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在這六識上又加上第七意識,第七意識就是一直執著著「我、我、我」,執「我」的這個識,就稱爲第七意識。這七識的戲論要全部遠離,並且了然自心的本性是無的,是沒有任何顔色、沒有任何形狀,沒有生、沒有住也沒有滅。心不執著一切,住在清清楚楚的無念中,這就是本頌中「住含藏」或「住賴耶」的意思。
總而言之,心是清明、無念的安住,是清清楚楚的,就像完全沒有風吹動的燈燭一般,在這樣的境界中,能安住多久就安住多久,如此觀察自己的心性,然後保持在心性中。
(叁)、修結行
中間修幻夫
在本頌中說:「座與座間修幻夫」,當我們在禅定時生起怎樣的覺受,下座後也要隨著這樣的覺受。換句話說,下座後的行、住、坐、臥一切威儀中,也應觀自他衆生以及外在山河大地的一切景象有如幻相般,它雖然清清楚楚的顯現,但體性卻是無實的。下座後的一切行爲,要能夠具有這樣的正念和正知,要知道一切只是顯現,體性是無實的。不管在禅定或是後得的情境中,心都是善的,要知道一切都是如夢如幻的,具有這樣的正念跟正知,這個是最勝的修行。以上是修勝義菩提心的方法。
二、修世俗菩提心
(一)、修根本
雜修二取舍
彼二乘風息
修世俗菩提心有禅定和後得,首先講禅定。本頌所講的就是施、取二*輪流修。施、取二*輪流修的意思是說,將自己的樂跟樂因的善,施予他人,而衆生的罪業、痛苦自取承受,這是非常重要的教法。
寂天菩薩說:「如果自己與他人想要快速得到救護,就必須行自他交換,這是非常秘密殊勝的法。要是自己的快樂跟別人的痛苦不如實做交換,就沒有辦法成佛,而且在輪回的世間也不會有快樂。」又說:「爲了平息自己的傷害和平息其他衆生的痛苦的緣故,要將自己送給其他的衆生,照顧其他衆生有如照顧自己般。」
在修自他交換的時候,要先從自己的母親想起。無論生我們的母親是活著或已過世,都要有如在世般的,想像她就在自己的面前。從自己入胎開始,一直到撫育期間,母親都是非常慈愛的養育、照顧我,讓我今天能夠聽聞佛法並且行在成佛的道上,這都是母親所給予的,母親的恩德非常廣大。不僅這一世或過去世,無始以來曾有多世都爲我的母親,當她是我的母親時,總是以慈眼看我,對我百般呵護照顧,不讓我受到傷害,幫助我的身心得到快樂。母親的恩德是非常浩瀚的,我們要憶想著母親的這種恩德。
要如此思惟:「母親爲了照顧我,就像仆人對主人一樣,現在母親卻在叁界中遭受生老病死的種種痛苦。」因母親正遭受種種痛苦而生起悲心,這種想法在心中要非常殷切、強烈的生起,並且爲了要報答母親的大恩,因此我要將傷害母親身心的痛苦去除清淨。
我們知道生老病死真正傷害著母親的身心,而傷害母親身心的因就是業和煩惱,母親的苦因正是業煩惱的「集」,也就是苦、集、滅、道的集,這些我們都自取承受。所以,我們要一再地如此思惟,將母親的苦和苦因自取承受。要如此思惟:母親身心所有的生老病死、寒熱、饑渴等痛苦,和造成這痛苦的因──業、煩惱,全無遺漏的總集起來並進入自己的心中。如果能這樣思惟,應當生起歡喜之心。
我們要思惟怎樣才能幫助自己的母親,讓母親得到快樂。如果我們將自己身心的快樂及得到身心快樂的善業給母親,就能夠幫助她,讓她得到快樂。那麼我們就將自己身心上的一切快樂以及快樂因的善業,毫無珍惜、全無保留的都給母親。再這樣想:我們將自己的快樂及樂因施給母親,母親的身心馬上就得到快樂,並且具足了修行佛法的善緣,具有成佛的力量。「若能這樣,不知該有多好。」我們心裏如此一再地思惟並充滿歡喜。
將自己所有的快樂及樂因善業施給母親,將母親身心的痛苦、罪業自取承受。一再地做這種觀想,之後並再思惟,依著「將自己的善和快樂給母親,將母親的罪業、痛苦自取承受」的因緣,母親現在具有無邊快樂並具有快速成佛的力量。
將自己的樂及善施給母親,將母親的痛苦、罪障自取。這種自他交換菩提心的修法,是先以自己的母親爲對象開始修持,待修持稍稍娴熟後,再漸次的將觀想對象擴大到父親、兄弟姊妹、親人、友人、自己的同鄉,到最後緣著等虛空所有一切衆生,來做施跟取的觀想修持。
從無始以來到現在,等虛空一切衆生皆曾是自己的父母親,他們曾爲自己父母親的次數是無法計算的。當衆生爲自己父母親時,不斷的利益、幫助自己,對自己只有恩德而已。具恩的父母衆生,現正處于叁界輪回中遭受一般生老病死的痛苦,以及叁惡道中個別的寒熱、饑渴、愚癡等的種種痛苦。「一切如父如母衆生,若能從輪回惡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不知該有多好。」心中要生起如是強烈的悲心。
