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業經(索達吉堪布 口譯)▪P42

  ..續本文上一頁新上任的難忍國王與五百大臣齊心協力再與魔王作戰,叁魔王的叁十萬眷屬全被降伏。時精通一切教法的火施婆羅門之妻自懷孕起,常想與人作精彩的辯論。詢問相士後得知是胎兒的緣故,等生下孩子即會恢複如初。九個月後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降生了。他長大後精通一切學問,尤其擅長辯論。因他有五百個婆羅門弟子,人們便稱他爲衆弟子。衆弟子在我的教法下出家並精通叁藏。另有善財商主之妻懷了一個最後有者,懷孕後,她心裏特別安樂,不願說話很能安忍。商主特意請相士觀察,知道是因胎兒乃最後有者的緣故。九個月後,生下一個莊嚴的孩子,取名爲寂靜。寂靜稍大,征得父母同意,在我教法下出家,滅盡煩惱,證得羅漢果位。他經常遠離愦鬧,樂于在靜處安住修持。此時大自在部的老國王駕崩,難忍國王捧著先父的遺體悲恸欲絕,衆弟子則帶著許多眷屬來到果新巴城,對難忍國王宣講妙法。

  

  難忍因聽聞妙法而解除了喪親之痛,對衆弟子生起很大信心,發願終生護持衆弟子。時難忍國王問諸比丘:“中土佛法已隱沒多少年

  ”諸比丘告曰:“已十二載。”難忍國王觀察到當時的出家人沒有誦戒講經者,整天散心雜話度日,【師言:我們現在正法在世,值遇善知識,無有愦鬧,一切順緣具足,希望各位弟子抓住良機好好聞思修,不要下午比太陽睡得早,早晨比太陽起得晚,白日串寮去聊天。這樣縱眠放逸,虛耗一生太可惜了,千萬不要這樣!】行爲很不如法,僅顯形象而已。衆天人也歎曰:“再過幾天佛法就要隱沒,不知人間將有哪位賢聖者慈悲發心再度廣弘佛法【人間、天人所說詳細內容,藏文中廣明】

  ”果新巴的五百居士聞天人悲歎,非常著急,四處祈求比丘們好好誦戒講法,唯恐佛法不日隱沒。時中土唯有果新巴城集衆誦戒,寂靜者便前往果新巴城一起誦戒。城裏已有十萬僧衆雲集,唯新來的寂靜者是羅漢,衆弟子是能講經的叁藏法師,其余的全是凡夫僧,此全體僧衆彙集的法會是我教法中最後一個法會【後來由于四大天王的護持,這個悲慘的局面沒有出現】。誦戒時必須有一位叁藏法師帶衆誦別解脫比丘戒,他們共推衆弟子率僧衆誦戒,叁藏法師對僧衆說:“現在南贍部洲的所有聲聞都集中于此,大家推舉我爲僧衆誦戒,一方面,我具足條件,已得廣聞並精通叁藏;另一方面,我對學處的行持不是很圓滿,此衆多僧人中肯定有比我在學處和行持方面更加精通和圓滿的,若有這樣的上座,應爲僧衆誦戒【中間有些頌詞已略】。如有學處比我更高者,請如理如實地宣說自己的功德。”衆中唯一的阿羅漢寂靜尊者于叁藏法師前恭敬頂禮後說:“您誦戒很好的,實際上我也是如佛住世時的舍利子和目犍連一樣,在佛陀教法一千年之此時,守持戒律非常清淨……”他如理如實地宣說了自己的功德。叁藏法師座下一個叫石方崩撿的弟子,對剛到這裏的寂靜尊者于僧衆中宣說自己功德的行爲生起嗔恨心:你這個新來的比丘怎麼能比得上我的叁藏法師【他不知寂靜尊者已是阿羅漢,故看不慣他的行爲】!隨即抽出寶劍,殺害了阿羅漢。阿羅漢的弟子見他殺掉十萬僧衆中唯一的阿羅漢,嗔心大起,抑製不住怒火也抽出寶劍不由分說將石方崩撿殺死。爾時僧衆亂作一團,羅漢的弟子們蜂擁群起把叁藏法師衆弟子也殺害了。失去唯一的阿羅漢和唯一的叁藏法師故佛法隱沒。因誦戒、講經無人統領負責,整個僧團僅僅成了一個形象。

