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巡撫覺得所言很有道理,就令封翁走近桌前,仔細一看,發現這位胡老先生一副慈祥的面貌,善氣迎人,一望而知確是公門修行的好人,並非貪官汙吏的敗類,頓覺怒氣全消,就和顔悅色的問:“你有幾個兒子?現在作何行業?”封翁回答道:“我有四個兒子,大兒子僥幸考中了上科的舉人,其余叁個兒子都是縣學生。”巡撫聽了,肅然起敬的說:“這是你公門裏面好修行的報應,現在這件盜案,我決定核准你的原判,從你保全了很多的性命,這又是你兒子明年考中進士的預兆了。”這件盜案就此確定,僅判盜首二人死刑,其余統統全活。明年胡封翁的長兒胡向山太守,果然考中了進士,次兒叁兒都從太學出身而出任官職,四兒也當了廪生,至今子子孫孫書香不絕。(取材自坐花志果譯語改作)
6.費法官一言救萬命
費法官反問道:大人預備嚴刑峻法的辦呢?還是要厚道積德的辦?
清代乾隆年間,江蘇省發生災荒,江陰縣的知縣因爲治民無術,以至縣境內發生民變,很多民衆都揭竿作亂,知縣就將民變的情形報到省級去,巡撫某公接到了報告,親自趕到江陰,經過常州的時候,費鶴丁的祖父正在常州擔任法官,跟了知府到船上去歡迎巡撫,巡撫看到費法官的容貌很清奇,好像很有學問道德的樣子,就對他商量說:“現在江陰亂民的首謀及黨羽數十人,都已被捕,一般的講來,民衆集體作亂,一律都應予以處死的,所以民情十分驚惶,你是擔任審判職務的老法官,辦案是很熟練的,像江陰縣的饑民作亂,是否應當不分老少,一律予以處死,究竟怎樣才能在情理方面,辦得允當呢?”費法官反問道:“大人預備嚴刑峻法的辦呢?還是要厚道積德的辦?”巡撫說:“請你試言二者的分別,我當斟酌選擇。”費法官回答道:“如果是全城背叛,固應予以屠戳,可是江陰的民變,事起倉卒,都是因饑覓食的小民,希望求得升鬥以糊口,並不是敢于背叛政府,倘若處以屠戳,恐怕不是當今聖皇愛養小民的德意,好在首犯已經逮捕,照我的愚見,還是依強盜聚衆行劫條例,僅將首犯處死,其余處以流刑或免究,這樣似乎辦得允當,而是厚道積德的辦法。”這一番侃侃而談的言論,巡撫聽了頗以爲然,就令費法官擬一判決,處決首犯一人死型,十余人流刑,其余一概免究。當時有見識的人,都認爲費法官一言而救萬人之命,後代一定會很興盛。他的兒子從副貢而官至陝西潼商道,孫兒費鶴汀,官至巡撫,至于費封翁本人,也屢次封到“光祿大夫”“振威將軍”等官銜,子子孫孫都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取材自坐花志果譯語改作)
7.王志仁廣嗣延壽
安徽省有一王姓商人,名字叫做志仁,年已四十多歲,雖經商得法,薄有積蓄,可是唯一遺憾的,膝下還沒有一個兒子。不孝有叁,無後爲大,怎得不憂心如焚呢!世人在所求不遂的時候,常喜歡看相算命,王志仁是一個凡夫,豈能例外,所以就跑到挂著“賽柳莊”牌子的相面先生那裏,看一看相,問問命中究竟有沒有兒子?那一年可交得子運?那知相面先生把他的面貌手掌,仔細端詳一番以後,對他說:“耳薄無輪,有須無髭,是孤獨之相,沒有得子的希望,並且兩眼四圍有黑氣侵襲,數月內必有大災禍,性命難逃。”王志仁是很信仰賽柳莊之相術的,聽了這番話,不禁吃驚得臉色慘白,汗流浃背,他覺得自己的一切都完了,心頭的慌張,使他有些失魂落魄,六神無主;急急忙忙回到店中,准備籌劃了一些路費,卷起行李回家。在回家的途中,住在一家旅館裏,那時正是黃梅多雨的季節,王志仁在房間裏休息,忽然外面狂風大作,雨聲沙沙地打著窗子,好像擂鼓似的亂敲,漸漸地,風聲越刮越猛,雨點愈落愈大,這一幅淒風慘雨的景
