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其難忍惡趣諸苦痛 是爲惡業果報佛親雲
故于惡業縱然舍生命 永不積造是爲佛子行
這裏所講的是,我們在輪回當中最極深重的所有的苦難,這一切都不是無因而生的。就象叁惡道的苦或者是任何一種自己覺得非常難忍的苦,全部是由于惡業的果報。因爲從因果上面來講,任何一種苦無因而生是不可能的,苦是有因而生的。那麼,苦因是什麼呢?釋迦牟尼佛以佛的智慧觀察到輪回當中的一切都是因果所造就的。在因位的時候,自己造就了這些惡業的緣故,它的異熟果肯定是惡報;如果是因位造就了善業的話,異熟果一定是善報。這些都是因果的規律。這是釋迦牟尼佛親自講的。所以說,我們既然知道了一切的惡業,一切難忍的痛苦都是來源于自己過去造的、發的一些惡念的緣故,所以現在對于一切的惡業,即使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永遠不去積造。每一個佛子都應該這樣做的。
雖然說是這樣說的,有的時候對于因果的取舍卻不一定是非常地明了。尤其對善惡業這上面的取舍,有的時候心中沒有産生確信。因爲這種緣故,所以在修行的時候不能産生堅定。我們碰到了任何違緣的時候,就象釋迦牟尼佛講的那樣,當下就知道這是自己過去世曾經積造過惡業的異熟。如果今生造作惡業的話,以後畢竟成熟。所以對這些惡業異熟也好,或者是他自身的因緣也好,自己要非常的相信;而且,不是自己心中懂得了這是惡業,這是因果,這樣就萬事大吉,而是說自己懂得了之後,要非常的謹慎,要非常的明了,所應當做的是什麼,不應當做的是什麼,對一切該取該舍的地方都要非常明了,准確取舍。大家一定要注意,對惡業的因緣,善業的因緣,這些都能如理取舍的話,這才是一切佛子所應該奉行的稀有行徑。
對因果上的取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像我們在受六道輪回苦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地想,而且細致了再細致地想,一切輪回當中的苦,究竟因從何來,然後自己在這上面産生決定的時候,才可能真正地對輪回産生出離心。就象《寶蔓論》當中所講的,如果你不知道輪回苦的時候,你可以觀察一下地獄、餓鬼、畜生,觀察一下輪回當中苦的自性。那麼,我們在平素的時候仔細的想一想,地獄衆生究竟是以何因緣墮落地獄的,餓鬼又是以何因緣墮落餓鬼的,畜生又是以何因緣墮落畜生的,這全部都是惡業的緣故,這都是因爲自己惡的因果才造就的。所以說在這個時候,我們要細致地想,這種因果得來的果報是什麼?像說到地獄苦的時候,不是說地獄是苦的一個地方,然後自己就好像是知道就算了,這樣的話,不可能對地獄這種苦産生怖畏的。因此,要說地獄的苦,像無間地獄、近邊地獄、八熱地獄、八寒地獄,他們都是以什麼因緣墮落這種地獄當中?這種地獄受的是什麼樣的苦?無間地獄、近邊地獄、八熱地獄、八寒地獄各是什麼樣的苦?每一個都要細致了解,然後對于這種苦,還有受苦的時間等等産生極大怖畏的時候,這才知道輪回的苦是怎樣的。
這些都要詳細的了解的話,就可以看一下華智仁波切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那裏有專門講地獄之苦的,還有其它的關于講地獄苦的那些論著,我們都應該自己多看一些。這樣一來對輪回的苦,我們會有更深的了解。
然後象這個餓鬼當中的苦,餓鬼當中像饑寒、幹渴之苦等等這些的我們都得好好的想一想,餓鬼是以何因緣墮于餓鬼之身的,有多長時間在餓鬼道上受生,或者是餓鬼受的是什麼樣的苦、受什麼樣的煎熬,仔細地思維一下。然後還有像畜生道當中,愚昧之苦,互相殘食之苦等等,這些苦都是以何因緣,這一切你全部知道是惡業,但是每一個還要善巧地了解,它是惡業沒錯,惡業當中還分成很多種的,因果當中就是如此的。
有很多的人說:“我沒有見過這樣的因果。”但是佛說,你沒有見到的事並不等于它不存在!
