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主沃松的兒子貝考贊修建了八座神殿。貝考贊的長妻生子吉德尼瑪兖,次妻生子紮西則巴貝。他們二人統治的地區大部被雲丹的後裔奪去,所以逃往阿裏。尼瑪衮有叁個兒子,即:紮西衮、貝德、祖衮。紮西衮有兩個兒子即:柯熱、松額。柯熱有兩個兒子,即:那噶惹紮、德哇熱紮。在他們父子期間,修建了托林寺(243),並派遣藏族青年二十七人到印度去。這些青年中的大部分人死去,大譯師仁欽桑波(244)和小譯師勒巴喜饒(245)學習和翻譯了許多經典,並迎請了五位班智達。柯熱將國政交給弟弟,父子二人出家。父親被稱爲天喇嘛益希沃①(246),他自己也去印度,在途中被葛祿邏人的軍隊抓住。搜集藏地的黃金前往贖取,只夠贖取身子而沒有贖取頭的黃金,因而被殺。弟弟松額的兒子拉德迎請班智達彌底(248)等人,修建四座寺院。
拉德有叁個兒子,即:普拉喜瓦沃、拉尊巴绛曲沃(249)、沃德。绛曲沃派遣譯師甲尊追僧格、那措楚臣嘉哇前去迎請覺臥阿底峽(250),阿底峽的弟子有庫、額、仲叁人(251)。沃德迎請恰那室利。在沃德的兒子則德的時期,有額洛丹喜饒(252)等許多譯師、班智達出世。則德的兒子巴列,巴列以下依次爲:紮西德、巴德、那噶德哇等。以上所說爲古格普讓、孟域等地的領主。由貝考贊以下至那噶德哇的世系有個別地方說法不同。
那噶德哇的兒子贊秋德到雅澤地方。贊秀德的兒子爲紮西德,紮西德的兒子紮贊德,紮贊德的兒子紮巴德,紮巴德以十七升②黃金修造文殊菩薩像,並修建二十四座佛塔,並以五百升白銀造金剛亥母和俱生菩薩像,又以白銀十二千升造彌勒像,書寫許多經典,紮巴德的兒子爲阿索德,他用每年向索波人交十二馱白銀的代價買下當年法王阿育王獻給印度金剛座(253)的四十二座城鎮,奉獻給金剛座。阿索德的兒子爲支達默和阿南默二人,哥哥支達默用白銀建造傑地方的九座金剛像,弟弟阿南默供養金剛座,並用金汁書寫《甘珠爾》(254)經。阿南默的兒子熱烏默攻取印度的許多地方,以四千馱白銀建造八座藥師佛像,給拉薩大昭寺貢獻金頂(255)。熱烏默的兒子爲桑噶默,支達默的兒子阿吉默以白金十一馱建造度母像,他在未繼位前在薩迦當過僧人。支達默的兒子生于雅澤,名叫志底默,志底默和家臣貝丹紮巴給薩迦寺的法座和拉薩大昭寺十一面觀音像修建上面的金頂。
紮西則巴貝的兒子爲貝德、沃德、吉德,他們被稱爲下部叁德,貝德的後裔傳到恩波川波地方,有喀貢塘巴、魯嘉、吉巴、拉則巴、朗則果等人,住在拉堆以東的地方。叁兒子吉德到了甲達納地方,他有六個兒子,他們的後裔有五支到北方,爲卓地方的領主和葉茹、茹拉的領主以及穆巴、甲、娘堆等地居民,另一支的後裔傳到領主嘉巴沃的後裔,住在後藏仲巴、色、娘堆等地。二兒子沃德有四個兒子,即:帕哇德斯、生赤德、赤窮、聶德。帕哇德斯和赤窮來到衛地,帕哇德斯將鹿形銀勺帶回後藏,他的後裔在努玉絨,雅德、娘堆達蔡等地居住。聶德的後代在後藏葉茹地區,傳到金喀則波地方。赤德的後裔爲東方宗喀(256)地方的國王京俄頓欽等人,爲朵麥地區的贊普後代(257)。