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如月照夜。爲人導師,爲人父母,爲人兄弟,同歸道場,爲真知識。
21、菩薩行是大乘佛教的本質,他們並且界定那是慈悲精神之具體展現。
22、心中愛憐一切衆生者,能成就許多功德;要慈憫一切,因爲所有衆生都對慈悲有感受。
23、凡是殺、傷生物,或令其爭鬥取樂的人,都是殘害畜生之類。萬種鳥獸,小至于蟲,靜觀之,都有思子、念親、夫婦相伴、嫉、怒、多欲、愛身、惜命之情。由于它是愚癡的,對于生命的貪愛、執著反而顯得過于人。加以虐待,奪其生命,如何能不痛心?看那一切有情,而無慈悲心者,不算是人。
24、有慈悲心者長命,有忍辱心者形善,好殺生者短命多病。
25、慈悲要及于一切衆生,縱然是一只蝼蟻,也必須加以悲憐。
26、不懷惡心去面對生命,連一只生物也慈憐者,他會因而成爲善人。
真正的慈悲是基于尊敬他人,尊敬衆生而且了解到衆生和你一樣都有離苦得樂的機會。
護生警語
1、人類飽食終日,它卻要開腸破肚,醉蟹終究“醉人”,輪回路上“罪人”。
2、大智度論雲:“諸余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放生是救命的行爲,功德至大,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擬。
3、世上刀兵劫,都因爲人心好殺所致;何時不殺生,刀兵劫何時停止。
4、人類若繼續汙染自己的心與環境,有一天將會在自己夢中驚醒、在汙穢中窒息。
5、喜宴前是歡喜地,後面卻是殺場,本來期望多子多孫,焉知已造成滅絕。
6、如果生物盡喪命,人類也將寂寞而死,因爲發生在生物身上的,必將發生在人類身上。
7、殺,有人殺人;有人殺物;有物殺人,無論誰殺誰,都違天理。
8、生命之網並非由人類編織而成,我們只是網上的一線,凡是我們對網所做的,就是對自己所做的。
9、人類追求物質富裕,最後卻以“偷生”爲終,這不是可悲又可笑嗎?
10、被人類趕盡殺絕的生物何只千萬,人類的殺戮腳步何時停下?何時才能過得心安不驚恐呢?
11、生物被殺時,驚恐怨恨,會排放屍毒,人類卻將屍毒往肚子吞,他日病生,實在愚癡!
12、給物命一個機會,同時也給自己一個機會。
13、人之養生,有五谷蔬菜,爲何要用盡萬物生命,惹來殺業上身?
心懷慈悲—弘一大師語錄
1.是亦衆生 與我體同 應起悲心 憐彼昏蒙
普勸世人 放生戒殺 不食其肉 乃謂愛物
2.一蟹失足 二蟹持扶 物知慈悲 人何不如
3.畜生亦有母子情 犬知護兒牛舔續
雞爲守雛身不離 鳝因愛子當惴惴
人貪滋味美口腹 偌苦拆開他眷屬
畜生哀痛盡如人 只差有淚不能哭
4.今日爾吃他 將來他吃爾
循環作主人 同是親與子
5.麟爲仁獸 靈秀所鍾 不踐生草 不履生蟲
系吾人類 應知其義 舉足下足 常須留意
既勿故殺 亦勿誤傷 長我慈心 存我天良
6.生離嘗恻恻 臨行複回首
此去不再遠 念兒兒知否
7.倘使羊識子 淚珠落如雨
口雖不能言 心中暗叫苦
8.喜氣溢門楣 如何慘殺戮
惟欲家人歡 那管畜生哭
9.人在牢獄 終日愁欷 是以物命 而爲兒戲
聆此哀音 淒入心脾 鳥在樊籠 終日悲啼
10.水邊垂釣 閑情逸致 是以物命 而爲兒戲
刺骨穿腸 于心何忍 願發仁慈 常起悲愍
11.有命盡貪生 無分人與畜
最怕是殺烹 最苦是割肉
擒執未施刀 魂驚氣先窒
喉斷叫聲絕 顛倒叁起伏
念此恻肺肝 何忍縱口腹
12.鈎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
爲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
13.一指納沸湯 渾身驚欲裂
一針刺己肉 遍體如刀割
魚死向人哀 雞死臨刀泣
哀泣各分明 聽者自不識
14.殘殺百千命 完成一襲衣
唯知求適體 豈毋傷仁慈
15.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應起悲心 勿貪口腹
不食肉,大慈悲
1.若不斷肉,無慈種子;若不斷淫,無清淨種。
2.《心地觀經》
彌勤菩薩法王子,從初發心不殺肉;
以是因緣名慈氏,爲欲成熟諸衆生。
3.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因如來藏故,諸佛不食肉耶?”
