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最後才知道—禅那末後句

  最後才知道禅那末後句

  白雲老禅師著

  頭重腳輕

  問:梁武帝就教達祖,如何是聖谛第一義?祖雲:廓然無聖。

  畢竟意旨如何?

  答:露柱兒撐著點!

  問:有何交涉?

  答:大小腸源頭非屎尿!

  問:何來排泄物?

  答:不識緣境,無異是造屎尿的機器!

  來客不悅,悻然道:難圓意旨,浪費了草鞋錢!

  吾對曰:穿西裝、打領帶、著皮鞋的,不一定都是紳士!

  末後句

  哪咤不是太子,李靖托塔稱王,與帝王相去何止十萬八千裏!

  座下!既是風馬牛,何須硬要與之爲伍?

  體取些,立錐原本頭重腳輕!

  

  賞罰分明

  問:聽說禅師喜好飼魚養鳥?

  答:不是喜好。

  問:爲的是甚麼?

  答:魚遊鳥唱。

  謂:回歸大自然,衆樂樂不是更好?

  雲:滿足口饞者,便宜獵殺者。

  謂:是善心放生?

  雲:放彼自生,命處危境。

  謂:宇寰林野,何處不是魚鳥?

  雲:自然的歸自然!

  末後句

  煮魚烤鳥,魚鳥全都來自林野。

  飼魚養鳥,魚鳥全都來自獵者。

  口饞者,是市場的消費者。

  獵殺者,是市場的生産者。

  消費者說:有市場必有消費者。

  生産者說:有市場才有生産者。

  見仁見智之說,總歸列益在我;是仁是智的分別,仍在強詞範疇。

  座下!殺生的不慈悲,放生的可是慈悲?!殺生肯定是惡行,放生若不謹慎,造成譏嫌,也不能說:沒有惡行!

  何以故?

  無心之過,因果賞罰分明,沒有方便!

  

  豪門主人

  問:雲何相對中求得絕對?

  答:春夏秋冬。

  問:如何從煩惱中求得菩提?

  答:春暖華開。

  問:如何業中顯道?

  答:冬雪大地淨。

  問:如何體取?如何著手?

  答:冰天雪地中莫爲探險!

  末後句

  閣樓上打睡,別墅裏打工。

  當知收破銅爛的,盡在冷巷窮弄中吆喝!

  座下!年年月月寄以希望,日日時時肯下工夫;久遠的畢竟離佛遙遠,現前的抓住,即是豪門中主人!切記:

  是日已過,如少水魚。

  更何況生命短暫,無暇等待幹凅時!

  

  當下即是

  問:坐擁道場,所爲何事?

  答:來路與去路!

  問:豈不是吃喝拉撒過一生?

  答:日昨迷惘,今朝泡冷水!

  問:明日又如何?

  答:莫做挨餓的有錢人!

  末後句

  當知現今所作,即是未來所受;切莫窮究過去,時久無異是慢性自殺!

  叁世因果說理,及時精勤是事;事證理圓,當下即道!

  座下!是行者,面對現前;凡所作持,決定坐擁道場以後,孰利孰害,玩忽肯定沈淪!

  

  無相自在

  問:雲何福德?

  答:福是樂受果,德是行爲因。

  問:雲何功德?

  答:功是利樂果,德是修養因。

  問:如何分辨?

  答:行饒益功德,成福德善緣。

  問:如何著手?

  答:布施供養,歡喜付出;唯彼此不至傷害,反得利益,是行爲的著眼點。

  末後句

  求福德,先行功德;做功德,須叁輪體空;所謂叁輪體空者,即施者、受者、所施物,無相自在。

  座下!求之一字,是心願,是勝行,講求自他兩利;雖然有舍取,但不分別,不計較,不執著;以虔誠之意,平等之心,彼此無傷,無相自在。

  尤其是,自淨其意,不可貪求;俱諸佛法,悉皆饒益!

  

  鳥之著處

  問:飛鳥臨空,爪痕何處?

  答:空虛不容物,雲淡風也輕!

  問:如何是虛空?

  答:物盡塵消!

  問:會是甚麼面目?

  答:本來面目!

  問:無有商量余地?

  答:諸障叢生,祇爲圖個商量!

  末後句

  莫道有疑有悟,且看日升月落!

  抓住了,道在眼前;錯過了,唯待明朝!

  座下!飛鳥臨空覓爪痕,何不探究鳥之著處?且參看。

  

  莫做造糞機器

  問:雲何自性散亂?

  答:誘因無主。

  問:雲何外散亂?

  答:善心著欲。

  問:雲何內散亂?

  答:心猿意馬。

  問:雲何相散亂?

  答:假道學者。

  問:雲何粗重散亂?

  答:大權在握。

  問:雲何作意散亂?

  答:顧影自憐。

  末後句

  散即失焦,亂乃失控;如風雨雷電,少了劉姥姥逛大觀園的心情;倒像小說中的東方不敗,從頭到尾,一無是處!

  畢竟熏習菩提的行者,一旦自證,即忘形狂傲,真已爲大事圓成;殊不知,還有必須證自證的緊要課題,經得起時空中的實相無相、是否泰山崩于眼前,而雙目如如不動!

  座下!聚焦不散,全程掌控,景境數說道蹤;亦如禦廚調理滿漢全席,品味者,覺知營養價值何處!不然,在座的君王臣子,只不過是一個個酒囊飯袋,一部部造糞的機器而已!