赤窮後來到了雅隆地方,他的後裔是衛地的贊普沃松的後裔。赤窮的兒子是沃吉拔,沃吉拔有七個兒子,爲尚赤察、赤德拔、藏巴察六兄弟等。赤德拔有六個兒子,其中玉脫的後裔爲那莫哇、秦額哇、頓卡哇、塘科哇等,祁窮拉绾絕後;貢德沃拔白加絕後;達哇的後裔爲達夏巴、紮那哇;赤脫特瑪如波絕後;最小的兒子香巾拔的後裔爲門喀哇、尚達巴、本頓塘巴等。藏巴察六兄弟中的沃贊、拉贊、貢贊叁人的後裔爲香巴地方的領主,倫波的後裔在甲爾地方,達惹的後裔爲查珠巴、曲迷郭波哇等。以上爲沃松的後裔的世系。
從聶赤贊普到拉脫脫日年贊爲六百六十年,從拉脫脫日年贊到松贊幹布出生爲一百五十年,從松贊幹布出生到绛吉頓巴(258)寫作《王統如意寶樹史》(259)的陽火狗年爲九百二十叁年,由該年到作者寫這本史書的陽火狗年爲六十一年,總計由聶赤贊普至今(著者當時——編者注)已曆一千七百九十四年。
以上所記的吐蕃的王統,大部分是由绛吉頓巴喜饒本采集整理的多種史書中而來,作者是向帕托巴仁多 (260)詢問後而書寫的。
①據說是在佛像前自行出家(247)。
②一說爲七十升。
12.薩迦派世系簡述
具吉祥的薩迦派世系(261)如下:
古代,當蕃地遍布天神與羅刹娑之時,雅隆東面的岈邦傑和司禮瑪二者交會,那些羅刹娑雖無熱血但對她又貪戀,因而對他們的交會産生仇怨,他們在(羅刹娑們的)仇怨中生下了一個王子,取名叫覺臥款巴傑(意爲仇怨中出生的王子),由此傳出款氏家族的系統。
在贊普赤松德贊時任內相的款傑·貝波且有四個兒子:赤則拉勒、澤拉旺秋、款·魯易旺布松瓦、澤真。第叁子魯易旺布松瓦爲“七試人”中的第六人。第四子澤真的兒子多吉仁欽傳出的後代依次爲:喜饒雲丹、雲丹迥乃、楚臣傑布、多傑祖道、格嘉、格通、泊布、釋迦洛追,他們都是精通舊派密宗的人。
釋迦洛追有兩個兒子,長子喜饒楚臣堅守梵淨行(262),次子宮卻傑布(263)生于陽木狗年,在水陽鼠年修建了薩迦寺,享年六十九歲,逝于水陽馬年。
官卻傑布的兒子薩欽貢噶甯布(264)曾親眼見到文殊、畢爾哇巴等菩薩。並從菩薩處聽受經教,身體變輕能夠幻化。他生于陽水猴年,住持夏爾拉章,享年六十七歲,死于土陽虎年。
他有四個兒子,長子貢噶拔;第二子索南孜摩大師(265),生于陽水狗年,享年四十一歲,逝于陽水虎年;第叁子傑尊紮巴堅贊(266),生于陰火兔年,修建了薩迦寺舊大屋頂殿,享年七十歲,逝于火陰鼠年;第四子貝欽沃波(267)生于陽鐵馬年,享年五十四歲,死于陰水豬年。
貝欽俄波有兩個兒子,長子爲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268),生于陽水虎年,以班欽釋迦室利等大學者爲師,精通五明之學,他將夏爾拉章托付給協迥,自己修建了細脫拉章。皇子闊端①由北方,即涼州派人前來迎請他,以前傑尊紮巴堅贊曾預言過:“以後由北方來一與我們語言族屬不同、頭戴飛鷹似的帽子、腳穿豬鼻靴的人前來迎請,如應邀前去,對佛教大有利益。”依照這一預言,貢噶堅贊于六十叁歲的陽木龍年,伯侄叁人前去,路上走了叁年,于馬年到達涼州。此時皇子闊端前去參加貴由大汗的即位典禮去了,到回來時在羊年與薩迦班智達會見。班智達獲得了祭天大典的首席長老的地位,弘揚佛教,此上師享年七十歲,于陰鐵豬年逝于涼州。
