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西面至和田(148),北面至突厥,幅圓萬余裏,象吐蕃這樣強盛的,漢地的國王漢、魏、周(149)等朝代未曾有過。
文成公主在吐蕃住了四十年,于陽鐵龍年去世。唐高宗從陽土雞年起執政叁十四年,于陰水羊年五十六歲時去世。唐太宗的皇後的女侍從,在唐太宗死後降爲女奴,又被唐高宗娶爲皇後,她生了兒子唐中宗,唐睿宗,女兒太平公主。唐高宗遺诏讓長子唐中宗繼位,但皇後不聽從,自己當了女皇。因她姓武,故起名叫武則天(150),女皇派兵將吐蕃的許多地方奪去。
吐蕃國王都松莽布傑年幼之時,國內大事都由噶爾的大兒子掌管,對外的事務由噶爾的小兒子和其侄子掌管,衆人對噶爾的兒子們畏懼,國王的權力很小。後來國王長大,當噶爾的兒子們在軍隊中時,國王領兵前往,噶爾的大兒子欽陵自殺,小兒子贊婆帶其侄子莽布支領兵向唐朝皇帝投降(151)。唐朝女皇封贊婆爲歸德郡王,任爲大臣,封莽布支爲左羽林大將軍安國公,並賜給他們叁人犯罪不予懲處的鐵券誓書。在都松莽布傑去世後,赤德祖贊繼位。
女皇武則天從陽木猴年起在位二十一年,于陽木龍年八十歲去世。另外一個故事中說,女皇當初生了一個長著驢耳朵的兒子,因爲羞慚,在兒子幼小時就派人去殺他,當時有一位吐蕃的大臣,沒有讓殺皇子而悄悄帶去撫養(152)。後來女皇年老時唐朝沒有後嗣,打算把皇位傳給她的兄弟武叁思。當召集衆人開會時,拖長聲音問:“立武叁思衆人是否同意
”有人說不同意。女皇即下令將其殺死。吐蕃的大臣也拖長聲音對武叁思問:“立武叁思是否同意
”武叁思本想回答:“若不同意立我,女皇就下令將其殺死。”當他正說到:“不同意立我”時,吐蕃大臣就拔劍將他殺死。當問他何故殺人時,吐蕃大臣說是按女皇的命令殺的,所以女皇對他也沒有辦法。當女皇去世後,辦理喪事時,吐蕃大臣將長驢耳朵的皇子領來,立爲皇帝,稱爲驢耳國王。據說武則天母子二人的陵墓現在還在乾州以北的地方。女皇武則天被吐蕃人稱爲阿則老母。這個故事的說法不見于史籍的記載。
陰木猴年女皇的兒子唐中宗即位,吐蕃向唐朝皇帝求娶公主,皇帝將自己的弟弟雍王的女兒金城公主(153)嫁給吐蕃,陪送綢緞許多萬匹,各種工匠,許多雜伎樂人,並派左衛大將軍領兵護送。後來又將西夏之地(154)都陪送公主。唐中宗在位六年,于陽鐵狗年五十五歲時去世,陰鐵豬年金城公主之父唐睿宗即位,他在位兩年,于陽水雞年五十五歲時去世。唐睿宗的第叁個兒子唐玄宗于陰水牛年二十九歲時即位。金城公主在吐蕃住了叁十一年,于陰鐵猴年去世。這以前唐朝國土平安達一百一十六年。陰木羊年吐蕃國王去世,王子赤松德贊繼位。
唐玄宗在位四十叁年,于陰鐵雞年七十叁歲時去世。唐玄宗的第叁個兒子唐肅宗于陽火猴年即位,當年,吐蕃軍前來,占領了蠻子河西(155)等地,後來州城二十四座全部陷于吐蕃。唐肅宗在位七年,于陽水虎年五十二歲時去世。當年,唐肅宗的長子唐代宗(156)即位。陰水兔年吐蕃軍又來了(157),唐代宗逃往陝州(158),唐朝的大臣高晖投降吐蕃,吐蕃軍進入京兆府,立唐朝的廣武王爲唐朝皇帝,並且改元(159),傳诏大赦 (160)。後來漢人殺高晖,驅除吐蕃軍,唐代宗重返都城。唐代宗在位十七年,陽土羊年五十歲時去世。唐代宗的長子唐德宗(161)于陽鐵猴年繼位,因德宗明哲賢達,多年未與吐蕃交戰,(疑有阙文)。
