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南卡郎巴的忠言▪P2

  ..續本文上一頁還有的人,上師沒有跟他說的話他到處跟人說上師是怎麼對他講的;有些人以自己的貪欲心不能調伏來到年龍,他卻是到處跟人說年龍這個地方是傳雙修法的地方,年龍寺是專門傳阿努瑜伽的地方,年龍寺是專門告訴人們怎麼樣行淫欲的地方,像這些全部都是大妄語。在上師的面前,上師從來沒有給大家講過什麼雙修的法,也從未講過阿努瑜伽的法,上師一再跟大家強調,講的是大圓滿的見宗,如果大家自心中真正明白,應該是安住在大圓滿的信心上才對,可是有些人自己的貪心不能製止,卻是加在上師的身上說這種話,有些純粹是妄語,不僅是妄語而且是大妄語。因爲這樣的妄語造成很大的過失,所以自己要好好觀察一下,上師根本不可能向大夥講雙修的法,也不可能向大家講什麼增長貪欲的法。因爲貪欲是輪回的根本,這你們自己都清楚的,如果要是從內心深處認識到這一些,能夠好好修行,這是大家所需要做的。如果貪心不能夠遮止,一味地在說這種妄語,假借著上師的名義來做一些違背戒律的事情,這是非常非常大的一種罪業。所以這個事情一定要讓自己心中産生一個定解才行。拿大妄語罪來講,很多人的心中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想法,就假托上師,假托本尊,或者假托某種境相,到處跟人說這種假話,比如本身是自己的妻子,但是到處跟人說上師跟我說這個妻子她是一個什麼什麼樣的人,然後我可以和她修什麼什麼樣的法;也有一些人自己心中抱著一種不清淨的念頭,帶著一些人到這個地方,也是做這樣那樣的事情,這些全部都是妄說上人法的這種大妄語罪,這是真正的一種欺騙,這是非常不好的一件事情。所以,這些從戒律上來講,我們自己要知道我們是不是真正地來修行善業,所以說,嘴上的善業並不是真實的善業,我們要求的是真正的心口一如的善業。

   而且如果真正地修行,就像蓮華生大士所說的,我們要經常地從內心深處斷棄一切的戲樂心,讓自己的言語寡少,如果這樣,在佛法之中或在社會中都是非常相順的。這樣會與佛法相順,如果你少說,這樣會少很多很多的過失,你心中生起多少的善念,你能做好它就對了。你心中沒有能夠生起善念,不會因爲你的語言造成過失。因此少說這是非常非常好的一件事,大家對這件事情要從內心深處真的好好地認識它。

   對于說自己是否真正能修行佛法,是不是心與法合這個問題,真正的觀察的時候,就像比喻裏說,一個母親的孩子死去了,母親會永遠記念著他,從她的內心深處不忘記他,隨時隨刻都會想起他。我們對于這種竅訣,對于法的認識也是如此,因爲自己真正的能夠隨時隨刻地意識到自己在做的是什麼事情,這樣一來會斷棄很多很多造惡業的因緣,要經常記著點兒,我們是不是真正地用自己的內心在奉行著善法,還是用自己的嘴在奉行善法。這樣時時刻刻地觀察,認認真真地修行,就一定能夠産生很好的結果,並且真正使自己心能夠與法相合,這是晉美朗巴大師的第叁個教言。

   這個教言是非常重要的,正像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那樣“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大家時時刻刻要用自己的真心來觀察一下,你自己是不是真正地在奉行善法,真心地在斷棄惡業,如果能夠這樣,這就是真實趣入正法。除此之外,還有人想,像這樣的一個法沒什麼了不起,大圓滿是最甚深的、最重要的!事實上不是如此,這個法和大圓滿相比之間,這個法比大圓滿更加重要,因爲大圓滿是能夠用覺性的智慧證悟的一種口授,而這種口訣,完全仰賴于自己修行這個法的基礎,並且通過上師的加持就可以現證,而這個法是如何能夠明了大圓滿自性智慧的一個根本方便,如果沒有這種方便和助道,你將不能證悟大圓滿的甚深智慧,因此這個法是非常非常甚深的。

   希望大家真的能夠從內心深處好好地修行它,希望大家好好地觀察自己的心,用自己的內心來奉行善業,這是上師對大家衷心的期望。

  第四個教言是這樣的。

  “向非常殊勝的,一切諸佛的總體蓮華生大士,

  還有觀世音菩薩至誠地頂禮,

  並且自己從內心深處生起堅定的信心,

  修行他們的心咒!”

