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道堅固不壞的老招牌。所以,放生之難,實在于此。
有勇氣和智慧打爛這道老招牌,才能做一個放生行者。人類總喜歡說“頂天立地”。就是頂天,“頂”得很多鳥類窒息身亡。就是立地,踩死了太多地上生靈。其實,頂天立地還不如“愛天護地”,慈悲一切生靈,如此便已足夠無愧于“萬物之靈”的頭銜了。
問 :叁寶弟子如果殺生才算破戒,才有罪過啊!我是自由論者,無神論主義者!我殺生哪裏會有什麼因果?
答 :那我請問電腦博士也是無神論者!他也是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頂尖知識分子啊!可是如果他因爲私欲而殺害任何一個人,那請問他有沒有罪呢?請問他要不要坐牢?會不會有被判死刑的可能呢?
你可能會說,這社會是有法律的嘛!殺人當然犯罪啦!可是要是殺的是動物昆蟲,那有什麼要緊?禽獸和人,分別可大喽!
分別?的確有分別,而且這分別真的非常大。人殺人,頂多殺一兩個,能殺多少呢?而人殺動物,就不同了!可以一整群一整堆一整籠一整網地屠殺!殺一百個也只是小動作!要真的放手去殺,何止千萬條命呢?
不過主要的分別還在于殺生的果報。有的人殺人,因爲精心策劃或僥幸透頂,能夠逃過法網,不必坐牢被定罪。這些“幸運”的殺人者便自以爲吉人天相,永遠都如此吉星拱照,可以再胡作非爲,無懼法律製裁。而他們也可能富貴一生,無疾而終。其他的人看來,都覺得沒有什麼因果,認爲老天不公平。壞人居然可以善終,那做好人幹嘛?
我們爲人處事,斷不能眼光短淺。各人因果不同,各有各的叁世,也就是:過去世、現世以及未來世。殺人者因其過去世的因緣,所以今世殺人。而也因爲過去世的善因在今世結果、而同時今世殺人的惡果未成熟,因此他這一輩子還沒遭受到什麼惡報。注意!是“還沒有”,不是“沒有”。一旦善果結束,惡果成熟,他就會承受自己應有的果報。他將輪回叁惡道中,受千劫饑渴餓累之苦,受地獄無盡刑罰,或轉生爲動物,坐以待斃,受千般苦楚。這些都是我們所看不到的。
我們人類常自以爲智慧超群,博學天文地理,有什麼是自己不明白的?其實我們所學的科學都只是世間學問,世間學問再高深,我們再怎麼淵博,都畢竟是凡夫,擁有的只是一雙肉眼。
這裏做個小實驗。用你的手掌遮住你自己的視線,請問,閣下還看不看得到眼前的事物呢?雖然有的人在自己被蒙住雙眼的情況下還能憑其特異能量探測出外界的事物形相。但是他們要做到這點也還是需要集中心志,發運功力。每每在拆除紗布後,他們都顯得精疲力盡。如果要他們常常如此發功,相信他們會短命十幾年!想想,一只手掌就可以讓我們看不見眼前的東西。我們的肉眼又有多大能耐?要怎麼看清自己的因果,已是天大難題,更休想看得到別人的未來世。所以,我們沒有必要以目前所見的一切來判定這個壞人沒有承受果報,那個好人無辜遭殃。
很多人認爲因果是無稽之談,其實因果也是邏輯,但它是出世間的邏輯。不相信因果的人,多數都是因爲他們將因果聯想到“神”啦“宗教”啦那裏去了,因此覺得因果是迷信過時之說。若深論之,因果根本無關神佛,它只跟一樣東西有關系。那就是你我。你我的心和身,促成因果。所以什麼果報其實都沒有任何主宰者,不是有一股超自然的力量在給一個人禍福。因果業報的主人是你自己。
種瓜得瓜,你想得到什麼結果就種下什麼。在你決定種下什麼之前,請先請教自己,到底你將要種下的,會結出什麼果來?
因果並不是如此容易了解,所以在我們未能深知因果之前,如果不能完全相信,至少也不應完全否定。
現代人講自信,這很好。沒自信的人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但是,有時太相信自己,而全盤否定自己所不相信的,也是一種極爲可笑的迷信。
生命與宗教信仰無關。殺生是奪取性命的意思,是一種違反生靈和平的惡行。殺任何動物,都必須坐牢。這裏指的“牢”,是因果業報的牢。輪回六道的牢。
問 :畜生被殺被烹煮,是它們自己罪業難逃。縱然我不殺它,也還是會有人殺它呀,所以殺它們有何損害?
答 :畜生自己的罪業固然不可能逃脫,而我們自己的罪業,難道不能逃嗎。如果你以爲畜生罪業該死不可逃,你因此而殺它,那麼你就和它一樣,同樣受不可逃之罪業了。彼此相食相殺,有它必然的因果道理。而人處于可以逃脫的處境,爲何不想早早逃脫呢。
問 :關于放生,佛經中有哪些開示?