如此父母衆生,在輪回惡道的一切痛苦,整個聚集起來融入到自己的心間。將自己這個身體、身上所有的受用,以及過去、現在、未來叁世的善根,都有如太陽光芒般的放光照射,將所有一切受用善根放光,全部都施給父母衆生,讓父母衆生的身心都能夠得到快樂,並且善根福德不斷的增長。「父母親要是能夠如此,不曉得有多好。」心中強烈的生起這樣的想法。
這種自他交換菩提心,必須依著我們的氣息來做。本頌中所講「彼二乘風息」的意思,就是要我們依著呼吸的氣息來修自他交換的菩提心。將氣息慢慢呼出的時候,就觀想自己身心中的快樂以及樂因的善,如太陽生起般光芒四射的進入其他衆生的身上,將衆生身上的罪障、痛苦全部去除,有如太陽出來後大地的黑暗整個被清除般。當氣息內吸的時候,觀想其他衆生身心上痛苦跟苦因的惡業,全部化成一團烏黑進入自己心中,進入心中後再整個化爲空。這種將樂、苦、善、惡業交換的施取方法,是不共的教法,是在禅定時候的修持。
接著講下座後的後得修持。
(二)、修後得
叁境毒善根
諸威儀持頌
取次從自起
本頌中「叁境叁毒叁善根」的意思,就是當色、聲、香、味、觸、法六境非常美好時,我們就生起貪;當色、聲、香、味、觸、法六境不爲我們喜歡時,我們就起瞋恚之心;至于不是美也不是不美者,也就是處在兩者之間的,我們心中就生起愚癡。面對所意欲的境、所不意欲的境或非意欲也非不意欲的境,我們分別生起貪、瞋、癡叁毒,這情形也有很多其他衆生都跟自己一樣。將一切衆生心中的貪、瞋、癡叁毒,完全無遺的聚集在自己心中,然後再將它化空,如此衆生心中就沒有貪、瞋、癡叁毒,就全都是善的,我們要一再地做這樣的觀想。
爲了不讓我們忘記,爲了讓我們能一再地憶想,本頌中提到「諸威儀以文字修」。講到「諸威儀」,指的是一切行爲,包括到任何地方、任何處所,或是睡覺,或是吃、喝等一切時刻中。我們的口中要念誦著:「希望父母衆生心中的罪業以及罪業的苦,都在自己身上成熟;自己身心中的快樂跟善,都能夠在衆生身上出現。」口中如此念誦,心中亦強烈的生起這樣的想法。
爲了讓自己有能力去取父母衆生身心的痛苦,我們必須按照「取」的次第來修。對于未來將傷害我們的痛苦,現在就將它取來;未來將傷害自己的痛苦現在自取,就是要將罪惡斷除,這是爲了不讓罪業在未來傷害自己,讓自己産生痛苦。同樣的,我們也去幫助其他衆生,讓他們也能夠斷除罪業。
以上將正修菩提心的修勝義谛菩提心及修世俗谛菩提心講完。接著講第叁要點──取惡緣成菩提道。
參、取惡緣成菩提道
罪滿情器時
惡緣成覺道
從無始以來到現在,自己與其他衆生所造的惡業,使外在器世間、財物、威嚴衰退,使內有情衆生身心凶惡,造下許多的惡業,衆生之間相互傷害,因而遭受一般及個別的種種痛苦,世間變得非常紛亂。要將這些惡緣轉化成菩提道,可分爲思想和行爲兩個部分來說。在思想上,就是以世俗菩提心將惡緣轉成菩提道,第二就是以勝義菩提心將惡緣轉成菩提道。首先講以世俗菩提心將惡緣轉成菩提道。
一、以世俗菩提心轉惡緣爲菩提道
報應皆歸一
修一切大恩
過去我們根本不知道,衆生心中的痛苦是我執無明産生的,也不知道等虛空衆生對自己的恩德是廣大浩瀚的,因而讓其他衆生心中生起痛苦,這一點我們應該知道。
所有衆生身心的痛苦,都是因爲我執而産生。自己身心中所産生的一切痛苦,也是因爲自己將無我執爲有我而産生的,千萬不要歸罪于他人。寂天菩薩說:「世上一切傷害、恐懼及痛苦,都是因我執而産生。」因此,我們要這我執的大魔鬼作什麼?
無始以來,我們執著「身」就是我,執著「心」就是我。其實,身本無我,心本無我,可是我們卻執著著「身」「心」就是我,然後非常珍惜自己的身心,爲了養護自己的身心,我們造了很多傷害其他衆生的惡業,例如:殺、盜等惡業,使我們在叁界六道輪回中遭受生老病死種種痛苦。【入菩薩行論】裏說道:「爲了自利,我經過無數劫的辛苦,但是所得到的卻只有痛苦而已。」就如同這樣的,自己以及所有衆生身心所有的一切痛苦,都是我執無明所産生的。因爲此緣故,所以我們要將我執當敵人看待。
身心本是無我、本是無實,我們卻執著身心爲我、是實。由于這個我執,從無始以至今日,讓我們産生無邊痛苦。比我好、比我位高的人,我們就嫉妒他;比我卑下的人,我們就輕蔑汙辱他;跟我同樣者,我們又生起跟他競爭的心。這完全是我執所産生的,因此導致我們在叁界輪回的大苦海中不得解脫。人以及非人的一切傷害痛苦,都是我執所造成。【入菩薩行論】裏說道:「我執!你讓我在輪回中受生上千百次,讓我受到無邊傷害,因此,我恨你,我要除去你這自利的心。」
所謂我執,就是平常我們一直想著「我、…
《修心七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