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出呓語。說也奇怪,朱太太說話的聲音,與平時不一樣,聽來是老婦說話的本地口音,瞪著眼睛說:“我的兒子忤逆不孝,不聽我的教訓,終日在外賭博,不問家事,使我氣憤之極,因而服毒自殺。遠勞青天大老爺親自赴鄉驗屍,感激之極,現在要請大老爺嚴辦我的逆子,否則我死不瞑目。”
老婦的陰魂附在太太的身上申訴兒子不孝。
朱先生一聽,是自殺的老婦說話,知道那位老婦的陰魂,已附在太太的身上,就擺出嚴肅的態度對她說:“你的兒子忤逆,固然應當嚴辦,可是這裏是衙署重地,你怎麼膽敢到這裏來?”
老婦說:“我的兒子忤逆,使我氣憤自殺,抱憾無窮,要向大老爺申理。剛才大老爺在屍場時,我鑽進老爺的轎中,當時老爺全身發冷,我乘隙進入老爺口中,由口中鑽入腹內。老爺喝了半碗姜湯,我熱不可耐,才從喉間沖出,不料沖到太太的臉上,特附在太太的身上,向大老爺申理。”
素有青天大老爺之稱的朱先生,聽了老婦一番話,不禁大怒道:“你膽敢混進莊嚴的衙署,還纏繞我的太太,真是豈有此理!”接著呼喚差役道:“速取杖來,打她幾下,教訓教訓這個沒有禮貌的死老太婆!”
朱太太驚惶恐怖的叩頭說:“我馬上離開,我馬上離開,但求老爺懲治我的逆子!”
朱先生說:“你的兒子忤逆,固然可惡,可是你是自殺的,你的兒子不犯殺母之罪,我也沒有辦法判他死罪呀!”
老婦說:“我也不希望辦我兒子死罪,只希望杖他一百下,警戒警戒他就可以了。我要出去,恐怕給門神留難,請求老爺派人點了香帶我出去,我才能出門。
朱先生派人點了香,帶領老婦的陰魂出門,朱太太就清醒過來了。
第二天,朱先生派警把老婦的兒子拘來,打了一百杖,以懲不孝。當地的人,都認爲這案辦得很公平。(取材自庸庵筆記)
15.巨蛇猛咬逆媳心
沈老太太是一位慈祥的老婦人,雖已雞皮鶴發,可是精神很健旺,常常喜歡與人講述她生平所見所聞的故事。講起來總是娓娓動人,每使聽者樂而忘倦。最難得的就是,她講的故事,常含有勸善懲惡的因果意義,不僅使人聽了精神快樂,還能發生很大的感化作用。下面一件就是沈老太太常常向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很久以前,高川地方有一個乞丐,原來在鄉間有一簡陋的茅屋,自從某年高川發生水災以後,他那一所聊蔽風雨的茅屋給無情的洪水沖走了。從此他才成爲無家可歸的乞丐,只得帶著七十多歲的老母,不到叁十歲的嬌妻,在一座破廟中住下來。
一條巨蛇鑽入了逆媳的心咬了一個大洞。
這是一座供奉土地神的神廟,地方很小。由于連年天災,當地的民衆,衣食也很難維持,誰也沒有余錢捐款修廟,原來住的廟祝,早因無法生活而離開。在乞丐一家沒有住進去以前,久已空無一人,屋內到處結滿蛛網,屋頂上處處都是漏洞。可是在乞丐一家看來,災後找到容身的歸宿,也覺得之不易,雖然說不上滿足,倒也並沒有什麼怨尤。
乞丐雖然貧窮得叁餐不繼,可是侍奉母親,卻很孝順。他除了行乞以外,就是撿拾麥穗。當農人在割麥季節,把一捆一捆在田中割取的麥,挑回家中時,常有許多麥穗掉在道路上。所以乞丐每天撿拾道路上的麥穗,常能滿載而歸。