答 :
●藥師琉璃光本願功德經
放諸生命…病得除愈,衆難解脫。
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衆難。
● 契經
戒殺放生,得長壽報,又戒殺放生,
可解怨釋結,長養悲心,潤菩提種。”
● 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
衆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衆生,
能救衆生身命,則能成就諸佛心願。”
● 梵網經菩薩戒—殺戒:
“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贊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衆生,而反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婆羅夷罪。”
● 梵網經菩薩戒—不行放救戒: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衆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
● 正法念經
“造一所寺,不如救一人命。”
● 分別善惡報應經
“何業獲報長命?有十種業。何等爲十?一、離自無殺,二、離勸他殺,叁、離慶快殺,四、離隨喜殺,五,救刑獄殺,六,放生命,七、施他無畏,八、慈恤病人,九、惠施飲食,十、幡燈供養。如是十種獲長命報。”
● 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
“當遵慈仁。普惠恩及群生,
視天下群生身命,若己身命,
慈濟悲愍,恕己安彼,道喜開化,
護彼若身,潤逮草木,無虛機絕也。”
● 大智度論
“諸余罪中,殺業最重。
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 彌勒菩薩偈
勸君勤放生,終久得長壽,
若發菩提心,大難天須救。”
問 :曆代祖師大德對放生有哪些開示?
答 :
●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相傳爲釋迦牟尼佛乘願再來,隨陳時代,大師見臨海漁民捕魚殺生,大起慈悲,以襯施買臨海漁滬一所作放生池,兼爲漁民講經說法,漁民聞法後率皆改行轉業,好生從善,並獻臨海江滬溪梁六十叁所,達叁四百余裏,全部作爲放生池,是我國有史以來最早的大規模放生,所救活的物命數以億萬計,現在的西湖,就是大師當年所創的古放生池。
●永明大師
永明大師相傳爲阿彌陀佛慈悲示現,五代時大師爲余杭縣庫吏,常常因救急以庫錢買魚蝦等物命放生,後因監守自盜罪被判死刑,行刑前大師態度從容,面不改色,國王很奇怪便詢問他緣由,大師回答:“我因爲放生,救活的生命數以千萬,趁此功德,正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怎能不歡喜呢?”國王敬重大師德行,便釋放了他,大師自此出家爲僧,念佛修行,得道證果,後世遵爲蓮宗六祖。
●慧能大師
禅宗六祖慧能大師,自得五祖弘忍大師黃梅心印後,爲躲避同門兄弟的迫害,逃亡江南,隱姓埋名,喬裝平民,隱居于獵戶群中。獵人交待大師守網,大師慈悲爲懷,見被擒被抓的狼獐鹿兔等等獵物,莫不設法爲之放生,這樣放生放了十六年,救活的物命不可勝數,並且感動了獵戶,放下屠刀,改行向善。後大師坐曹溪道場,大興禅宗,道播神州!
●寒山/拾得大師
寒山問拾得:放生可成佛否?答曰:諸佛無心,惟以愛物爲心。人能救物之苦,即能成就諸佛心願矣。故一念慈悲,救一物命,是一念觀世音也。日日放生則慈悲日日增長,久久不息則念念流入觀世音大慈悲海矣。我心即是佛心,焉得不成佛乎!故知放生因緣,非小善之所能比。凡我同願,宜廣行勸勉,善令群生同歸悲化。
(寒山大師相傳爲文殊菩薩示現,拾得大師相傳爲普賢菩薩示現。)
●志公禅師
梁武帝問志公禅師:“放生功德如何?”
答曰:“放生功德,不可限量。經雲: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只因迷妄因緣,遂使升沈各別,以渠生死輪回互爲六親眷屬,改頭換面不複相識。若能發喜舍心,起慈悲念,贖命放生者,現世保病延生,未來當證菩提。”
放生頌
放生合天心 放生順佛令 放生觀音慈 放生普賢行
放生無憂惱 放生少病疾 放生嗣胤昌 放生官祿盛
放生免叁災 放生家門慶 殺生與放生 果報明如鏡
(志公禅師因果錄)
●遵氏大師(慈雲忏主)
遵氏大師晚年主持杭州昭慶、靈山等寺,講經弘法,宋真宗賜號“慈雲”,大師曾以天臺智者大師放生的故事,告訴州判王欽若,並請他奏准以西湖爲放生池,獲朝廷准許,下令西湖爲放生池,禁止一切漁獲捕獵,重現智者大師時代放生風範!
●佛印禅師
貪他一脔脔還他 古聖留言終不僞
戒殺念佛兼放生 決到西方上品會
(戒殺文)
●真歇禅師
人之生日到來 應當持齋戒殺 或是買命放生 或是誦經念佛
修橋砌路煮茶 隨意奉行善事 報答生身父母 乳哺叁年大德
(慶生報本戒殺文)
●蓮池大師
“疾病之由,多從殺生中來,故偏重放生也。”
(徑中徑又徑 精持門)
“戒殺之衆,善神守護,災橫消除,壽算綿長,子孫賢孝,吉祥種種,難可具陳。若更隨力放生,加持念佛,不但增崇福德,必當隨願往生,永脫輪回,入不退地。”
(普勸戒殺放生文)
“世間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
《放生置疑問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