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红史(亦名乌兰史册)▪P3

  ..续本文上一页)派遣目犍连子(Maugal yayana)的儿子(94)到天界建造了一尊释迦牟尼的旃檀像④,并迎请释迦牟尼返回人间。释迦牟尼从天界返回人间时旃檀像建成,旃檀像向释迦牟尼低头致敬,释迦牟尼为其摩顶,并授记说;“我灭寂之后一千年,此像将至汉地,利益众生有情。”此后四十二年,释迦牟尼八十岁时灭寂。由佛祖灭寂到薛禅汗(95)即位后两年半的水阴猪年,其间共计两千零一十三年。旃檀觉卧像(96)从建造至此时已历两千零五十五年。这些见于汉地旃檀觉卧像的记载中,在其它史籍中亦有记载,所以在此只简要叙述。由此水阴猪年至现在的火阳狗年⑤之间为八十四年。将这些记载译成藏文者,据说是法主的弟子强俄堪布协尔益(97)。

  ①《宝云经》中说他是转动半个法-轮的国王,《大悲白莲华经》中说他一昼夜建佛塔八万四千座。

  ②他在位时,巴曹·楚臣坚赞将《念住经》译成藏文。

  ③《月心经》中说古师比国王玛痕塞那的儿子都扎萨拉被称为红色军王,是否指同一人,待考。

  ④译成汉文的《报恩经》中说,释迦牟尼在天界为母亲说法九十天,这时邬达雅王因为灰心失望,将一象头旃檀刻成释迦牟尼身像。

  ⑤《牛头山授记》中说,释迦牟尼灭寂后一百年,汉地的地乳王占领于阗国。

  04.汉地由周至唐的历史简述

   周朝(98)有三十六个王,执政百年(应为八百年——编者)。此后有称为秦始皇(99)的两个国王。而从汉高祖(100)开始传十二代帝王。在第十二代皇帝执政时,有一个名叫王莽(101)的大臣篡位,执政十八年。以后,有汉室后裔名叫刘光武(102)者,杀死王莽建立后汉。刘光武有五个儿子,第五个儿子即是叫做汉明帝(103)的皇帝。

   他在位的时期,有一个名叫竺法兰的班智达和见谛者(104)二人用一匹白马把小乘经典驮运到汉地,在河南府建立白马寺(105),并翻译经典。由此开始直至现在,佛法在汉地弘扬。这两位班智达都获得阿罗汉果(106),他们中的一位在白马寺下面灭定 (107),要等到弥勒出世时(108)才出定涅槃,一位运用神力腾空,至大海中的白高丽国(109)涅槃。

   此后,汉朝传至第二十四代皇帝汉献帝(110)时,他的大臣名叫曹操(111)者夺取帝位,他的后裔五人当了皇帝。其后,大臣名叫武(112) (应为炎,即司马炎——编者)者夺取皇位,由此有西晋以及由西晋分裂出来的东晋和前秦两朝(113)。

   前秦时期,有一印度的老班智达对国王说道:“在印度和西羌之间的一个小国里,有以前释迦牟尼上升三十三天建立的佛祖十二岁时的等身像即觉卧像、佛的舍利以及名叫鸠摩罗室利的班智达,因其国狭小,此珍宝在彼处对众生利益不广,请陛下发兵取来,将对众生大有利益。”此王驾前有一丞相及一统兵将军,于是国王派将军领兵四十万众前往。大军到达该地时,该地之王问道:“上国与我等并无仇怨,大军为何来此。”将军回答说:“要取觉卧像,佛祖舍利、班智达三者,若不与即行交兵。”该地国王说道:“觉卧像和舍利此处实有,可以送上,班智达已于去年去世,遗有一子,名叫鸠摩罗穷哇,年届十八岁,也可送上。”于是将三者送出。将军统兵将这些带回,路上将军想道:“佛祖舍利亦不知真假,此小孩带回只恐也无多大益处。”因此一路不甚礼敬。

   一日,彼等正骑马赶路,路边有一匹母马长嘶一声,将军所骑的战马也长嘶一声,此时班智达不禁失笑,将军问彼为何发笑,班智达答道。“此母马有一马驹因食草饮水滞留在后,母马恐马驹在众军队列中迷路,故向马驹唤道:我已至此,可速赶来,以免迷路。”将军对班智达此语疑惑不信,片刻之后,果见路边有一马驹正在吃草,将军之乘马长嘶一声,马驹(114)也嘶鸣一声,立即奔跑过来,于是将军传令让众军让开道路,使马驹跑到母马跟前,将军因此对班智达产生敬信。

   后来又有一日,军队在一座山的山腰上扎营,班智达说道:“我等不能在此扎营,今天半夜将发洪水,在此扎营恐众军将被洪水冲走。”于是将众军移至十里以外的山顶上驻扎。当夜果然洪水暴发,山的四周被洪水淹没,变成大海。由此,将军对觉卧像,班智达,佛祖舍利三者产生信仰。他们一行人在返回国王都城的途中,听说前秦国王已死,后嗣断绝,原来的丞相当了国王。于是将军召集自己的四十万军队,占据四川(115)和二十四座州城,自己当了国王。

