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人,我可以馬上根據其相貌取個令人哄堂大笑的外號,取了好多,現在想起來念忏悔心咒對我很重要。上師也講:聽《百業經》後僅僅是謹小慎微、不造口業也是一大收獲。上述公案中,大多都是口業成熟之過,所以大家應該注意不要造口業。】臨終前以大慚愧心發願:我于迦葉佛教法下一生持清淨梵行,雖然沒有證果,願我在釋迦佛出世時,令佛歡喜並得證果;願我惡口罵人之業不要成熟。衆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
時惡口比丘尼即今之牧女,此乃前世業力。所謂今世的因緣善業即她以歡喜心供養我一朵果夏達呷花而得生爲天女。”
諸比丘複又啓問:“世尊,五百名牧童,以何因緣今世共爲牧童、後來遇佛並出家證羅漢果
我等欲聞,惟願爲說。”世尊告曰:“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有五百比丘以“牧童”之名互相戲罵,臨終時發願:雖然在迦葉佛前我們未得聖者的境界和功德,願以此生持戒的功德在釋迦佛出世時出家,令佛歡喜得證羅漢果位;願惡口相罵之業不要成熟。【師言:平時業力現前,不留意罵了人,馬上念“嗡班匝薩埵吽”至少一千遍,乃至十萬遍,方能忏清,以咒力不可思議故。】當時的五百位比丘就是現在的五百牧童。以惡口之業及其願力成熟故,今生爲牧童值遇佛陀,令佛歡喜,出家後精進修持,證得阿羅漢果。”
(25)紮德沃
——青年供花 佛述前因
一時,佛在舍衛城。有五百位悠閑自在的紮德沃青年經常遊逛野外公園,享受大自然的明媚風光。他們在盛開著白蓮、青蓮等各種奇花異卉的公園裏無憂無慮地嬉戲,經常以各種花蔓編織頭飾、耳環、鼻環、項鏈、臂環、手環等,于美妙的樂聲中歡度良辰美景。我等大師遍知能仁釋迦世尊爲慈悲度化他們,一日著衣持缽去城中化緣。五百紮德沃人遠見佛陀金光閃閃的身相,生起極大歡喜心,立即前迎世尊,供養各種花鬘,恭敬頂禮令佛歡喜,右繞叁匝後才依依不舍地離去。世尊展顔微笑,身放白、紅、黃、藍四種光,上照天界、下徹八寒八熱地獄。地獄衆生各自覺得冷暖舒適,誤以爲業報已盡當轉生他方世界,後來知道是世尊的慈光消除了寒苦熱惱,便對世尊生起極大信喜心因而轉生各個天界,同時得聞無常、苦、空、無我等法語並共誦偈曰:“生起出離心,入于如來教,摧毀諸四魔……誰人能行持,清淨梵戒行,遠離諸輪回,滅盡諸痛苦。”佛光繞叁千大千世界叁匝後複入白毫間。阿難尊者見此恭敬合掌啓問佛陀:“世尊,如來正等覺無因無緣不會放光微笑,今世尊以何因緣面顯微笑身放四光
惟願爲說,願樂欲聞。”佛告阿難:“如是,如是,如來正等覺無因無緣不會放光微笑。今吾見五百紮德沃人以信喜心供養鮮花,右繞我叁匝故,彼等當于十叁大劫中不墮惡趣,再十叁大劫轉生天界享受欲樂,然後轉爲人身出家修行,在阿蘭若處獨修叁十七道品而得獨覺果位,其名曰無願獨覺。以此因緣我今展顔微笑身放四光。”
諸比丘複又啓問:“世尊,往昔以何善業今日彼等供佛鮮花
