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紅史(亦名烏蘭史冊)▪P6

  ..續本文上一頁贊、色諾韓岱、色諾保岱、岱諾南木、岱諾保、岱甲保、岱珍贊,他們合稱爲地岱八王,地岱八王的陵墓建在河流之中。

   此後爲甲德日龍贊,甲德日龍贊以前贊普之母爲神女和龍女,從甲德日龍贊以後贊普與臣民通婚。此後依次爲赤贊南木、赤紮邦贊,赤脫傑脫贊、拉脫脫日年贊。以上五王合稱五贊王,五贊王以下贊普陵墓建于國中。拉脫脫日年贊六十歲時,從天空中落下一肘高的黃金寶塔、大乘莊嚴寶王經、百拜忏悔經、六字大明心咒、贊達嘛呢泥塔、木叉手印等物,並有聲曰:“五代以後將會懂得其意義。”拉脫脫日年贊雖不懂其意,仍把這些起名爲玄秘神寶而加以供養,因此他活到一百二十歲。據說這是佛教在西藏的開始,他是普賢菩薩的變化。

   拉脫脫日年贊的兒子是赤年松贊,赤年松贊的兒子是仲年岱烏,他因得癞病而在世時就住進墳墓。仲年岱烏的兒子生下來時是個瞎子,以後治好眼睛時看見達姆山上有盤羊在跑,故起名爲達日年塞。仲年岱烏和達日年塞被稱爲中丁二王。達日年塞的兒子是南日松贊,他在位的時期由漢地傳入曆算及醫藥,並征服漢地和突厥。南日松贊與蔡邦妃甄瑪脫噶所生的兒子,即是松贊幹布王,他于陰火牛年誕生于不動彌勒宮,年十叁歲時父親去世,他繼位執政,在位六十九年,以噶爾東贊域宋任大臣。松贊幹布由尼泊爾迎娶俄賽郭洽之女,忿怒度母化身之赤尊公主,在陪嫁物中有與釋迦牟尼八歲身量相等的覺臥不動金剛像、彌勒法-輪、自現旃檀度母像,並修建了拉薩幻顯神殿(即大昭寺)。又迎娶唐朝皇帝唐太宗的女兒文成公主,陪嫁物中有與釋迦牟尼十二歲身量相等的覺臥釋迦像,並修建嘉達日沃且神殿 (即小昭寺),並建造自成五位一體現觀音菩薩像等。

   在修建大昭寺以前,因吐蕃地方形如魔女仰臥,爲鎮壓魔怪,修建約茹昌珠寺等魇勝寺和再魇勝寺多處。並迎請印度大師古薩熱、婆羅門香噶熱、尼泊爾大師西拉曼殊、迦濕彌羅大師達努達、噶努達、印度堪布李敬、和尚瑪哈德哇等,由吞米桑布紮任譯師,由達磨郭夏、拉隆多傑貝等任傳話,譯定多種經典。吞米仿照印度的文字,創製藏文。爲吐蕃臣民製定十善法和十六清淨法律,並劃分吐蕃四茹千戶所等,將南面的珞、門,西面的象雄、北面的突厥、東面草地居民和森林居民收歸治下。並預言說:“由我下傳五代,在一個名叫德的國王的時期,將會有佛教教法和出家僧人在吐蕃出現,並修建大屋頂寺(即指桑耶寺)”。這樣,在松贊幹布時期吐蕃開創了佛教,他的頭上有阿彌陀佛顯現。聖觀音菩薩化身的松贊幹布在陰土鼠年八十二歲時與兩位王後一起沒入大悲菩薩像的胸中。