薩迦班智達之弟爲桑察索嘉(269),生于陽木龍年,修建了“登”的圍牆,享年五十六歲,死于陰土豬年。他與覺臥官卻吉所生的長子即爲衆生怙主——八思巴洛追堅贊(270),生于陰木羊年,十歲時作爲伯父的隨從一起到涼州。後來,當忽必烈汗(271)駐在六盤山之時,涼州大王蒙哥都(272)與上師一起前去會見,十分歡喜,王子忽必烈贈給涼州大王蒙古馬軍一百去迎請薩迦人(指八思巴等),八思巴給忽必烈汗灌頂,由此建立了施主與福田(受供者)的關系。薛禅汗繼位後,相繼將八思巴封爲國師(273)、帝師(274),成爲全國的教主。八思巴享年四十六歲,于陽鐵龍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在薩迦圓寂。
八思巴之弟額達恰那多吉(275),陰土豬年生,五歲時作爲伯父的隨從去涼州,皇子闊端讓他穿蒙古裝,娶公主墨卡頓爲妻,薛禅皇帝派他充當吐蕃總首領,享年二十九歲,于陰火兔年死于薩迦地方。
他與瑪久坎卓本所生的兒子爲達瑪八刺若支達(276),陽土龍年生,八思巴逝世後,他十四歲時到朝庭,雖爲在家的俗人,但地位與住持法座的大師們一樣。後來娶王子啓必帖木耳的公主貝丹爲妻,受命管理吐蕃事務,回到薩迦,享年二十一歲,于陽土鼠年在哲明達地方(277)逝世。
他與覺臥達本所生的兒子阿刺忒納巴多羅早逝。桑察的妻子覺姆卓所生的女兒名叫女大師多岱,兒子名叫仁欽堅贊(278),生于陽土狗年,赴元朝宮廷,當喇嘛 (指八思巴)返回衛藏時,他代攝法位。他享年四十五歲,于陽水馬年逝于臨洮。
桑察的另一妻子拉久則姆所生的女兒爲女大師索南本和女大師尼瑪本。桑察的第四個妻子爲拉久則姆的侍女覺臥多傑丹,她生的兒子爲意希迥乃大師(Z79),他生于土陽狗年,他別名叫夏爾瑪蘇巴堪布,他後來成爲雲南王忽哥赤供養的上師,前往雲南,享年叁十六歲,于陽水雞年死在彼處。
桑察的第五個妻子霍爾人覺江所生的女兒爲仁欽迥乃大師。意希迥乃大師與覺臥仁吉所生的兒子爲喇嘛達尼欽波桑波貝(280),他生于陽水狗年,後來完澤笃皇帝讓他繼承本宗,並且令他繁衍本支嗣統,他住持拉康拉章十五年,普顔笃皇帝封他爲國師,並任命他主持細脫拉章,在法位十二年,享年六十二歲,逝于陰水豬年。
他住在蠻子地方時所生的兒子爲索南桑布大師,年青時在涼州被封爲國公,格堅皇帝在位時還俗,娶公生門達幹,被封爲王返回蕃地,在朵甘思去世。本勤阿蘭獻的妻子貢噶本在衛藏生的兒子是喇嘛貢噶洛追(281),在普顔笃、格堅、也孫鐵木耳叁位皇帝在位時任帝師,享年二十九歲,于陰火兔年二月逝于大都。
第二個妻子瑪久雲達姆生有叁個兒子,長子生後即死,第二子喇嘛貢噶勒白迥乃(281),在也孫鐵木耳皇帝時任國師、帝師,第叁子喇嘛貢噶堅贊(282),也孫鐵木耳皇帝時任靖國公(…
《紅史(亦名烏蘭史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