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下(清·汪道鼎著)▪P21

  ..續本文上一頁牛一驚,扭頭而去,大郎緊追,牛不慌不忙地向海裏走去。大郎一怒之下,不顧安危也隨之入海。浩浩海波向兩邊分開像牆壁一樣陡立,中間露出一條路。大郎順路追趕。忽然望見一座府第,門牆高聳,金碧輝煌,那頭牛蹦跳著進了大門。大郎心中忿憤,跟著闖進門去。門衛大聲把他叫住,大郎不服氣,便爭吵起來。

  【正文】見一少年郎被服麗都〖(國策)妻子衣服麗都。(注)麗都,皆美稱。〗,自內出,喝衆曰:“何來此撞門賊?速擒之毋使逸去〖逸,逃也。〗!”衆皆盡力來擒。大郎正惶急間,少年睨之再叁,忽驚詢曰:“爾非海〖,音軟平聲。(正韻)岸邊地也。〗牧牛之大郎乎?”曰:“然。”“然則我恩公也,何自來此〖自,由也。〗?”叱退門者〖叱,呵也。門者,即守門人也。〗,延之升堂,坐而告曰:“是爲龍宮,余龍王之少子也。昨偶化蚌出遊,非恩公垂援,幾厄于兒童之手。厚意久未報,幸邀觏止〖觏,音構。(詩經)亦既觏止。(按)觏止,猶言遇見也。〗,實惬素心〖惬,音箧(切),快也。〗。顧此地已深入海底,君何以能來?”大郎以實告。王子訝曰:“然則君能來,不能往矣!奈何?”石請其故,王子曰:“君適所逐者,龍宮之犀牛也。其角善分水,故君得隨之以來。今休矣!出此門,即一步不可行,尚冀複履人世乎?”大郎窘,長揖乞救。王子曰:“當爲君請命家君〖(易經)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按)世稱父爲家君,本此。〗,以報大德。”遂去。俄頃持一珠以贈曰:“此辟水珠,水府之至寶也。君持此出海,當如履平地。顧宜慎重,弗爲他人所得。”遂殷勤送之。甫出府門,萬頃煙波,無可投足。試舉手中珠,對水揮之,陡覺奔騰浩瀚中〖奔騰浩瀚,波浪大貌。〗,見一坦道〖見,音現。坦,平也。〗。循之而行,瞬息登岸,衣履不濡〖濡,音儒,濕也。〗。衆鹹異之。

  【譯文】這時走出一位身著華麗服裝的少年,對衆人喝道:“哪裏來的這個撞門賊,快抓住,別讓他跑了!”大家一擁而上,來抓大郎。大郎一時心慌,正著急間,那少年再叁看他。突然驚詫地問:“你不是海邊放牛的大郎嗎?”大郎說:“是啊!”少年說;“啊呀,是我恩公啊!怎麼會來到這兒呢?”就叫門衛們退下,邀請大郎來到正廳,坐下以後說:“這是龍宮,我是龍王的小兒子。前幾日變化成蛤蚌出去遊玩,如果不是恩公慈心相救,險些喪生在兒童手中。久久未能報答你的厚意,幸好今天遇見,真使我念念之心大快!這裏已是很深的海底,你怎麼會來到這裏?”石大郎說了前後經過,王子驚訝說:“唉,你能來,卻不能回去了!這可怎麼辦?”大郎問爲什麼,王子說:“你剛才所追趕的,是龍宮的犀牛,它的角能把海水分開,所以你才能跟在後面來到這裏。現在就沒辦法了!出了這道門,連一步都無法前進,還想再回人間,完全沒有希望了!”石大郎一聽,感到十分窘迫,向王子作了大揖,懇求他搭救。王子說:“我替你去求家父,以報你的大德!”說畢轉身走了進去。不一會兒,手裏托著一顆珠子送給大郎說:“這是辟水珠,水府中最珍貴的寶物。你拿上它出海,就像走平地一樣。但必須謹慎,不要讓別人拿去!”就親自熱情地陪送他出去。一跨出門,眼前全是蘭幽的海水,無法下腳。他試著舉起手中的寶珠,向前一揮,突然覺得碧藍浩瀚的海水中顯出一條平坦大道,順著它,不久就走上了海岸,渾身上下沒有沾上一滴水。岸邊勞作的人,見大郎從大海裏走出來,都覺奇特。