有一天,乞丐整天放棄行乞,專在道路上拾取農夫們漏掉的麥穗。辛苦了整日,拾到麥粒一鬥余,帶往家中。他的老母和妻子,看到他帶了一大鬥麥回來,有如久旱逢甘霖,都快樂得眉飛色舞,希望能痛快地吃一頓美好的面食。乞丐囑妻子把麥磨成面粉,並且還特別吩咐要把好的面粉製成餅,供養母親。
那知乞丐雖是一個孝子,而乞丐的妻,竟是心黑手辣的逆婦。她對于丈夫的囑咐,表面上是唯唯應諾,暗裏卻違背丈夫的意旨,反把好的面粉藏著自己做餅吃,用粗的面粉,摻和汙水製餅,給婆婆吃。乞丐的母親吃了餅,滋味不好受,以致引起嘔吐腹痛。
這天晚上,風雨交作,在那一座小小的破廟中,黑漆漆的一團,忽然聽到乞丐的妻號淘大哭起來。乞丐點燃了燈,起身一看,發現一條巨蛇鑽入他妻子的胸中,把他妻子的心髒咬了一個大洞,鮮血直流,一霎那間,逆婦竟一命嗚呼了。
小廟附近的居民,都知道了這件怪事,一傳十,十傳百的,遠地的人,也絡繹不絕的到小廟去觀看。沈太太當時也曾前往看熱鬧,親眼看到蛇尾垂在逆媳的胸間,有二尺多長呢!(取材自閱微草堂筆記)
第五篇 不淫善報類
1.雨夜的奇遇
浙江杭州有一位柳先生,自幼好學深思,平日手不釋卷。因爲用功過度,缺少運動,雖然年齡只有二十余歲,但背部已微微的彎曲,蒼白的臉上,架上一副深度的近視眼鏡,一望而知是個曾經用過一番苦功的文弱書生。
有一天,柳君外出訪親,傍晚返家,行至中途,忽然狂風四起,大雨傾盆。那地是僻靜的荒野,附近沒有村落,也沒有一戶人家,到何處去躲雨呢?東張西望,發覺不遠的荒園內,有一座小小的涼亭,他就飛也似的奔到亭中去躲雨。
當他走進亭內,看見一位如花似玉的少婦,也獨自的坐在那裏躲雨。柳君雖是正人君子,平日守身如玉,但人非木石,到此關頭,也覺歡喜起來,不禁怦怦然爲之心動,陡然間腦海中記起了平日讀過一首戒淫歌的幾句:“萬惡淫爲首,死路不可走,天配夫婦緣,淫孽可造否!”澎湃的心潮,竟因戒淫歌的警惕而平靜下來。就在亭中正襟危坐,閉目觀心。
這時少婦也已發覺有人走進亭來,一看是位青年的白面書生,深恐遭受麻煩,不覺窘迫起來。可是出乎意料之外的,那位文質彬彬的小白臉,在夜色蒼茫別無第叁人的小亭中,面對著這樣豔麗的少婦,不僅並無不規矩的行動,連看也不看她一眼。少婦很覺奇怪,心裏想:“像我這樣的美麗,平日到街上去,男人們常常呆呆地看我看得出神,可是目前這位青年,卻對我視若無睹,不知是什麼道理?”再看看那青年呆苦木雞的坐在那裏,一副傻頭傻腦的書呆子樣子,很覺好笑,不由自主的輕輕地笑了一聲。
柳君正在盤膝靜坐之際,忽然聽到少婦輕輕一笑,他竟自作多情,誤認爲少婦看上了他,對他很有意思,因此他本已平靜的心湖,又起了一陣波動。可是柳君平日看了一些善書,畢竟還有修養,當情欲正要萌動的時候,因果的道德觀念就會立即起而壓製。
風不斷呼呼的吹,雨滴滴不停的打,深夜的涼風,從四面八方吹入亭中,他與她都冷得打著寒噤,二人下意識都不約而同的想:“兩個人如能擁抱在一起,豈不是可以增加溫暖,驅除寒冷嗎?”當他這樣想的時候,又覺得這樣想法太危險了,火鍋地獄的想法,要不得,馬上鏟除!
