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下(清·汪道鼎著)▪P5

  ..續本文上一頁焚焉。火息後,覓其屍,止一足存,全體皆爲灰燼。識者以爲穢渎神明之報。

  【譯文】吳興縣有夫婦二人,開了一間香燭店。一天在門外空地上曬香,過來一只狗,在香上撒了一泡尿。隔壁一老翁見後,就把此事告訴了店主,丈夫想把這些香丟掉,老婆舍不得這點錢,堅決不同意。丈夫被老婆的話迷惑了,就把這些香摻雜在好香裏,幾天就賣完了。不到兩個月,這間香店被火燒毀。當時正是盛夏酷暑,妻子正在樓上洗澡,因此被燒死。火息以後,找到她的屍體,只剩一只腳,全身都成了灰燼。懂得的人,認爲這是穢渎神明受到的報應。

  十一、賤值盤剝叁則

  重利盤剝富未艱 二十年來田幾千

  生子揮金如糞土 豈能刻薄富長年

  時逢水旱大荒年 石粟遽能易畝田

  年近古稀得敗子 可知人算報由天

  【正文】姜元龍,金山之張堰人。力穑致富〖耕田曰力穑。(書經)若農田力穑。〗,其所置産,大半以心計得之。又放重利,窺人有美田宅,必伺其窘乏而貸以資。利息既重,有負其利者,更複利上生利,積久難償,則收其産。以是居積〖居積,注詳一洋篇。〗,二十年間,得田數千。

  【譯文】姜元龍,金山張堰村人,從事農業生産致富。他買置的田産房屋,大半都是通過巧用心計到手的,又加之放高利貸。他看到誰家的田地肥沃,房屋質優,就隨時等待機會,待他們缺錢窘迫時,就想方設法把錢借貸給他們,利息很重,凡到時無力還息者,就將息算作本,這樣利上生利,時間稍久,就無力償還,他就把田産收爲己有。用這種辦法,二十年間,就占有田地數千畝。

  【正文】後生一子,名德璋,不事家人生産〖句出(漢書高祖紀)猶言不理事業也。〗。甫冠〖甫冠,年才二十之謂。〗,即以嫖賭爲事。每出門,必攜田單數紙爲博資〖博,賭也;資,本也。〗,常以單抵人十金。博而罄其金,及次日往書契,其人故绐之曰〖绐,音殆,欺也。〗:“昨若假我五十金,豈隔宿遂忘之乎?”德璋不置辯,竟書五十金契付之。人見其易欺,群起而绐之。不十年,蕩其産而死。

  【譯文】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名德璋,根本不從事生産,也不理事業。剛二十歲,就沈迷于嫖賭,每次出門,總要帶上幾份田産契約作爲賭資,經常以此單據抵押十兩銀子,賭博要是輸盡了,第二天就去簽約劃押。有些人就欺騙他說:“昨天你借了我五十兩銀子,難道隔了一夜你就忘了?”姜德璋也不辯解,就寫欠五十兩銀子的契約給人家。人們見他容易受騙,就紛紛設法騙他,不到十年,家産蕩盡而死。

  【正文】丹陽之黃堰橋,有周聖章者,家本小阜〖阜,猶富也。〗。乾隆某年,麥大熟,大麥至二百錢一石。聖章故有田百畝,所收更倍他人。丹陽、金壇二邑,人皆以大麥爲糧。聖章適于是年連得數會,因盡以囤大麥〖囤,音頓,又音屯。〗幾四千石。及次年大荒,春秋兩熟,顆粒無收,米麥均昂貴。聖章閉其囤不粜〖粜,音跳,去聲。賣谷曰粜。〗。是年冬,運河水淺,商販不通,麥種幾絕,惟聖章有囤積。于是近村居民,鹹向告貸。聖章初不允,求之再叁,始許以田一畝,易麥一石,又雜以糠秕。麥盡而積契盈箱,得田五千。性本儉啬,又善居積〖居積,注見前篇。〗,不數年,田産逾萬,金錢山積。