  【正文】大郎不能自慎,恒向人炫其技〖恒,常也。炫,胡畝切,音玄,上聲;猶言誇也。〗,握珠出入于洪波巨浪間。衆謀設計奪之。一日,有牧牛郎六七輩,窺大郎假寐未醒〖假寐,注詳陰骘篇。〗,群起搜奪。大郎懼有失,無以對龍王父子,因含珠口中,而奮身與衆鬥,鹹辟易而散〖(史記項羽紀)人馬俱驚,辟易數裏。(注)辟易,言人馬開張易舊處也。(按)辟易敗貌;鹹,皆也。〗,珠亦墮入喉間,吐之不出,吞之不下,竟以是死。死後或棺而置諸海濱。一夕風雨震撼〖撼,音憾搖也。〗,旦起視之,置棺處已成一巨墳。明年海水泛濫,大郎墳前複擁起一沙崗。凡海水所經地多坍卸,惟大郎墳,巍然獨存〖巍然,高大貌。〗。

  【譯文】大郎管不住自己,經常向人炫耀自己的本事,拿著珠子在巨浪喧囂的海中出出進進,因此惹得一些人眼饞,想法子奪他的寶貝。一天,有六七個牧牛郎,見大郎躺在樹下睡覺,便一湧而上,按的按,搜的搜。大郎怕丟失了珠子,對不起龍王父子,就把珠子含在嘴裏,一個鯉魚打挺,奮身與他們爭鬥。他身壯力大,他們不是對手,就都四散逃走了。但珠子已卡在喉頭,吐又吐不出,咽又咽不下,大郎竟被憋死了。人們就把他裝進棺材,放置在海邊。有天夜裏刮起了暴風雨,狂風呼嘯,大雨滂沱。早晨雨止風停,人們見置棺的地方已成一個大墳丘。第二年海水大漲,大郎墳前被海浪推聳出一條長長的沙崗,拱衛著墳丘,其它凡潮水所到之處,被沖刷坍塌陷落,只有大郎墳巍然獨存。

  【正文】海濱人以爲神,遂廟而祀之。大郎亦屢著靈異。先是浏河多海患,致商賈裹足〖賈,音古。〗。大郎沒後,浏河居民,嘗夢一神人,儀衛顯赫〖儀衛,注詳首篇。顯赫,威嚴貌。〗,呼而告之曰:“余崇明之石大郎也!聞浏河將沒于海,余深憫焉。可速往遷余棺,當海口葬之,可免而厄。”同日而夢者數百人,鹹驚異,急往詢崇明人,果有石大郎墳。欲遷其棺,崇明人不可,爲籲于大郎廟,請其行像以歸而埋之。馬鬣〖鬣,音獵。(禮記檀弓)從若斧者焉,馬鬣封之謂也。(注)封,築土爲墳也。若斧者,上狹如刃,儉而易就,故俗謂之馬鬣封。(按)馬鬣,築墳封土之形。崇,高也。〗崇封,即墳爲廟。工甫竣,海水驟漲,竟及墓而止。自是浏河無複海厄。近年生聚日蕃,將複舊觀矣!而石大郎之廟在浏河者,靈爽亦與崇明埒〖埒,音樂,等也〗。每歲春秋賽會,儀從甚盛雲。

  【譯文】濱海之人以爲神,建廟祭祀。大郎也每每顯示靈異,以前浏河一帶常常發生海難事故,以致商船都不敢經過。大郎死後,浏河居民曾夢見一個神人,儀仗衛隊,威風顯赫,對他們說:“我是崇明島石大郎。聽說浏河將沈入海中,我深感悲憫。你們速去崇明島把我的棺木遷來此地,對著海口埋葬,可免此難!”當天作同一個夢的人,有數百之多,都感到很驚異。于是急忙來到崇明島,詢問當地人,果然有石大郎墳。他們想搬遷棺木,崇明人不答應,雙方來到大郎廟,向大郎祈請。最後把大郎塑像請了回去,埋在當海口,築起一座高大的墳墓,墓前建了一座廟。剛剛完工,海水大漲,沖到墳前竟然停住了,從此浏河再沒有發生過海患。近年來,浏河又漸變得熱鬧起來,很快就可恢複原來繁茂的樣子了。浏河的石大郎廟與崇明的廟,都同樣很靈驗,每年都要在這兩處舉行盛大的祀會。

  【正文】坐花主人曰:“石大郎一農家子耳。一念好生,生免波濤之厄,死獲享祀之隆。然則何嫌何疑,而不亟亟于爲善哉?”

