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與生命的認知 初講 第叁日▪P4

  ..續本文上一頁。他在幾千年以前,就看得那麼清楚!

   所以叁緣和合而生人,一個精蟲,一個卵子。兩個結合還不能變成人,必須要靈魂加入,這個叫中陰。這個中陰是什麼?你們研究唯識的這些同學,這些教理要注意哦!中陰是阿賴耶識的種子變化,是前生的業報帶來的。叁緣和合變成胎兒。然後佛又說了一本經,給他兄弟講的《佛說入胎經》,也給弟子們講過,說生命怎麼來的。

  

   風動了

   行陰,就是動力在轉,轉得你昏頭昏腦,前生的事什麼都忘了。第一個七天有個名稱,原文的發音"羯羅藍",翻譯成中文就是凝滑。就像把牛奶啊、水啊、白糖啊合在一起轉成漿糊一樣。這個轉的力量是什麼?佛告訴你風大,就是一股氣,生命在這裏頭轉。佛還是講大概的,沒有講細的科學。如果他老人家生在現在,他一定用最新的科學告訴我們。這個氣在裏頭轉七天,這股生命力量的動能在五陰裏頭叫行陰。你們注意,"行"是動力,究竟屬于真空力學,還是屬于量子力學,還是屬于生命力學,等科學家慢慢去摸吧。

   所以修行修行,告訴你這個行就是動力在變化,能量在變化。這個氣就是能量,七天一個變化,然後佛告訴我們每七天長了些什麼東西。第一條就是背脊骨督脈這裏慢慢起來了。當然起來不是骨頭,是軟的。所以《黃帝內經》說"風善行而數變",都是這股氣變出來的。修氣脈講做工夫,就是背脊骨這個地方,慢慢開始一條上來。成胎後七天一個變化,每七天有一個風的變化,佛給它不同的名稱,形容這個能量風力的變化,同宇宙的法則一樣。基督教的禮拜就是七天,爲什麼七天一個周期?像我們現在女性從十幾歲第一次月經來,七天一個周期,四七二十八天一個月經的周期。然後擴大一點,七年一個變化。女性以單數七爲主;男性是雙數八。單數是陽的,女性反而是陽數;雙數是陰的,男性反而是陰數。這個裏頭陰陽變化,太多科學了。

  

   誰是轉世活佛

   我們有一個同學把《佛爲阿難所說入胎經》翻成白話,你們自己去研究。中間有一部分也問過黃醫師的。這個胎兒的形成,佛就說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說到活佛轉生,哪個是轉生?我不知道,誰也不知道。

   佛說中陰這個靈魂,入胎就迷了,把前面的事情忘了。不要說入胎,我們大家在座的活了幾十年,你每一件事情都記得很清楚嗎?都記不得。一個月以前的事你都忘了。如果修到記憶力永遠不失的,當然入胎不迷;入胎那個劇烈轉動的時候沒有迷,還在定中,還在打坐,很清楚,這是入胎不迷。如果住胎也不迷,叁十八個七天出胎,你非迷不可,要很大的定力才能夠不迷。

   你看我們活了幾十年,年輕讀的書,到現在都忘了,都迷掉了;出生的時候更痛苦,還要出胎不迷。叁個階段:入胎不迷,住胎不迷,出胎不迷,這才能說自己是什麼人轉生來的。隨便說這個喇嘛是誰轉生的,誰知道啊?我不知道,因爲我不是喇嘛也不是活佛。要能真知道,定力就要修到入胎、住胎、出胎都不迷。如果你修到這個工夫的話,你前輩子的學問,這一輩子生來都記得。有人沒有?有哦,世界上不是沒有哦!天生沒有讀過的書一看已經知道了,什麼知識都知道。這個是生命的科學了。

   所以我常常引用"書到今生讀已遲"這句話,這一生來求學已經太遲了,都是前生讀來的啊,是帶來的,這叫種子識入胎。

   如果講衆生的生命,那要研究生物學了。貓是幾個月懷胎?羊是幾個月?好像有個口訣可以背的。人是十個月,另有動物懷胎一兩年的。現在我們只講人道,叁十八個七天,九個多月。最後一股風把胎轉向了,頭倒過來向下,要出胎了。有些生命的業報,他過去造的業,使他住胎就死掉了。有些快要出來就死掉了,有些是剛剛出産門死掉。所以佛說四句話,"人身難得,中土難生",這個中土不一定是指中國,勉強來講就是文化中心的地方。"明師難遇",得道的明師碰不到。"佛法難聞",生在邊地,一輩子聞不到文化,聽不到佛法。

   我們記住了在胎中叁十八個七天,每七天風在轉動,直到出胎生下來。這個胎兒在娘胎沒有用鼻子呼吸,臍帶跟母親連著,營養都是臍帶吸收進來的。那股氣就從臍帶進來,使胎兒慢慢長大。嘴巴沒有牙齒,也沒有大便,好像現在的科學證明,有一點排泄物。實際上髒的東西都在嘴巴裏頭,所以嬰兒生下來嘴巴是圓的。生下來臍帶一剪斷,護士趕快把嬰兒嘴裏那一坨髒的挖幹淨。

   像我小的時候,我們鄉下有個胖胖的接生婆。我們鄉下人家,哎呀!趕快把那個接生婆找來吧,要生了。水桶裏面煮了開水,剪刀什麼的放好。真正生的時候,做媽媽最痛苦,孩子也苦,生老病死苦,兩方面都苦,生死問題最痛苦了。佛學把生日叫"母難日",是母親受災難的一天,所以不會請客殺雞給大家吃,要吃素。自己生命來了,爲什麼殺別的生命來慶祝呢!這是佛教的觀念。