  【譯文】丹陽縣黃堰橋鎮,有一位名叫周聖章的人,家境原來小富。乾隆間有一年,麥子豐收。大麥賣二百錢一石。聖章本來擁有田百畝,收成自然多于他人。丹陽和金壇兩縣的百姓都以大麥爲主食。聖章恰好在這一年一連得了幾個會款(起會,是民間經濟互助組織形式。參加者人數不等,每人出相同數量的資金,排好名次,定期輪流收取所集之會款,以解急難。)就全數用來囤積大麥,幾近四千石。第二年卻遭大荒,春秋兩熟,顆粒無收,米麥價昂貴。周聖章封囤不賣。當年冬季,運河水淺,商販不通,幾乎連麥種都斷絕了,只有聖章倉中有囤積,于是近村百姓都前來求借。聖章開始不答應,求之再叁,他才同意以田一畝換麥一石,其中他又摻雜糠秕。麥子貸盡時,田産契約已經裝滿一箱,得田五千畝。周聖章本性節儉而吝啬,又善于囤積居奇,不過數年之久,擁有田産超過萬畝,金錢山積。

  【正文】顧無後,百計祈禱。至暮年,始得一子。以六十八所生,即名之曰六八。未十齡,聖章即死。及稍長,視金錢如糞土。每出必攜多金,盡罄之而後歸。或是日無可用,則奉而擲之田塍。時方行社倉法,舉一鄉之殷實者充社正,因以六八膺其役〖膺,音因,任也。〗。鄉人欺其稚弱,凡假米于倉者,及秋相約不歸,每年賠償無算。又性好博,一擲千金。其後家日落,乃鬻其産〖鬻,音育,賣也。〗,契不及書,至刻板以售。其死也,無一椽之屋,一畝之田。家君官丹陽主簿時,六八之子無以自存,至充門皂以糊口〖糊口,注詳陽羨生篇。〗。至今其鄉人言敗子者,必詈之爲六八雲。

  【譯文】想到自己沒有後人,就千方百計祈禱神靈,到了暮年才生了個兒子,因爲是他六十八歲所生,便取名六八。六八未滿十歲,周聖章就死了。周六八長到十七八歲,視金錢如糞土,每次出去都要帶上許多錢,用完了才回家。如果這一天無處可用,就拿出來撒在田埂上。當時正在推行社倉法(其法是由當地官方出面,出官倉米赈貸給饑民。貸期至冬季不償還,每石計息米一鬥,次年夏又照此借貸。年年照此貸收,逢小歉,則減息一半;遭大歉,則息米全免。此法得使凶年時,人不缺食。),實行社倉法,必須推舉一鄉之中的殷實富戶作社正,負責出貸和收貸事宜。大家就推周六八擔任。鄉裏的人欺誨他幼稚無能,凡是從社倉借米的人,相互串通,到期不還,因此每年他就要大量賠補。他本人又好賭博,一擲千金。從此家勢日漸衰落。到得後來,只好出賣家産,甚至連書寫契約都來不及,就把它刻成板印刷。到他死的時候,不剩一屋一畝。家父在丹陽縣作主簿時,周六八的兒子無以自存,來縣府充當守門皂役以糊口。至今,當地人提到敗家子,都罵之爲六八。

  【正文】趙炎奎者,華亭之漕泾人。以販私鹽起家,橫行鄉裏間。有俞姓頗殷富,家居張家〖,音舍〗而漕泾有屋十余楹。炎奎觊觎之〖觊觎,音計俞。(正韻)欲得也。〗,俞有孤孫,少年浮蕩。炎奎命其子松,誘之嫖賭。無資,則假以數十千而令書屋契爲抵。未及一年,屋遂據爲己有。因大出資營造,于庚戌之四月落成〖(左傳)楚子成章華之臺,應與諸侯落之。(注)宮室始成,祭之爲落。〗,輪奂一新〖奂,音煥。(禮記)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奂焉。(注)輪,高大也。奂,奂耀,文彩粲明之貌。〗居然巨室。

