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後皈投叁寶,亦得成就。“扪公甲初爲盜,凶惡,人誘以岩窩有寶,斷繩墮岩中,因自思業重,當死,悔求叁寶加持,忽飛騰出險,得不死,後爲格西。常語人曰:“人見外面似我,內實不同,並禮誘之者爲善知識焉!””是故當知,學佛法,應當心起變動,倘身入佛門,而仍滿腹貪嗔癡,與五欲凡夫何異耶?觀一切無常之理透澈了知,自能通達無我。斷貪嗔疾叁毒妄念,即以此矣!
見人鮮衣,應隨喜他,有福當著。見人受苦,思彼業重,應代忏悔,處心要卑下,如弟子事師。自然見善惡樂苦,俱能洞了無常。“某比丘已能飛行,一日放朵馬(施食),見鳥集衆多,以爲怨仇當盡矣,即此一念,又墮常人。”蓋修學者應如持鏡在手,時時自照,不應置鏡在眼,惟見他人過失也。
6.死法無定
南瞻部洲,死法甚多。中論雲:“有以藥求長壽,反變毒藥而死者。”水火高樓于人有益,或反焚溺顛墜,因在受用中,往往成爲死法。特別說,食肉者,最爲有損壽命,以肉入人身,易變爲毒。西藏有草與肉同食者殺人,車、馬、船等均用以乘人,或亦因之致死,是生緣反成死緣也。
人有在胎中死者,或出胎一日二日,乃至一歲二歲死者均不定。有說日光一照即死,以影子有毒也。或持物在手,食物在口,已命終矣!人命如廣場中燈,不定何方風來?一吹即滅,其脆弱有如此者,容有或不致死之疑耶?至死後爲飛、爲潛、披毛、戴角,均不可知。須知教人觀無常,不是要避免死,正因死在前面,刻刻緊逼,死法無定且多,當以一心精進學佛爲要門。至彼時較有把握,必不致手忙足亂也。
7. 死決定至
如穿衣出門,思歸家否?歸家入室,思更出否?休息坐臥,思再起否?早起,思叁寶加持,又得一日,可力修學。臥時,思此日又已空過,痛自刻責,時時作是念,養成串習,乃刹那頃在修無常觀,則執我我所之見,自可消除。
“嘎登巴作飯生火,乞鄰而用,飯後即覆碗,表示此後不食,不作再用再食想。”以隨緣度日不饑足矣!入佛子菩提行論雲:“好衣食,有何用?只增長貪心耳!但把此身當船,借來渡河,不至凍餒而已!如爲此身造業,更爲不值。”吾人以有余受用濟人,此爲布施。行路只看四尺遠,大地觀作淨土,見人如根本上師,自然一切不起貪嗔。夜睡想入淨土,依正莊嚴,本尊正說法要,境界殊勝,此爲忍辱。財寶不堅,要知涅槃經所說:“信、戒、慚、愧、多聞、智慧、舍離”等,爲七聖法財,最爲堅實,誰偷誰壞?應以不堅換堅者。更想叁寶有神通,能見我,時時恐懼,此爲持戒。言語無意義不說,因言詞多由叁毒發動,惟有多誦多修,期無間斷,此爲精進。妄念生時,當思由貪等起,須令一心清淨,罪當忏悔,有功勿喜,如念佛見佛,亦不貪著。多觀無常,則生、老、病、死,均于我無關,久久通達空性,即爲禅定與智慧也。
彌拉日巴尊者雲:“我初畏死,入山靜修,久觀無常,今不畏矣!以得死後之把握故。”故說初學佛人,當切想己在獄中,將死甚懼,忽然逃逸,只心中常畏人捉著耳!即以此心修無常觀,依止叁寶,最爲勝妙。須從念死而修,而精進,而成佛,初、中、後不改也。人能修無常,自然離苦得樂,如耕者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又如自己建屋,初甚苦,完成時自己享用,先要有此意樂,自然不畏死矣!