   松贊幹布與孟氏妃赤尊的兒子貢松貢贊執政五年,十八歲時先于其父去世。

   貢松貢贊的兒子芒松芒贊生于陽火狗年,十五歲時執政,二十七歲時去世。

   芒松芒贊的兒子都松莽布支龍南木神變之王,生于陰水雞年,執政二十九年去世,他在位期間,吐蕃有大量茶葉、器樂,並有七名武藝高強的人出世。

   都松莽布支的兒子赤德祖贊墨阿蔥生于陽鐵龍年,見到先祖松贊幹布的預言,認爲是指他自己,修建了五座神殿,翻澤了一些經典和醫書,于六十叁歲時去世。

   赤德祖贊之子江擦拉本,聘定唐朝皇帝唐睿宗的女兒金城公主,公主到時江擦拉本被大臣害死。公主爲父王所納,于陽鐵馬年生赤松德贊王。赤松德贊從十叁歲起執政四十叁年,迎請印度的堪布喜瓦措、蓮花生大師、畢瑪拉迷紮、首底噶拔、畢蘇達恩哈、達瑪格底則那迷紮、達哈那西拉、喇瑪拉錫拉、和漢地和尚瑪哈衍那等,由畢若紮那、噶瓦貝則、屬廬魯易堅贊、班第益希德等人任譯師翻譯無數經典。又于吐蕃臣民之中,有巴·塞朗、韋·赤謝、桑希達、巴郭·畢諾紮那、恩蘭·嘉哇卻央、昆魯易旺布達哇、阿紮仁欽卻、藏勒朱等七試人出家。此時,派遣康朗卓朗希、涅·達贊冬塞、章·嘉熱勒塞、森科·拉隆塞、琛梅拉等人去印度,從畢噶瑪拉寺迎請堪布的弟子說一切有部的比丘十二人,于羊年春正月八日到達紮瑪,爲七試人等吐蕃臣民叁百人剃度出家,並把出家人奉爲頂禮供養處。

   國王並仿照歐丹達普日寺依須彌山的形狀修建大屋頂寺(桑耶寺),其下層爲吐蕃式樣、中層爲漢地式樣、上層爲印度式樣。並依須彌山四周金山、遊戲海圍繞之意,修建內外叁道巡禮過道、四大州、八小洲、日月等壇。並修建四座神殿、四座佛塔、圍牆等代表須彌山的四座山峰。修建此桑耶不變自然成就寺,從陽火免年奠基,至陰土兔年曆時十叁年建成。王妃蔡邦妃梅朵准修建康松桑康洲,頗茹容妃甲姆准修建布蔡康洲,沒廬妃菩提主修建格傑切瑪洲。使吐蕃臣民得享安樂,禁廢本教,宏傳佛法。赤松德贊手掌上有蓮花紋,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于陰木牛年五十六時去世。

   赤松德贊與蔡邦妃梅朵准所生的長子牟尼贊普生于陽水虎年,執政一年九個月,他製定桑耶寺四時期供,四次平均吐蕃臣民的貧富,于二十四歲①時在父王在位時被母後害死。二兒子牟赤贊普年青時去世,叁兒子牟笛贊普因殺死尚傑擦拉朗的兒子而被流放,在迎請他回來即位時,那囊家的人不滿,將他殺死。四兒子赤德松贊②生于陽木龍年,從二十叁歲起執掌國政叁十二年。由班智達畢瑪拉米紮、噶瑪拉錫拉、贊雅塞那③、拜波韓噶拉④、譯師昆·魯易旺布、瑪·仁欽喬等人翻譯許多經典,修建噶瓊多吉英等寺院,使吐蕃臣民得享安樂。赤德松贊于陰火雞年五十四歲時去世。他的名字又叫做塞那累江允。

   赤德松贊有五個兒子,即:臧瑪、達瑪、熱巴巾、拉傑、倫珠波。臧瑪虔信佛教,達瑪喜愛外道,所以都未繼王位。由缽闡布等大臣擁立熱巴巾繼位。赤祖德贊熱巴巾生于陽火狗年,十二歲時繼位執政。由堪布阿紮雅茲那迷紮⑤、蘇仁紮布德、達那錫拉、博德迷紮、吐蕃的堪布熱那恰達、達瑪達錫拉、善巧譯師恰那什那、紮耶熱恰達⑥、曼珠寶利哇瑪、熱倫紮希那、等人校對各種經典,厘訂文字。給每一個出家僧人奉獻七戶平民,修建文江島福德無比紮西格培寺等寺院。至此時吐蕃王臣共建寺院一千零八座,吐蕃臣民得幸福安樂。統治疆土超過以往父祖之時,東方邊界至漢人會聚之地,抵達如白綢覆蓋之賀蘭山山脈,北面與突厥交界處抵達如魚脊背的沙山處,統治世界叁分之二的地方。熱巴巾王是金剛手菩薩的化身,因他在位時十分崇信佛教,韋·達那巾等喜愛外道的大臣們害死缽闡布,將出家的王子臧瑪流放到卓木(亞東)地方,並在國王叁十六歲的陰鐵雞年將國王害死。以上幸福時代共計十二代半,其中最爲幸福的時代爲四代半。

