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歸返鄉時,到了一個地方,船停碼頭,他上了岸,晚上住在一家旅店裏,聽到隔壁傳來哭泣聲,十分悲哀。仔細一聽,像是兩位婦女,一直哭到天亮。他就向店主打聽,店主說:“說起來也夠令人傷心了。昨天哭泣的是婆媳二人。婆婆從少守寡,撫養一子成人,並給他娶了媳婦,媳婦很美而且孝順。結婚後才一年,遭遇荒年,爲饑荒所逼,兒子只好去四川充當幕僚,一年中掙了點錢,寄回家來贍養母親,不足之數,由他媳婦做刺繡手工貼補。最近因川軍和楚軍打仗,道路不通,至今已叁年未通音訊,又遇荒年,柴米貴如桂珠,難以存活下去。婆婆不得已,准備把媳婦賣了。昨天媒人來說,有一富家子看上了媳婦的美色,出叁百兩銀子納她爲妾,已經成交了。兒媳舍不下婆婆,婆婆也舍不得兒媳,想她既賢淑又孝順,怎麼丟得開,所以哭了個通宵。”朱生聽了也感到悲恻,就仔細詢問了婆媳兩人的家世和兒子的姓名,年齡,相貌,店主都一一說了。朱生就說:“我正好有事,還須在店中多留半天再走。”主人答應了。朱生回到房裏,把錢全部拿出來,又以兒子的名義寫了一封假信,帶了去到婆媳的家門前。敲了敲門,一位老婆婆出來開了門,淚眼紅腫。見了朱生問:“客人從哪裏來?”答:“這是某家嗎?”婆婆說:“是。”又問:“你家有人在四川工作嗎?”答:“有。”問他的姓名,婆婆都答得和客棧中所了解到的一樣。朱生說要見太夫人,婆婆說:“我老婆子就是。”就把朱生領進堂屋,問他從哪裏來,朱生拿出二百兩銀子和那封假信,對婆婆說:“我去川中販貨,與你的兒子是莫逆之交。今天運貨南歸,你兒子囑咐我把銀子和信帶來,請你收下。”婆婆高興得不得了,想留朱生坐一下,詳細了解一下兒子的行蹤。朱生說:“你兒子情況非常好,發財上萬。不久就要回家來了。想來信中都詳細說到了。我還得趕路,沒時間細說了!”就告辭而去,繞道回到客棧,給自己家裏寫了封信,借口說路上被盜,婚期要推遲等等,自己就返回到嘉興店裏。他師父因爲他一向誠實謹慎,也就沒有引起任何懷疑。
【正文】年余複積赀歸,仍宿于前逆旅。詢主人以某家姑媳究竟何如。主人曰:“大是奇事!前我告客後,即于是日有遠方人,攜其子家書,及二百金至其家,委之而去。其姑得金後,即告媒者絕富家婚。未及數日,其子忽回,擁赀十余萬,今成富室矣。顧在川中無托人帶銀信事,不知書自何來。疑神明憫其姑之苦節,婦之賢孝,而默佑之也。”生颔之,次日遂行。
【譯文】一年多以後,朱生又積蓄了錢動身回鄉,仍舊住在那家客店。他向店主詢問那家婆媳的情況究竟如何了。店主說:“真是大奇事。前次我把她家情況告訴你以後,當天就來了一位遠方客人,帶著她兒子家信和二百兩銀子去到她家,放下以後就走了。婆婆得了錢,立即告訴媒人,取消了富家的婚約。沒過幾天,她兒子忽然回來了,發了大財,有十余萬銀子,現在已成富戶了。回想他在川中並沒有托人帶信和錢的事,不知道那封信是誰寫來的,疑心是神明憐憫他母親苦守貞節,媳婦賢淑孝順,而暗中保佑她們。”朱生只是點頭,也沒說什麼。第二天就動身回家了。
