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子行叁十七頌講記 四▪P4

  ..續本文上一頁痛苦,在心中都不要執著痛苦,而去轉換對它的認識,就像聖者仲敦巴所說的:“哪怕將我的身體分成了千段,我不僅不生嗔恨心,還要去修行忍辱。”

  善知識瑾額瓦這樣說:“世間上的人執著快樂是快樂,而我們要認識到快樂是痛苦,所以我們要把自己所有的快樂布施給衆生。”

  世間人他們是不喜歡痛苦,喜歡快樂的,我們作爲真正的修行人,對于這種快樂是沒有什麼好貪戀的,我們對痛苦卻認爲是最珍貴的,不論自己遭受任何痛苦的時候都要修行歡喜心,身體上有痛苦,心中有各種各樣的不快樂,全部都應該修行歡喜心,這些很多人是不能夠這樣做到。水銀洞的無著菩薩說:“作爲修行人我不希求沒病,因爲病可以使我罪業都消除,這樣一來就成爲我們所有罪障都清淨的助緣,如果有病這非常殊勝!”

  所以,我們身體上有各種各樣的病這是非常非常好的。就像我們的導師曾經這樣地說過:“菩提薩埵如果身體患有重病或者痛苦,這是非常善妙的,因爲這樣可以使往昔許多的罪業都得以清除,而且最終因爲菩提心的緣故,能夠成就無上菩提之果。”

  所以作爲菩薩,外在的對于身體的病痛,對于內在心裏的痛苦,包括對于敵人、還有鬼魅,還有沒有做過罪業卻無辜受害,這些各種各樣不快樂的事情出現的時候,都能夠修行忍辱。就像聖者智美根登一樣,不論産生任何的痛苦,他都能夠安忍。過去所有的大德善知識都是這樣,不論産生任何痛苦都能修行忍辱,而且去攝取這樣的痛苦,他有這樣的心力。善知識卡若貢瓊他也這樣說:“不論産生痛苦亦或快樂,這都是我們往昔的業力所導致的,如果是快樂這是過去的善業,如果是惡業,現在我們就會感受痛苦,所以這只不過是修行的助道而已,要這樣地認識。”

  所以現在産生任何痛苦的時候心中都要産生一種歡喜心,這樣非常地好,可以使我的罪業都得以清除。

  向護法交付事業時,要向他們說,“我現在要修行忍辱,去找一些冤家債主,讓他們給我製造一些痛苦,不快樂的事情。”可我們現在也不會、不敢于去囑咐護法給自己找麻煩。

  下面是將不悅耳的音聲——誹謗轉爲道用:

  若人于我說諸不悅音 遍及叁千世界作宣稱

  然而當以慈憫之心力 說彼功德是爲佛子行

  比如人們對我有信心,但是有些人在背後挑撥離間之後,讓別人對我沒有了信心。或者是他們不僅自己說,而是遍及叁千大千世界當中到處宣講,比如說對于某人,他有這樣的過失那樣的毛病。比如說某人是一個比丘,被人說:“他的戒律已經毀犯了,他是騙子,或者他在哪兒殺過什麼人!”他不僅這樣地跟一個人說,他在網絡上也到處去散布這個消息,使南瞻部洲人全都知道這件事。對我們來講的話,雖然這件事毫無意義,但都會非常生氣,我們也會想報複他,把一些不好聽的話,诋毀別人的話也說出來。但是真正的修行人,不僅不能說這樣的話,反而對說你壞話的人要生起歡喜之心,對他們要生起了慈心,我們要說這個人有這樣或那樣的功德,要看到他的功德,然後不僅不說過失反而去宣講他的功德,這是菩提心的行爲,這就是佛子將不快樂的事情不好聽的音聲轉爲道用的方法。

  作爲真正的修行人是要將所有的粗語、不好聽的話轉爲道用的,對于別人對自己的诋毀、不恭敬,各種惱害要完全地不去顧及,要想念別人的功德,我們之所以遇到這些事,這就是自己往昔造過各種惡口的果報,因爲這種果報使我受到別人無故的诋毀。我們如果因此而揭發別人說,這個人撒謊,那個人是惡口,讓別人都不喜歡他,其實我們自己受到這種果報,這本身是許多生世以來我們自己惡口得來的果報,所以我們不能怪別人。就像聖天菩薩所說的:“比如說我們聽到別人說不好聽的話,你要想這就是自己過去的果報,如果你要這樣說別人的話,怎麼不會再降臨到自己的身上呢?”