接著他又繼續轉念的想:“這樣的奇遇,誘惑性實在太強大,戒淫歌的古訓,恐將失去效用,因果律的警告,只能壓製一時,長夜漫漫,如何能持久的不動淫念呢?是否還有不動淫心更好的法寶呢?有,有,有,忽然想起了從前一位老和尚傳授給他四覺觀的法門。”
于是,他又閉目靜坐,臨時修持四覺觀,作著下列的觀想:
一、默想清晨睡起,兩眼朦胧,未經盥漱,此時滿口粘膩,舌黃堆積,甚是汙穢,當念絕世嬌姿,縱具櫻桃美口,而脂粉未敷之先,其態亦當爾爾。
二、默想飲酒過度,五內翻騰,未久忽然大嘔,盡吐腹中未消之物,餓犬嗅之,搖尾而退,當念佳人細酌,玉女輕餐,而杯盤狼籍之時,腹內亦當爾爾。
叁、默想臥病以後,面目黧黑,形容枯槁,又或瘡癰腐潰,濃血交流,臭不可近,當念國色芳容,縱或年華少艾,而疾苦纏身之日,形狀亦當爾爾。
四、默想通衢大廁,屎尿停積,白蛆青蠅,處處缭繞,當念千嬌百媚之姿,任彼香湯浴體,龍麝熏身,而飲食消融之後,所化亦當爾爾。
柳君實行了以上的四覺觀後,頓覺對于身旁的少婦,毫無興趣,身心清涼,得未曾有,從此恍悟欲火是一件苦事,清心息欲,才能獲得身心無上的清涼愉快。
柳君與少婦在雨夜中躲雨
二人坐到天明,始終默默未發一語,這時天空中的風,已不像昨晚的怒號,吹得很柔和,雨也漸漸的停了,大地一片寂靜,寂靜得像柳君澄清無波的心一樣。柳君與少婦,就在這樣寂靜的空氣中,各自離開亭中回家。
少婦回到家中,對于途中亭間遇見的那位陌生青年,不欺暗室的高尚品德,內心深爲欽佩,就將雨途中在荒園亭間過夜避雨的情形,一五一十講給丈夫聽。那知她的丈夫王先生,偏不相信世風日下的社會,還有這樣的真君子。他認爲青年男女 在荒園亭中過夜,又沒有第叁人,不幹不清不白的事,那是不可能的。竟大吃幹醋,大發雷霆,責罵自己的妻子是賤貨。雖經少婦苦苦解釋,力辯不僅沒有不規矩的事,連話也沒有交談一句。可是她的丈夫反而認爲不近情理,責罵妻子不該在亭中避雨,無論如何大雨,也應冒雨回家,一口咬定那位陌生青年已與妻子幹了不清白的事,鬧著非離婚不可,少婦有口難辯,只得被迫與丈夫離婚。
這年秋天,柳君參加鄉試,雖然他平日讀書很用功,但因用功過度,身體衰弱,所以考試時寫的文章,因精神萎靡而文思枯竭,考得很不理想,當考官閱卷時,認爲他的文章不佳,決定不予錄取,已將他的文卷置于廢卷中。那知第二天整理准備予以錄取的試卷,竟發覺柳君的考卷仍在其中,很覺驚異,複細閱其文,還是認爲不夠標准,再予置在廢卷中。後將可以錄取的考卷,呈給主考官時,發覺柳君的考卷又在內,心想這位考生一定積了陰德,就把他的考卷一並呈薦,竟中第七十一名而登金榜。
柳君考中以後,某日晉谒考官,恰巧那位少婦的丈夫王先生也是同年考取的,亦同時在座,考官談及柳君幾乎落第,而仍予錄取的經過,問他究竟積了什麼陰德?柳君心想平日別無其他善事,惟有那次避雨時的見色不淫,尚覺良心上有很大的安慰,就將當時的經過情形,原原本本的說出來。考官聽了,深爲欽佩。在座的王先生,臉色突然變了,既慚愧,又悔恨,慚愧的是不該把…
《因果報應錄(唐湘清居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