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往北面都城的雪山深處造反,將在山中打柴的人都收編爲軍隊。男孩又去向北面都城中有學問的人詢問造反的方法,有一個漢人老婦人教給他的辦法說:“這個月的十五日你可領兵來,多帶一些馬鞭、馬糞,抛入黃河中,我有辦法讓漢人國王把大印交到你手中。”到十四日那天,老婦人登上城牆捶胸大哭,國王前去詢問是何緣故,老婦人回答說:“帝釋天神已下令讓一個西夏國王出世,我們若不歸順,恐漢人將被殺絕,明天將有不計其數的大軍前來。”國王又問何以見得,老婦人說:“你們明天早晨到黃河邊上去看,他們遺落的馬糞、馬鞭使黃河河水都要變色。”次日清晨,衆人前去觀看,果如老婦人所言。于是問道:“怎樣辦才好
”老婦人說:“只有投降,才能免禍
”于是國王君臣叁人送印前去,正與西夏國王一行七個騎士相遇,西夏國王取了大印,將漢人國王殺死,以後又漸次將大臣們殺死。此即漢地流傳的諺語:“因一老婦人胡言亂語的罪過,叁角六門的漢城被毀壞”的由來。
西夏國王取其父親格胡神名字中的格字,起名爲格祖王(208)。由他下傳六代爲西夏傑廓王,他在位時,有流言說將有一個在迥明山(209)(譯成藏語爲黑心山之意)出生的人在任國王的大臣時殺死國王,傑廓王聽說後,向格胡山神請問將此山的人全部殺掉是否可以免禍,格胡神因崇信佛教,沒有同意。因此無法在都城居住,遷移到尕地方。後來,果然有一個當時沒有找到的在那座山出生的人當了大臣,他殺死傑廓王,此後王統斷絕。後來,當另一個叫做托季的國王出世時,成吉思汗奪取西夏,西夏國王是火命,成吉思汗是水命,故西夏無論怎樣也敵不過成吉思汗。西夏傑廓王的轉世是蒙古王子闊端(210),闊端到北面都城時,在以前西夏傑廓王被殺的地方修建寺廟,並將殺害傑廓王的人家全部族滅。據說謀害格堅皇帝的察汗帖木兒也是在迥樂山出生的。以上是依據西夏禅師喜饒益希所說而記下來的。在另外一些文書故事中說,當漢人皇帝宋太祖兄弟二人執政叁十年後有西胡國王出世,由西胡國王傳出西夏的十二個國王,共計執政二百六十年,然後失陷于蒙古。
08.蒙古(元朝)簡述
蒙古的王統,最初是天之兒子孛兒帖赤那,孛兒帖赤那的兒子是巴塔赤罕,巴塔赤罕的兒子是塔馬察,塔馬察的兒子是齊吉蔑爾幹,現在據說他是鎮伏魔怪的白瑪迥乃(蓮花生)大師。齊吉蔑爾幹的兒子是阿兀站孛羅溫,阿兀站孛羅溫的兒子是也客尼敦,也客尼敦的兒子是薩木蘇齊,薩木蘇齊的兒子是喀楚,喀楚的兒子是朵奔蔑爾幹,他死以後,其妻阿蘭豁阿感太陽和月亮的光明生了孛端察兒盂幹。孛端察兒孟幹的兒子是格齊,格齊的兒子是伯格爾,伯格爾的兒子是瑪蘭圖丹,瑪蘭圖丹的兒子是海都汗,海都汗的兒子是伯升,伯升的兒子是科多克新,科多克新的兒子是屯必乃汗,屯必乃汗的兒子是葛不律寒,葛不律寒的兒子是把兒檀巴圖爾,把兒檀巴圖爾的兒子是也速該巴圖爾。也速該巴圖爾和夫人珂額侖所生的兒子爲太祖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生于陽水虎年,有兄弟五人。成吉思汗叁十八歲時,聚集百姓,登上王位,在位二十叁年,于陽火虎年(按生年算應是陽水(猴年)秋七月十二日六十一歲時在西夏尕地方升遐。