  我們現在受到別的人诋毀,或是聽到不好聽的話,這是自己許多生世以來我們惡口得到的果報,就像是寂天菩薩所說的:“不論別人贊歎你還是诋毀你,也不會成爲功德也不會成爲過失。”

  所以不論別人對你多麼贊歎,你也不會長壽、也不會好起來,哪怕是南瞻部洲所有的人都贊揚你,你到了臨終的時候,一分鍾都不能延長自己的壽命,你的功德、福德也不會增長,爲什麼是這樣呢?因爲所說的這種話本身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爲這個緣故,對于好聽的名聲,不應該有任何的貪戀,對于任何不好聽的名聲也沒有必要有任何的執著,而要對他們修行悲心,這是很重要的。阿底峽尊者說:“對于所有一切的诋毀的音聲,都要當成空谷的回音一樣。”

  比如你對空谷說了各種各樣的話,對于山谷來講是沒有一點兒讓自己感覺歡喜的,說了多少還還回多少,它是如如不動的,所以贊揚你也沒有什麼好高興的,一生當中該做的事就是這些,別人如何去誹謗你的話,對你也不會有任何的傷害,所以哪怕是很多人說你的過失,莫說在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境中去說,哪怕遍滿南瞻部洲的去诋毀呢,當你在死的時候不會增加一點兒痛苦,即便是整個南瞻部洲的人都對你贊揚,但當你臨終的時候不會有一點兒的快樂,所謂贊揚也好,诋毀也好也就是這麼回事。所以對于所有的贊揚、诋毀,都要看到它基本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因此就把它全部放棄。正如阿底峽尊者所說的:“所有的名聲,都是魔鬼對你的一種欺騙!”

  名聲基本不是好事,名聲是障礙自己的入口。阿底峽尊者說:

  “你的名聲如果像雷一樣震撼,你的違緣就會像霹雳閃電那樣快!”

  拿我來講,在國內、國外很多人都知道,“年龍上師”名聲也很大,要在于世間人來講,這個人可以啊,他現在地位也很高,有很多人在贊揚他,但實際上來講,沒有任何的意義,這就像魔鬼的兵器一樣,違緣會像霹雳一樣地降臨。因爲這個緣故,我們現在就要發誓,不論我遇到任何的诋毀,我作爲一個學習菩薩道的人應該學習忍辱。

  將被人揭發過失轉爲道用:

  即或有人從于衆會中 揭發過失宣說惡語等

  于彼當生真善知識想 恭敬頂禮是爲佛子行

  如果做爲一個發心的佛子的話,不論自己是否造下了過失,如果有其他人惡業的緣故,或者因爲惡念的緣故,不是于一人之前,而是于衆人之前,揭發你的過失或者說你有、或者沒有的錯誤,使自己在衆人面前,使你自己或者你的眷屬或者你周圍的這些人,都受到誹謗;或者在法行上,或者環境上都會受到一些障礙的時候,他們以各種惡意,不是一般地說,是非常嚴肅地說或嚴重地說,聚衆而說的時候,那麼你自己要這樣想,這一切的違緣都是爲了圓滿自己的菩提發心而出現的,如果是自己以清淨的發心來任持的話,那麼任何的誹謗都能成爲清淨業力的邊際。所以,不僅不起好象他在宣說我過失的嗔恨心或報複之心,反而覺得這是對自己真實的一種加持,這是一種善業的行徑。當這個時候,把他當做自己真實的善知識,予以恭敬頂禮,或者把他做爲真實的上師一樣地來恭敬的話,這是善逝佛子所應做的稀有的行徑。

  我們聽到別人說自己過失的時候,莫說是一兩個人,就是成千上萬的人說的時候,你自己能不能真正地不起嗔恨心,把他當做真正的阿舍黎,當做真正的上師恭敬頂戴呢?能不能把別人這種說過失的做法當作一種真正的教言呢?這個真是一種非常困難的事情,莫說是大家現在這個樣子,就是我做爲你們的上師,我也是有許多地方需要慢慢修改的,因爲自己也是有很多的毛病,在別人說任何過失的時候,心裏也是非常難忍的。希望你們大家都能夠好好地精進,努力做到這一點。就象過去寂天菩薩所說的那樣,如果是有人說到過失的話,就當做觀照自心的一個機會;如果是見到有涉及過失的時候,讓自己能見到真正的忍辱。所以,在修行的時候,大家是經常需要去做觀察的。

  別說那麼多人聚衆來說你,即便是一兩個人在這兒說你的時候,你的心裏頭都會非常難忍;莫說是一兩個人這樣當著你面說你,就是背後捎帶地說你,你要知道了的話,那也是氣得不得了。這就說明我們自己的心中是有這樣的過失的。當著面說,背著說,你在聽到的時候馬上氣得怒不可遏的樣子,都是在告誡我們修行的道路當中還有許多需要調服的妄想。

  祖師們是這樣說的,如果是自己碰到說過失的人的時候,不認識到他就是真正對自己加持的話,那麼你的修行就會産生障礙。

  阿底峽尊者在他的論著裏面是這樣說的:第一善知識,能揭發過失者是;第一竅訣,能夠抉擇過失者是。

  所以說,發現自己的優點首要從缺點上來發現,如果發現自己的缺點又有能力再去修改的話,這樣才是趣向解脫道的一個助道。因此,你們在發現自己缺點這一方面要知道,如果在平素的時候自己不好好觀察自心的過失,總是一味地想別人是不是要惱害自己或者是怎樣的,如果是這樣的話,你的心就不會安住于法。不論藏族人當中、漢族人當中都有這種情況。這些事情上漢族人總的是好一些的;可是在是非方面呢,漢族人好象是非常多。稍有一點不忍的事,便到處去宣揚;別人稍微地說了自己的過失,就馬上跟別人講這個人如何如何的不好。對于藏族人來講,他發生了什麼事想跟人說,還要靠著兩條腿,大不了騎上一匹馬,要走路去說。可是對于漢族人來講可了不得了,一個電話到處打,搞得滿城風雨,沒有人不知道這點過失。

