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世人寿命为三万年,有拘那含牟尼佛降世。此后在无军国又传十万代,在未特那又传八万四千五十代,在兖都朗巴又传七万七千代,在波罗匿斯国又传一百代,至支支国王,此时为二分时(11),世人寿命为二万年,有迦叶佛降世。
此后,在普陀洛伽国又传一百代,有那瓦巾王出世,那瓦巾王有两个儿子,乔达摩出家为僧,巴那达扎继承王位。这时有一无赖男子白玛扎勒因争风吃醋,杀死妓女卓瓦桑姆,将刀子抛在乔达摩的草屋中,乔达摩发现后拿去交给国王,国王不知其无罪,亦不知是其兄长,乃将乔达摩杀死。乔达摩临刑前遇见堪布仙人多那,在回答多那的询问时,乔达摩证实自己无罪,故死后变为堪布色尔多。乔达摩死时心念仙人多那之言,种子与鲜血一起滴出,变为两个肉蛋,穿破后生出两个男孩,放在甘蔗园中,堪布色尔多给一个男孩起名为尼玛日,另一个起名为布仁香巴,并养育他们。后来巴热达扎死后无嗣,众人寻找乔达摩,堪布色尔多讲述先前无辜被杀,遗留二子的经过。于是众人迎回两个男孩,立哥哥尼玛色为王,亦无子而死,又立弟弟布仁香巴为王,其子孙称为布仁香巴族(即甘蔗族)。其后裔在普陀洛伽国传一百代,为帕吉波王,他有四个儿子,而王妃死去,又续娶另一有权势之王族的女儿,续娶时立约,若后娶之妃生子,则立为王。后来后娶之妃生一子,名王子嘉师噶。因为要立其为王,前妃所生的四个哥哥与他们的妹妹都遭放逐,在恒河(12)边上仙人迦毗罗住所(13)附近用树叶搭建房屋居住,以打猎为生。其后,王子兄妹们长成。经仙人允许,异母兄妹(14)共居,后代繁衍,迦毗罗和勒丹二地皆成为大城镇。后来王子们的父亲向人询问王子们的情况,听到上述事情后,因彼等兄妹共居之事,惊叹道:“释迦”!“释迦”!释迦族一名即由此而来。父亲死后,由嘉师噶继位,又无嗣而死,乃由前妃之四子依次继位。三个哥哥都没有儿子,弟弟冈吐巾的后裔在迦毗罗传五万五千代。此后有十乘王,这十位国王之后为徐丹王。徐丹王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僧格赞木王,一个是僧格扎王。僧格赞木王有四个儿子:净饭王、色噶则俄色、杜智色、蔡梅色。净饭王有二子:溥伽梵、仲噶波。色噶之子为嘉哇、桑丹。则俄色(应为杜智色)之子为敏钦、玛格巴。蔡梅色之子为贡噶波、勒敬。薄伽梵之子为罗喉罗尊者,以上共计有国王九十二万一千五百零一代,加上薄伽梵和罗喉罗尊者为九十二万一千五百零三代。罗喉罗尊者以后,释迦族长系的传承断绝。
①此支后裔没有为王。
02.薄伽梵(释迦牟尼)的历史、三次集结、教法传承及佛法住世的时期
薄伽梵最先发菩提心(15),在几个阿僧企耶劫 (16)中修习破除二障(17)、聚齐二资粮(18),在兜率天宫(19)中化为圣者朵噶波。知调伏众生之时机已到。《般若》(20)和《大乘庄严经论注释》(21)则说是在兜率天修佛之时,别的经论则说是在兜率天转生之时。此时已是斗诤时(22),世人寿命为能活百岁。
薄伽梵委托弥勒菩萨为兜率天的代理座主,自己投生为净饭王和勒巴惹色王的公主摩耶夫人之子,生于春季最后一个月(23)的初八日,星星升起之时。按照阿底峡尊者的算法(24),薄伽梵是阳木鼠年(甲子)投胎,阴木牛年(乙丑)诞生,阴土猪年(已亥)成佛,木阳猴年(甲申)灭寂。若按法王萨迦巴的算法(25),薄伽梵是阴火兔年(丁卯)投胎,阳土龙年(戊辰)出生,水阳虎年(壬寅)成佛,阴火猪年(丁亥)灭寂。
与薄伽梵同时,在中印度有四个国王的儿子出生,他们是舍卫城(26)的孜吉普尔敞敬王(梵授王)之子胜光王,遏逻阇姞利泗(27)(即王舍城)的白玛钦波王的儿子影坚王,古香比那城(28)百军王的儿子夏尔巴,乌仗那城的(29)穆居塔意王的儿子冬布惹朗。
佛祖降生后七天,其生母死,转生三十三天。王子娶扎真玛,萨措玛等妃子八万四千人,二十九岁前居家(30),三十岁时出离(31),苦修六年(32)后,证得菩提(33),于氐宿月月望时(34)即十五日①黄昏时伏魔(35),半夜时寂定 (36),天明时分成佛。因娑婆主(37)大梵天的祈请,在波罗匿斯国(38)仙人居住的鹿野伽蓝(39)等处为最初所度五比丘(40)和跋陀罗尊者等初级僧徒(41)大众首转四真谛法-轮(42),历时六年或七年。又在灵鹫山(43)等处为千百类菩萨、五万或五千阿罗汉等二转不共乘(44)无相法-轮(45),历时十二年,或说二十九年,或说三十年。又在秣刺耶山(46)、广严城(47)等处为四部众(在家出家男女弟子共为四部众)、无数菩萨等三转不共乘胜义真实谛(48)法-轮。历时九年,或说十二年,或说二十八年。至此,薄伽梵利众事业完满 (49),于八十岁时的秋季最后一个月(50)的八日在婆罗园(51)中示寂。