所以說有很多的事情,我們要仔細地去觀察。這些惡業當中,各有它的異熟果、等流果,還有增上果,士用果等等。惡業的果報也是有很多的,而且對于這個業力來講,業力是有很多種分別的。你造作的業都不會消失的,沒有造作的業都不會相遇的,而且造作的業一定還會增長的,不管是多長時間一定會得到這種果報的,所以這個業力也是有很多特性的,並不是像我們想象的,業因果造完了就沒事啦,其實有很多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的。所以說自己應該細致地觀察它,仔細地想完了之後,你就知道了在輪回當中即使是叁善趣當中,也是苦的自性。比如人當中的生老病死之苦,修羅當中鬥爭之苦,天道當中面臨墮落之苦,這一切都是輪回苦的自性,你懂得輪回苦的這種自性的時候,才真實的可以說輪回當中什麼是因果,什麼是應該出離的,這樣才能夠産生確信。
我們所講的業,主要分成兩大類:一種是當斷的惡業,一種是當修的善業,這兩種都是要知道的。善惡業當中大概把它分爲十善業與十惡業,身體當中的叁種,語言當中的四種,意念當中叁種。這是自己應該斷的惡業和應該修的善業。就身的惡業來講的話,比如說殺生,一切的生命不得去殺害,殺生是身業當中的第一惡業;然後是偷盜,就是不與取,別人沒有給你,自己去偷偷的拿來了;第叁就像僧衆來講的話就是非梵行或者是稱爲不淨行,對居士們來講呢,指的是邪淫。這些都是身的惡業。還有嘴上來講像绮語、惡口、妄語、兩舌,意上面的貪心、害心、邪見等等,這些全部都是惡業。這些惡業相對應的果就是叁惡道,與之相反,就是善業相對應的果——叁善道。這都是應該知道的。
我們平素的時候,不要因爲自己沒有看到和沒有了解到,就把這一切都給疏忽了。有的時候我們什麼也沒看到的時候,比如有些人就說:“你們學佛人供燈吧,供燈有什麼樣的一種善報呢?看著一個燈放在這,然後在裏面放些酥油,再用火點著,隨著火焰不斷的燃燒,然後酥油全部燒光了,什麼功德都沒有看到,那有什麼果呢?什麼都沒有。”那就是他不了解因果的緣故。實際上呢,所作業不亡啊!這個是在任何時候都要知道的。我們做爲一個學佛人要了解因果的取舍,並且知道表面上所看到的這一切不等于它的本質,有很多事情需要自己長遠地去進行觀察的,用甚深的智慧眼光能看到,否則,就很容易墮入斷見當中。還有像有的時候,有些不信佛的人對一些信佛的人講:你們說頂禮有如此如此的功德,我怎麼什麼也沒看到呢?你們有很多人有時候也會這樣子想。所以說,因果方面應該是仔細思維,不是粗粗地想一想就完事了,應該仔細地想。
我們經常說:要爲一切的衆生而發起菩提心來,真正想一切衆生的輪回是苦的。當你想到這些的時候,真正的生起悲心和出離心或生起了精進意樂的話,那當然是好;但是你憑什麼能生起呢?就是說如果只是大概粗略地想一下是不能夠生起的,要想到衆生哪裏苦。我們自己衣食都具足了的話,坐在一個溫暖的房間裏就說:衆生真可憐啊!這樣想的時候,你根本不能生起真實的慈悲心。所以要想生起真實的慈悲心的話,必須要知道衆生如何地苦法,就是無間地獄、近邊地獄、八熱地獄、八寒地獄,還有畜生道、惡鬼道等等,他們所有的這些苦你全部在自己的心中要想到,而且要想到如果這苦到了我的身上我會如何感受呢?
當想到這些衆生在如此難忍、可怕的苦中煎熬,我應當解脫他們脫離輪回,當你這種心生起的時候,這是一種真正的慈悲心。如果你不知衆生輪回的苦,只是說自己生慈悲的話,那只是空話而已。因此,在這方面自己應該謹慎的。
平素的時候,我們有時候對一些行爲沒有能夠仔細地檢點,所以,有時造下了惡業是在所難免的,這時候,就象赤·貢唐仁波切所說的那樣,“什麼事都不可以做的時候,你反而做了最可以做的事,什麼事都覺得無所謂的時候呢,你反而做成了最有所謂的事”。意思是說什麼呢?就是說如果你做爲一個很好的修行人,覺得這個事也不該做,那個事也不該做,小心一點,這個因果上要注意,那個因果上要注意,如果任何事都注意自己的行爲和發心以及起心動念的話,那麼,你反而符合了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教義了,因爲這樣的進行修行反而走向了解脫的彼岸。但是,有些人說幹什麼事都無所謂,這個無所謂,那個無所謂,結果到最後墮入地獄就有所謂了。所以說,任何時候都需要非常謹慎,要以正知正念來攝持自己的身心,這樣才能夠保證不造任何惡業,于戒于法全部都如理守護。如果你不能夠這樣做的話,那很容易在佛法當中産生一種顛倒取舍。所以在自己修行的時候,對因果的取舍要非常地細致才可以的。
在很多經續當中也都一再地記載了有關因果取舍的問題,說什麼是白業、什麼是黑業,就是什麼是善業,什麼是惡業,對于善惡的取舍上大家一定要慎重。而有些人就說:我沒看到輪回,也沒有看到有什麼解脫的。這樣的話當然不夠確切。博朵瓦格西曾經這樣說過:如果你造善業的話,你想尋找叁惡道是不可得的,如果你造了惡業的話,你想尋找叁善道也是不可得的。這就是說,你如果懂得因果的話就知道,惡道是惡業産生的,善道是善業産生的,造惡業的人想求安樂是不可能的,造善業的人即便是步入了痛苦之境,痛苦也不會降臨到自己的身上。所以說,在任何時候你都要謹慎是很重要的。
像寂天菩薩等等有很多的大士也都是這樣講的。在你活著的時候,仰起頭看到的是藍藍的天,低下頭看到是廣袤的地;既沒有看到餓鬼,也沒有看到地獄;但是,當你死的時候,當你的色身和你的心識分離的時候,在這樣的一個狀態下,你所有看不見的就都展現出來了,你沒有見過的地獄在這時就會出現。那個時候,陷在這個苦難當中,想出離卻爲時已晚。所以說,不能認爲現在沒有看到的,就認爲這個事情是虛幻的或者是不真實的,這樣是非常愚癡的。一定要把這種愚昧的心從根本上放棄,對輪回當中一…
《佛子行叁十七頌講記 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