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我」,因爲想著「我」,就有「他」、有「你」。這個想著「我、我、我」的想法,就是我執。輪回中的一切過失,都是因爲這個我執而産生。我們仔細的想就能知道,因爲我們有執「我」的念,有這樣的心,自然就會有「他」的産生。有執「我」的執著,就會産生「他」、「你」,然後慢慢的就産生貪、瞋、癡。
對于自己以及所喜歡的人,我們就珍惜、照顧,生起貪欲;對自己所不喜歡的對象、他人,就生起瞋恚。這種對自己起貪、對他起瞋,都是由我們的無明愚癡産生的。
因此,業、煩惱都是我執──執著「我」所産生的。所以我執的心是一切過失的根本,是需要斷除的。爲何說我執是一切過失的根本?因爲我執的境──我,根本就不存在。
輪回過失的根本就是我執,輪回的過失歸根究底就是我執,就是想著「我」。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執是輪回的根本,如果不知道,就無法將我執去除,要是不將我執去除,我們將沒有辦法從輪回中解脫出來。
想著「我、我、我」的這心,舉個例子來講,就像我們心中想著瓶子,依著對瓶子的瞭解,說它是儲水的容器,所以我們爲它取名爲瓶子,心中也執持著「這樣就是瓶子」。世俗名言上取名爲瓶子,然後也被我們的心執爲瓶子。
如此,我們反觀自己。當「我、我、我」這個心生起時,我們要去找這個「我」境,到底是有或沒有?我們反過來觀察,當心想著「我」,也就是「我、我、我」現起時,我們去找「我」是什麼,它到底在何處。剛開始時,我們都會認爲身就是我;會認爲心就是我;會認爲身心兩者是我;「我」境就是身,或心或身心兩者;或也許生起「我」既不是身也不是心這樣的想法。不管我們生起怎樣的心念,無論是「身是我」、「心是我」、「身、心二者是我」或是「身、心二者皆非我」,這些都是迷惑。原因在哪裏?若是有「我」,我們執有是可以的,是無須去除的。但是,實際上我執的境,也就是說爲我們所執著的「我」,真正去找時根本找不到。
在這教法裏面就講到,任何時候當執「我」的心生起時,我們都要去找、去看。去找時根本找不到「我」,「我」從來就不曾有過。我們若是不去觀察,「我」是會在世俗面上顯現的。
當我執的心生起時,就去看我執的本質,然後要去找「我」。當我們去找時,將會發現找不到「我」,然後就在「找不到我」的境中禅定,加以保持。之後,要讓珍惜「我」、執我的心不再生起,我們要不斷地這樣修,讓它熟練。
【入菩薩行論】裏說道:「過去我執毀了我,現在不一樣了,我已經看住你,你要到哪裏去,我要放下執我的我慢。」我們的恐懼跟痛苦,都是我執這個魔造成的,所以,我們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除我執。
噶當巴有一位善知識,名叫夏波瓦,他曾說:「壽命短暫,我們應盡力調伏、降伏我執這個魔鬼。」這就是說,我們在這一世裏都應盡最大力量,去除我執這個無明,要用對治法去除我執。
我們運用以下的方法去除我執:經常的反省自己,反觀自己的心念。若是發現自己只是在追求自利,或是我執的心念生起,這個叫做俗人;如果以正知正念看到自己的心念是利他,或是利他的行爲,這時我們才稱自己是一個出家人,是一個修行者。以正知正念來反觀自己的心念,然後給自己一個俗人、出家人或修行人的名稱,這樣的修行方法是過去一位名叫班的噶當巴善知識所用的方法。同樣的,這位善知識說:「在心的城堡中,要有對治的矛站在心的城堡門口,除此外再也沒有其他要做的事。」這就好比說自己的心是一間房子,在這房子的門口,有正念的矛守著門,只要正念守著門,就不會讓我執的小偷進入屋內,我們手中要握持著非常銳利、堅定的正念來防止我執,不讓我執進入心中的屋內。它若緊我也緊,它若松我也松。我執的心若緊的時候,對治我執的無我智慧也要緊;我執這個心要是放松了,無我智慧的對治也稍稍放松。
我們要視我執有如敵人般,讓他離開。就像夏波瓦這位噶當巴善知識所說,會傷害自己的魔鬼、非人等,凡是他所要的東西,不管衣物、食物,我們都給他,讓他不要來幹擾我們,讓他拿著他所要的東西離開。就如此般,應想辦法除掉我執之敵。
既然視我執爲敵人,爲了去除我執,我們要珍視他人,爲了能夠珍視他人,就必須如此想:一切衆生對我們都是有大恩的,不僅如此,連我們要證得無上佛陀果位也是要依靠衆生。【入菩薩行論】裏說道:「想要成佛,讓自己得到佛陀的力量和無畏的功德,衆生和佛陀是一樣的。」也就是說,衆生跟佛陀都能讓自己得到力和無畏等佛的功德,因此能虔信的恭敬佛陀,爲什麼卻對衆生不恭敬呢?這是不合理的。想證得佛陀果位的人,衆生跟佛陀的恩都是一樣的。
