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並要求他回來。
巴珠豎日早晨終于來到了上師面前,欽哲要他坐上說法座,並很誠意地請他闡示寂天菩薩的古典不朽著作《入菩薩行論》,因爲巴珠仁波切以注釋此論聞名。在廣大群衆面前,巴珠仁波切開講《入菩薩行論》,解釋著殊勝的菩提心(開悟者利他的發心)以及所有有關的修行方法。然後,在那位狼狽的做食子同伴,將他褚紅面孔掩藏在暗紅僧袍下的當兒,他接著說:“雖然今天每個人嘴上都挂著陳腔濫調,高唱利他開悟的心性,我們當中仍有人,甚至不知道他們所驕傲地塗繪的食子的意義,然而,他們的確知道如何揍打謙卑問他們的人。”
欽哲大笑,藉由他的天眼通,他完全清楚前一日廚房那一幕的全部經過,他大聲地說:“好極了!這小部分的寂天是我前所未聞的!”
【一位喇嘛的母親】
證悟的流浪漢巴珠和他的弟子隆多丹碧尼瑪,住在東藏靠近給芒寺的荒野之處,以最少量的糧食維生,依卓巴千波教法,也就是內在的大圓滿做禅修。牦牛乳酪在康地遊牧民族的生活中,是相當有價值的日用食品,他們常以它做以物易物的交易。
有一次,巴珠仁波切和隆多,在雜竺喀的隱蔽山區閉關。隆多在遠方的母親,爲他送來一大塊上好的牦牛乳酪,那是她日複一日以她年邁的雙手,辛勞地從新鮮牛奶攪拌而得的。隆多立刻將新鮮的乳酪供養他的上師。
巴珠喊道:“啊呀!瞧你母親多麼疼愛你啊!我不能接受這份禮物。”
幾天後,巴珠問隆多:“在祈禱時,你常記起你的母親嗎?”
隆多坦白地說:“我會想到她,但並不是經常想到的。”
“你真丟臉啊!”巴珠叫說:“她把你帶到這世界上來,並且當你是個無助幼兒時,給了你一切。以七天的時間,你必須只觀想你母親無比的慈愛。”
一周內,這位聽話的弟子對他母親的慈愛有了清晰地體會,因此對所有衆生的慈愛,也更了解,因爲無始劫來,每個衆生彼此都曾互爲母子。感恩之情在隆多心內綻放,而一種利他菩提心的深邃體驗,如陽光般在他心靈生起。他從前所發,要救度一切衆生無有余的菩薩願,更爲增強。
隆多向巴珠報告這種覺受,巴珠評論道:“如寂天菩薩所言:“經由禅觀,無一事不可成;萬事皆由熟而能生巧。”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都不修禅觀;果然修觀,就很容易進步而達到開悟。”
然後巴珠大聲祈請:
願一切有情具樂與樂因;
願一切有情離苦與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永久滿願與和諧;
願一切有情常住內在甯靜與大平等舍。
透過預知未來的能力,巴珠知道隆多的母親將不久于人世。他告訴他弟子說:“雖然從前我交待你不可以接受供養,但現在你應該接受供養做爲給你母親的禮物。”
隆多長途跋涉,越過荒野,回去見他母親最後一面。他把雜竺喀地區信徒供養他的所有東西,全部獻給母親,爲她最後的時光帶來快樂。當她過世時,他引導著母親往生善道。隆多代表他的母親對他的上師表示極度地感激,並且很高興能滿足上師的願望。從那次後,他不積聚任何財物。回到山上閉關,他不久之後就證悟了。
【大筵席】
巴珠仁波切和他的弟子隆多丹碧尼瑪,在垛玉地方一個荒涼山區的關房修觀,偶而,其他的弟子也會來加入他們的禅修。
巴珠聽到他那位多變的上師──欽哲依喜多傑就在鄰村,于是告訴隆多:“我們過去散散步吧!”
很快地他們來到一大片平原。在平原遠方靠近一個大湖泊旁,他們窺見搭著白帳篷的營區和在附近吃草的無數羊只。在那兒,欽哲依喜多傑由第二世多珠千陪伴著,如往年般趕著羊群正要向達切多地方前進。面對著他們的方向,巴珠舉起雙手合掌致敬。
抵達帳篷時,一個侍者帶他們直接去見欽哲依喜多傑;他們發現一幅生動的景象:欽哲坐著,身穿白色羊皮衣,他的獵槍放在身邊,獵狗則躺在他腳邊,旁邊是多珠千二世仁波切,他也是身穿白色衣服。
欽哲用一把巨大的獵刀,邊割邊吃著大塊大塊的肉。他很高興看到巴珠,于是邀請客人坐在一塊華麗的手織地毯上。他召喚侍者,令他立刻宰殺一頭羊款待客人。
巴珠素以反對暴力聞名。他從不傷害生命,即使是最微細的小昆蟲。而且,他全力反對遊牧族人殺牲畜來宴請佛教僧侶,他禁止別人爲他的來訪而殺生。不像大部分的藏族人,巴珠是一個素食者。
侍者照吩咐做了。回來時,他供養巴珠一塊上好的肉,巴珠歡喜地接受了。但是隆多悲憫那頭被宰殺的羊,只好強迫自己,以免觸怒他們高貴的主人。
欽哲知悉隆多的心念,抛了一塊肉到他腿上。“拿去,這個給你!”他命令著。巴珠安靜地繼續吃。
餐後,巴珠請求名爲“大樂之後”的隆欽心髓空行母灌頂。欽哲說:“這些教法我一直保持秘密,但現在是時候了;今天,我就把它們傳給你,你將活到八十歲並利益所有你遇到的人,甚至僅聽聞你的名字,就能免于墮入叁惡道。”
最後巴珠和隆多告辭離開。從山隘回頭望,他們看見廣大開闊的草原上有個白點,就是那一大群羊。
巴珠仁波切說:“那兩位,欽哲和多珠千是活佛。如果你有純淨的正觀,就能看見他們是吉美林巴和他弟子第一世多珠千仁波切的真正轉世。”
“我教你這麼久的法,但我不能保證你死時能往生蓮花生大士銅色山的淨土。然而所有那些羊無一例外,經由那兩位證悟聖人不可思議的加持,它們命終時都能直接投生銅色山。若我們能生在那群羊中,那麼不也是幸運的嗎?”
