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祖师真影──大圆满隆钦宁提传承祖师口传故事撷英▪P5

  ..续本文上一页。很快地,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

  当那三个瑜伽士开始修法时,屋中似乎充满一股敬畏的肃穆。屋子上方出现了一道彩虹,同时,一些头发从尸体的头上落下来,死者的梵穴有些突起,神识就从那儿跃出,并转生到佛的净土。全家人都大吃一惊,他们从未料到会有如此神奇的结果!

  “您们已创造了一个奇迹!”牧羊人呼叫着:“为了表示感恩,我们将供养您们三匹马和一头牦牛,让您旅途方便些。”

  最年轻的那喇嘛直率地说:“我们不需要马匹和牦牛或任何能载重的动物;三匹马只是多了在三匹马的烦恼罢了!我们也不需任何供养做为替死者修法的报酬;就算你们把全部财产给了我们,我们要它来做什么呢?”

  主人殷勤地邀请他们留下来,修法三个月、三个星期,或至少三天。接着他恭敬地询问年轻的喇嘛,他的同伴到底是谁,因为很明显地,他们并非三个寻常的出家人。

  年轻的喇嘛回答说:“你是否听过吉美林巴出名的法嗣──多珠千吉美赤列沃塞仁波切?”

  牧羊人被震住了,踌躇半天,他不揣冒昧地寻问另一位尊贵喇嘛的姓名。“那是鼎鼎有名的大圆满大师吉美嘉威努格本人。”年轻的喇嘛说道,却忽略不提他自己的名字。刹那间,全家人都跪拜在泥土地上顶礼,乞请原谅他们的无知,且因不舍得与这三位大成就者分离,他们陪着喇嘛走了一天的路。

  那年轻的喇嘛正是证悟的云游僧巴珠仁波切。他的创作和完美无缺的正直至今仍激励着我们。

  

  【顶礼开悟的流浪汉】

  巴珠仁波切,是上世纪末大圆满的大成就者,他是一位名孚众望的老师、诗人和作家。他身著游牧民族所穿之手工缝制的羊皮长褂外衣,经常匿名在东藏(编按:即康区,即西康)各地行走。很少人认出,他就是他们所企盼见到敬仰的喇嘛。

  有一次,巴珠仁波切遇到一群喇嘛正要前往参加一个盛大的集会,于是他加入他们一伙。因为他衣著十分褴褛,态度又非常谦虚,人们把他看成一位寻常的托钵修行者,因此他必须帮忙煮奶茶,砍柴薪,并侍候那些出家众。就这样,他们长途跋涉,穿过东藏偏远的康区。

  有一天,他们听说有一位显要的喇嘛,将在附近给一个重要的口传、金刚乘的灌顶及开示教法,这群人便匆匆地赶去参加。当他们抵达时,所有的喇嘛、信徒以及出家众,都穿戴着寺院华丽的帽子、宝冠及各种垂饰物;精美的马鞍、花彩,将坐骑装饰得十分华丽;长管号角、海螺贝壳及铜制喇叭,奏出和谐的天乐。每位尊贵的喇嘛都被恭请到法座上,法座的高度视喇嘛的地位而定……接着法会的仪式就开始了。

  灌顶结束,所有的人都到传法上师面前供养,并领受上师将手放在他们头顶的加持。巴珠仁波切在整个过程中,都安静地坐在那群人的后面,并站在长队伍的最后,等待加持。队伍缓慢地前进,一个接一个地在上师座前顶礼,供养一条白色的丝巾(哈达),并接受上师的加持。刚开始,上师以他的手放在每个人头上,然而群众实在太多了,他开始用一根长的孔雀羽毛,碰每个人一下,表示加持。就这样一直到最后,当流浪汉站到他面前,那位传法上师惊愕地睁大眼睛:这个衣著肮脏又邋遢的人,不就是活佛──那位至高无上大圆满上师巴珠仁波切吗?!

  那位传法上师赶紧下座,俯跪在地上,在群众目瞪口呆下,他将孔雀羽毛供养巴珠仁波切,并对这位面带微笑的圣人一再顶礼。

  

  

  【忍辱波罗蜜】

  并非所有的佛法修持者都是出家众,都在寺庙里。有个相当大的传承,就是西藏瑜伽士,他们过着如隐士般的生活,独自打坐和祈祷。还有一些行者,四处自由流浪,不执著停留于任何地方;他们也没有任何财产或社会地位做为寄托,看起来更像是乞丐或流浪汉,但事实上,他们更贴近于远古那种神圣狂热又神秘的印度大成就者。

  巴珠仁波切,以其朴质的生活方式著名,他破除偶像的作风,以及不矫揉造作的外表,与其博学多闻和精神上的伟大成就齐名。他深刻地期许修行者,将重点放在精神与心灵的本质上面,而不要放在外表的形式上,因此,对于消除傲慢或虚伪矫饰,他也从不犹豫。

  一世纪前,证悟的流浪汉──巴珠仁波切,匿名为行脚僧,四处流浪。他听说有个著名的隐士,长久以来都过着隐居生活,巴珠就去拜望那位隐士。当他走进那位苦行僧昏暗的洞穴时,闭不出声,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带著一丝讽刺地笑,并窥视洞内。

  “你是谁?”隐士问道:“你从何处来?你将往何处去?”

  “我从我背后的方向来,将往我面对的方向去。”巴珠回答。

  隐士困惑地说:“你在哪儿出生?”

  “人世间。”巴珠答道。

  此时,隐士有些激动。“你叫什么名字?”他诘问。

  “无作瑜伽士。”这位不速之客答道。

  接着巴珠仁波切天真地询问隐士为何住在这偏远的地方。这正是隐士带着些许骄傲准备好要回答的问题。

  “我已在此住二十年了,我正在修至高无上的忍辱波罗蜜。”

  “非常好!”匿名的访客说道。然后,倾身向前仿佛要向他透露什么般,巴珠对他耳语:“像我们这几位老骗子,实在无法驾驭那种事的!”