  【譯文】趙炎奎,華亭縣漕泾鎮人,販私鹽起家,橫行鄉裏,爲當地一霸。張家厍有一姓俞之家,頗殷富,在漕泾有十幾間房子。趙炎奎看上了這些房子,想得到手。俞家有一個獨孫,少年浮蕩,趙就唆使兒子趙松前去引誘他嫖賭。他沒有錢,就借給他幾十千錢並讓他寫好賣房契約作抵押,不到一年,趙就把所有房子俱爲己有,于是投資大加營造修繕,于庚戌年四月竣工落成,高敞宏大富麗堂皇,居然成爲豪富巨室。

  【正文】是年秋,官以炎奎爲私枭首,捕之急。有建議招撫者,炎奎遂出投誠,充巡役。既而以捕私過激,舊時牙爪〖羽黨曰牙爪。〗,悉成仇敵,竟聚而拆其屋。盤剝數年,一轉瞬而瓦礫成堆〖瞬,音舜。轉瞬,猶言一轉眼也。礫,音立,小石也。〗。籲!何益哉?

  【譯文】當年秋季,官府以趙炎奎販運私鹽判斬首,緊急追捕。有人建議官府招撫,趙炎奎就投案自首,充當巡捕。他爲立功心切,查捕走私過于激烈,過去的同夥都成了仇人。他們竟然糾結起來,把他新建的房屋拆掉了。他盤剝數年所得,一轉眼間,便成一堆瓦礫!唉,得到了什麼好處!

  十二、白雲庵

  荒唐酣醉赴神前 妄想科名欲吉簽

  慢罵神明幹神怒 叁場到底似春蠶

  【譯文】吾杭湖上白雲庵,祀月下老人。其簽詩多集經史成語,下至詞曲佳句;凡求科名婚姻者,靈應如響。以故省試前後,士子祈簽者麇至〖麇,音君。麇至,注詳某烈婦篇。〗。

  【譯文】吾杭湖上有一白雲庵,祭祀月下老人。庵中的簽詩都摘自經史成語,以及詞典佳句。凡是求問科名、婚姻等事,十分靈驗。所以省考前後,學子前來祈簽問蔔者,絡繹不絕,十分擁擠。

  【譯文】錢庠某生,恃才放誕。辛卯場前與友人遊湖上;酣飲既醉,乘興至老人祠求簽,語頗不佳。生笑曰:“豈有某而不中者?”因複求,仍如故。生怒曰:“所問非所對,尚言靈耶?”因指神祠謾罵,語多穢亵。既而曰:“我再繳一簽,若仍不合,當毀爾像!”遂抽得一簽,其詞曰:“休休休,似春蠶作繭,到死把絲抽。”同行友大驚,知其幹神怒也,鹹勸之出。是秋,生入試至叁場,因如廁,若有所遇,號叫而出。回號坐定,號軍聞其寂無聲,掀簾視之,死矣!雖不知是何因果,然觀其敢于侮慢神明,則平日之狂蕩可知。而月下老人之靈異,亦可畏哉!

  【譯文】錢庠某生,自恃有才,高傲放肆。辛卯年考前,與朋友來湖遊玩,喝得醉意朦胧,乘興來到老人祠求簽。簽語不太好,某生笑著說:“像我這樣的才學,哪會不中的!”又再求一次,簽語照舊,某生發怒,說:“所問非所對!還說他靈驗!”就指著神祠,大聲謾罵,挾帶許多汙穢亵渎的話。然後他又說:“我再抽一簽,如再不合,就把你的像毀了!”接著抽得一簽,簽祠是:“休休休,似春蠶作繭,到死把絲抽!”同來的幾個朋友看了大驚,知道已經惹神發怒了,便你勸我推,把他拉出了廟堂。這年秋試,該生入闱,考到第叁場時,去了一趟廁所,在裏面好像遇到了什麼,大聲號叫著跑了出來,回到自己的號房裏坐下。外面守號的軍勇,聽到裏面沒有動靜,掀開簾子一看,已經死了。雖然不知這其中是什麼因果關系,但看他敢于誨慢神明,就可…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下(清·汪道鼎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