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放生手册第二集(海涛法师)▪P3

  ..续本文上一页如月照夜。为人导师,为人父母,为人兄弟,同归道场,为真知识。

  21、菩萨行是大乘佛教的本质,他们并且界定那是慈悲精神之具体展现。

  22、心中爱怜一切众生者,能成就许多功德;要慈悯一切,因为所有众生都对慈悲有感受。

  23、凡是杀、伤生物,或令其争斗取乐的人,都是残害畜生之类。万种鸟兽,小至于虫,静观之,都有思子、念亲、夫妇相伴、嫉、怒、多欲、爱身、惜命之情。由于它是愚痴的,对于生命的贪爱、执著反而显得过于人。加以虐待,夺其生命,如何能不痛心?看那一切有情,而无慈悲心者,不算是人。

  24、有慈悲心者长命,有忍辱心者形善,好杀生者短命多病。

  25、慈悲要及于一切众生,纵然是一只蝼蚁,也必须加以悲怜。

  26、不怀恶心去面对生命,连一只生物也慈怜者,他会因而成为善人。

  真正的慈悲是基于尊敬他人,尊敬众生而且了解到众生和你一样都有离苦得乐的机会。

  护生警语

  1、人类饱食终日,它却要开肠破肚,醉蟹终究“醉人”,轮回路上“罪人”。

  2、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放生是救命的行为,功德至大,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拟。

  3、世上刀兵劫,都因为人心好杀所致;何时不杀生,刀兵劫何时停止。

  4、人类若继续污染自己的心与环境,有一天将会在自己梦中惊醒、在污秽中窒息。

  5、喜宴前是欢喜地,后面却是杀场,本来期望多子多孙,焉知已造成灭绝。

  6、如果生物尽丧命,人类也将寂寞而死,因为发生在生物身上的,必将发生在人类身上。

  7、杀,有人杀人;有人杀物;有物杀人,无论谁杀谁,都违天理。

  8、生命之网并非由人类编织而成,我们只是网上的一线,凡是我们对网所做的,就是对自己所做的。

  9、人类追求物质富裕,最后却以“偷生”为终,这不是可悲又可笑吗?

  10、被人类赶尽杀绝的生物何只千万,人类的杀戮脚步何时停下?何时才能过得心安不惊恐呢?

  11、生物被杀时,惊恐怨恨,会排放尸毒,人类却将尸毒往肚子吞,他日病生,实在愚痴!

  12、给物命一个机会,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13、人之养生,有五谷蔬菜,为何要用尽万物生命,惹来杀业上身?

  心怀慈悲—弘一大师语录

  1.是亦众生 与我体同 应起悲心 怜彼昏蒙

  普劝世人 放生戒杀 不食其肉 乃谓爱物

  2.一蟹失足 二蟹持扶 物知慈悲 人何不如

  3.畜生亦有母子情 犬知护儿牛舔续

  鸡为守雏身不离 鳝因爱子当惴惴

  人贪滋味美口腹 偌苦拆开他眷属

  畜生哀痛尽如人 只差有泪不能哭

  4.今日尔吃他 将来他吃尔

  循环作主人 同是亲与子

  5.麟为仁兽 灵秀所钟 不践生草 不履生虫

  系吾人类 应知其义 举足下足 常须留意

  既勿故杀 亦勿误伤 长我慈心 存我天良

  6.生离尝恻恻 临行复回首

  此去不再远 念儿儿知否

  7.倘使羊识子 泪珠落如雨

  口虽不能言 心中暗叫苦

  8.喜气溢门楣 如何惨杀戮

  惟欲家人欢 那管畜生哭

  9.人在牢狱 终日愁欷 是以物命 而为儿戏

  聆此哀音 凄入心脾 鸟在樊笼 终日悲啼

  10.水边垂钓 闲情逸致 是以物命 而为儿戏

  刺骨穿肠 于心何忍 愿发仁慈 常起悲愍

  11.有命尽贪生 无分人与畜

  最怕是杀烹 最苦是割肉

  擒执未施刀 魂惊气先窒

  喉断叫声绝 颠倒三起伏

  念此恻肺肝 何忍纵口腹

  12.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13.一指纳沸汤 浑身惊欲裂

  一针刺己肉 遍体如刀割

  鱼死向人哀 鸡死临刀泣

  哀泣各分明 听者自不识

  14.残杀百千命 完成一袭衣

  唯知求适体 岂毋伤仁慈

  15.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应起悲心 勿贪口腹

  不食肉,大慈悲

  1.若不断肉,无慈种子;若不断淫,无清净种。

  2.《心地观经》

  弥勤菩萨法王子,从初发心不杀肉;

  以是因缘名慈氏,为欲成熟诸众生。

  3.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因如来藏故,诸佛不食肉耶?”