   國王熱巴巾沒有兒子,其兄朗達瑪被立爲王。即使他偶爾也想按國王軌則辦事,也會被那些喜愛外道的大臣更改。他因以前立弟弟爲王而沒有立他的舊恨,在吐蕃毀滅佛教。此後,國王朗達瑪也被拉隆貝吉多傑用箭射死,拉隆貝吉多傑逃往朵康地方。國王朗達瑪被稱爲下丁之王。朗達瑪以上吐蕃王統共傳四十二代。

   以後吐蕃陷入分裂,朗達瑪被殺後,他的長妃找來一個男孩,宣稱是她生的兒子。因爲母後堅持他是王室後裔,所以被稱爲雲丹(即“母後堅認”之意),他占據伍茹地區。朗達瑪的次妃生一遺腹子,因怕長妃奪去,晚上用酥油燈火圍護王子,所以被稱爲沃松(燈光保護之意),他占據約茹地區。伍茹和約茹雙方發生戰爭。到他們的兒子之時,于陰土牛年發生奴隸反亂之事,于陰火雞年毀壞國王陵墓。雲丹的兒子爲赤德衮甯,赤德衮甯的兒子爲赤德日巴衮、尼瑪衮。弟弟尼瑪衮的兒子是尼沃貝衮,他的後裔在壟雪、彭域、朵康等地有許多人。哥哥赤德日巴衮的兒子是德波和多傑拔爾二人,德波的後裔是布巴巾巴、唐拉紮巴等,多傑拔爾的兒子是赤旺秋贊,赤旺秋贊的兒子是查蘭益希堅贊,查蘭益希堅贊的兒子是赤巴,他們父子二人之時,供養桑耶寺,佛教的死灰複燃。(239)。

  ①有的說是二十九歲。

  ②赤德松贊和塞那累江允是同一人的不同名稱。

  ③即益希德。

  ④即拜波迥乃。

  ⑤即嘉哇息年。

  ⑥即嘉哇松吐。

  10.佛教後弘的産生

   佛教後弘發生的經過是,當朗達瑪滅佛時,有藏饒色、約格迥、瑪·釋迦牟尼叁人用一匹騾子馱載戒律經卷從吉祥曲沃山逃往阿裏地區,又從葛祿羅(240)繞行突厥地區,到達朵麥(241)安瓊南木宗(242)地方,當地有一本教教徒的兒子名叫木蘇塞拔,皈依佛法,以藏饒色爲堪布、約格迥爲親教師,受沙彌戒出家,起名爲格哇色,後來被稱爲貢巴色。

   一年以後,還由藏饒色任堪布,約格迥爲軌範師,由瑪·釋迦牟尼任屏教師,拉隆貝吉多傑因刺殺過國王,不能參加授戒,所以又找來兩名漢人和尚,由他們五人給貢巴色授具足戒。此後五年,有瓊·益希堅贊、努·貝吉旺秋隨堪布貢巴色出家。這些情況被桑耶地方的領主查蘭益希堅贊父子聽說後,他們陸續派出衛藏地區的六個人,衛地的是盧梅喜饒楚臣、章·益希雲丹,藏地的是沖尊喜饒僧格、洛敦多吉旺秋等,他們從喇嘛欽貢巴色那裏受戒,巴尊洛追旺秋,熱西楚臣迥乃、松巴益希迥乃等人從瓊·益希堅贊和努·貝吉旺秋那裏受戒。盧梅等四人加上巴尊洛追旺秋、熱西楚臣迥乃共計六人。他們返回衛藏地區後,分別建立寺院,傳出衆多弟子門徒。據說從朗達瑪滅佛至六人重建教法,衛藏地區有七十年沒有佛教。

   赤巴的兒子有阿紮惹、格隆、喇嘛、波德惹紮等人。阿紮惹的後代爲昌波哇、江甲巴、拉巴蘭巴、止巴、涅塘巴、庫巴則波等人。喇嘛沒有後裔。格隆的後代爲丕細哇。波德惹紮的後裔拉尊恩姆、呂閏巴、拉止岡巴等人。現在溫、朵、恰塘、桑耶等地的領主,都是雲丹的後裔。

  11.阿裏的王統及佛教弘…

《紅史(亦名烏蘭史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覺囊派教法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