漁船聽到了王志仁的懸賞呼救,都爭著劃過來營救落水的母子。
好危險 呀!要不是你們夫婦敲門來叫我,我就被倒塌的牆壁壓死了。
象,好比是王志仁內心憂愁的寫照。大約經過了二小時多,暴風雨才告停息。他打開窗子向外一望,只見天空被雨水洗得一片碧藍,一輪光圓的明月,卻像含羞的少女,躲藏在稀薄的浮雲裏,脈脈含情地偷窺大地上的景物,院子裏的幾株月季花,花瓣七零八落的飛散得滿院飄舞,枝葉上還留著晶瑩瑩的雨水,在月光籠映下,有如金剛鑽般的閃爍發光,雨後的美景,秀麗脫俗,使他頓然忘了胸中的愁悶。他走出旅館,一個人踽踽而行的散步到河濱,忽然看見前面一個村婦裝束的年輕女子,抱著一嬰兒跳入水中,不禁大吃一驚,他急得想跳到河中去救援,但恨自己不會遊泳,無法入水營救,正在千鈞一發之際,擡頭看到遠處河面上有幾只漁舟,他舉起了手向漁舟大聲呼救,喊了一二聲見沒有動靜,再連奔帶喊的說願出二十兩金子,送給救命的人,漁舟才爭先恐後的迅速劃來,終于把少婦及嬰兒從水中救出。王志仁把二十兩金子如數送給漁人,就詢問少婦爲何抱著嬰兒投河的原因。少婦悲傷的哭著說:“我的丈夫在外傭工度日,家中養了一只豬,預備把豬賣了償付房租,昨天有販豬的人經過家中,我就把豬賣掉,那知販豬的人走了以後,我才發覺所得的豬款都是假銀。我丈夫性情很暴躁的。他知道了一定會把我重重的痛毆一頓,我家中又貧窮得無以爲生,所以我要抱著嬰兒一同投河尋死。”王志仁聽了,頓起恻隱之心,就問明了豬款多少,送給她加倍的真銀,少婦遇到了這樣大慈大悲的好人,心中真是說不出的歡喜,無法形容的感激,向王志仁說了很多謝恩祝福的話,爲了來日有報答恩情的機會,並將王志仁的姓名籍貫及居所等,也問了個清清楚楚,才抱著嬰兒,充滿了安慰的心情回家,當她回家的時候,她的丈夫也已回到家中,少婦將賣豬的假銀,以及畏懼笞責而抱嬰投河,遇善士而獲救得銀的經過,詳詳細細的向丈夫訴說了一遍。她丈夫聽說王志仁有這樣慈悲的心腸,也非常感動,就陪同少婦一同到王志仁所住的旅館去道謝。他們夫婦二人走到旅館的時候,正是夜闌人靜,王志仁已閉門睡覺,少婦一面用手敲門,一面輕輕的喊著王先生,王志仁一聽是剛才那位少婦的聲音,就在床上用嚴肅的語調回答說:“你是少婦,我是孤客,怎麼可在半夜叁更相會呢?趕快回家去吧!”少婦的丈夫在門外說:“我們夫婦二人一同來,向王先生表示感謝。”王志仁聽到少婦丈夫的聲音,覺得沒有什麼嫌疑,才披衣起床,正把房門拉開,走出房外的時候,忽聽得房內“轟隆”“嘩啦”的突然巨響,不由得使主客叁人,大吃一驚。回頭一看,原來因爲房屋的牆壁,經過了幾天暴風雨的侵襲,磚瓦梁木都有損壞,以至屋牆倒塌下來,把王志仁所睡的床榻也壓碎了。王志仁大叫一聲的說:“啊呀!好危險!如果沒有你們夫婦二人敲門叫我出來,那麼我勢必被倒下的牆磚壓死呢!”