   剛才我已經說過了的,真正的具足了信心,在這個發心之中來修行自己比較有信心的本尊,或者你來成辦對于本尊的承事,把你自己的心和本尊相合,這兩種修行都可以,不管是任何一種修行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對于我們年龍來講,這裏的人全部都是爲了修行才來到這兒的,大家到了這裏之後,就應該不浪費時間,專注地放在修行上,或者是上午的時候作承事,下午的時候作修行,或者任何時候都不忘記承事和修行,關鍵是自己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心,以前面爲基礎,好好地對自己所信任的本尊來念誦和祈禱。

   就比如念誦邬金蓮華生大士,要知道他是一切諸佛的總集之體,對他産生堅定的信心,把上師和本尊無二無別地觀想,並且好好地承事他,念誦蓮華生大士的金剛七句、心咒。有很多人在修行的時候,心中會産生很多很多的疑問,比如說自己的上師是非常非常有加持力的,本尊是不是和上師一樣呢?或者有的人認爲本尊的確是具有加持,是佛菩薩,那麼上師是否有這樣的功德呢?……可是在真正修行的時候要斷除一切的疑茫,因爲從上師和本尊的角度上來說,大家都是平等的,自性本沒有絲毫差別,你要在這樣堅定的信心之中好好修行。不論你自己有信心的本尊是哪一位,或者以蓮華生大士爲本尊念誦他的心咒或者金剛七句,或者有些人是以文殊菩薩爲本尊,或者是綠度母、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等等等等,只要你有信心,專注地修行就可以了。在念誦和承侍本尊的時候,最關鍵的是與心意相合,以本尊和上師無別的信心承事、念誦,這是非常重要的。這第四個教言,就是讓大家時時刻刻地以自心與上師和本尊無別而專注地修誦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要記心間。就像剛才所說的那樣,自己專注修行本尊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信心和身口意全部傾注在這個修行上面,不商于父,不議于母,所有的一切全部都寄望上師,專注在修行當中。只要修行,就一定能夠獲得殊勝的成就,這是一切要點當中非常重要的要點,要謹記。

  現在說的是第五個言教。第五個言教是這樣的:

  “在我們修行當中,

  把一切的顯現當作成本尊之身,

  把一切音聲都當成密咒之音,

  把一切的念想分別都轉爲本來的智慧,

  在這樣的專注當中修行,

  就一定能獲得殊勝的成就。”

   這樣修行的時候,最主要的是自己要有堅定的誓言安住修行,這樣才能真實地獲得成就。

   如何安住修行呢?這個時候,就好像是我們在尋找上師,首先要觀察上師,作爲弟子不觀察上師會産生很大的過失,上師如果不觀察弟子依然會産生很大的過失。在續經中說:如果上師和弟子不作觀察,都有越法之罪,最少要觀察叁年。可是對于上師自己來講,大家不遠萬裏、千裏迢迢來到這個地方求法,因爲從渴望和誠敬上來看,他一定是具足信心的,所以姑且把大家都排列在有信心的行列當中,所以爲大家傳法。大家是不是有信心呢?這個取決于你們自己,自己要好好地觀察。

   這在這個時代,有很多人首先不觀察上師,碰到一個上師馬上就認爲自己很有信心,說這個上師是佛,于是在上師面前求很多很多的法。可是修法的時候,又沒有信心,修修這個法沒有成就放棄了,修修那個法又沒有成就又放棄了,然後覺得這個上師沒有加持,他不是什麼成就者,于是對上師産生邪見,這樣一來,不僅造成很大的過失,並且有墮落的罪業。如果不經過觀察一定有這種過失,如果經過觀察他就不會有這種過失了。那麼怎麼樣地觀察呢?在沒有求法之前,你怎麼樣地觀察上師都是可以的,這沒有任何的過失,是正確的;可是如果你求法之後觀察上師,這樣只能造成你墮落的因緣。所以對上師具足信心這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要碰到一個上師就說這是伏藏大師,這是成就者,這是瑜伽士,這是活佛或者這是什麼,抱著這種心盲目地前來求法。如果是這樣,你會産生很多很多的危險。

   過去阿底峽尊者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西藏是因爲本尊太多,所以造成了傷害。實際上,在印度非常好:每個人只有自己一個上師,有一部法,而且專注地修持一個本尊,因爲這樣的緣故,成就者如雲。但是在藏地不同于此,藏地就是因爲本尊法太多了,有的人就是因爲修修這個法沒有成就放棄,修修另外一個法然後再放棄。現在這句話恰恰正適應在漢地人的身上,就是說,漢人的上師太多了,漢地人的法太多了,因爲這個緣故,漢地人就很難成就。因爲在修行的時候不斷地産生分別,今天對這個法有信心,然後修習叁兩天,試一試看這個法能不能成就,一試,發現不行,然後再修另外一個法,這樣的周而複始,除了浪費時間之外,真正的沒有絲豪的成就,所以這樣是非常惱火的事情。因此,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一定要專注下來,踏踏實實地修行。

   對本尊對上師應該有如何的信心,你們自己應該好好地觀察,如果真正是具足信心,要專注下來踏踏實實地修行,他們沒有絲毫的差別,並不是說這樣的一個上師、這樣的一個法有什麼超勝之處,而是說與自己真實有緣的上師的確是有這樣的超勝之處,要這樣地修行才行。

   就像蓮華生大士所說的那樣:真正的修行人,他的身體就好像是殘廢一樣,不走動,專注在一處;他的語言,就應該像琵琶斷了弦一樣,沒有任何的音聲,不做任何的宣說;他的心就好像是無雲的虛空一樣,沒有任何的障礙。如果能夠這樣,這是修行大圓滿的瑜伽士,而真正的修行應該是如此的。可是在我們現在如果不能這樣做到,就很難把心和法完全相合。

   就像過去的祖師所說的,如果你真正多聞——調伏你自己的煩惱,這是多聞的標志;真正地能夠修…

《南卡郎巴的忠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開示集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