释迦牟尼示寂的次年,进行第一次结集(52),因庆喜尊者(53)(即阿难)得阿罗汉果,集经藏(54),优婆离尊者(55)集律藏(56),迦叶波尊者 (57)集论藏(58)。
释迦牟尼灭寂后一百一十年,由法王阿育王(59)任施主,在广严城召集七百阿罗汉举行第二次结集(60)。
释迦牟尼灭寂后三百年,在迦湿弥罗国(61)由迦腻色迦王(62)担任施主,召集阿罗汉五百、菩萨五百、世间班智达六千,进行佛法第三次结集(63),这是小乘的结集。
而大乘的结集据说是在王舍城南方的一座叫作毕玛拉萨拔哇的山上聚集百万佛子,由文殊结集论藏,由弥勒结集律藏,由金刚手菩萨结集经藏。
依照释迦牟尼历次的授记,释迦牟尼传法(64)给迦叶波尊者,迦叶波传给庆喜(Ananda),庆喜传给麻衣(Sanakavasa),麻衣传给小护②,小护传给有愧(Dhitika),有愧传给黑色(bhi bhi ka),黑色传给大善见(btsun pa Sudarsna),大善见传给布达哈梅达,布达哈梅达传给胁尊者,胁尊者传给苏那夏达,苏那夏达传给马鸣,马鸣传给西巴,西巴传给龙树(65),龙树传给阿扎雅提婆(66),阿扎雅提婆传给惹都那,惹都那传给僧伽南底,僧伽南底传给比丘阿罗汉,比丘阿罗汉传给胡雅夏,胡雅夏传给古玛惹达,古玛惹达传给夏雅达,夏雅达传给婆苏盘豆,婆苏盘豆传给玛勒达,玛勒达传给哈噶泥噶拉雅拉夏,哈噶泥噶拉雅拉夏传给狮子比丘。
此后龙树、月称(67)、无著(68)、世友(69)、陈那(70)、法称(71),被称为南赡部洲六庄严,加上功德光(72),释迦光(73),合称为八圣。此外,还有无数班智达以及国王恩扎布德(74)、莎乐和(75)、比尔哇巴(76)等获大成就者八十人(77)相继出世弘扬佛法③。
释迦牟尼的教法住世五千年,按认为释迦牟尼出生在龙年的萨迦派的算法,水阳狗年(壬戍)帝师贡噶洛追坚赞贝桑波在藏地受比丘戒时,上距释迦牟尼的生年已过三千四百五十五年,正在三千四百五十六年中,此时成就时期(78)的六个五百年和教显时期(79)的四百五十五年已过,还剩教显期的四十五年,教籍期、教律期、教名期(80)各五百年,总计还剩一千五百四十五年。以上这些记载由各种经典和各个贤哲所著的教法史中收集而来。
①无垢光说是氏宿月十五日黎明。
②按《楞伽经注释》的说法。
③依《奔德》一书记载。
03.印度王统简述、释迦灭寂年代的算法
释迦牟尼灭寂后一百年,有阿育王①者出世,作南赡部洲之王。此后依次有七赞扎王(81)登上印度之王位,即:哈德赞扎王、室利赞扎王、阿比赞扎王、达磨赞扎王、噶玛赞扎王、贝扎玛赞扎王、郭米赞扎王,他是扎兰达讲经院的弟子。这位国王的手印母(同修大手印法的女人)是一龙女,每夜食一国王。后来郭跋拉王 (82)调伏此龙女,由此传出七跋拉王,即:郭跋拉、达磨跋拉、毕喀跋拉、达玛跋拉②、希玛跋拉、摩跋拉、勒跋拉。勒跋拉王之后因大臣叛乱七跋拉王(83)的(王统)断绝。此后有四塞那王(84)出世,即:巴拉塞那、格巴塞那、米尼扎塞那、玛痕塞那③。他们手中各拿着一件象征王权的东西。七赞扎王和七跋拉王受准提佛母的护持而获成果,在七跋拉王在位时期,所有的圣贤学者都降临世间。当达玛跋拉(85)在印度执政时期,西藏是赞普塞那累江允在位,这见于大成就者邬金巴(86)所抄写的雅隆赞普陵墓的碑文(87)中。
萨迦班智达(88)撰写的《杰尊巴传记》中说,印度的历法一般不以鼠牛等十二生肖记年,而是以各吉祥时轮(89)中的胜生等六十四种计算,他们没有一种共同认可的算法,大部分都是以各个著名的帝王所制定的年代来计算,并称为某某王具福德时。因为当时各个国王为求福德,都规定商业利益由国王来保护,国王登位 后即将原先规定的作为货币的商品(90)废除,然后以自己的名字规定新的货币商品(91),并由此依次计算年代。这些变动见于《大法规》的记载,依这种算法,玉丹王统治为两千年,噶切王八百年,月护王二百三十一年,吉玛巴王七百二十四年,派乃王在位统治八百一十四年,郭洽王二百四十二年。
汉地的文书中说,周朝 (92)第四个王登位后的二十年,木阳虎年的四月八日释迦牟尼在印度出生。佛祖降生时的光明和神异在汉地亦可看到,负责卜算的人测算后知道是佛陀降临世间。王子顿珠(指释迦牟尼)十九岁时获得彻悟,三十岁时成佛,此后八年中上升天界为母说法。这时邬达雅王 (93…
《红史(亦名乌兰史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