對自己有大恩的父母,要讓他們具有快樂及樂因,並且能夠脫離痛苦及苦因。像這樣的慈心、悲心,要一再觀修,觀想取衆生的所有罪惡跟苦果來承受。我們也要一再地做這種觀想,怎樣觀想呢?就是將自己身心的樂跟樂因的善根,不管是過去已造,或未來將造,或是現在正在造的,所有一切善根全都施給父母衆生。
我們說對一切修大恩,那麼對傷害我者,或人或非人、畜生、野獸,我們該如何呢?傷害我者,不管是人、畜生、野獸,實際上從無始以來,他們都曾經無數次的爲自己的母親。當他們是自己母親時,她不顧忌自己的罪業,不顧忌自己的痛苦,不管別人對她說的壞話,她都只是利益著孩子,所以在過去時,她承受著無量無邊種種痛苦。
但是,他迷惑了,我也迷惑了,因爲這種迷惑的力量,忘卻我們過去生的父母、孩子,也由于我的惡業,促使他今天來傷害我。現在傷害我的人或是非人,他們因爲傷害我而又造了惡業,他造惡業的結果又使得他來世的身心受無量無邊的痛苦。
縱然傷害我者是過去世的母親,但因爲他現在傷害我,所以未來將長時間的遭受輪回中生、老、病、死的痛苦,以及叁惡道的寒熱、饑渴或是被役使的痛苦,非常可憐,我們必須一再地對他們生起悲心。
由于過去世我曾傷害他,致使現在他來傷害我,這是我應得的報應。因此,我們要想,從今以後我所做的都要利益他。雖然現在他傷害我,但是我要完全利益他、幫助他,並且將自己所獲得的善根功德也都施給他,要做施跟取的觀想,把自己的善跟樂全施給他,將他的苦全取來自受。
我們要如此修心,傷害我者,不論是人或是畜生,我都努力的幫助他。如果我們已經盡力去做,卻都沒有辦法真正的幫助他、利益他,這時我們就要這樣想:傷害我者,願他們能夠從輪回中的痛苦或個別痛苦中解脫出來,快速究竟證得佛陀果位。不僅內心這樣想,口中也這樣念誦:「從今以後,自己經由身語意叁門所行的任何善,都是要利益此傷害我的衆生,然後回向給他們。」
如果傷害我的衆生是非人或魔,使我生病或是産生種種違緣障礙,我們應做如何思惟呢?「傷害我者,神鬼非人衆生,無始以來我吃著你的肉、啃你的骨頭、喝你的血。由于我過去所造的惡業,所以現在你才來傷害我,因此,現在我將自己身上的血、肉、骨頭,全部施給你,讓你吃、喝、啃。」我們要做如此思惟。
傷害我、讓我生病或是生魔障的衆生,非人者如神、鬼、妖怪或鬼王,在我們心裏要這樣想:將我的皮剝掉、剖開身體,攤在這些傷害我的魔鬼、妖怪面前,請他們來喝自己的血、吃自己的肉、啃自己的骨頭,並且告訴他們:「你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不但如此想並且口中也如此念著。
我們非常純淨的如此思惟,將自己身上的血、肉、骨頭布施給他們。同時想著:傷害我的非人,正在盡情的享受我的身體,喝著血、吃著肉、啃著骨頭,吃喝啃後就能將他身上的饑渴痛苦全部平息,並且在心中得到無漏的大樂。我們希望在他們的心中,能自然的、無做作的,生起世俗谛菩提心和勝義谛菩提心。有如此般,對一般吃人肉、喝人血的非人、鬼魔、妖怪等,我們將自己的身體全部施給他們,讓他們感到滿足、快樂,讓他們心中能夠生起善,生起菩提心。
本是無「我」,卻因爲執著有「我」,爲了要利益那本來沒有的「我」,而産生輪回中的一切過失。自身上的一切快樂,不管是過去産生的或現在正嘗受的,或者將來要嘗受的,叁世的快樂皆依著其他衆生産生,所以我們要看待其他衆生有如自己的親人、自己的友人一樣,盡力的去幫助他們。
噶當巴有位名叫朗日塘的善知識曾經說過,所有甚深的教法裏,都是將所有的過失歸自己,而把所有的功德都給其他衆生。這個關鍵處就在于將利益、勝利歸他人,將一切損失、失敗都由自己承受,除此外再也沒有其他可以修的法。接著講依勝義菩提心將惡緣轉爲菩提道。
二、以勝義菩提心轉惡緣成菩提道
亂境觀四身
空護爲最上
本頌「幻相觀爲四身,空護爲最上」的意思,就是自己身上的貪、瞋、癡、我慢、嫉妒、競爭之心等這一切煩惱,及外在器世間、內有情衆生對自己産生的傷害,讓我們身心産生種種痛苦,還有,我們所遭受的生、老、病、死痛苦,這些的體性根本是無實的,但在世俗上卻因爲心的迷惑而産生這些幻相。
我們晚上睡覺時,夢到自己的身體著火了、被水沖走了,非常悲慘的受著大痛苦,同樣的,這也是因爲執著而産生。實際上,一切法的體性皆是無實的,由于我們的迷惑卻顯現出種種迷惑的幻相。例如我們作夢,夢中的幻相生起,夢到我們被火燒了、被水沖了,但是當我們醒來後根本沒被火燒到也沒被水沖走,不但如此,連水、火也沒有,只是在夢中時,因爲我們的心錯亂、迷惑而産生這些幻相。
我們因爲貪、瞋、癡等煩惱而造殺、盜、邪淫等惡業,所以遭受種種痛苦的苦果。我們觀察這些的真相到底如何?它從何處産生?當我們去觀察時,根本找不到它的生處…
《修心七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