  31、強勢煩惱敵 剎時引入獄 縱使須彌山 亦無灰燼余

  

  但是瞋等強力的煩惱敵,能剎那間將我拋入地獄火中,例如我對菩薩生起剎那的瞋恚惡心念,就能將我拋入無間地獄火中,任何東西遇到地獄火,縱使大到像須彌山,也會被燒得連灰燼微塵都不剩,煩惱的罪過實在太大了。

  

  32、吾心煩惱敵 時若無始長 余他世間敵 無能長如彼

  

  煩惱敵傷害的時間非常長,自己心續中貪等煩惱敵,從無始以來到現在,一直都在傷害我,而其它所有的世間敵人,都無法像這樣無始終地長時傷害。

  

  33、順心恭敬敵 皆將行利樂 但若奉煩惱 徒受傷害苦

  

  煩惱敵難奉承,對一般的世間敵人,若是順他的心、恭敬奉承,最後有可能也會成爲利樂自己的朋友;但是貪瞋等煩惱不管多麼奉承他,卻只會經常帶來痛苦和傷害,除此以外,不可能給予我們利益和快樂。

  

  34、不斷長爲敵 滋禍唯一因 若恒住我心 輪回怎無懼

  

  就如以上所說的那樣,所有煩惱從無始以來,一直沒有間斷地爲敵傷害我,那是傷害我身心,滋長我的痛苦的唯一原因,若是讓他們一直住在有如房子般的心中,那麼,我在有如火坑、毒蛇窩的叁界輪回中,又怎能快樂無畏懼呢?

  

  35、輪回監獄卒 地獄劊子手 住心貪樊中 吾豈有安樂

  

  叁界輪回就像凶惡國王的可怕監獄,貪等煩惱就像守在監獄外的獄卒,也像地獄等惡道中的殺手,這些只會傷害我的貪等煩惱,如果一直住在內心貪戀〝我〞、〝我所〞的樊籠網中,我怎會有快樂、怎能心情舒暢呢?

  

  

  (2)、忍斷煩惱的難行

  

  36、于我未真實 根除此惱敵 此間絕不舍 努力與精進

  微害亦瞋恚 我慢增盛者 敵未消除前 不眠與不休

  

  在還沒有真正徹底根除,並不只是大略的壓製,而是真正徹底根除貪等煩惱敵人前,我無論如何絕不舍棄努力行持菩薩的菩提心戒。世間有些人對一時間的小傷害,如被人搶了一些財物、被人稍微打了一下、被人罵了一些不好聽的話等,也會生氣並且因爲我慢瞋恨不斷增盛的緣故,在還沒完成報複的心願,消滅那傷害自己的敵人之前,不但白天心不安甯,晚上也睡不著。

  

  37、戰鬥行列中 爲欲確實滅 自然死亡時 亦生苦惱敵

   尚且不顧身 中箭矛器苦 未達目的故 不逃逸他方

  

  然而一般敵人,我雖不殺他,他自然也會被閻羅王殺死,當他臨死時也十分痛苦。因此,實際上一般的敵人都是羸弱、可憐的,是值得憐憫的對象,但我們卻不知道,還要跟他們爭鬥。在戰場上實際糾衆爭鬥時,口出惡言辱罵、掠奪財物、打殺對方,爲了想確實徹底地消滅敵人,甚至不顧刀箭、矛刺等武器擊中身體時受傷流血的痛苦,在未完成消滅敵人的心願之前,不會折返逃走。像這樣,爲了世間的爭鬥都能不顧痛苦。

  

  38、況我正努力 決滅諸苦因 自然煩惱敵 遭苦不懈怠

  

  更何況對于那些多生多劫以來,身心所有痛苦根源的根本煩惱和隨煩惱,其本質肯定就是傷害自己的,就像火的性質是熱的,當我正在努力消滅這些只會傷害自己的貪瞋等煩惱敵時,不論産生饑渴、寒熱、生病等百千種任何痛苦,自己一定不灰心懈怠,仍繼續努力地行持菩提心戒。

  

  39、無義敵傷痕 尚持如身飾 精進爲大利 己痛何爲害

  

  世間人什麼事也沒辦成,頭、臉等地方毫無意義地被敵人殺傷而有新疤痕,卻自認爲這是英雄的象征,有如身上帶著金銀飾物般向人炫耀。我爲了斷煩惱成辦自他的大利益,努力修學純淨的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衆生戒時,自己身上所産生的任何痛苦,如饑渴寒熱病痛、遭人恥笑辱罵等,爲什麼會是傷害呢?其實是行善的引導者、痛苦的清除者、厭離的激勵者,心中應該這麼想,而去接受忍耐它。

  

  40、漁屠農夫等 僅思己生計 猶忍寒熱害 爲衆何不忍

  

  世上靠捕魚過活的漁夫、靠殺牛羊豬過日子的屠夫、靠種田生存的農夫、還有工匠、生意人等,心中只想著自己或家人的生計,並不爲其它的衆生著想,他們只爲自己心中想做的事情,都能忍耐冬天的寒冷、夏天的炎熱、缺食少飲的饑渴和痛苦等傷害而堅持到底。那麼像我爲了衆生眼前和究竟的利樂,修持菩提心戒時,稍微遇到一些寒熱饑渴病痛,爲什麼不能忍耐呢?

  

  41、承諾欲度脫 十方虛空際 衆生離煩惱

  己亦未離惑 出言不量力 何故非瘋子

  

  自己在受菩提心戒的時候,請十方諸佛菩薩和上師善知識做見證,在他們面前承諾要救度等虛空十方衆生,從貪等煩惱中解脫。在那時候,自己也還未從貪等煩惱中解脫,如此不自量力地,隨便承諾要救度其它的衆生從輪回、惡道的煩惱因中解脫,真像是瘋子隨口說了瘋話。

  

  42、故應恒勤奮 滅惱不退轉

  

  那麼 ,我這像瘋子般的無用之人,是不是就不用修學菩提心戒了呢?當然不是,自己既然已經做了承諾,就應該依承諾去做,因此應該恒常勤奮不退轉、不拖延地修持,斷除消滅貪等煩惱。

  

  

  (3)、斷煩惱的方法

  

  43、我應喜此法 懷恨與彼戰 似此之煩惱 非屬所滅者

  

  …

《入菩薩行論 第四品 不放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