  【譯文】坐花主人說:“石大郎只是一個農家子,由于一念好生的慈憫心,活著時能免波濤溺斃之厄,死後受到人們隆重的享祭。而世上的人們爲什麼總是懷疑而不積極爲善呢?”

  四一、風卷麻裙

  爲雪沈冤越俎謀 竟從盜窟獲根由

  而今盡學山陽令 誰肖梁公硬出頭

  【正文】觀察梁公,令阜甯日,嘗有事詣郡。起早行,已入山陽境。遙見輿傍一少婦,缟衣麻裙〖缟,音稿,白色也。〗,持紙錠踽踽獨行〖踽,音舉,注詳張觀察篇。〗,疑爲新喪者。忽旋風卷其裙,中露紅褲,大異之。約儀從緩行,隨之。或遠或近,望麻裙中,褲白如故。稍遠,必有旋風吹之,則變而爲紅,濃淡不一色。行約裏許,至一新墳,婦掃地化錠,哭而不哀。忽旋風吹其紙錢四散,墮公輿前。遙望婦顔色沮喪,跪地叩祝無算。

  【譯文】有一位觀察使梁公,在阜甯作縣令時,曾因公事要去郡府拜谒。一大早就動身,一行趕路已進了山陽縣境,遠遠望見轎旁有一少婦,身穿白色孝衣麻裙,手提幾串紙錠,一人心事重重地走著。梁公心想,這一定是新喪。忽然刮起一旋風,卷起了她的麻裙,露出下面的紅褲,梁公頗覺蹊跷,就令隨從慢慢走,或遠或近地尾隨著,再看麻裙下面卻是白褲。等她稍稍走遠一點。必有旋風刮起,則顯出紅色,濃淡不一。走了約一裏多路,來到一座新墳處,這位少婦掃了墓地,開始火化紙錠,但哭而不哀。忽然旋風把紙錢吹得四散,有的飄落到梁公的轎前。遠遠望去,這位婦人神情沮喪,跪在地上不斷叩頭。

  【正文】公知其有故,喚從役隨婦行。密訪其姓名村落,及死者爲婦何人,死何日,沒何病。役歸,知死者爲婦之夫,無病暴卒。卒後遽殓,殓竟即葬,諸甚草率。而婦頗有醜聲,家亦不甚貧乏。

  【譯文】梁公心知其中必有緣故,就吩咐隨從夫役尾隨著婦人,秘密了解她的姓名和村落,死者是誰,哪一天死的,得的什麼病。夫役回來禀告說,死者是少婦的丈夫,突然死亡,沒有生病,死後很快就入殓,殓後就安葬,諸喪事都很草率。這位少婦名聲很不好,家境也不太貧窮。

  【正文】公既得其實,至郡谒太守後,具以所見語山陽令。山陽令笑其迂,置不理。公憤以告太守,太守笑曰:“君休矣!此山陽事也,何勞君越俎以謀〖俎,音祖,祭器。(莊子)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按)世謂幹預他人之事爲越俎,本此。〗?”公愈憤,因往谒孫季圃節相于袁浦〖宰相出爲總督,稱之曰節相。〗,曆陳所見,且曰:“叨朝廷爵祿,目睹冤抑而不能爲之申雪,慚負幽明,何用此官爲?”節相聞而器之〖器,猶重也。〗,因詢之曰:“汝既欲辦此案,將作何措手?”公曰:“請檄山陽縣會卑職開檢,如不得傷,請撤任。予一月限,可必得其致死之故。限滿不得,願如律反坐。”節相許…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下(清·汪道鼎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