  

   呼吸 根本依 種子依

   按照《達摩禅經》,臍帶一剪斷,嬰兒開口"啊"一聲出氣,鼻子的氣立刻進來了。第一次進氣以後,開始靠鼻子呼吸了,後天的生命就靠風大一呼一吸來來去去。所以呼氣叫般那,吸氣叫安那(另有經典說法不同)。安那根據什麼?就是發音的開始,嬰兒嘴巴裏"啊"發音出聲,接著鼻子氣進來了。所以念阿彌陀佛的"阿"是開口音,就像中國道家講的"吐故納新"。呼吸鼻子也好,嘴巴也好,呼出去是碳氣,吸進來是氧氣,一來一往,生命就在這叁寸地方。鼻子通到咽喉,左邊咽是氣管,右邊是食道管,兩個是分開的。我們生命是靠這一口氣,喉嚨這裏叁寸氣不來就死掉了。氣出去不進來死掉,進來不呼出去也死掉。生命是那麼脆弱、短暫,就在這個呼吸往來之間。

   現在你們這些學者們,大家注意。當然這裏學者很多,有兩個是老同學,所以一講就是他們。並不是他們兩個不對,因爲太熟了我老是盯住他們,有些我不熟就不好講了。

   唯識講生命是因緣所生,在八個識裏頭,這個呼吸是什麼作用知道嗎?這叫"根本依",因緣裏頭的根本依。一般講唯識的,你問他什麼叫根本依?他會說"那是習_氣",他當成理論上的觀念了。他不曉得就是這個氣來的,這個氣叫做根本依。根本依的後面是種子依,就是你的個性了,前生業力的習氣所帶來那個叫種子依。所以你們要搞清楚,我們話著有這一口氣的生命,是因爲有根本依在這裏的原故。

   而這個氣呢?表面上看到是身體內部一股氣,尤其是鼻子這裏很明顯;實際上不只鼻子耶,我們十萬八千個毛孔都在呼吸。尤其身體外部有九個洞,臉上有七個,下面兩個,九個洞都在呼吸。不過呼吸主體的作用在鼻子,像兩個煙囪一樣在呼吸。

  

   呼吸與氣

   呼吸是什麼東西呢?就是佛學說的生滅法,有生就有滅,有滅就有生,一來一往,也叫如來如去。其實呼吸進來有停留在裏面嗎?沒有,不可能。不停留在裏面嗎?也不可能。注意《達摩禅經》有秘密告訴我們,大阿羅漢的修行經驗,這個一呼一吸叫"長養氣",保養用的,也就是安那般那。

   另有兩種氣,他提出來,沒有告訴我們在哪裏,是最高的秘密,一個叫做"報身氣"。我們這個業報身體,在胎兒裏成長這個氣,那個時候只有臍帶,沒有呼吸,那個是報身氣,業報之身來的,是-種能量的變動。另一個叫"根本氣",就是說男女那個精蟲卵子碰到的時候,有一股力量,那個氣是根本氣,是個動能,就是行陰,所以一共有叁種氣。

   道家叫根本氣爲元氣,修神仙叫修元氣,所以道家的道書上告訴你"先天一炁",宇宙萬物靠這個力量來的。先天一炁從虛無中來,空到極點,真空的爆破,真空的充實的力量,都是它所發生的。我們活著生命裏頭就有這叁種功能,所以要打坐入定,轉變這個身體。

   今天下午起跟你們講的是很重要的,先告訴你學理,再用方法,你就可以上路了。首先要認識氣的重點,現在我們呼吸的氣,你們看到鼻子呼吸很簡單,但是學過瑜珈,學過密宗,學過禅,呼吸都有不同。左邊的氣同右邊的氣又不同。如果說我們每天早晨睡醒,試一下呼吸,右鼻很通,左邊不大通,身體就有一點問題了。如果再加上呼吸困難,更有問題,自己就知道了。豈止這個,連下面放的屁,都有從左邊、右邊放出來的不同,你以爲放屁那麼容易放啊?你自己體會體會,這個生命不是那麼簡單。此其一。

   第二,兩鼻孔的氣,當工夫真的到得定時,鼻孔這裏不呼吸了,但這個鼻子的根根在呼吸,最後來到腦子呼吸,那你差不多了。所以學佛叫止觀,得止,很甯靜。得定了以後,自己內在的智慧,慢慢地觀察內部的身體,就是止觀,這都是有爲法。道家同密宗可以歸納一句話,叫"內照形軀"四個字。所以中國神仙的丹經《參同契》,也提到內照形軀。當時佛經還沒有來,中國已經有了,這個止觀叫"內視",就是反過來觀照自己的內在。所以心跟氣配合爲一,念頭思想跟氣配合爲一,打坐才能真正得定,進入那個定境。

   我們普通活了幾十年,只曉得白天活著,夜裏睡覺,誰來管過自己的思想啊!呼吸也永遠在呼吸,可是你沒有跟思想配合,心跟氣兩個不配合,它兩條路分開走了。尤其我們在注意一件事的時候,呼吸好像停掉了,拼命注意事情。有時看到一個人,一件事情,哎喲,好可怕,呼吸停掉了。或者一個很高興的事,哈哈一笑,呼吸也停了。心跟氣根本不容易配合的。心氣配合爲一的時候,你才懂得中醫,你才曉得身體十二經脈的變化,以及一切的變化,那時才懂得修行之路。所以對于氣的認識很重要。

  

   第四堂

   消息 止息 真息 出入息

   安那般那,中文簡稱出入息。那麼翻譯中文的時候,爲什麼不翻譯成出入氣呢?問…

《禅與生命的認知 初講 第叁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