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善友伴,但是我們這裏所講的善知識、善友伴,主要是指我們修行密法的人,所依靠的上師爲善知識。
什麼是真正的依止上師呢?依止上師並不是平白無故的。
現在很多人依止上師是怎麼個依止法呢?起初一聽到上師的名字,感動的滿臉流淚,然後說我把身口意都供養上師,然後砰砰磕幾個響頭,然後在上師面前求個灌頂。有的人過了幾天,有的人是過了幾個小時,甚至剛剛灌完頂,馬上就生起邪見,說:這個上師是假的,是假上師,不是真上師。然後就馬上産生各種邪見和懷疑,如果這樣,除了積造罪業之外,不可能産生任何功德的。
依止善知識的時候,需要具足叁個步驟。首先是學會如何觀察善知識。中間知道如何依止善知識,最後知道如何隨學善知識。這是不可少的。如果起初不做觀察,盲目地請求法緣的話,這是有過失的。因此,依止善知識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先做觀察。最主要的觀察,就是要想一想,這個善知識,他所具備的功德,比如慈悲心的功德,某種證量的功德等等,這一切都要做仔細的觀察。在觀察善知識期間,不求法,不結任何法緣。沒有法緣的情況下,做任何觀察都沒有過失。等你自己確認了,這個上師的確具足了功德,堪爲我的上師的時候,在這個時候,你再依止他。這才是真實的依止上師。
依止善知識的時候,需要具足稱爲叁喜依止的。比如說自己承待上師;以財物供養上師;隨學于上師、修行來供養上師,這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像我們現在有的時候,大多數人在不了解善知識的法相之前盲目地聽一些名聲,然後就認爲這位是善知識,那位不是善知識。這樣是沒有意義的。
首先,了解上師的基本法相是很重要的。
前一段時間到漢地去了叁個喇嘛,自己說是年龍上師父母派他們到漢地去傳法的,年龍寺沒有一個僧人到漢地去,從來上師也沒有派人出去,結果他們在外面招搖撞騙。當然,不了解的人也不清楚他們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在依止善知識上要千萬慎重。
現在這個時代惡知識很多。就像釋迦牟尼佛在《樹嚴經》中所說,還有其他大德都是這樣講,惡知識非常非常地多,善知識非常非常地少。就比方說,黃銅是很多的,金子是很少的一樣。我們還可以做比喻,善知識就像白天的星星一樣,惡知識像晚上的星辰一樣,晚上的繁星比起白天的星星當然數目相當的懸殊。所以,你遇到的是善知識,還是惡知識,是很難區分的。
因此,我們主張如何的依止善知識呢?首先要了解善知識。就比如說像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古代大成就者、曆代伏藏導師都做了授記,不需觀察就可以求法,當然是非常殊勝的。有授記是非常重要的,因爲有授記的一定是真實的善知識,沒有懷疑的。然後就像伏藏導師,具足各種功德的,依止他們是沒錯的。除了具足了授記的這些導師之外,沒有授記的,就需要仔細觀察,看是否具足某種功德;因爲不做觀察的時候,很可能遇到的是惡知識,這樣一來,就非常地危險。其他的並不是說到外面走的,沒有任何經書授記的都不是善知識。事實上到了漢地也好,或者在藏地也好,沒有授記的人當中也有很多是獲得成就的。那麼,成就的人和不成就的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需要用觀察善知識的方法觀察他。要善于區分才可以。如果你區分不開的話,很可能處于謬道。所以說要區分善知識,這也是重要的事情。能夠善于區分之後再做依止;依止的時候,盡心去學習,去追隨他就行了。
依止善知識的法很多,比如說:《事師五十頌》是非常重要的。《事師五十頌》講起來也是非常的好。盡管咱們現在的時間不是很多,但是這個法你們是要了解一些的,這個法裏提到很多有關善知識的法相啊、善知識的功德啊,如何依止善知識啊,作爲弟子應該如何去做啊等等這些支分,大家都需要做一些了解。
總而言之,依止善知識的時候,要知道你要依止和自己功德相比功德大的人,而不是比自己功德小或者和自己功德相等的人;如果依止相等的人就沒有意義了,互相之間在一塊兒不可能提高什麼功德的。因此,要依止功德比自己超勝的善知識。
就像《樹嚴經》還有過去祖師們說的,所謂依止善知識,依止超勝者,依止令我産生功德者,這樣才稱爲依止善知識。因爲依止和自己一樣的人功德不能增長的緣故,就不能稱爲依止了,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因此依止善知識要觀察功德超勝的人,能讓自己的悲心增長的、證德增長的,讓聞思修功德增長的,如此才是真正依止善知識支分。所以這個大家一定要知道的。