  

  情識作用

  問:皓月當空夜甯靜,如何是處?

  答:捧缽打水,載月回寮!

  問:回寮之後?

  答:單上打睡,信施難消!

  問:如何理所當然?

  謂:缽破水灑,管它月缺月圓!

  問:如何得自在?

  吾對曰:守夜的,看月的,座下在意的,無不是自在處!

  末後句

  皓月無常,甯夜無常;無常既如是,座下許多分別計較,自在如紙鹞斷線。

  不是麼?切莫問,情歸何處!

  

  彩色人生

  問:雲何妄想?

  答:貧苦時,想做朱元璋。

  問:雲何迷惑?

  答:睡夢中,財神報喜訊。

  問:雲何煩惱?

  答:森林裏,找不到回家的路。

  問:雲何菩提?

  答:夜行人,遙見荒原遠處有一絲燈光。

  問:雲何般若?

  答:饑渴時,自己尋找飲食。

  末後句

  人生旅程中,有苦樂、有對錯、有成敗、有愛恨,有情仇,原本是世間不可避免的際遇;問題是、生活在相對的現實裏,如何具備有面對的修養,從中能辨識,能探討,更能于中有所發現;終究,曆經時空,逐步突破,獲得絕對的饒益性。

  座下!人生的過程,難免或多或少有所缺失,祇要不將希望和理想,寄托于遙遠的、未知的他日,又能精勤于每一個稍縱即逝的現在;那麼、無論是過去或未來,必然于人生的畫布上,塗滿的、都是絢麗的彩色!

  

  做個好讀的學生

  問:雲何六根都攝,煩惱即至?

  答:多了一個見字,少了一個讀字!

  問:雲何六塵清淨,菩提失蹤?

  答:蓮華盛開,不舍汙泥!

  問:八識如虛空時如何?

  答:除非識中無一物!

  問:設若心念不動時如何?

  答:無異頑石朽木!

  謂:學人不會?

  雲:學人永遠不識佛菩薩!

  末後句

  根塵相觸,轉識成智;心念及處,菩提即藏于心念之中。有道是:

  無明則惑,正念得覺,心識中對佛菩薩熟谙的有多少?相較之下,可以肯定修養的功德值;同時,也可以發現學佛的行程中,是厭棄業的負荷能力,道的化解工夫!

  座下!失足落水而亡的人,是不是自以爲見的多了?如果,一生投入讀的謙遜,即使落水,也不會失足;絕情的死神,又豈能輕易索人性命!

  

  秋風不舞葉

  庭前落葉滿地,野僧持帚清掃;適巧有居士來訪,見後趨步向前,言道:

  「老師父!這事交給弟子做。」

  聞言,詢問他:

  「你家可有這個?」

  「有!」

  「清除了?是你自己?」

  居士點點頭,待立不語,似有所思;隨即作禮離去。臨走時,不禁歡喜,回首言道:

  「老師父,葉落滿地,大好遊戲;真是感激,別不嫌棄。」

  眼見他走遠了,心地裏不禁暗罵道:

  「臭小子!你是燒了它?還是埋了它?」

  

  活著的死人

  問:雲何寢食難安?

  答:忘了本能。

  問:色身障,可以找醫生;法身障,又該如何?

  答:色塵緣境,容易成陷阱。

  問:小心謹慎,可以避免?

  答:少了灑脫自在!

  問:除掉系縛?

  答:誰爲之系縛!

  謂:太多的無奈,不免歸咎宿命!

  雲:何以甘做活死人?!

  末後句

  陋室有春天,貴在但取一瓢飲。

  金龍坐寶椅,畢竟維時亦有限。

  正所謂:

  人生真谛,不是欲念求得滿足!

  座下!非非想之余,是否知曉:

  人世間,角色萬千;

  若洽當,與他無诤。

  不是麼?!

  當你擁有全世界:

  是否?!真的心滿意足了呢?

  會快樂嗎?!

  小心被綁得喘不過氣來!

  

  保命之道

  問:刀劍是利器,何以能活人?

  答:以毒可以攻毒!

  問:沒有殺戮之嫌?

  答:人世間沒有絕殺之事!

  問:如是說,佛戒作麼生?

  答:當犯之機,誡之莫犯!

  謂:利器在手,權利在心;是行者,該如何拿捏?

  雲:業道之識,深察其中成份,尤其是熏習的工夫!

  末後句

  饑而食,寒而衣;于饑寒、本無貴賤,于衣食,卻有貧富。

  座下!古諺雲:飽暖思淫欲,饑寒起盜心。孰是孰非?如何拿捏?心裏必須有把尺!

  不是麼

  !戒之不犯,定在不亂,慧則不癡;叁學具足,叁毒化于灰燼;不然,刀劍止于利器,活人性命不保!

  

  命運操之在我

  問:如何是天堂?

  答:灑脫不自在。

  問:如何是地獄?

  答:處身大戈壁。

  問:如何是人間?

  答:我是他非。

  問:如何是畜生?

  答:大小通吃。

  問:如何是阿修羅?

  答:極處聚焦。

  問:如何是鬼類?

  答:夢幻泡影,多了驚悚!

  末後句

  六道如輪 人居其中

  …

《最後才知道—禅那末後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禅的妙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