成吉思汗的兒子有術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諾顔①等九人。成吉思汗在世時,讓兩個大的兒子不要爭奪王位,給以文書封給左右兩翼的地方②。他們的弟弟窩闊臺當了國王,執政六年。術赤有八個兒子,察合臺的兒子有都哇等九人。窩闊臺王的大兒子是貴由王(211),他在位六個月,貴由王的弟弟是闊端、合失、合丹等七人。闊端有叁個兒子。拖雷諾顔因先前未給文書,所以對皇位有所爭執,後由他和賽音額客唆魯禾③的兒子蒙哥汗 (212)即位執政九年。他們的第四個兒子名叫忽必烈,忽必烈即是元世祖薛禅汗,生于陰木豬年,第六個兒手爲旭烈兀,第七個兒子爲阿裏不哥,拖雷諾顔共有十一個兒子。薛禅汗和察必皇後二人的兒子有朵兒只、真金、忙哥刺、那木罕等四人,他與偏妃涉恭瑪所生的兒子六人,共計薛禅汗有十個兒子。此外,他與南必皇後生有一子,早夭。
薛禅汗④從陽鐵猴年起在位執政叁十五年,年號中統五年,至元叁十年,于陽木馬年去世。闊端的兒子是只必鐵穆耳(213)等叁人,合失的兒子是海都,其余難以盡數。以上是從《脫蔔赤顔》一書中摘要抄錄。薛禅汗的兒子朵兒只無子,真金和也克太後闊闊真所生的長子是甘麻刺,第二子是答刺麻八刺,他是啞巴,第叁子是鐵穆耳完澤笃汗⑤,他即位執政十叁年,年號元貞(214)兩年、大德十一年(215)。鐵穆耳完澤笃的兒子德壽早夭,王子答刺麻八刺和太皇太後答吉二人所生的長子海山曲律汗⑥(216)繼位執政四年,年號至大(217),第二子愛育黎拔力八達⑦普顔笃汗(218)繼位執政九年,年號皇慶兩年(219),延祜七年(220)。普顔笃汗的兒子碩德八刺英宗格堅汗(221)繼位執政叁年,年號至治(222)。甘麻刺之子也孫鐵木兒⑧晉王(223)繼位執政,年號泰定四年(224)、至和一年 (225)。也孫鐵木兒的兒子阿速吉八(226)繼位四十天,被忙哥刺的兒子阿難答的兒子月魯帖木兒殺死。曲律汗有兩個兒子,長子和世[王*束]護都笃⑨汗(227)繼位一個月,次子圖帖睦爾⑩紮牙笃汗(228)繼位,年號天曆叁年(229)至順兩年(230),共在位五年。和世[王*束]的小兒子懿璘質班(231)繼位一月,年號至順。以後皇位空懸六個月,國政由燕鐵木兒太師(232)護持。
和世[王*束]的大兒子妥懽帖睦爾⑾(233)于水陽雞年即位,年號至順一年、元統兩年、至元六年、至正叁年(按:應爲叁十年),總妥懽帖睦爾在位叁十七年,其後于猴年八月放棄大都城(234)退回蒙古地方。當妥懽帖睦爾放棄京城時達倉巴的巴希貢噶仁欽正在大都城內,據他敘述,當時大都城內紛紛傳揚說反叛的軍隊將要到來,故于羊年五月十一日返回蒙古地方,看來這個說法是確實的。《覺臥巴教法史》中說,上述的皇位空懸時期,是因爲當時的占蔔者說:“如果和世[王*束]的長子妥懽帖睦爾在雞年等待六個月然後再登上皇位,那麼皇運將和薛禅汗一樣久長。”對此說法,衆位大臣們說:“這樣將皇位空置,國家的責任由誰來擔負