【正文】畢姻年余,仍赴肆。又宿于前逆旅,阻雨不得行。偶步門外,適遇鄰妪肩輿過門〖肩輿,轎也。〗,生急避入。俄頃,鄰生衣冠而至,邀生過其家。生不可,曰:“素昧平生,何忽蒙寵召?”笑曰:“無他事。適聞逆旅主人言,知君善書。頃將發一遠信,某苦不能執筆,而記室複他出〖(漢書傅毅傳)車騎將軍賓憲請毅主記室。(按)專司書啓者,謂之記室。〗,故以丐君〖丐,求也,乞也。〗。”生固辭,強而後可。鄰生入取信稿出曰:“請依此一揮。”遂書以付之。俄頃,即有二仆出,設一椅于堂中,地下鋪紅氍毹〖氍毹,音衢俞。(風俗通)織毛褥曰氍毹。(按)紅氍毹,即長氈毯也。〗,如將有卑幼見尊長者。生踱索堂中〖踱,音奪。踱索,閑步也。〗,不知何事。忽前媪及其子婦,皆裝束整嚴自內出。生遑遽欲遁,二仆挾持之不得行。鄰生複令媪婢數人扶生上坐,左右執其手,使不能動。于是母拜于前,子婦從于後,叩首以謝曰:“某母子夫妻,若非大恩人,何以有今日?”生堅不承曰:“萍水之人〖(滕王閣序)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注)萍生水上,隨風漂流,故人稱邂逅相遇曰萍水。〗,不知何事,君乃作此惡劇〖劇,音句,戲也。〗,使我置身何地?”衆羅拜畢,其母乃曰:“恩人親持銀信,面交老身。叁年以來,夢寐不忘大德。雖大君子施恩不望報,然愚母子何以自安?今幸天遣相遇,不致抱恨終身。”因令其子出前後手書以爲證,複往召逆旅主人示之。主人沈思久之,曰:“此無疑。”因備述生聞哭後,絮絮詢其邦族,及中途折回之由。生至此始不得已,自承曰:“此不過一時恻隱之心,亦天憫母之苦節,嫂之賢孝,故假手于某爾,何敢貪天之功?”鄰生因留生于其家,曰:“無以報大德,但乞小住數日,稍盡敬禮之心。”生見其意誠,爲之暫留,館于其齋中。鄰生詢其年長己一歲,遂請以兄禮事之,生亦樂從,彼此友愛,雖同胞弗及也。
【譯文】完婚以後,在家住了一年多,啓程去嘉興商店幹活,中途又歇息在那家客店。因爲下雨不能動身,就偶然到外面隨便走一走,恰好遇到隔壁的老婆婆乘轎過來,朱生一見,趕緊躲進店裏。不一會兒,隔壁的先生就衣冠整潔地來到客棧,邀請朱生到他家去。朱生不去,說:“咱們素不相識,爲什麼忽然要請我去你府上呢!”那位先生笑著說:“沒有別的事。剛才聽客棧主人說你擅于書法。我要給遠地發一封信,我自己又不會寫,我的記室(秘書)有事外出了,所以來乞求先生!”朱生堅持不去,他強迫著把他拉去了。他拿來信稿,請朱生照抄一遍,朱生抄寫好,交還給他。隔了一會,出來兩位仆人,在堂屋正中擺了一張椅子,地上鋪了紅地毯,那樣子好像是晚輩要拜見尊長一樣。朱生在堂屋裏踱來踱去,不知是什麼事。一會兒,以前的那位婆婆領著兒子和媳婦,裝束整嚴,從裏面出來,朱生倉惶之間想走,兩名仆人就把他挾持在中間不能動。那位先生又叫幾個仆婦和婢女,攙扶著朱生坐在上座,把他的左右手捉住,不讓他動,然後婆婆在前,兒子和媳婦在後,跪倒在地叩頭致謝,說:“我一家母子夫妻,如果不是大恩人,怎麼會有今天!”朱生堅決不承認,說:“我們萍水相逢,不知因何事,先生開這樣的大玩笑,讓我置身何地!”羅拜完畢,他母親說:“恩人親自把信和銀子交給我老婆子。叁年來,夢寐不忘大德。雖然大君子施恩不望報,然而我們母子又怎能心安。今天幸喜上天安排我們相聚,才使我們不致抱憾終身!”就讓兒子拿出前後兩封信爲證,又把客店主人請來,讓他鑒定。老板想了好一會兒,說:“絕無問題!”就詳細把朱生聽到哭聲,仔細詢問她家情況以及中途返回等前前後後說了一遍。到此,朱生才不得已承認了,說:“這只不過是一時起了恻隱之心,也是上天悲憫你母苦節,嫂夫人賢孝,假借我的手辦了這件事,我如何敢貪天之功!”鄰生就此挽留朱生住在家裏,說:“無以報大德,但求你小住幾日,讓我們盡點禮敬之心吧!”朱生見他真心誠意,也就暫時留住下來,安頓在書齋之中。鄰生詢知朱生比自己大一歲,就請以兄長之禮對待,朱生也歡喜地接受了。兩人彼此十分友愛,連同胞兄弟都難以與他倆相比。