依止善知識同時還要記住,善知識中我們要把密法當中所依止的上師,稱爲大恩根本上師。爲什麼稱之爲大恩呢?因爲恩德不是上師給了幾毛錢、給你點吃的,一高興就說上師對我有恩德,不是這樣子的,而是說上師通過自己的證量引導,使你自己能夠于輪回中解脫,能夠于一切聖位當中獲得把握,能夠于希求解脫道上獲得安穩,因爲這種緣故稱爲大恩的。所以恩德之門應該從解脫之門當中來憶念,而不是從其他方面。因此,如果得到了這樣一位善知識上師來依止的話,一定要以叁喜來依止,絕對沒有任何懷疑和猶豫。最初觀察上師,然後當中依止上師,那麼你觀察完以後,依止之後不論上師是善,是惡,不再做觀察,不再做分辨,只要生起淨相和虔誠去恭敬依止修法就對了。
在依止上師當中一定要認真,就像前面所講的,既然我們見到了惡知識就象殺父仇人一樣,傳染病毒的病源一樣,那麼我們依止善知識就像旃檀林放出香氣薰染人一樣,即便是你自己沒有功德和努力,因爲善知識的功德的緣故,依止善知識也是使你煩惱永盡的一種方便;依止善知識是你把一切過患對治,把一切功德都能增長的殊勝來源;善知識是一切功德的源泉,因此依止善知識是我們修法當中最極重要的事情。
無論在密法當中也好,在顯教當中也好,善知識都是具足大悲心和智慧的。所以說,我們一定要知道依止善知識是要用正確的方式來依止的。正像剛才所說的,功德象上弦之月得以增長。所以在依止善知識方式上大家應該這樣了解,斷棄了惡知識之後,依靠善知識,是修行當中非常重要的支分。因此,對這樣一個具足了功德的善知識,要比自己的生命更加愛重,更加珍惜。去依止他,這是一切諸佛菩薩稀有的行徑。
就象前面所講的,依止善知識之前,自己需要非常慎重;依止之後要把自己的心全部沒有任何懷疑顧慮地完全依止于善知識,在依止善知識的時候,正象剛才所提到的仲敦巴所說的依止善知識時應當常伴善知識,經常和善知識不分離地待在一起。你如果要是見一見就離開,這樣對自己增長功德沒有太大意義。所以說要依止善知識時,要常時與善知識相伴,依止善知識,隨學于善知識,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功德增長。就象格西布朵瓦,他也是這樣說的。依止善知識,當晝夜六時不與善知識分開,一直和善知識住在一起,這樣來隨學他,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功德增長。
當然,這樣說並不是對我們年龍寺來講的,總的來講規矩就是如此。對年龍寺來說,環境也不是很好,而且天氣如此寒冷,沒有菜,沒有燒的,沒有電,沒有醫生,什麼都沒有。待在這個地方,依止善知識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說一般來說,在交通方便或者具備條件的時候,自己在這個地方依止善知識是可以的。但是在通常的情況下,是不這樣要求的。
依止善知識最主要的講法是自己要從內心深處對善知識産生敬信之心,並且從功德增長之門當中來依止,這是最主要的。所以說,在依止善知識的時候,一定是要見到善知識功德比自己的功德超勝的,不是和自己功德相等或者比自己的功德低的。那麼依止比自己高的善知識,可以使自己的功德漸漸增長,趨向圓滿,這是肯定的。如是善知識能呵斥自己的過患,能令自己的心安住真正的法當中。這是依止善知識當中所需要了知的事情。
在依止善知識的時候,我們對于善知識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信心的話,就會像過去的善星比丘一樣。善星比丘依止佛二十多年,他這樣講:除了你身上有光之外,我跟你在一起呆了二十四年沒有見到你絲毫的功德。就是這樣,如果沒有信心的話,依止佛都沒用。如果有信心,依止善知識,當然就能産生功德;如果沒有信心,即便依止佛,也不能産生功德。所以說,依止善知識的時候,除了要知道善知識具足功德之外,更重要的是對上師有真正的信心。你要有真實的信心的話,依止善知識的功德才能增長。
就像經續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依止善知識,要如法地依止,能夠去做聞思修,修行任何一種法都能使自己的心得以調柔,並且獲得佛的遍智之果;最重要的是要對善知識産生信心。無著大師也是這樣說的。修任何法,尤其是修密法的,要把自己心中的善知識就象頂嚴一樣,恭敬在頂間。你看待善知識是什麼呢?像你身體當中的心髒一樣,像你頭上的眼睛一樣。這樣來看待和愛護你的善知識,才能真正産生依止善知識的功德。
依止的方法有很多,你們如果不是很了解的話,可以看一看祖師們的傳記,看看他們是如何的依止善知識,他們是如何依止善知識産生功德的。象《米拉日巴傳》等等漢文也有的。所以,大家在這個上頭要好好看一下。依止善知識的方法有很多,華智仁波切《大圓滿前行引導文》當中也有一部分依止善知識的精華講義,你們都看一看,了解了解。總而言之,依止善知識如侍國王一樣非常尊重,而且産生一種信心,對善知識好好地敬順,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講得太多,時間是不夠的,所以大概攝略地講這些,希望你們自己對依止善知識生起信心,並且如法依止自己的上師。(待續)
《佛子行叁十七頌講記 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