釋尊雲:“多觀無常,即爲供養一切佛,亦受一切佛加持,爲成佛之始基。”又經雲:“供養迦葉等阿羅漢,與一刹那觀無常,後較前勝也。”又雲:“牛馬足迹不如象。”以象迹圓滿,喻念無常心也。“有人問博多瓦說:“雲何是成道唯一之法?”博答:“觀無常是。”又問:“觀無常有何勝利?”博答:“初于叁寶啓信,觀察父母或他人死時痛苦,中間精進,後得禅波羅蜜,通達空性,成佛道,均從觀無常來。”又雲:“初只知現世目前,學佛僅爲避禍求福;中不畏輪回苦,只求人天福報;後不知涅槃功德,無出離心,皆由不能了達念無常故。”又雲:“初求法,不爲五欲所迷,中得法,如理修學,後無障礙,不間斷,得圓滿,皆以念無常爲根本也。””
巴祖仁波車開示雲:“我見人權威不起貪求,惟見大德則心生愛慕,只依靠過去大德念無常之開示,不知其他。”“格西惹那共窮,在後藏足莫喀拉山洞靜修,洞口有荊棘,出入必挂其衣,每思去之,但以念無常故,終其身未去也。”
“藏以七月雨爲甘露,可以療病,智悲光尊者之弟子,請築池蓄之,尊者以念無常故,迄未成也。”可思大德修無常之猛勵。又釋尊轉*輪時,常雲:“有漏皆苦。”因無常即爲有漏,正示人念一切無常也。
巴祖仁波車求加持偈曰:
無常在眼前,尚執老爲幼;
我與諸迷者,啓師求加持。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叁、觀六道衆生的痛苦
吾人于難得人身,今已得矣。既知一切無常,有生必死,死決定至,則死後如水幹火滅乎?是不然,因業力牽引,有死有生,六道取趣,頭沒頭出,亦可得決定也。大德雲:“輪回衆生,如蜂在瓶,或上或下,終不得出。”因所造爲有漏善惡,故永不離六道輪回苦也。龍樹菩薩雲:“以大地爲丸,母較丸多。”當知所出之淚,較大海多,所飲銅汁鐵水,亦如海量。入佛子菩提行論雲:“小孩舐糖刀,糖盡舌傷。”應總觀日出四部俱明,夜則昏昧,天身有光,墮時還暗。此謂縱得人天,已與糖刀無異,他複何說?故應于座上,閉目思惟,六道皆苦,如在念誦前,先觀苦果爲最要也。以下別觀。
1.地獄
地獄有四:一、熱地獄八層。
(一)烊所。意即生而死,死而又生也。亦說爲等活地獄,大如世界,周遍燃燒,火焰騰空。彼中有情,爲業力嗔心驅使,見他有情,若見仇敵,隨手得器,互傷互死,以業力故,聞空中呼烊所聲得複存活。如是一日一夜,萬死萬生,報盡乃止。南贍五十年爲四天王天衆之一日,彼天五百年是此獄之一日,入獄受苦者當此五百年。
(二)黑繩地獄。彼中有情,身彈墨線,釘而鋸解,以業力故,壽命不斷。南贍百年爲叁十叁天衆之一日,彼天千年是此獄之一日,入獄受苦者當此千年。
(叁)衆合地獄。彼中有情,見杵若須彌,舂之成泥,特別生前傷害蟲物,蟲變鐵杵,入獄更舂,舂已複生。南贍二百年爲夜摩天衆之一日,彼天兩千年爲此獄之一日,入獄受苦者,當此兩千年。
(四)叫號地獄。彼中有情,受大燃燒,惟聞叫號。南贍四百年爲兜率陀天衆之一日,彼天四千年爲此獄之一日,入獄受苦者,當此四千年。