【正文】既知生父母未葬,因曰:“弟有典肆,距兄家不遠。今年于肆傍叁四裏間得一地,地師言葬後,科第不絕。寒家相去既遙,且又無福以承之,吾兄善畏人知,福根深固,敢以奉獻。伯父母窀穸之費〖窀穸,音屯夕。(韻會)窀穸,下棺也。〗,請以一身肩之,稍酬大德于萬一。”生遜謝再叁始受之。遂擇日複與鄰生歸,相地蔔葬,適年向皆吉。鄰生大出己赀,爲之經理,終事不費生一錢。
【譯文】後來得知朱生的父母都還未下葬,就說:“弟有一間鋪面,離兄家不遠。今年在店旁叁四裏處得到一處地皮,風水先生說葬後,子孫科考將連中不絕。弟家離那裏又遠,且沒有這福份承受。哥哥你爲善不願人知,福根深固,就送給哥哥吧。下葬費用,請哥哥允許我一人承擔,以稍報你的大德于萬一。”朱生謙謝再叁才同意了。于是擇日與他義弟回到家裏,相了地勢,蔔日下葬,恰好年月日和墳墓朝向都吉利。義弟大出錢財,爲他經辦,直到料理完結,沒有讓朱生化一分錢。
【正文】既葬,鄰生欲留生主典肆事,且曰:“幸有微業可給饔飧〖饔飧,音雍孫。(孟子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兄何事再赴嘉興,遠離鄉井爲?”生不可,曰:“肆東待我厚,我中道而舍之,背惠不祥。”遂辭鄰生而行。及歸肆,會其鄉人有先至者,以生前後事,備告肆主。肆主驚喜曰:“我始以朱生爲誠笃人耳,不但能見義勇爲,而又能不矜不伐若此〖矜伐,皆誇也。(書經)爾維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爾維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是將有厚福。”因益倚任之。
【譯文】葬事已畢,義弟想留朱生主管那間店鋪,說:“幸好有這點小産業,足以供溫飽,哥哥何須再去嘉興,遠離鄉井呢?”朱生不同意,說:“店東待我寬厚,中途離開他,就是背棄他的恩惠,是不會吉祥的。”于是辭別了義弟動身前往嘉興。回到店上以後,正巧他的一位同鄉先他而到,已把朱生前後的事詳細告訴了店東。店東驚喜說:“我起先以爲朱生是個誠懇老實人,沒有想到他竟會見義勇爲,而又能不傲不誇,將來必定有厚福!”因此更加信任依賴他。
【正文】及肆主將殁,止一子尚幼,因舉肆授之生,令以十年爲期,歸本銀于其子。生接手後,利市十倍。及期,生總其本利核之,得銀數十萬。念肆主恩不忍負,舉其資中分之,與肆主之子各取其半,兩家皆成巨富。
【譯文】到得東家年老去世時,只有一個兒子,還很幼小…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下(清·汪道鼎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