  佛言:“如是!一切众生无始生死生生轮转,无非父母、兄弟、姊妹。犹如伎儿变易无常,自肉、他肉则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复次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界、我界即是一界,所食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

  4.《菩萨善戒经》

  菩萨摩诃萨为破众生种种恶故,受持神咒,读诵通利,利益众生。为咒术故受持五法:一者,不食肉。二者,不饮酒。三者,不食五辛。四者,不淫;五者,不净之家不在中食。菩萨具足如是五法,能大利益无量众生,诸恶鬼神、诸毒、诸病无不能治。

  5.《华严十恶品经》

  佛告迦叶:“一切众生若修善根:一者,不害众生;二者,不行放逸;三者,不饮酒;四者,不食肉;五者,常付大慈。如是之人不断善根。”

  “一切众生不饮酒者,是我真子,则非凡夫。……善男子!一切众生不食酒肉者,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者得何等罪?”佛告迦叶:“善哉,善哉!一切众生不食肉者,是吾遗腹之子,则非凡夫。善男子!一切众生若受大乘大般涅槃。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住一劫不听食肉。”

  “食肉者堕阿鼻地狱”“一切众生食肉者断大慈种,不食肉者有大功德,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佛告迦叶:“煮肉者堕镬汤地狱……炙肉之人堕炙床地狱……斩肉之人堕到碓地狱。”

  “世尊!食肉者非如来弟子,即是外道眷属也。”

  “食肉之人即食父母眷属肉。”

  “食肉者堕粪秽地狱。”

  “善男子!食肉者犹如群狗争骨,各各贪多,食肉之人亦复如是。善男子!斩肉者即斩其父,割肉者即割父肉、割害其母。”

  “一切众生心则颠倒,食肉者即食父肉,啮骨者即啮父骨,若饮肉汁者即饮父血。善男子!一切众生若有惭愧不应食肉,虽先食肉又能发露心生重悔,亦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破斋者堕饿鬼地狱。”

  “若食斋讫者,或裹斋食者与父母、兄弟、君臣、师长、朋友知识,未来世中堕铁轮地狱,左腋入、右胁出,融铜灌口,若受斋食者亦复如是。”

  “食鸡肉者,当堕地狱。三人共偿,倍半相迎,同入地狱。”

  “善男子!不食肉者常无肉想。”

  《入楞伽经》断肉素食汇编

  元魏天竺三藏菩堤留支译

  1.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世间生死流转、怨结相连、堕诸恶道,皆由食肉,更相杀害,增长贪嗔,不得出离,甚为大苦。世尊!食肉之人断大慈种,修圣道者不应得食。”

  2.佛告大慧:“夫食肉者,有无量过。诸菩萨摩诃萨修大慈悲,不得食肉。”

  3.大慧!我观众生从无始来食肉习故,贪著肉味,更相杀害,远离贤圣,受生死苦。舍肉味者,闻正法味,于菩萨地如实修行,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令众生入于声闻、辟支佛地止息之处,息已令入如来之地。大慧!如是等利,慈心为本。食肉之人断大慈种,云何当得如是大利?

  4.是故大慧:我观众生轮回六道,同在生死,共相生育,迭为父母、兄弟、姊妹。若男、若女中表内外六亲眷属;或生余道,善道、恶道常为眷属。以是因缘,我观众生更相啖肉,无非亲者。由贪肉味,迭互相啖。常生害心,增长苦业,流转生死,不得出离。”

  5.佛说是时,诸恶罗刹闻佛所说,悉舍恶心,止不食肉。迭相劝发慈悲之心,护众生命过自护身,舍离一切诸肉不食,悲泣流泪而白佛言:“世尊!我闻佛说谛观六道,我所啖肉皆是我亲。乃知食肉,众生大怨,断大慈种,长不善业,是大苦本。世尊!我从今日断不食肉,及我眷属亦不听食。如来弟子有不食者,我当昼夜亲近拥护。若食肉者,我当与作大不饶益。”

  6.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我所说尚发慈心,舍肉不食,况我弟子行善法者当听食肉?若食肉者,当知即是众生大怨,断我圣种。大慧!若我弟子闻我所说,不谛观察而食肉者,当知即是旃陀罗种,非我弟子,我非其师。是故大慧!若欲与我作眷属者,一切诸肉悉不应食!

  7.复次大慧!食肉之人众生闻气,悉皆惊怖逃走远离。是故菩萨修如实行,为化众生不应食肉。大慧!

  8.若食肉者,众生即失一切信心,便言世间无可信者,断于信根。是故大慧!菩萨为证众生信心,一切诸肉悉不应食。

  9.如是等无量无边恶不善心,断我*轮,绝灭圣种,一切皆由食肉者过。是故大慧!我弟子者,为护恶人毁谤三宝,乃至不应生念肉想,何况食肉!

  10.复次大慧!菩萨为求清净佛土教化众生,不应食肉。

  11.是故大慧!若以我为师者,一切诸肉悉不应食!”

  12.复次大慧!世间邪见诸况术师,若其食肉咒术不成,为成邪术尚不食肉,况我弟子为求如来无上圣道、出世解脱?

  13.大慧!以是观察死为大苦,是可畏法。自身畏死,云何当得而食他肉?

  是故大慧!欲食肉者先自念身,次观众生,不应食肉。

  14.复次大慧!夫食肉者,诸天远离,何况圣人!是故菩萨为见圣人,当修慈悲,不应食肉。

  15.复次大慧!诸食肉者贪心难满,食不知量,不能消化,增益四大,口气腥臊。复中多有无量恶虫,身多疮癣、白癞病疾种种不净。

  16.圣人离者,以肉能生无量诸过,失于出世一切功德,云何言我听诸弟子食诸肉血不净等味?言我听者是则谤我。大慧!

  17.大慧!不食肉者,要因过去供养诸佛,种诸善根,能信佛语,坚住毗尼,信诸因果,至于身口能自节量,不为世间贪著诸味,见食肉者能

  生慈心。

  18.若一切人不食肉者,亦无有人杀害众生,由人食肉,若无可食处处求买,为财利者杀以贩卖,为买者杀,是故买者与杀无异…

《放生手册第二集(海涛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