  隐士愤怒地从座位上暴跳起来,“你想你是什么东西,胆敢这样扰乱我的闭关修行?谁支使你来的?为什么你不让我这谦卑的修行人,安安静静地禅修?”他怒气大发地说。

  “好啦!朋友!”巴珠平静地说:“现在,你的忍辱波罗蜜到哪儿去了呢?”

  

  

  【老狗】

  巴珠仁波切以谈吐直率著称,并鄙视繁文缛节、伪善矫饰。巴珠仁波切是吉美林巴的法嗣──吉美嘉威努格──的大弟子。巴珠也拜在悟者疯瑜伽士钦哲依喜多杰门下,与他私习教法。在这些大师的调教下,巴珠成为一切大圆满心要传承殊胜密传教法的法嗣。

  钦哲依喜多杰仁波切,住在荒野中,带著一支猎枪,不断用来喝醒别人。他深富机智,第一世的蒋扬钦哲大师──蒋扬钦哲旺波称他是至友。当钦哲依喜多杰圆寂时,具超能力的第一世蒋扬钦哲大师,感觉出远方发生的事。他恭敬地说:“现在那个老流浪汉,已经融入我的身了。”

  吉美嘉威努格已经为巴珠仁波切开启了自心佛性。有一天,钦哲依喜多杰用刺激的言语向他搭话,藉此教导实相。“喂!佛法的英雄,为何对我客气地保持距离?如果有胆,来啊!你!”

  当巴珠靠近时,钦哲冷不防地揪住他的辫子,将他摔倒在地,并踢了他一身子灰。巴珠闻到上师的气息有酒味,便下结论认定上师是喝醉了,因此,决定不跟他计较这些粗鲁的举动。钦哲读出了他的心念,便大声痛骂他。

  “你这个臭知识分子!”他大叫:“你怎能让如此鄙俗的念头,进到你那个小小的心里?一切都是清净圆满的!你这条老狗!”

  他揍了巴珠一拳,然后又鄙恶地踹了他一脚。

  刹时,一切对巴珠来说,都变得像水晶一样清楚了。

  他的自心与非二元对立的佛性(内在明觉的无限光明)当下合一,同时,头顶太阳在一片湛兰的天空中照耀着。

  巴珠体验到一种无以言喻的宁静。他本能地坐下,就定于他暴躁的上师为他开启究竟自性的那点上。

  后来,巴珠仁波切说:“谢谢钦哲无与伦比的慈悲,现在我大圆满的名字就叫作老狗。我无任何需求,只想到处自由流浪。”

  

  

  【准备你自己的供养】

  巴珠仁波切的老师,是著名的瑜伽士,也就是以严厉、粗犷闻名的大圆满大师钦哲依喜多杰。

  食子(多玛)是用大麦粉捻揉制成的圆锥形糕饼,在各类的供养礼仪中,都会用到它。这些或为白色或为红色的糕饼,象征着方便与智慧、大乐与空性是无二无别、混然一体的。将食子供养后弃置,意味着自我幻象的消除。

  有一天,穿着有如乞丐而匿名四处流浪的巴珠,来拜望他的上师钦哲依喜多杰。他在上师札营的厨房内遇到一位喇嘛正在做多玛(食子)。

  巴珠仁波切问这位喇嘛,他是否能进去见钦哲,那位喇嘛斜眼看看眼前这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顺口说:“哦,没问题,我可以替你引见,不用担心。另外,能否请你帮我做这些食子?”喇嘛说完就走开,犹自咯咯地笑个不停,留下巴珠在那儿帮他做食子。

  找不到奶油来涂一个白色的食子,却发现有过多的红色颜料来做红色的食子,博学的巴珠就把一个食子漆成红色。依那食子的形状,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应该是白色,甚至它的名称──“噶多(意为白色的食子)”,都显示应该是白色,而现在却被涂成红色。

  喇嘛终于回来了,他很满意这乞丐已替他做完所有的工作……直到他瞥见那个白色的“噶多”竟被涂成红色。

  “这是何等愚蠢啊?!”喇嘛大叫。

  巴珠仁波切温和地回答:“慈悲的喇嘛啊!能否请您告诉我,依照仪式它必需永远是白色,而不能是红色的理由?”

  “什么?!”喇嘛咆哮,愤怒地将发红的双眼瞪向天空,“这肮脏污秽的流浪汉,不仅犯了如此愚蠢的错误,竟还胆敢质问我!”他开始揍这个站在面前的谦卑流浪汉,并把他轰了出去。

  “只要我在这里一日,你就别想要见钦哲!”喇嘛望着巴珠仁波切后退的身影大叫,后者消失于森林中。

  到了晚上,钦哲仁波切问白天是否有任何人来见他,因为他有个梦兆,他的心子巴珠仁波切将来拜访,他也期待要见他这位独特的弟子。他的随从说整天都没有人来。但是有超能力的上师坚持一定有人来过,在厨房做食子的喇嘛终于开口,告诉钦哲说有位乞丐的确到厨房来化缘,表示愿意以工作交换,但是在他犯了错,把一个白色食子涂成红色后,已被遣走。

  “那就是巴珠,你这个笨蛋!”钦哲大发雷霆,他的暴躁,与他的智慧和慈悲,是同样有名的。“立刻去找他来,除非我见到他,否则你们我谁也不见!”

  因为钦哲明白的直言,于是所有的随从,都必须去找那个乞丐…

《祖师真影──大圆满隆钦宁提传承祖师口传故事撷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