那些不崇拜偶像的密乘上師,其狂野行爲由此可得到闡釋。
【多珠千示現如何死亡】
第一世多珠千仁波切──吉美赤列沃塞──于公元1821年圓寂。他是吉美林巴──無畏洲大師的弟子,是隆欽心髓傳承的持有者。他是僧侶的表率,也是大圓滿的大師,他開悟的弟子包括成就者欽哲依喜多傑。
大乘的佛教徒,常努力自身擔負起他人的苦。成就的菩薩確實可以做到這些,故能治病也能排除其他形式的不順當。
第二世多珠千在勾婁建立多珠千寺。這位年輕的轉世活佛決定不守寺院戒律,他穿著尋常人的衣服,並且以英俊長相和青春華麗而著稱。
當他公然取妻時,他的弟子們十分憤慨地迫他離開寺院,雖然這位年輕的喇嘛,早已因他的神通超自然能力而聞名,而且在將亡者的神識遷至佛淨土的修法上,沒有人比得上多珠千的能力。
多珠千二世,于是前往中國邊境的達謝多;他在那裏成爲當地國王的上師。後來一場可怕的天花,流行襲卷該地居民,多珠千試圖平服傳播疾病、似蛇的龍族,但是沒有成功。但由于他的菩提心和自他交換(也就是將自己置身于他人之地)的神奇力量,他自己承擔了這疾病,以期能壓服這場瘟疫。
當他瀕臨死亡之際,一些他以前多珠千寺的弟子到來。他們要求他臨終時不要示現神迹,這樣才不至于沾汙了寺院的名聲,因爲他們曾爲了他不正統的行爲而將他趕出寺院大門。
“如果在你死後大家都驚歎你的精神成就,那曾經擯斥你的多珠千寺院,名聲要往那裏罷呢?”他們抗議。
年輕的多珠千似乎同意了,他爲他們加持後,僧侶們便准備離去。但是達謝多的一些人,勸他們再留一小段時間,好爲他們卓越的上師送終,並且照料所有該守的適當禮俗。幾天後,多珠千二世屈服于天花的摧殘。他發著高燒,在臨死的掙紮下,他在房間堅硬的泥土地上狂亂扭轉,瘋狂舞動的手腳抓著地面,竟挖出了四個小孔,然後斷氣了。
多珠千寺那些鐵石心腸的僧人感到悲哀,但是他們高興地想:至少這位年輕的活佛,臨終時並未示現奇迹,否則他們愚蠢的心胸就會暴露無遺。他們的任務達成了。
就在那一天,大成就者欽哲依喜多傑──多珠千二世的一位老師突然出現,一如往昔穿著獵人的裝扮。在聽到多珠千二世的死亡,這位持槍大師沖進喇嘛的房間。欽哲看見多珠千二世的屍體躺在地上,他痛罵道:“難道你一點都不懂嗎?大圓滿上師怎麼能這般死法?起來!坐起來!顯示你驕傲的傳承。”
聽到這些吼聲,每個人都跑了過來,多珠千以前的僧人正好在那兒目睹一切。
欽哲對死去的喇嘛再次大叫。多珠千二世的屍體,在無人扶持下,突然從地上飛躍而起,盤著雙腿,結著蓮花雙跏趺坐的姿勢,毫無支撐地坐于空中,離地面數尺,彩虹圍繞頭頂上方,花朵缤紛地從空中落下,天樂響徹雲霄,每個人都非常歡喜。欽哲拍著雙掌,有如槍響。多珠千寺院的僧人,帶著憂喜參半的消息回去,大家都對他們以前的上師驚歎不已,可惜他不照習俗的行爲,在他短暫的一生中,無法使他們領會。
【隆多的實相啓蒙】
隆多丹碧尼瑪是巴珠仁波切的大弟子。他在野外修行時,與上師學習“大圓滿”的理論和修法,達二十五年之久。
法身是指佛的無形無色之身,就是究竟真理。是實相或萬法本具之體性。金剛薩缍身白色,是代表淨業的佛菩薩。覺性與空性是一種明亮、無我的開放態度,也是覺醒的心所具有的明、空二性。密勒日巴曾唱道:
佛性無法假外求,
禅觀自性才是道。
佛性,意指我們的真實本性所具,本來圓滿和超越的特質。
有一次,巴珠仁波切與幾個弟子,住在一個野外隱蔽叫作那沖的地方。他習慣每天黃昏時,仰臥著,向上凝視,修大圓滿的“凝視天空瑜伽”。那是一個非常殊勝的禅修法門,是要讓一個人的心與無盡的虛空合一。
有一天,巴珠又在做這樣的禅修時,喚來了就在附近的隆多:巴珠問他是否還未了悟自心本性,弟子據實回答:“還未。”
然後巴珠說:“不用擔心,事實上,沒有什麼你不懂的。先別管它!”上師咯咯地笑著,然後兩人繼續修禅。
隆多曾重複做過一個夢:夢中,巴珠仁波切爲他解開了一團巨大…
《祖師真影──大圓滿隆欽甯提傳承祖師口傳故事撷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