  

  此時大地震動,世間出現很多的惡兆。諸天人也悲哀歎言:“釋迦牟尼佛教法已隱沒了!”佛母大幻化母【摩耶夫人】從叁十叁天忉利天宮降臨,悲眼慈視著可憐衆生,心裏感慨自己的孩子釋迦牟尼佛經過叁大阿僧祇劫積累資糧發願親證的教法,爲何這麼快就隱沒,她既痛心又不滿。此時果新巴的五百居士聽到天人的哀歎,也知道當時佛法隱沒的慘景,生起無比的憂愁和痛苦慨歎:“爲何釋迦牟尼佛教法這麼快就隱沒了!”果新巴的難忍國王把南方、西方的國人全都殺盡無余,當他得知阿羅漢和叁藏法師被殺,嗔火熾盛,把所有的出家人全部殺光,並把經堂、佛塔全部摧毀。”

  

  釋迦世尊告衆天人:“諸位,以後我的教法會遭遇如此悲慘的隱沒時期,屆時你們定要勵力保護(Dharmapala),【譯者:如果諸天人當時沒有護持,可能不會有我們現在的佛法。因當時四大天王和帝釋天對佛法作了保護,方使佛法得以保存至今。佛法住世已二千五百多年,將來仍存在,所以護法很重要。】你們能否護持

  ”此時,四大天王和帝釋天迅速起身,合掌發誓(Adhit-thana):“世尊,我們一定竭力保護佛的教法。”東南西北的四大天王發誓護持各方的佛法,遣除各方的違緣;帝釋天誓護十方。【師言:以人壽來算,佛法住世二千多年。對四天王、帝釋天來說,自發誓護法起現今大概只有叁、四天。當時他們發誓護法,現在仍然護持。所以,我們以後祈禱四大天王等好好保護佛法。四大天王,甯瑪巴白玉派的七十五尊護法神中就有四大天王;噶舉派的《護法神祈禱文》中也有四大天王;黃教格魯派在拉薩的寺院嘎單寺、哲蚌寺等很多寺院,剛近門就能看到四大天王的唐卡挂在牆壁上。漢地許多寺院的第一層殿裏都有四大天王。帝釋天曾發誓做護法,此亦少爲人知,藏族的戒律方面是有記載的。藏族雖沒塑像,但很多寺院的門口都有四大天王的畫像,馬爾康一帶的寺院門口兩邊均挂四大天王之像。我們也應好好感謝四大天王,不然,如果不是他們發願護法,現在就沒有佛法了。當時的比丘僧衆早把佛教法時期結束了,但因當時四天王和帝釋天發願的緣故,現在佛法還在。】他們在佛前恭敬頂禮後返回天界。

  