當年,贊普赤松德贊去世,他的長子牟尼贊普繼位。此時唐蕃之間以西夏地方的賀蘭山(162)爲界,吐蕃境土的邊界西面在蘭州、渭州、原州、會州,東面臨洮,南面在成州、劍南之間,北面的蠻地至大渡水西南之間,從黃河以北爲吐蕃境土。唐朝的邊界,泾州至彈筝峽,隴州至清水,風州的同谷,劍南唐戶峽以東爲唐朝境土。邊界中間的悉州、大碛、賀蘭山、橐它嶺等爲間地,雙方不占。 (按:此處所說唐蕃爲界,似爲清水會盟時所劃的邊界,《新唐書·吐蕃傳》記清水會盟分界情形爲:“約唐地泾州右盡彈筝峽,隴州右極清水、風州西盡同谷,劍南盡西川大渡水,吐蕃守鎮蘭、渭、原、會,西臨洮,東成州、抵劍南西磨些諸蠻,大渡水之西南。盡大渡水北自新泉軍抵大碛,南極賀蘭橐它嶺,其間爲閑田,二國所棄。”)
後來,唐蕃雙方又多次交戰,陰火牛年吐蕃國王去世,足之煎贊普繼位,陽木猴年去世,當年赤德松贊繼位。唐德宗在位二十五年,于陰木雞年六十四歲時去世。當年,唐德宗的長子唐順宗(163)繼位,唐順宗在位一年,二十六歲或說四十六歲時去世。陽火狗年,唐順宗的長子唐憲宗(164)繼位,他于鼠年去世。
牛年,唐憲宗的兒子唐穆宗(165)繼位,此時吐蕃國王去世,可黎可足(166)繼位,在拉薩地方召集吐蕃大臣會議,由缽闡布念盟辭(167),祝禱神靈(168),所有的人都立誓證盟(169)。唐穆宗于陽火馬年被大臣殺死。陰火羊年,唐穆宗的第二個兒子唐文宗(170)繼位。
陽火龍年,吐蕃國王去世,當年,他的弟弟達磨(171)繼位,達磨嗜酒,凶愎少恩,吐蕃國內混亂。悉州、夏州、吐蕃所轄的大山崩裂,碌曲(172)倒流叁日,各種凶兆産生,國政衰敗。陰土羊年以上,爲二百零八年。唐文宗在位十二年,陽木龍年叁十歲時去世。當年,唐穆宗的第五個兒子唐武宗繼位,唐武宗在位六年,于陰木牛年叁十四歲時去世。陽火虎年,唐桓 (文)宗(173)的第叁個兒子唐宣宗(174)繼位,此後吐蕃境土大部被唐朝占領。
最初,唐朝的境土由京兆府至吐蕃邊界爲九千九百裏,後來從唐中宗(175)開始有叁百余城陷于吐蕃,此後唐朝全部收複。唐宣宗在位十四年,于陰土免年五十歲時去世。陽鐵龍年,唐宣宗的長子唐懿宗(176)繼位。此後唐朝與吐蕃聯系中斷,由唐高祖至此時共二百叁十九年。唐懿宗在位十四年,陰水猴年去世。陽木馬年唐懿宗的第五個兒子唐僖宗繼位,唐僖宗在位十五年,陽土猴年去世。唐僖宗的第七個兒子唐昭宗繼位,在位十四年,于陰水豬年去世。陽木雞年唐昭宗的第九子唐哀帝繼位,在位四年,于陰火兔年去世,至此唐朝王統斷絕。