夫婦兩口子異口同聲的回答說:“這是上天有眼,王先生這樣的好心人,天理不該遭橫禍。”主客叁人在旅館的休息室坐談了一會,才相互道別。王志仁回到自己家中,休息了數月,一直平安無事,再到原來經營的商店,繼續舊業,他想起號稱賽柳莊的相面先生,曾預言他數月內性命難逃,可是現在已經過了好幾個月,還是很平安的活著,足見賽柳莊的相術不靈,胡說八道,決定跑到賽柳莊的命相館去向其質問。賽柳莊重新把王志仁的面相仔細察看以後,帶著很奇怪的口吻說:“咦!怎麼你的氣色完全改變了?一定是救了幾個人命,積了陰德。現在你髭髯驟長,口角頤豐,金光聚耀于面目須眉,不獨多子,且當增壽。”後來王志仁的妻子,果然在十幾年中,連生了十多個兒子,王志仁活到九十六歲的高壽,無疾而終。(取材自德育古鑒譯語改作)
【湘清按】我們學佛的人,誰都知道,佛教是不主張看相算命的。上面的故事,也不是提倡算命相面,而乃說明相面之不足恃,像星相家本來認爲王志仁命中無子,且在數月內要死亡,可是王志仁因爲大發慈悲,救了人命,竟能多子延壽,可見人們的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的心行,不必看相算命。陳希夷問道于麻衣雲:“嘗見有子之相,相不變而無子,乏嗣之貌,貌不更而生男,壽者相而夭年,無壽相而長壽,福重敦厚之形,形不易而遭刑,夭命祿盡必亡之相,相不改而壽全,何也?答曰:心生相貌,以理言也,吾聞古人相法,以洪範五福六極爲主,察其人忠孝仁義,守道有恒,便到顛倒造次時,不改其節者 ,吉相也,必享五福之慶。若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而便到顛倒造次時,無改其性者,凶相也,必受六極之刑。”以上一問一答的話,更可證明人們的命運,並不決定于相貌,而完全操縱于自己的德行。以前印光大師有一位臺灣籍的皈依弟子蔡伯倫居士,操星相業于滬上,印光大師曾爲其所著嘤鳴集作序雲:“伯倫居士,僑寓滬上,以相爲業。凡遇來者,無論其相之善惡,皆勉以修德積善,以祈善者益善,不善者亦善,深合命自我作,福自己求,與夫有心無相,相隨心生,有相無心,相逐心滅等義。而且于議論中,辄諄諄于叁世因果報應,與夫淨土橫超法門,俾一切人由問相而得入聖賢之域,以及往生極樂之邦,其挽回世道人心也大矣。”(見印光法師文鈔卷叁蔡伯倫嘤鳴集序)又吾友葛晉壽居士,乃菩提樹月刊發行人朱斐居士之總角交也,精研麻衣柳莊之術,嘗設命相館于蘇州玄妙觀旁,吾見其與人談相,對于命中有福壽者,勉其念佛行善,更能增福延壽。對于命中有災禍者,勵其念佛行善,冀能消災免禍。若蔡伯倫葛晉壽二居士之輩,乃以談命看相爲手段,勸人念佛修心爲目的,殊不能以流俗之星相家等量視之矣。至于吾侪學佛之人,固知學佛之究竟,不在希冀人天福報,但佛陀爲獎勵世人念佛向善,亦並不廢言人天福報。佛經中“求子得子,求壽得壽,求官得官”之經文,屢見不鮮,吾侪佛子,豈可不體驗佛陀善巧度生方便之悲心哉!
8.應大猷陰德尚書
浙江臺州有一位好學深思的讀書人,姓應,名大猷。他羨…
《因果報應錄(唐湘清居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