”這時燕鐵木兒說:“你們對天神的預示再好好測算,如果真是如此,能使皇帝聖壽久長那就最好不過,皇位空懸時期國家重任由我來承擔”。于是將皇位空懸,國政法令之事由燕鐵木兒負責。以後在陰水雞年的六月八日妥懽帖睦爾在上都 (235)大殿登上皇位,在位四年(按:應爲在位四十年)。在妥懽帖睦爾繼位後叁十八年的陽土狗年,帝師貢噶堅贊(236)死。此時蒙古大臣們反叛,將上都 (237)大殿焚毀,如來佛的佛牙舍利(238)和袈裟不知失落何處。陽土猴年八月二十九日黃昏皇帝父子離開大都逃走,失去皇位而回到蒙古地方。
①薛禅汗之父。
②成吉思汗之子。
③拖雷諾顔有十一個兒子,蒙哥汗是長子,他與貴由汗是叔伯兄弟。
④蒙哥汗之弟。
⑤薛禅汗的孫子。
⑥完澤笃汗的哥哥的兒子。
⑦曲律汗之弟。
⑧與格堅汗的父親是叔伯兄弟,是格堅汗的堂叔。
⑨與阿速吉八是堂兄弟。
⑩和世[王*束]的弟弟。
⑾懿璘質班的哥哥。
09.吐蕃簡述
以前的各種史籍中說,西藏地方最先並沒有人,有一些鬼神分布各處,由什巴恰堪傑統治。以後依次由穆傑贊波、都波瑪章如茹紮、森波雅格德哇、魯傑崗哇等統治。此後由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神猴菩薩和度母的化身岩羅刹女生出西藏的人類。以後依次由瑪桑九兄弟、二十五小邦、十二小邦、四十小邦統治。
此後,乃有天神降世來爲人主。喜饒郭恰大師所著的《殊勝天神禮贊》的注釋和拉薩大昭寺發現的《柱間史》中說,釋迦種族的釋迦欽波、釋迦黎紮比,黎迦日紮巴叁支傳到最後有名叫傑桑的國王,他的小兒子領著軍隊穿女人服裝逃往雪山之中,後來世代爲西藏的國王。
《霞魯教法史》中說,印度國王白沙拉恰切的兒子爲聶赤贊普。本波教徒們則認爲天神之王是由十叁層天的上面沿著天神的繩梯下降的,從雅隆的若波神山頂上沿天梯下降到贊塘郭細地方,看見的人說:從天上降下一位贊普,應請他當我們衆人之主。于是在脖頸上設置座位將其擡回,奉爲國王,稱爲聶赤贊普,這是吐蕃最早的國王。他爲了作戰的需要修建了雲布拉康堡寨,令策米辛吉穆傑翻譯本教,並調伏了蘇毗的本教師阿容甲哇。
聶赤贊普的子孫依次相傳,有牟赤贊普、丁赤贊普、索赤贊普、梅赤贊普,德赤贊普、塞赤贊普。他們與聶赤贊普合稱爲天赤七王,天赤七王的陵墓建于天上,神體不留屍骸如虹逝去。
塞赤贊普的兒子是止貢贊普,他與一個名叫羅昂的大臣比武,止貢贊普在交戰時失敗,被大臣羅昂殺死。止貢贊普的叁個兒子逃往工布,王位由羅昂執掌。叁位王子的母親在被罰爲奴時,在睡夢中夢見與一個白人交合,後來生下一個血團,血團中有一男孩,起名爲乳列吉。乳列吉使王子涅赤登上王位,起名爲布帶鞏夾。涅赤的哥哥夏赤和弟弟甲赤二人分別當了工布和娘布的王,征服羅昂。止貢贊普和布帶鞏夾父子二人在位時,出現了本教的仲本和德烏本,並開始農耕種地、熔煉金銀、修建橋梁。止貢贊普和布帶鞏夾合稱爲上丁二王,他們的陵墓修建在石山山岩上。
此後依次爲埃肖列、德肖列、梯肖列、庫茹列,仲西列、俄肖列,他們合稱爲中列六王,中列六王的陵墓建在石山和草山之間。
此後依次爲薩南木森岱、岱朱南木雄…
《紅史(亦名烏蘭史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