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紅史(亦名烏蘭史冊)▪P48

  ..續本文上一頁方修建了強增格吉寺,據說這是爲鎮壓風魔而建的。

   (655)通夜誦“嘛呢”六字真言經:喇嘛有通夜經常不斷地念誦“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經的習慣。

   (656)《廣中略叁種般若經》:在赤松德贊時期,由譯師朗康巴闊恰、毗諾劄那、堅吉祖和香益喜丹等人從梵文譯成藏文的《廣般若經》,收入納塘版甘珠爾[1]——[12]函,共計十二部。《中般若經》又分爲廣中略叁種,《中般若經》的廣本有《二萬頌》,還附有譯跋,收入納塘版甘珠爾[1]、 [2]、[3]叁函中;《中般若經》的中本有《一萬八千頌》,由譯師香益喜丹等人翻譯,收入納塘版甘珠爾[1]、 [2]、[3]叁函中;《中般若經》的略本有《一萬頌般若》,由譯師香益喜丹等人翻譯,收入納塘版甘珠爾經一函中。《略般若經》的略本有《八千頌》,曾有多種不同的譯本,多次校訂過。《廣般若經》有十二部,《中般若經》有七部,《略般若經》有一部,共計二十部,總名爲《廣中略叁種般若經》。詳見每部甘珠爾之目錄。

   (657)《發菩提心經》:即四皈依和四無限發菩提心。

   (658)《百字頌》:即爲一百字的陀羅尼咒,包括百字金剛心經和百字大威德經。

   (659)通夜誦“嘛呢”六字真言經:見注釋(655)。

   (660)通宵誦經:見注釋(655)條。

   (661)噶尼大佛塔:指底部爲四方形或四面開有門的佛塔。

   (662)走廊:即屋檐下的走道。

   (663)查查:用幹淨的土放在模型中印造的泥塔和泥佛,稱爲“查查”。

   (664)積大德:略。

   (665)尼婆羅:指今尼泊爾國。

   (666)帕巴興貢:指在尼泊爾的一佛塔中存放有釋迦牟尼舍利,稱爲“帕巴興貢”其曆史不詳。

   (667)布讓王:管轄阿裏布讓地方的土王。

   (668)內應供喇嘛:指請求教法的主要喇嘛和供施處。

   (669)古格王:即統治阿裏古格地方之王,關于古格王的事迹未見記載。古格堪欽阿旺紮巴著的《阿裏政教史》中亦有記載此王,詳情待考。

   (670)中書省:中書省是元代中央管理行政的機關,地方上各省管理行政的機關叫行中書省。

   (671)樞密院官人:即管理地方頭人的管員。

   (672)禦史臺:即負責監察和檢舉官員違法行爲的機關。

   (673)班第:修行佛教教法的各類僧人被稱爲“班第德”。

   (674)叁種差役:即賦稅、軍差、烏拉差。

   (675)叁寶:皈依佛教之叁寶,即1.佛、2.法、3.僧,這叁者是極珍貴之寶和最殊勝之福田,故亦稱爲“至寶”。

   (676)反複下诏:即指皇帝反複下達聖旨。

   (677)即管理部落之官員。

   (678)以手犯西僧:俗人揮手歐打僧人。

   (679)至元二十叁年:元惠宗妥歡帖睦爾在位的前叁年爲“元統”,此後改年號爲“至元”,過了六年,又改年號爲“至正”,有二十八年。此處記年似爲至正二十叁年重抄元成宗的聖旨。

   漢藏人名對照表(略)

  31.譯後記

  

   對《紅史》的作者及整理校勘注釋的情況,東嘎·洛桑赤列先生已有介紹和說明,對《紅史》本身的學術價值及海外學者翻譯、研究的情況也有專家撰文作過論述,故勿需在此重複。但是,在根據民族出版社的校勘注釋本譯完《紅史》之後,感到仍有兩點需要在此提及:

   1.民族出版社的校勘注釋本在內容和質量上都超出國外翻譯出版的版本。《紅史》的重要性不僅在對吐蕃王朝及唐蕃關系的記述,更主要的是在于它成書于元末,作者本人即長期擔任元代烏思藏十叁萬戶之一的蔡巴萬戶的萬戶長,因而,他記載的元朝與西藏佛教各教派和地方勢力的關系,成爲研究元代西藏曆史的重要資料。元朝與西藏的關系,前期是以扶植薩迦教派爲主,後期與噶瑪噶舉帕竹噶舉的關系也很密切,因此這次整理中增補的噶瑪噶舉和蔡巴噶舉的曆史實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另外,由于《紅史》敘述簡略,又多宗教用語及古詞,所以在理解上往往容易産生歧義。東嘎·洛桑赤列爲此作了大量的注釋,不僅解釋了曆史事件,提出了其它藏文史料對這些事件的記載的出處,便利讀者進一步檢索,而且對一些宗教術語及典故加以說明,使讀者不僅明了《紅史》本身的內容,而且得到對整個藏族文化和宗教、曆史方面的知識。東嘎·洛桑赤列的這一工作,對于後人學習和研究藏族曆史,是有重要作用的。

  

   2.《紅史》的整理、注釋者東嘎·洛桑赤列,1927年生于西藏工布地區一個手工業者家庭,七歲時被認定爲紮西曲林寺活佛的轉世靈童,後入拉薩格魯派叁大寺之一的色拉寺攻讀佛教典籍,二十叁歲在拉薩考取西藏佛教最高學位“拉然巴格西”,又入拉薩上密院學習密宗,二十八歲時考取密宗“昂然巴格西”的密宗學位,以後在中央民族學院長期任教,曾任中央民族學院副教授、藏族研究所副所長。(現任西藏大學教授、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名譽院長。——編者)他學識廣博,對藏族文學曆史造詣很深,尤其致力于整理校勘藏文古典名著的工作,爲國內外知名的藏族學者。他的著作有:《詩學明鑒》、《藏文發展問題初探》、《論西藏政教合一製度》、《藏文文法教學參考資料》、《賢者喜宴注釋》、《頗羅鼐傳注釋》、《藏族曆史世系傳承表》等。對《紅史》的整理和注釋是他多年辛勤工作而取得的重要成果。

   《紅史》的翻譯工作,先是由王堯老師倡導,准備由幾位同志合作翻譯,但後來適逢王堯老師外出講學,故只能由我們勉力進行。翻譯過程中的許多疑難問題得到東嘎·洛桑赤列和洛桑群覺老師的指教,但是由于我們的水平很低,老師們又忙于別的工作,無暇細顧,因此我們的譯文中錯誤之處一定還不少,與能夠對學術研究起參考作用的本子的要求還距離甚遠。真誠希望這方面的專家和讀者們提出寶貴的意見,以便修改。

   陳慶英 周潤年

   1984年12月于中央民族學院藏族研究所

  

《紅史(亦名烏蘭史冊)》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覺囊派教法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