”世尊告曰:“諸佛善逝皆是往昔積集善業之果,我亦如是。一切衆生之業不會成熟于器界的地水火風而是成熟于自身的界蘊處,即所謂“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遠在兩個大阿僧祇劫前,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燃燈佛(Dipamkara Bud
dha)出世,燃燈國王如法治國,上下安泰,佛法興盛,無有戰爭災難,人們安居樂業。國王准備恭請燃燈佛光臨王宮應供,同時特邀自屬下國之具財子國王參加。【譯者:以後若有堪布、活佛到漢地去,居士們應該像燃燈國王一樣通知別人,不要保密。密法是該保密的卻不保密,堪布活佛不該保密卻偏要保密,對密法保密應該是有傳承的,對堪布活佛保密卻至今未找到傳承。】此具財子國王也是財富圓滿樂行廣大布施之人,已十二年如一日地恒行上供下施,這次他准備以金盤、金掌、金瓶、五百嘎夏巴涅及一位美女作最後的五大供養。
時有二婆羅門子在一婆羅門上師前學習《吠陀》經典,日久欲報上師恩德又苦于無財供養。後來聽說具財子國王好施,即前往求施。具財子國王的天尊告訴他:“今有賢慧、智慧二人前來求施,如果你將五大供品奉予賢慧,則勝過你十二年上供下施的功德。”不久果如其言,國王把二人迎進宮中,滿心歡喜地將五大供品獻給賢慧,賢慧歡喜納受四供而拒絕了美女,因他已受梵行不淫戒,認爲自己不宜接受美女。美女卻鍾情于賢慧,在一旁悄悄祈求賢慧接納,仍被賢慧毅然謝絕。她無處可依,獨自往燃燈國而去。路見一賣花人,她把全身的金銀珍寶交于賣花攤主,並商定以後每天定時來取一朵青蓮去供養天尊。【譯者:這裏所謂的天尊,也許是燃燈佛,在經論中有時佛和菩薩也可用天尊之名。】
賢慧以四大物品供養上師,上師唯一沒有接受五百嘎夏巴涅。當晚賢慧做了十個夢:一是自己飲用大海水,二是行走于虛空,叁是手持日輪,四是手持月輪,五是乘國王的馬車,六是乘仙人的馬車,七是騎大象,八是騎天鵝,九是騎獅子,十是登懸崖。清晨醒來時甚覺稀有,便四處探詢解夢的人,後來他向一善于解夢的五通仙人求解。仙人告曰:“此夢非吾能解,聽說最近燃燈國王將恭請燃燈佛去王宮應供,屆時汝可前往請求燃燈佛解此十種夢相。”賢慧即前往燃燈國,與此同時,具財子國王也率八萬大臣往燃燈國行來。
燃燈國王在佛陀莅臨前七天即已下令國內所有鮮花均須交給王宮供養燃燈佛,任何人不得違越,因此,全國大小地方沒有一朵花敢留下來。美女照例去取她每日訂購的一朵花,賣花者說:“國王有令,不得留一朵花,我已全部上交了。”美女默然稍許,爾後很有把握地告訴賣花人:“以我之福德力,你到蓮池邊肯定能見綻開的蓮花。”賣花人半信半疑地走過去,果然見到七朵怒放的青蓮。他甚覺稀有回告美女:“奇哉!奇哉!我剛剛采完,怎麼突然又有新開的七朵青蓮
”美女讓他采下,他遲疑著不敢去采,害怕有違王令。美女靈機一動:“不要緊,我把花放在寶瓶裏用水養著,任何人都看不見,放心好了。”然後美女把花插入寶瓶藏在身上往城中而去。
此時賢慧也到了燃燈國,他自言自語:“我沒有供品很不應理,應該找些鮮花供養燃燈佛。”于是他走遍全城的大小花園,四處尋找鮮花,東門出,北門進,卻一無所得,失望而歸,途中與美女不期而遇,以賢慧婆羅門的福德力,美女密藏的青蓮從瓶中露了出來。賢慧供佛心切,與美女商量欲以五百個嘎夏巴涅換取青蓮。美女定神看了看賢慧婆羅門,故意不肯地說:“噢!你不就是當初不願接納我的那位婆羅門嗎