   后来,当了国王的丞相的后裔从当了国王的将军那里迎请觉卧像,佛祖舍利,班智达到长安(116),他对班智达十分优礼尊崇。因班智达有十位夫人,所以僧人们对他并不信服。有一天,当寺院里敲响檀板(117),召集僧众举行诵经大会(118)时,班智达不给僧众供给饮食,而是给每个僧人发一碟钢针。僧人们谁都不能把钢针吃下,这时班智达说道:“你们这些洁净僧人(119)不能食针,我这戒律不净的僧人(120)却能吃下。”说完将所有的钢针吃下,从此僧众对班智达的疑惑全部消除。后来,班智达有一个名叫周和尚的门徒,很有法力,国王十分崇信,他夺去了国王对后宫嫔妃的宠爱(121)。王后对此十分恼怒,于是将自己的一双鞋藏到周和尚的坐垫底下,然后哭着到国王跟前诉说:“班智达调戏于我,我坚决不从,他将我的一双鞋夺去。”国王对此虽然不信,但众大臣前去查看时,从班智达坐垫底下找出了王后的鞋子。因此将班智达问罪斩首,流出之血都变成奶子。班智达自己用手把斩落的头拿起,放到脖子上。并到寺院中向大众讲经,讲毕,其头落到胸前方才去世。

   其后,丞相的王统(122)断绝,有称作隋炀帝(123)的父子二王出世,在其治下有一名叫唐高祖(124)者,任太原府留守(125)之职,后来他反叛隋朝夺取帝位,他即是唐朝最初的皇帝。在他的三个儿子中的第二子唐太宗(126)在位之时,有一名叫唐三藏(127)的译师将许多佛经从印度文泽成汉文,协助他翻译的有一、二百译师。唐三藏是印度的世友大师的门徒。唐朝时,有一名叫宋律师的僧人,持戒甚严。有一次,他从高山崖上跌入山涧,有一天神之子在空中将他接住,因而末受损伤。宋律师向天神之子问道:“你是何人

  ”答道:“我是多闻天王的次子,我兄弟十二人负责守护如来佛的十二部经典,我是守护戒律经藏者。”宋律师心生骄傲,又问道:“世界上像我这样严格持戒者能找到多少

  ”天神之子答到:“像你一样严守戒律的人,数目犹如恒河的沙粒。”又问:“密宗的经典是否真实?”答曰:“密宗经典真实,在金刚手菩萨的宫殿中,即安放有密宗经典,我的哥哥赞巴那波即守护密宗经典,即使是我也不能随便进入此宫殿,若不信仰密宗,罪过甚大,即须忏悔。”又问:“班智达鸠摩罗室利是何许人

  ”答曰:“他是见道菩萨,此刻己转生兜率天连花座,正听弥勒佛说法。”又问:“唐三藏何许人也

  ”答曰:“他是加行道弟子,此刻在兜率天宫院外听弥勒佛说法,未见其身。”

   唐太宗的女儿睡莲公主(128),藏语中称为大海中的莲花,她来西藏时,将觉卧像带来藏地,由那时至今已有七百年。

  

   以上所记,是赞巴拉多室利衮阅读汉文古籍后在拉萨大昭寺写成文书的。

  05.由汉文译成藏文的唐朝历史中的唐朝吐蕃历

   汉文史籍《唐书吐蕃传》(129)中说:唐高祖于阳土虎年(戊寅)即帝位,在位九年,于七十岁时去世。其子唐太宗在其父在位时,被封为秦王(130),击破突厥。于阳木虎年(甲寅)与吐蕃国王互赠礼品,结为朋友。突厥(131)、吐谷浑(132)派人到唐朝,请求娶唐朝公主,汉人各嫁一女而返回。吐蕃国王也要求娶唐朝公主,唐朝不允。吐蕃国王愤怒,领兵二十万击破吐谷浑,兵至松州(133)。献金甲一付,求娶公主,并说:“若不允,即进兵。”汉人不允,并发兵掩袭,杀吐蕃军一千人。

   吐蕃因迁延时久,将兵撤回。又派大臣东赞(134)献黄金五千两及多种宝物,唐太宗于阴铁牛年允嫁其女文成公主(135),并派皇亲江夏王(136)率兵护送,吐蕃国王领兵至柏海(137)迎接。见汉人衣饰华美,吐蕃人有愧色。公主向唐朝皇帝请求携带文书典籍至藏地。唐朝皇帝伐高丽(138)还朝,吐蕃国王派大臣噶尔东赞域宋献金鹅,高七尺,内可盛酒。唐太宗很喜欢大臣噶尔,将自己的外孙女公主嫁给他,又封为右卫大将军。唐太宗派遣金字使臣(139)到印度,在摩揭陀 (140)被拦劫,吐蕃国王听说后,派兵击破摩揭陀。

   唐太宗自阳火狗年即位,在位二十三年,五十二岁时的阴土鸡年四月去世。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唐高宗即位。唐高宗即位后两次给吐蕃国王松赞干布(141)封官职,第一次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142),第二次为賨王(143),第二次加封时,松赞干布去世。唐朝还给吐蕃蚕种、酒人、碾硙等诸种工匠。吐蕃国王松赞干布阳铁虎年去世,其子贡松贡赞先前已死,芒松芒赞十三岁时继位,大臣噶尔辅政,治理国政十五年。

   大臣噶尔死后,唐朝与吐蕃的国王之间,有时和好,有时交兵,争夺疆土,胜负未分。特别是阳铁马年吐蕃军队攻打唐朝国土,占领全部裕固地方(144),唐朝皇帝派大臣薛仁贵(145)领兵十万进攻吐蕃,打到前往拉萨的半路上,吐蕃派大臣噶尔的大儿子(146)为将军,打败唐朝所有的军队。阴土免年芒松芒赞去世,他的儿子都松芒布结继位,噶尔的大儿子任大臣。此时吐蕃国王统治的地方,东面到松州、茂州,隽州,南面至婆罗门地方, (147)…

《红史(亦名乌兰史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觉囊派教法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