  所以說,有很多的時候,我們真的需要好好觀察一下,或者是金剛道友之間,或者修法的時候,都是需要這樣來觀照的。

  有一位善知識秋央,這位上師是非常了不起的,很多大德上師共同的上師。他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當別人走到他跟前的時候,他總冤枉別人,就說你偷了我的東西,然後當著很多人面前這樣的說。不是說這麼一個大成就者,他沒有這樣一種智慧,或者他沒有那樣的慈悲心,專門來給弟子找麻煩。作爲善知識他可以通過說這樣的語言,來知道弟子的心境,你究竟有多大的忍辱,你究竟停留在怎樣的境界上,這是非常明顯的事。所以說,我們要經常觀察自己的過失。

  過去有一位格西也是這個樣子的。他對手下的弟子這樣說,我是專說過失的上師。如果你們忍受得了我挑你們的刺的話,那你就來;如果是受不了的話,根本就不必要待在我的身邊。他是這樣說的。如果是自己沒有過失就不說了,如果是有過失當然需要進行調伏的。有很多的時候,我們要知道能真正的發現你的過失,能夠給你改正過失的機會的,這個真正是你的善知識。所以能發現自己的過失,這是真正的最殊勝的竅訣,這是最殊勝的教言。這一點大家一定要知道的。

  外頭有很多的事情,我們不要停留在表面上,從這個表面上做一些分辨啊計較啊什麼的,應該從一種法義上來直接地思維。在出離上面,法義極其重要。千萬要記住:以過失爲道用。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把一切說你過失的人,真正地當作善知識,真正作爲上師一樣的恭敬,這樣才好。咱們漢族人有的時候,莫說是說多大過失,就比如說上師在桌子上放了一千塊錢,當你在座的時候,上師馬上說是你偷了我一千塊錢,你知道你並沒偷,但是你心裏頭馬上覺得特別的委屈,特別傷心,這個時候所說的根本上師“所做悉見善妙大清淨”都不存在了,一看到上師就說這上師不是成就者,他怎麼老冤枉我呢?我如果繼續待在這個地方還不得被冤枉死了,成了受氣包了。所以馬上心裏想我趕快逃了得了,然後就想開溜了。那麼這時候你的信心跑到哪裏去了呢?有很多的時候是如此的,因爲那小小的東西說是你偷的,你心中馬上就變成委屈了,這樣的話那信心又何存呢?所以說,說過失實際上是調服你的心的殊勝口訣。因此希望你們大家都要注意起來,把宣說過失的人當成上師,把宣說的過失當成最殊勝的口訣來修行。平素就象那位郎日唐巴格西說的,自己要把一切的榮耀和利益讓給別人,要把一切的過失和罪業攝取于自己。自己要這樣想的。最關鍵的就是,你能夠把一切的衰敗自己來承擔,把一切的榮耀和利益讓給別人。這是很重要的。

  凡夫當中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想的:讓我自己得到這種榮譽和利益,要讓別人享受那些衰敗或者傷心事。真地去觀察的話,就會發現,我們自己有的時候嘴上說了很多我要發菩提心,我要做多少多少善業,事實上自己能夠這樣做的卻是非常地少。有的時候人們非常虛僞,心中有這個嫉恨的心。比如說,兩個人見面了,本來發了菩提心就不應該說別人的過失,見了之後嘴上也都說的很好:啊,你很有功德,很了不起,很好。嘴裏那樣說,心裏卻會這樣想:哼!這家夥去年曾經罵過我。就這樣心裏一直惦記著。實際上如果是這樣抱著記仇的心理的話,這樣的心根本就不清淨,沒有辦法說這是在調伏自心。所以說,大家要經常調伏自己的心,經常觀察;每個人心中都有習氣,我們的習氣會如何變化,要慢慢地來觀察。就象經書中所講的,要是有人侮辱我、打我、罵我或用兵器來刺傷我的時候,于他們不但不起嗔恨心,反而應起增上意樂心。那麼,我們回過頭來觀察一下自己是否能夠這樣做呢?有時候需要自己好好地想一下,反複琢磨,是否應該真正做一些調伏自心的行爲?這個時候,不論是自己的習氣也好,各種煩惱也好,就能把它伏住。抑伏住這些煩惱,讓它不能夠滋生,自己心中真正地想到了自己的一切過失全部是自心表現出來的,那麼調伏自心自然能把它清淨了。經常觀察自心、調伏自心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你們就在過失當中來觀察自己、來調伏自己的心境。這就是轉被說過失爲道用。

  

  

《佛子行叁十七頌講記 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