佛言:“如是!一切衆生無始生死生生輪轉,無非父母、兄弟、姊妹。猶如伎兒變易無常,自肉、他肉則是一肉,是故諸佛悉不食肉。複次文殊師利!一切衆生界、我界即是一界,所食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諸佛悉不食肉。”
4.《菩薩善戒經》
菩薩摩诃薩爲破衆生種種惡故,受持神咒,讀誦通利,利益衆生。爲咒術故受持五法:一者,不食肉。二者,不飲酒。叁者,不食五辛。四者,不淫;五者,不淨之家不在中食。菩薩具足如是五法,能大利益無量衆生,諸惡鬼神、諸毒、諸病無不能治。
5.《華嚴十惡品經》
佛告迦葉:“一切衆生若修善根:一者,不害衆生;二者,不行放逸;叁者,不飲酒;四者,不食肉;五者,常付大慈。如是之人不斷善根。”
“一切衆生不飲酒者,是我真子,則非凡夫。……善男子!一切衆生不食酒肉者,得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者得何等罪?”佛告迦葉:“善哉,善哉!一切衆生不食肉者,是吾遺腹之子,則非凡夫。善男子!一切衆生若受大乘大般涅槃。善男子!一切衆生若住一劫不聽食肉。”
“食肉者墮阿鼻地獄”“一切衆生食肉者斷大慈種,不食肉者有大功德,百千萬分不如其一。”
佛告迦葉:“煮肉者墮镬湯地獄……炙肉之人墮炙床地獄……斬肉之人墮到碓地獄。”
“世尊!食肉者非如來弟子,即是外道眷屬也。”
“食肉之人即食父母眷屬肉。”
“食肉者墮糞穢地獄。”
“善男子!食肉者猶如群狗爭骨,各各貪多,食肉之人亦複如是。善男子!斬肉者即斬其父,割肉者即割父肉、割害其母。”
“一切衆生心則顛倒,食肉者即食父肉,齧骨者即齧父骨,若飲肉汁者即飲父血。善男子!一切衆生若有慚愧不應食肉,雖先食肉又能發露心生重悔,亦發阿褥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破齋者墮餓鬼地獄。”
“若食齋訖者,或裹齋食者與父母、兄弟、君臣、師長、朋友知識,未來世中墮鐵輪地獄,左腋入、右脅出,融銅灌口,若受齋食者亦複如是。”
“食雞肉者,當墮地獄。叁人共償,倍半相迎,同入地獄。”
“善男子!不食肉者常無肉想。”
《入楞伽經》斷肉素食彙編
元魏天竺叁藏菩堤留支譯
1.大慧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我觀世間生死流轉、怨結相連、墮諸惡道,皆由食肉,更相殺害,增長貪嗔,不得出離,甚爲大苦。世尊!食肉之人斷大慈種,修聖道者不應得食。”
2.佛告大慧:“夫食肉者,有無量過。諸菩薩摩诃薩修大慈悲,不得食肉。”
3.大慧!我觀衆生從無始來食肉習故,貪著肉味,更相殺害,遠離賢聖,受生死苦。舍肉味者,聞正法味,于菩薩地如實修行,速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複令衆生入于聲聞、辟支佛地止息之處,息已令入如來之地。大慧!如是等利,慈心爲本。食肉之人斷大慈種,雲何當得如是大利?
4.是故大慧:我觀衆生輪回六道,同在生死,共相生育,疊爲父母、兄弟、姊妹。若男、若女中表內外六親眷屬;或生余道,善道、惡道常爲眷屬。以是因緣,我觀衆生更相啖肉,無非親者。由貪肉味,疊互相啖。常生害心,增長苦業,流轉生死,不得出離。”
5.佛說是時,諸惡羅刹聞佛所說,悉舍惡心,止不食肉。疊相勸發慈悲之心,護衆生命過自護身,舍離一切諸肉不食,悲泣流淚而白佛言:“世尊!我聞佛說谛觀六道,我所啖肉皆是我親。乃知食肉,衆生大怨,斷大慈種,長不善業,是大苦本。世尊!我從今日斷不食肉,及我眷屬亦不聽食。如來弟子有不食者,我當晝夜親近擁護。若食肉者,我當與作大不饒益。”
6.佛言:“大慧!羅刹惡鬼常食肉者,聞我所說尚發慈心,舍肉不食,況我弟子行善法者當聽食肉?若食肉者,當知即是衆生大怨,斷我聖種。大慧!若我弟子聞我所說,不谛觀察而食肉者,當知即是旃陀羅種,非我弟子,我非其師。是故大慧!若欲與我作眷屬者,一切諸肉悉不應食!
7.複次大慧!食肉之人衆生聞氣,悉皆驚怖逃走遠離。是故菩薩修如實行,爲化衆生不應食肉。大慧!
8.若食肉者,衆生即失一切信心,便言世間無可信者,斷于信根。是故大慧!菩薩爲證衆生信心,一切諸肉悉不應食。
9.如是等無量無邊惡不善心,斷我*輪,絕滅聖種,一切皆由食肉者過。是故大慧!我弟子者,爲護惡人毀謗叁寶,乃至不應生念肉想,何況食肉!
10.複次大慧!菩薩爲求清淨佛土教化衆生,不應食肉。
11.是故大慧!若以我爲師者,一切諸肉悉不應食!”
12.複次大慧!世間邪見諸況術師,若其食肉咒術不成,爲成邪術尚不食肉,況我弟子爲求如來無上聖道、出世解脫?
13.大慧!以是觀察死爲大苦,是可畏法。自身畏死,雲何當得而食他肉?
是故大慧!欲食肉者先自念身,次觀衆生,不應食肉。
14.複次大慧!夫食肉者,諸天遠離,何況聖人!是故菩薩爲見聖人,當修慈悲,不應食肉。
15.複次大慧!諸食肉者貪心難滿,食不知量,不能消化,增益四大,口氣腥臊。複中多有無量惡蟲,身多瘡癬、白癞病疾種種不淨。
16.聖人離者,以肉能生無量諸過,失于出世一切功德,雲何言我聽諸弟子食諸肉血不淨等味?言我聽者是則謗我。大慧!
17.大慧!不食肉者,要因過去供養諸佛,種諸善根,能信佛語,堅住毗尼,信諸因果,至于身口能自節量,不爲世間貪著諸味,見食肉者能
生慈心。
18.若一切人不食肉者,亦無有人殺害衆生,由人食肉,若無可食處處求買,爲財利者殺以販賣,爲買者殺,是故買者與殺無異…
《放生手冊第二集(海濤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