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放生置疑問答▪P3

  ..續本文上一頁傷”

  “放生非獨佛教,儒中君子無不奉行。”

  “諸放生者,或增福壽,或延壽算,

  或免急難,或起沈痾,或生天堂,

  或證道果,隨施獲報,皆有征據。”

  “普勸世人隨所見生命發慈悲心,是捐舍世財,作斯方便。”

  “若無財者,只發慈悲心,亦是福德,或勸他人放生,或見人放生,贊歎隨喜,增其善念,亦是福德。”

  “放生不殺,與物無冤,非惟安樂今生,以此善根,當來之世,長壽永福,乃至成佛,萬類有情,傾心歸附。”

  “心大德深,其事何驗,蓋利他者菩薩之行也,以此行門助修道業,譬如船得順風,必能速到涅槃彼岸矣。淨業叁福,慈心不殺實居其一。今能不殺,又放其生,既能放生,又以法濟令生淨土,如是用心,報滿之時,九品蓮臺高步無疑。普勸世人,幸勿以我德薄人微。而不信其語也。”

  (放生文)

  “今更立簡易一法,佐使並行,不拘時日,見即買放。于某月下書某日放生若幹,巨生以個數計,細生以觔數計,歲終總算,存以自考。”

  (巨生如鴉雀龜鼈及大魚等, 細生如蝦螺蛙蛤及小魚等,積功累德,當知果報不可思議。)

  (放生圖說)

  放生頌

  (書放生卷後)

  人既重其生。物亦愛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順佛令。

  放生怨結解。放生罪垢淨。放生免叁災。放生離九橫。

  放生壽命長。放生官祿盛。放生無憂惱。放生少疾病。

  放生嗣胤昌。放生家門慶。放生觀音慈。放生普賢行。

  放生悟無生。放生生死竟。放生與殺生。果報明如鏡。

  (放生圖說)

  放生偈

  上帝好生。下民傷生。

  舍財救生。圖財捕生。

  繇二念生。故有衆生。

  生無所生。亦無能生。

  無生不生。是名放生。

  ●憨山大師

  放生偈

  人既愛其壽 生物愛其命 放生合天心 放生順佛令

  放生免叁災 放生離九橫 放生壽命長 放生官祿盛

  放生子孫昌 放生家門慶 放生無憂惱 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結 放生罪垢淨 放生觀音慈 放生普賢行

  放生與殺生 果報明如鏡 放生又念佛 萬修萬人證

  ●蕅益大師

  “殺生即殺自心未來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來諸佛,若放自心未來諸佛,即真念佛叁昧,修此念佛叁昧,是恒轉法華經百千萬億部也。”

  “欲即人心證佛心,轉劫濁成淨土,術莫于放生,放生一法,唯廣與久,一杯水不救車薪火,唯設人各一杯焉,一杯不已再一杯已,杯水多,車火未有不滅者,今殺運紛紛,並同分惡業招感,非慈悲叁昧水,熟能熄之。”

  (靈峰宗論卷六之叁)

  ●印光大師

  “戒殺放生者,來世得生于四王天,享無極之福,若兼修淨土者,直可往生于西方極樂國土,其功德實無涯矣。”

  (放生十大功德)

  “凡有欲家門清泰,身心康甯,天下太平,人民安樂者,請皆于戒殺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則求無不得矣。”

  (法雲寺放生池疏)

  “佛教東來,闡明因果報應,令人戒殺放生,斷葷吃素。”

  (挽回劫運論)

  “余向提倡戒殺放生,因果報應等事理,以期挽救天災人禍。”

  (勸愛惜物命說)

  “人惟欲眷屬團聚,壽命延長,身心安樂,諸緣如意,正應發大悲心,行放生業,使天地鬼神,悉皆愍我愛物之誠,則向之所欲,當可即得。”

  (江慎修先生放生殺生現報錄序)

  “我今幸承宿世福善,生于人道,固宜解怨釋結,戒殺放生,令彼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又爲念佛回向淨土,令得度脫。”

  “凡大聖大賢,無不以戒殺放生,爲挽殺劫以培福果,息刀兵而樂天年之基址。”

  “是知戒殺放生,乃拔本塞源之濟世良谟也。”

  “須知放生一事,實爲發起同人,普護物命之最勝善心。”

  (南浔極樂寺重修放生池疏)

  “放生一事,原爲啓發現未人之善心,以期戒殺茹素,普令含識各得其所,各盡天年。近之則息殺因,遠之則滅殺果,小之則全吾心之純仁,大之則弭世界之殺劫。”

  (常熟蓮華庵放生池碑記)

  “天地之大德曰生,人民之大本曰善,生則植物動物並育,善則仁民愛物修行。幹爲大父,坤爲大母,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靈岩山寺下院放生池附設放生會緣起碑記)

  “常行放生,常行殺生,天地鬼神常爲鑒臨,必當降以禍福,且勿忽其弱而欺之。”

  (放生殺生現報錄戒殺放生各文合編序)

  “聖君賢相,哲士鴻儒,多皆仰遵佛訓,俯培己仁,或茹素而斷葷,或戒殺而放生,其嘉言懿行,載諸史冊,亦企後人同修慈心,愍彼物類。”

  (烏程周夢坡居士夫人誕期放生碑記)

  ●弘一大師

  “先問諸君:一欲延壽否?二欲愈病否?叁欲免難否?四欲得子否?倘願者,今有一最簡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

  “惟願諸君自今以後,力行放生之事,痛改殺生之事。”