  世尊把教法交付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時,【師言:很多護法神和天人對佛法的保護很重要。不然,全靠人來保護沒有這個能力,但如沒有把傳承交給人的話,則天人沒有弘揚佛法于人間的能力,他們只有保護的能力。故爲了弘揚,必須把傳承交給人;爲了保護,必須交給護法神。所以,大圓滿的法全是這樣的,傳承是一代一代的,同時也把佛法交給護法神。】諸比丘贊言:“善哉!善哉!世尊已把佛法交付迦葉尊者,並授記阿難尊者爲多聞第一。”釋迦牟尼佛說:“不僅是現在把佛法交給他們,以前我做國王時也曾把軍隊交給迦葉尊者,把國庫和太子交給阿難尊者,請他們保護我的國家,汝等谛聽。昔日木特勒城市由大天國王掌管,他的王妃生下一個很莊嚴的太子,他們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取了適合種姓的名字,精心喂養。不久國王身患重疾,種種方法醫治無效,國王自知重病難以痊愈,如果現在去世,太子尚幼不能親政,若爲奸臣左右,定將禍國殃民,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辭世後應由嘎沃、涅嗄沃二位大臣輔佐太子。他們不僅智慧高,而且人格穩重非常善良,做事高瞻遠矚又小心謹慎,是輔政的最佳人選。他立即宣二位大臣進宮,告訴他們:“朕一病不起,恐不久于人世,今將四大軍隊、國庫及太子全托付給二位重卿,望好好輔佐太子,護持國政!”不日老國王駕崩,二位大臣遵從王命,輔佐太子,立彼爲王,盡忠效勞,小國王長大後,便把軍權、國政大權全交還給他。諸比丘,當時的大天國王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二位大臣就是現在的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小太子就是草衣羅漢。當時我把軍隊、國庫、太子托付給他們護持我的國家,現在我也是把佛法交給他們繼續弘揚。

  

  另外,迦葉尊者曾發願,在釋迦牟尼佛涅槃後接受佛的傳承;阿難尊者亦曾發願在釋迦牟尼佛教下成爲多聞第一。賢劫人壽兩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一位比丘在迦葉佛教下依止了一位多聞第一的堪布守持淨戒,臨終發願:我在迦葉佛教下一生出家,雖然沒有獲得任何境界,願我在釋迦牟尼佛教下,令佛歡喜,滅盡叁界煩惱,獲得阿羅漢果位,並像我的堪布一樣成爲多聞第一。當時發願的比丘就是現在的阿難尊者。今願力成熟,故在我教下令我歡喜,出家滅盡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並且成爲我教下多聞第一。迦葉尊者在迦葉佛出世時出家,他的堪布是迦葉佛教法下頭陀第一。他也于臨終時發願:我在迦葉佛教法下一生出家,雖沒有得到任何境界,願我在釋迦佛教下,令佛歡喜,出家滅盡煩惱,得到阿羅漢果位,像我的堪布那樣成爲頭陀第一,並且在釋迦牟尼佛示現涅槃時,我能持佛微妙法代代相傳。他發此殊勝願後去世投生到印度鹿野苑一大臣家中,長大後成爲當時直指國王的大臣。迦葉佛示現無余涅槃,直指國王欲建方圓一由旬的遺塔,把建塔的整個工程交給他負責。塔建好後,國王欲請迦葉佛教下的所有比丘們舉行開光法會。因迦葉佛圓寂後于七天內生死自在的聖者們全已趨入涅槃,很多凡夫僧還俗,【譯者:各位以後遇到什麼動亂會不會道心不動

  】故請不到一位僧人來受供。國王詢問大臣原因何在,大臣如實回禀,【師言:可能像當時解放時期一樣,很多很多高僧大德到外國去了,藏地的凡夫僧,有的是國家強迫還俗,有的自願還俗,藏地幾乎是沒有出家人。少數人雖然內心持清淨戒,但外面也不敢穿僧衣。漢地也有這樣吧,但願不要在我們時代使佛法遭到大違緣,不然我們這麼多人中,有些遇到大變化時,肯定境界不是很圓滿的,到時可能會轉變的很多。】國王只好自己供養後返回。大臣在佛塔前發了殊勝的願:以我這次修佛塔的善根,願我生生世世轉生于富貴之家,將來釋迦牟尼佛出世時令佛歡喜,于佛教法下出家,滅盡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將來佛示現涅槃時願由我來繼續弘揚佛的教法。諸比丘,當時的大臣就是現 在的迦葉尊者,因他當時發願之故,今于我教下令我歡喜,出家獲證羅漢果位。此是迦葉和阿難二位尊者承傳教法的因緣。”

  

  (78)能持子

  ——願力成熟 富家證果

  一時,佛在王舍城。城中有一位財富圓滿的…

《百業經(索達吉堪布 口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