總計唐朝共有二十個皇帝(177),立國二百八十八年。此後由梁朝改替朝代(178)。這些唐蕃之間的史實由太宗(應爲仁宗——編者注)時的史官名叫宋祁者寫成,後來由範祖禹(179)收集成冊。由漢族譯師胡將祖于陰木雞年在臨洮(180)翻譯成藏文,由喇嘛仁欽紮國師(181)于陰木牛年刊行藏文本。其中記年中有幾處錯誤(182),將吐谷渾誤爲突厥,將和田誤爲沃田等。此外與藏文史籍記載大致相符(183),故摘其大要抄錄在此。唐蕃之間反複交戰及有時和好,互致禮品,互相問聘吊祭等等史實,詳見于唐書吐蕃傳(184)。
06.漢地由梁至南宋的曆史簡述
唐朝之時,有一個名叫黃巢(185)的私販造反,奪取帝位,由名叫朱溫(186)的人任大臣。後來朱溫投降唐朝,任統兵的將軍。繼而朱溫又反叛唐朝,奪取帝位,建立梁朝。此後,有不同姓氏的五個朝代(187)十五個皇帝,共計五十年。其後宋太祖(188)繼位,建都汴梁,傳了八個皇帝。到第八個皇帝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二人之時(189),契丹大遼(190)(按:應爲金朝)奪取汴梁和宋朝的一半國土,建立的朝代稱爲大遼。
宋徽宗的一個嫔妃的兒子名叫康王(191),逃到蠻子地方,保住宋朝的半壁河山,蒙古人稱其爲南朝。他建都在建康(192)、杭州(193),國號仍稱爲宋(194)。由康王到蠻子合尊(195)之間在蠻子地方傳了八代皇帝。契丹大遼的王統傳至第七代第八代時,其大臣吳乞買奪取帝位,建立的朝代稱爲阿拉坦汗(196),又稱爲大金(197)。金朝傳了九代,第九代皇帝金哀宗(198)之時,成吉思汗(199)和窩闊臺汗(200)興起,成吉思汗攻取金朝國土。薛禅汗(201)繼位後的至元十叁年時 (202)蠻子地方的皇帝幼主(203)在位叁年,伯顔丞相攻取南宋地方,將其皇帝送往薩迦寺,出家稱合尊大師,後來到格堅汗(英宗)時將其殺死,死時不流血而流奶。蒙古之國稱爲大元(204)。以上是依贊巴拉德室利衮所說而寫成的。
07.西夏簡述
最初,西夏地方(205)全部在漢人皇帝的統治之下,在北面都城(206)和尕(207)地方之間,有一座叫曼西的山,此山的山神叫格胡。有一天,北面都城中的一婦人處,來了騎白馬的主仆七人,婦人與騎白馬的主人同居,一年後生了一個男孩。這時天空中出現了以前未曾見過的異星,漢人中管測算天象的人說:“北面都城中有一將來奪取皇帝社稷的人出生。”皇帝命令詳細測算,以便尋獲這個男孩,這時婦人將男孩藏在一土坑中,上面蓋上木板,木板上再放一碗水。測算的人說:“在一個大海的下面有木頭的大地,男孩就在那下面。”因此沒有尋獲,于是皇帝下令將此城中兩歲以下的男孩全部殺死。因城中兩歲以下的男孩都被殺死,婦人只得設法假說自己的兒子已死,于是將男孩裝在棺材中哭著帶出城外,丟棄在河邊草木厚密處。每天都有一只大雕飛來覆蓋男孩,使其不凍死,又有另外一婦人養有一頭擠奶的黃牛,每天前來男孩處給他喂奶。
有一天,婦人跟在黃牛後面前去查看,見黃牛正在給男孩慢慢喂奶,知道這男孩必是異人,于是將男孩帶回養爲義子。取姓氏爲鄂魯氏,譯成藏語爲喝黃牛奶的人。男孩長至七歲時,聯絡與己年齡相仿的男孩六人,逃…
《紅史(亦名烏蘭史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