  (放生與殺生之果報)

  ●虛雲老和尚

  “我們要勇猛精進,要內外加修。內修,即是單單的參一句“念佛是誰”的話頭,或念一句“阿彌陀佛”,不起貪嗔癡恚種種其他念頭,使真如法性得以透露。外修,即是戒殺放生,將十惡轉爲十善,不要一天到晚酒肉薰天,造無邊的罪業。”

  “近來世界人民遭難,殺劫之重,皆是果報所遭;每每勸世人要戒殺放生,吃齋念佛者,也就是要大家免遭因果輪回之報;諸位須當信奉,種植善因,成就佛果。”

  (虛雲和尚方便開示)

  ●谛閑大師

  “不殺爲諸戒之首,而放生爲衆善之先也。”

  “曆朝以來,缁素通人,慈善大家,以放生爲務者,典籍所載,未易仆罄也。”

  “古聖先賢,莫不以仁慈濟物,博愛利生,是知凡爲人者,要當以仁存心。”

  “夫幹曰大生,坤曰廣生,生物不息,天地之大德,人秉天地之氣以生,當以天地好生之心爲心。”

  (谛閑大師語錄)

  ●圓瑛大師

  “至論護生一事,佛儒二教,若合符節。我佛以大慈大悲而爲救世之本,大慈者,與一切衆生之樂,大悲者,拔一切衆生之苦。”

  “吾人當學佛之大慈大悲,實行戒殺放生,方是學佛之行。是以學佛者,不僅持律戒殺,尤當竭力放生,方合我佛慈悲宗旨。”

  “儒教周易有言,幹曰大生,坤曰廣生,天地之大德曰生,故孔子贊易以生生。吾人應體天地好生之德,提倡戒殺放生。”

  “出家以來,每年力行放生,本會乃以蓮池放生會爲名,當以佛教慈悲,儒宗恻隱,而作護生運動,實爲天下無上吉祥善事。”

  “希望社會諸君,勉力行之,即遇壽辰、結婚、生子,是自己求生,慶生吉祥之事,均宜戒殺放生茹素,以善因而求善果也。”

  (圓瑛法師講演錄)

  ●妙善大師(金山活佛)

  “最好的消業方法,莫過于放生,世界上最大的惡業莫過于殺生害命,反過來說,世界上最大的善業是莫過于戒殺放生,所以放生是最大的功德。你能依我的話,趕快量力買生物放生,就能增福延壽的。”

  (金山活佛 煮雲法師著)

  ●李炳南老居士

  “放生是救他生命,解他痛苦,佛戒第一不殺,天有好生之德,可以想見功德之大,所得善報無量無邊。在二千八九百年時的中國與印度,未通消息,佛教在印,曾行放生,儒教在中亦曾放生,並非誰倡誰效,善道自然同耳,兩教放生之經典各有記載,多不勝舉,查書當知。”

  “下功斷緣戒殺,中功斷緣兼素,上功斷緣放生。”

  “上等功德,除了斷緣外,必須兼放生,佛家有一句話說:救一衆生,勝造七級浮屠。七級浮屠就是寺廟的七層寶塔,這樣看起來就知道救一個衆生的功德是多麼大。”

  “一切衆生不但是過去父母,亦是未來諸佛,你放它的性命你就是菩薩。”

  “不單是佛教提倡戒殺放生,我們中國的古聖先賢,亦多說戒殺放生的道理。”

  “戒殺放生,這是心性的問題,就是有慈悲,沒有慈悲的問題。”

  “奉勸諸位,現在戰亂還未來臨,快快改往修來,快快戒殺放生。”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

  ●忏公師父

  “丙甲春雲臥病岡山,經久不愈,醫藥治療,營養滋補,靜攝調護,悉皆罔效,身心苦悶,不知所措。嗣承淨業道侶慈悲勸谕,謂若提倡放生,與衆行之當得早占勿藥雲雲。雲遂依勸告,先自放生,並同諸方提倡,經時不久,頑強痼疾霍然痊愈。”

  ●圓因師父

  “我們多今生累劫以來,所造所欠的殺債,可能也虛空也裝不下,而放生就是還債,還累劫多生以來,我們所欠無數的殺債。”

  “我們要深信因果,放生自有放生的善報,殺生自有殺生的惡報,鼓勵贊歎放生自有鼓勵贊歎放生的善報,阻撓批評放生自有阻撓批評放生的惡報,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因因果果是絕對錯不了的。”

  “疾病癌症,災難不幸之所以會發生,就是緣于我們以前所造的殺業感召而來的業報。解決之道就是放生,藉著著出錢出力贖命放生,來償還以前我們所欠無數的殺債。”

  “每一個衆生最寶貴的是自己的生命,殺了他,他最惱恨,冤仇結得最深,所以說殺業最重,每一個衆生最珍貴的還是自己的生命,救了他,他最感激,福善積得最深,所以說放生第一。”

  “放生就是救急,與其他的功德不一樣,放生是救性命垂危,朝不保夕的受困受難的衆生,我們一放生,當下衆生就免除死難,重拾生機,我們不放生,衆生就只有受宰待殺的唯一死路了,放生是救急救命的行爲,所以功德至大,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擬!”

  “放生最重要的是皈依以及念佛。“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物命在經過叁皈依儀式後,承佛法僧叁寶加持,畜生報盡,不再淪入叁惡道中,得以轉世超生,並且物命親聞“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六字洪名盈盈入耳,既植道種,他日因緣成熟,必能值遇佛法,念佛修…

《放生置疑問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