怎麼
現在想要我手中的花
我當然是不會給你的。”美女接著又忍不住問他:“不過……您要花到底做什麼
”賢慧說:“別無他意,只想借花獻佛。”美女略微思考了一下說:“給您倒可以,但我不要錢,只要您發個願∶生生世世讓我做您的妻子。否則,我是不會給您花的。”賢慧誠摯相告:“我好行布施,將來生生世世中會布施自己的妻子、兒女,甚至我自身的血肉,你還是好好考慮考慮。”美女說:“無論如何,在您以後的布施中我絕不造任何違緣,只要您現在發願就可以。”【譯者:這個故事在義成王子爲婆羅門布施兒女時,其妃不願,王子勸她:“你曾經發願……”當時她回憶起往昔之願。】之後,美女將五朵蓮花送給賢慧並發願:“您何時成佛轉*輪,我何時做您的弟子行持佛法;乃至未成佛間,我生生世世做您的妻子。”
燃燈佛光臨燃燈王宮應供的日子臨近了,宮廷內外、大街小巷皆掃灑清潔,無有瓦礫沙石,地平如掌,且用甘露水、塗香、妙香敷灑大地,種種幢幡、寶蓋、傘蓋林立,環境非常悅意。燃燈國王手舉百輻寶傘率領手下各持寶傘的大臣們,具財子國王也率領手下的八萬眷屬一起前往迎請燃燈佛,在佛前頂禮合掌祈求:“恭請世尊及衆比丘光臨我王宮應供。”燃燈佛默許,率衆比丘前往。燃燈國王手持百輻寶傘舉在佛的上方,其余的隨從也手擎寶傘,此時以燃燈佛的加持力,他們每個人突然間都覺得是親自在爲佛打傘。燃燈佛被隆重地迎請到王宮,當佛的雙腳跨在門檻上時,大地震動,盲者複明,聾者聞聲,啞者會語,跛子能行,瘋狂者恢複正常,難産孕婦順利生子,余多苦縛衆生各個自然解脫,大象、駿馬能說人話,布谷鳥等也叫出悅耳的聲音,各種樂器不擊自鳴、美妙動聽,大地上鮮花怒放等等出現許多瑞相。不計其數的衆生,各持香花頂禮供養燃燈佛。
熱鬧非凡的擁擠人群中,賢慧、智慧及美女叁人也隨衆想親近燃燈佛。燃燈佛以慧眼觀察到賢慧婆羅門在衆人中福報最大,欲成全其供養心願,便顯示神變令天降大雨。結果擁擠的人衆被雨淋散,賢慧叁人立即上前親近佛陀,他以無比的歡喜心把五朵蓮花供養了燃燈佛。燃燈佛加持五朵青蓮大如車輪,且如傘蓋般停于佛陀頭頂上空,隨佛陀的行住而行住。美女見後生起極大歡喜心,把剩下的兩朵青蓮也供養了燃燈佛,佛陀加持後也大如車輪般地停留在佛陀的雙耳旁隨佛陀一同停留。賢慧突見前面泥濘不堪,趨前把自己的頭發鋪在地上祈求佛陀:“如果我能現前菩提果位廣轉*輪,願請佛陀雙足從我發上踏過。”果然,佛陀從賢慧的頭發上踏過,時智慧卻生嗔恨心,認爲佛陀把賢慧作畜生一樣對待,竟然從他頭發上踏過,極不應理。燃燈佛對賢慧授記:“你未來將得解脫,現前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號釋迦牟尼佛,成爲叁界輪回的唯一明燈。”授記畢,刹那騰入離地約七多羅樹 (Tala)高的虛空中,剛才被踏脫頭發的賢慧同時又長出了新頭發。在場的無數信衆親眼目睹,生起信喜心共同發願:願我們將來在釋迦佛的教法下成爲聲聞弟子。【譯者:當上師如意寶講解到此處時,禁不住淚水…
《百業經(索達吉堪布 口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