(五)大叫號地獄。彼中有情,雙層夾燒,叫號猛利。南贍八百年,爲化樂自在天衆之一日,彼天八千年爲此獄之一日,入獄受苦者,當此八千年。
(六)燒熱地獄。彼中有情,以銅汁煮,煮濫複生,未沸時均覺快樂。南贍千六百年爲他化自在天衆之一日,彼天萬六千年,爲此獄之一日,入獄受苦者,當此萬六千年。
(七)極焰熱地獄。以叉等從湧泉谷道,穿置極燃燒處,諸根焰出,入獄受苦者,爲時半中劫。
(八)金剛地獄。亦名無間,彼中有情,身在猛火聚中,如紅玻璃,只聞苦聲,不見人處,入獄受苦者爲時一劫。
二、近邊地獄。上八大獄,各有四門,門各有四獄,鐵城圍繞,爲十六近邊地獄。在大獄中受苦欲逃,先循東方思得涼風,至即入糖煨地獄,不知紀年;又循而南,思得水食,至即入屍海,沈下沸熱,鐵獸甚多,爭食其髓,不知紀年;又循西方見綠草場,爲刀刃道,至地足斷,舉則複生,與彼相近,見樹木林,思入其中,至則風起葉落,割肢截體,彼諸衆苦,次第受已,複至北方有無極河,灰水沸煮如煮豆等。又次有山,山下樹葉殺人,山上則鐵雕鷹等,啄食髓眼,山下見紅火聚成男女相,近則爲猛獸爭食,如犯五戒、沙彌、比丘小乘戒等,均受此山之苦,苦乃無期也。
入佛子菩提行論雲:“地獄四周鐵牆苦,罪人呼號業所成。”靜言之思此等重苦,如身當之,如何承受?甯不恐怖?又思我幸未墮,亦思其中有呼號者,非我過去父母耶?現在已死之父母親屬,其中未嘗無有。我今求法,要離開衆苦,即身成就,不可再到此中,先當發願,不再種地獄之因,勵力修善所修功德,回向衆生,此叁時發心,至爲切要!
叁、寒地獄有八。俱舍論雲:“獄在北方,大如世界,冰雪成城,寒風刀割,業力衆生,無衣裸立。”(一)周身寒縮如泡,名皰地獄。(二)泡裂,爲裂皰地獄。(叁)作阿啾啾聲。(四)作活活聲。(五)作呼呼聲。(六)身青藍如鳥巴拉花。(七)如紅蓮。(八)如大黑紅蓮,身裂百數。複有惡力所成之蟲,咋食血肉。此獄受苦時,如以印度八十鬥黑芝麻,百年取一粒者,取盡之時,即第一獄時期也。余獄受苦時期,轉複倍增。
亦思我們臨冬衣薄,乍立風前,尚不耐忍,何堪受此?此是嗔等所造,應自力求忏除,並代彼忏,如前思惟發心而修,有在世毀壞佛經,或毀大德開示者,多墮此獄中。
四、日壽(孤獨)地獄。此中受苦方法無定,住處亦無定,受苦亦無定時,多在岩阿山間,或樹窟海隅,碓帚磨中,看似不苦,其實苦甚。“嶺極惹巴大德見雅佐撮海子即歎曰:“可憐!可憐!”衆弟子問之。答曰:“此中有一喇嘛。”弟子欲見之,大德顯通,水立涸,見大魚長數百裏,遍身有蟲,大若牛馬,齧食其肉,輾轉甚苦。”此亦孤獨地獄,受苦者爲後藏黑馬喇嘛,以他生前治病騙人供養也。又德格河中有大木,開木得蛙,大如鞋,小蟲嘬食,受苦未死,因請大德以叁十七壇加持之,即報盡死。此爲某寺波及管家,亦因業力致此,若此者非人間地獄乎?
上來地獄諸苦,經論甚詳,言不能盡,猛火冰雪聚中情狀,及受苦長短,要常常憶念,忏悔過去,策勵將來,勿如石上下雨,不見痕迹,亦勿…
《密宗法義精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